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穿越重生)——秋风破席

时间:2023-12-07 18:18:43  作者:秋风破席
  五百块,是他们主动定下的数额。
  单位提供的房租和人工工资都在这个范围内。
  事情顺利办下来了,接下来的压力就给到了单文轩他们头上。
  每个月五百块的营业额,在他们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大家满腔热情做一件事情,当然不想要以失败告终。
  因而他们也是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在饭馆这件事情上。
  饭店的地址很快也敲定了,是中粮提供的一处一进四合院。
  四合院在京城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从俯视图来看,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
  分给单文轩他们的四合院,是“口”字形的一进院落,占地面积大约是四百多平,位置在后世二环的位置。
  就他们这院子,放在四十年后,至少十个亿起步。
  不过眼下这种胡同里的破旧院子并不值钱。
  他们这院子以前是中粮的仓库,只是这院子的门太小,运输不方便,所以也就搁置了,现在给单文轩他们用,每个月还能有五百块入账,中粮也乐意。
  院子由四座房屋组成,分别是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倒座房。
  庭院挺宽敞的,里面有几颗低矮的石榴树和枣树。
  石榴树和枣树结果都在九、十月份,再过几个月,他们还能有石榴和枣子吃。
  院子有好些时间没用了,地面窗台上都积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几处墙角还结了蜘蛛网,瓦片也有破损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准备
  单文轩几人看着这院子,一点也不嫌弃,反倒十分欣喜。
  不过院子这个样子就直接开业显然是不成的。
  院子该修补还是要修补的。
  除了修补,另外也还需要根据布局做一些简单的装修。
  单文轩他们几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正房做大厅,左右两边的厢房改做包厢,至于耳房自然就是厨房和餐厅了。
  找了单位的泥瓦匠来帮忙,因为盖的是公章,连工资和料都不用单文轩他们出。
  只是单文轩他们有些过意不去,所以私下里给了工人每人十块钱的红包。
  因为这些,工人们干劲都很足,做工细致不说,给单文轩他们挑的料也都是顶好的。
  装修的工夫,单文轩他们几个也没闲着。
  中粮虽然说给了三个编制名额,但是这人员并没有定下来,他们得自己去找员工。
  几人商量,三个名额,一个厨师,一个服务员,另外一个采购员。
  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最后定下厨师罗成刚,服务员李金花。
  这两人是两口子,原本都有单位干活,只是为了不让儿子和女儿下乡,所以他们将工作给让了出去。
  只是两人都还年轻,在家里闲不住,知道这有工作,立刻就来应聘了。
  罗成刚手艺不错,李金花干活利索,单文轩他们也和这两人以前的同事以及邻居打听了,两口子都是老实人,人品口碑都不错。
  冲着这一点,单文轩他们最终将这两人录取了下来。
  这两人正式入职之后,单文轩将定下的菜谱交给了他们。
  所以眼下他们也没闲着,已经着手开始试菜了。
  不过这些菜谱单文轩也没一次性全部都交。
  顾知朝给的菜谱很多,他们倒也不用一次性将菜色全部都上了。
  一来,菜色有时令性,不同时节有不同时节的菜谱。
  二来,隔段时间更新菜谱,出现几道新鲜菜谱,顾客也能够有新鲜感不是?
  除了罗成刚和李金花,单文轩他们还雇佣了一个叫朱英杰的采购员。
  朱英杰和单文轩他们是同校同学,彼此之间虽然谈不上有多熟络,但是几个月下来也混了个脸熟。
  之所以雇佣朱英杰,也有些原因。
  朱英杰父母要他顶替哥哥下乡,提一句,这个母亲是后妈,这个哥哥也是后妈的儿子,和他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能够进入单文轩他们所在的学校,家里条件都不差,朱家要找一份工作并不难。
  然而,朱父却还是要让朱英杰顶替继兄下乡,说他们干部家庭要做出表率,结果就是牺牲朱英杰来给自己立人设。
  朱英杰从小就被后妈和继兄欺负,怎么可能愿意替他下乡!
  为着这事,朱英杰最近也没心思上学,四处打探工作的消息。
  单文轩他们听说了朱英杰的情况,想着朱英杰这人还挺靠谱的,决定帮他一把,便将采购员的工作交给了他。
  食材采购的事情,单文轩他们前些天都已经联系好了。
  他们所采购的河鲜在乡下并不值钱,很多东西都是烂在田野里也没什么人去吃。
  能够用这些东西换些钱,村里人可都是非常乐意的。
  尤其这走的是公账,单位收购,不用担着投机倒把的风险!
