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在权谋文里伪装修真大佬(穿越重生)——忙煞东风

时间:2023-12-07 11:49:12  作者:忙煞东风
  而此刻,孟临知瞥了一眼崔铮卢二人身下的驴车,意味不明地笑道:“两位还挺有闲情逸致,这是准备驾着驴车去哪儿?”
  崔铮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孟大人说笑了,老朽只不过想出城住几天罢了。”
  “出城住几天,还需要另外找几个替身伪装成你们的样子?”闻逍却没心思跟他玩这套,他直接道,“把这两人给我抓起来!”
  崔映书看着举着武器围拢而来的禁军,顿时冷汗直流,不明白他们明明马上就能逃出生天了,为什么这群禁军偏要赶在这个时候!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反抗道:“我是陛下亲封的诰命夫人,你们不能抓我!”
  孟临知差点被逗笑了:“这时候你倒是知道搬出陛下来救命了?那通敌叛国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想想是不是对得起陛下、对得起这些无辜的齐国百姓!”
  孟临知短短一句话却犹如平地惊雷,原本在城门后探头探脑围观的百姓霎时原地炸开了锅:前宰相崔铮卢竟然通敌叛国!
  “什么情况,那老头是崔铮卢?他通敌叛国了?”
  “呸,我就说崔氏不是什么好东西!”
  “急死我了,晋王殿下和孟大人怎么也不说清楚他们究竟干什么了?”
  这些指指点点的议论声如有实质地戳在崔铮卢的脊梁骨上,他这辈子从未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刻,但一想到自己已经将所有证据都销毁了,他又嘴硬道:“你们莫要血口喷人,说我通敌叛国,可拿得出什么证据!”
  谁知闻逍这时候却露出了一个怜悯的表情,幽幽道:“崔将军只通知崔相要及时销毁证据,却没告诉你,我们把梁国的郭叡也一同捉拿归京了吧。”
  郭叡?
  崔铮卢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脏狂跳,他们崔氏与梁国所有往来的直接联系人都是郭叡,如果郭叡被抓,那他还有什么销毁证据的必要吗,直接逃命岂不是更好!
  可崔济开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此事?
  闻逍仿佛听到了崔铮卢的心声,他在崔铮卢耳边语焉不详地轻声道:“崔相,你觉得崔将军为什么没告诉你此事?我们收到最新消息,崔济开已经领兵叛逃至梁国了……果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崔铮卢瞳孔紧缩,怪不得他最近联系不上崔济开,他竟然一声不吭地叛逃了!
  崔铮卢仿佛一瞬间被人抽干了所有力气,怪不得崔济开没提醒自己郭叡之事,他这分明就是想借自己的胞弟来转移皇帝的视线,好给自己争取时间!
  果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崔铮卢颓然下来,闻逍一挥手,对禁军道:“把人带去陛下那儿。”
  “是!”
  禁军压着崔铮卢和崔映书离开了,之前被堵得水泄不通的西城门终于畅通起来,往来百姓有序地进出着,唯独孟临知和闻逍留在原地。
  闻逍一言不发地遥望着不远处的野山,似是自言自语道:“她一定都看到了吧。”
  孟临知走上前捏了捏闻逍的手,和他一起眺望着同一个方向,无需多言,他便知道那是李淑妃的衣冠冢所在的方向,他轻声附和道:“天注定让崔铮卢在这里被抓住,她肯定都看到了。”
  闻逍也笑了起来,那年他在李淑妃墓前许下的复仇的誓言,真的在一步步实现。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关了。
 
 
第58章 
  孟大人与晋王的关系虽未曾明说,但我都懂,咱们怎么不算一家人?
  皇宫中,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崔铮卢,空旷的宫殿中没有一个人出声,安静得都能听到外面雪落的声音。
  皇帝就这么坐在高位上,打量着下面狼狈的崔铮卢,不由想起了一些往事。
  他与崔铮卢共事二十多年,在他更小一些的时候,崔铮卢还是他的老师,算来两人相识已近四十年,只是一晃神这么多年过去,当年天真无虑的日子一去不返,他们都变了。
  ……不,或许只有崔铮卢变了,皇帝心想,毕竟他自己可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啊。
  夙愿一朝达成,皇帝面上露出了一个顽劣的笑容:“你们崔家,前脚有通敌叛国之嫌,后脚那崔济开便畏罪潜逃跑去梁国了,真是给了朕一个好大的惊喜啊。”
  事已至此,崔铮卢已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忽然想到了刚才闻逍说的那句话,仰起头看皇帝道:“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皇帝忽然抚掌笑起来:“如今崔相也算是‘为己’到极致了,难道就逃得掉吗?”
  崔铮卢自嘲地笑了一声,他其实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当时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了。当初第一次生出不该有的念头的时候,是单纯地贪慕皇权?还是从皇帝身上看到了卸磨杀驴的苗头,才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这些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他确实为了一己私利害死过不少人,即使被罢了相也与梁国往来频繁,向其私贩了不少禁品。
  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回首他这一生,太过自私自我,即使不被天地诛灭,却仍要落得个被人诛杀的结局,或许从当年夺嫡之争、他选择站在皇帝这边的那一刻开始,这一切就注定了是个错……都是命啊。
  回首往事,崔铮卢惨淡道:“一切悉听陛下发落,要杀要剐,臣都认了。”
  皇帝眯起眼看着眼前已经放弃挣扎的崔铮卢,忽然道:“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当年纭红与郑国大使勾结,给朕下药之事,背后有没有你的手笔。”
  崔铮卢身形一顿,半晌才从记忆深处挖出这件事,已经到这一步了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他无力地点了点头,坦白了当年的事。
  “好,好啊!”皇帝气极反笑,他用手指着崔铮卢,深吸一口气才压下心头一阵一阵地抽疼,没想到崔铮卢竟然比他更早动手!
  皇帝冷笑一声,当即定下了崔铮卢的罪名:“罪臣崔铮卢,欲图不轨、谋杀行刺,通敌叛国、走私军备,行迹恶劣、罪不可赦,现人证物证皆在,今日午时斩首示众,合谋之人一同斩首!其余九族流放至边关,皇后即日起打入大牢,九皇子打入冷宫!”
  “是!”
  两个禁军上前就要将崔铮卢拖走,只是在这最后时刻,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崔铮卢忙道:“老臣为陛下筹谋多年,临了之前,再给陛下提最后一个醒,那闻逍狼子野心,陛下不得不防啊!”
  从纭红下药被揭穿、皇后发疯,再到自己倒台,每一件事背后都有闻逍的影子,这真的只是巧合吗?还是闻逍故意为之?
  “这时候你倒是扮起忠心耿耿的老臣来了?”可皇帝似乎并没有把崔铮卢的话放在心上,他挥了挥宽大的衣袖,一脸怒容道,“把人拖走!”
  崔铮卢只感觉手脚发软,他看着面前心狠薄凉的皇帝,惊觉闻逍那性子简直与皇帝如出一辙,不愧为父子,简直让他毛骨悚然。
  崔铮卢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声道:“陛下,老臣并非危言耸听,您一定要相信老臣的话……唔!”
  但这次崔铮卢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禁军无情地堵着嘴拖了出去。
  宫殿中再次恢复一片宁静,皇帝坐在龙椅上神情晦暗。
  其实崔铮卢猜测了,他从没有信任过闻逍,选择闻逍也不过是因为他是那把最快最趁手的刀,对一件武器,何来防不防备一说?
  但再趁手的刀也毕竟是锐器,稍有不慎就容易伤到自己,确实还得多加小心。
  于是他叫住身旁的一个禁军,似是随口道:“听说晋王这趟去缈州,当地不少百姓和你们随同的禁军,都对他赞不绝口?”
  巧就巧在今天宋朓出外勤了,当值的正好是潘和越,一听这问题,潘和越顿时冷汗直流。
  如果皇帝在崔铮卢说出那番话之前问潘和越这个问题,那他自然会夸赞闻逍一通,但现在有了崔铮卢“珠玉在前”,他哪还敢随便回答,生怕引起皇帝对闻逍的猜忌。
  在这一刻,潘和越无师自通了“捧杀”这个词的含义,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这段时间晋王殿下同各路官员一起,在当地安置百姓,又处理了流民问题,付出了不少心血,当地百姓对负责此事的官员都相当感激。”
  潘和越不经意地把功劳分散到每一个官员的头上,皇帝颔首道:“缈州这次办得不错。”
  看着皇帝的表情,潘和越感觉心里毛毛的,这个“不错”到底是真不错还是假不错啊!
  .
  崔铮卢一系通敌叛国被斩首之事很快就在京中传开了,随着崔铮卢人头落地,这一切也尘归尘土归土,闻逍和孟临知在简单祭拜过李淑妃后,就没有再过多地关注这件事。
  第二天便是除夕,只是这大好的日子闻逍这个大忙人却没有休息的机会,皇宫中各式各样的祭拜仪式不少,闻逍身为皇子自然不能缺席。
  孟临知原本打算陪闻逍一起进宫忙活,谁知贤妃的父亲、王怀王大学士一大早便遣了人来,请孟临知去王府叙旧。
  孟临知睁大眼睛莫名其妙地指着自己:“你确定是请我去叙旧?”
  孟临知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明面上跟王怀就没见过几面,为什么突然请他去王府叙旧?
  那王府的下人道:“王大人说,今日晋王殿下自然是要进宫的,肯定没时间来府上,那请孟大人也是一样的。”
  听闻此话,一旁的闻逍不由笑了出来,他的手搭在孟临知肩上:“确实,有什么事同孟大人说便好,都是一样的。”
  孟临知啧了一声,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你赶紧进宫吧!”
  平日里王怀鲜少与他们联系,如今难得叫他去一趟,恐怕是有什么要事商议,孟临知不便推辞,便跟着一同来到了王府。
  王怀一见孟临知,便笑着起身相迎:“孟大人来了?”
  孟临知:“王大人,许久不见,近来身体可好?”
  王怀与他寒暄几句,便把孟临知邀进屋内,只是这一进屋,孟临知就看到了一位老熟人,他疑惑道:“诶,潘大人怎么也在这儿?”
  潘和越忙招呼他坐下,边给他沏茶边道:“嘿,孟大人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家同王大人是远房亲戚,我今日是来走亲戚的。”
  “这样……”
  孟临知倒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他刚想点头应下,旁边的王怀就瞪了潘和越一眼:“什么‘走亲戚’,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以前怎么没见你来过?赶紧有事说事,我出去给你们守着。”
  王怀撂下一句话便离开了,还不忘把门带上,潘和越看着他的背影笑道:“这么多年了,这小老头的脾气还是一如既往。”
  孟临知一听潘和越这熟稔的语气,便知道他们俩的关系绝不像王怀说的那么生疏,他思忖片刻,那又是什么事让潘和越辗转通过王怀联系上自己?
  他道:“潘大人找我有事?”
  潘和越也一改嬉皮笑脸的神情,正经起来道:“孟大人,昨日崔铮卢问斩之前,还在离间陛下与晋王殿下,让陛下小心防着晋王殿下。我看当时陛下虽然没说什么,但事后却来问我晋王殿下在缈州的情况……”
  潘和越将当时的场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又道:“当时我虽然把话题岔开去了,但总感觉有些奇怪,陛下怕不是受了崔铮卢那番鬼话的影响吧?此事我也不好对外人说,正好趁着今天休息,就借了王大人的关系来告知你。”
  孟临知不由蹙起眉,以皇帝的个性,可能根本不是因为崔铮卢的话才对闻逍起了疑心,而更可能是他从来就没有信任过闻逍。
  皇帝是个敏感多疑的人,如果闻逍表现得太出彩,反而会引起皇帝的猜忌,让皇帝觉得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潘和越这段话倒确实是岔开了皇帝的注意,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对潘和越道:“多谢潘大人递话,我心里有数了。”
  。
  两人商量了一番,时间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中午,潘和越着急回家过年,告别后一溜烟便跑没影了,孟临知却被王怀留了下来。
  王怀也不打听刚才孟临知跟潘和越聊了什么,只是客气道:“正好到用午膳的时间了,孟大人便留下来用顿饭再走吧。”
  孟临知自然是婉拒:“便不打扰王大人了,晋王府的侍女应当已经备好饭菜了。”
  谁知王怀却摇了摇头:“今日恰逢除夕,我和孟大人也算一家人,赶巧一起吃个团圆饭岂不是正好?”
  “啊?一家人?”
  孟临知差点被王怀说糊涂了,他们怎么就算一家人了?
  他半天才反应过来,闻逍现在寄养在贤妃名下,勉强能与王怀算是一家人,但他怎么也被算进“一家人”的范畴了?
  谁知这时,王怀却捋着胡子,露出了一个他自认为心领神会、但孟临知看来却很莫名其妙的笑容。只听他缓缓道:“孟大人与晋王的关系虽未曾明说,但我都懂,咱们怎么不算一家人?”
  孟临知:???
  孟临知听明白王怀话中的深意后差点原地蹦起来:我和闻逍是什么关系?你是不是懂错了!
  作者有话说:
  孟临知:我知道你懂了但你能不能先别懂:)
  闻逍:懂挺好_,
 
 
第59章 
  今天就是每个人都非要跟他提一嘴闻逍是吧!
  孟临知的脸咵得一下就红了,他尴尬地直摆手:“王大人误会了。”
  他和闻逍清清白白,根本不是王怀想象的那种关系啊!
  王怀看孟临知闹了个大红脸,还当他是不好意思,笑呵呵地感慨道:“孟大人不用不好意思,我又不是什么老古板,你也是个好孩子,你和晋王二人若能琴瑟和鸣,自然是最好的。”
  孟临知感觉自己快裂开,不由在心里大叫你倒是想得停开,可闻逍那可是真有皇位要继承的啊!
  孟临知的心脏扑通扑通一阵狂跳,一时间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来摆脱这尴尬的场面,最后还得皱着脸解释:“王大人,你真的误会了,我与晋王殿下是至交好友,但……但确实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