  为了留住这份长期合作收益,村里的服务也是到了极致。
  挑选出最好的品种给单文轩他们送上门来,稍微有一点瑕疵的,他们都不好意思送过来!
  这年头,大家也都不容易,能够多份收入,村人也是费心了心思。
  也正因为如此,朱英杰这个采购员的活能轻松不少,他只要在村人送食材过来的时候负责清点接收就好了,倒是不用他自己再跑到乡下去了。
  不过除了这些,他也要配合厨师采购一些需要用的调味品以及米面油粮这些。
  对于这份工作,朱英杰很珍惜。
  拿了这份工资,他也能不受到家里的掣肘,可以从家里搬出来住。
  因而朱英杰干活也很努力。
  除了人员招聘,另外还需要商定饭馆名字,敲定最后菜单,前期宣传等一系列工作。
  单文轩他们之前虽然有过一些经商的经验,但那都是偷偷摸摸,小打小闹。
  当时他们的心思都是放在了如果躲避那些盘查的卫兵身上,至于如何好好的经营一份事业,这是从未有过的。
  因而在首次处理这些事情上,几人难免因为手生,而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好在几人都是聪明人,虽然出了点小差错,但是最终都还是顺利解决了。
  事情一项一项顺利地办了下来。
  这年头饭店是没有名字的,大部分都叫饭店,也有个别叫饭馆的。
  不过单文轩他们还是觉得得取个名字,和其他的饭店区分开。
  饭馆的名字,最后单文轩他们定为养身阁。
  他们的想法和简单也很直接。
  饭馆的菜色基本都是以养身为主,这是他们的主打,也是他们的特色。
  既然如此,那就将店名取这个,以后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也就知道这个饭馆的性质了。
  名字这玩意,大俗即大雅,关键还在自身的实力和口碑够不够硬。
  内里是依托答辩,名字叫的再好听,再雅致,也依旧依托答辩。
  店铺的字是韩奇他家老爷子写的,老爷子是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毛笔字写的非常漂亮。
  老爷子脾气也很大,别人想找写个饭店招牌,那基本是没可能的。
  但是谁让韩奇是他亲孙子呢。
  自家孙子磨几句,什么脾气也都没有了。
  选块好料,再找个手艺出众的匠人雕刻打磨好,就可以挂牌了。
  养身阁的位置在一处胡同里,距离路口大马路有一段距离。
  酒香也怕巷子深。
  为了不让开业的时候没有看客源上门,所以宣传还是有必要的。
  这里说的宣传,当然不可能像后世一样去大马路上发传单。
  而且养身阁的顾客对象也不是街上的普通人。
  他们的宣传都是拜托家里人,让他们上自己的“朋友圈”里面提一两句,给养身阁宣传宣传。
  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都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该正式开门营业了。
  正式营业这天是周末。
  这年头并没有周末的概念,许多地方工人们基本都是全年无休的。
  不过学校不同,大部分学校都还是放假的。
  毕竟这年头没有后世的升学压力,许多学校甚至还有农忙假,让学生们能够回家去帮忙干活。
  这天一早,天还只是蒙蒙亮,单文轩几人就早早地来到了养身阁里。
  养身阁要等到中午才营业,这会过来显然有些过早了。
  不过他们几个因为都是第一次干这事,心里都很激动,早上早早醒来了也睡不着,所以干脆就早点过来。
  在养身阁里待着,大家也安心一些。
  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定没什么纰漏,大家这才放心下来。
  朱英杰也过来帮忙了,采购的活计很轻松,不过他也知道单文轩他们这是为了帮他,所以尽管没活,他也是一有时间就会主动过来帮忙。
  吃过早饭后,罗成刚和李金花两口子也来了。
  有些时间比较长的菜,这会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不可能客人上门了,等几个小时才能上菜,那黄花菜都凉了。
  在这方面,作为大厨的罗成刚很有经验,倒是不用单文轩他们操心,交给他来安排就好了。
  单文轩等人今天也做好了没有客人上门的准备。
  到时候这些菜也不会浪费,他们会拿来送给那些潜在的客户,人家吃好了,下次自然也就会上门了。
  反正他们的这些食材都不怎么值钱,而且河鲜也不能久放,不然就不新鲜了。
  不过虽然做好了预想,但是开业第一天,单文轩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有客人上门的。
  临近正午,除了在厨房忙活的大厨,所有人都聚集道了大门口。
  众人的目光不断地往两边张望,希望能够看见客人的身影。
  但是眼看中日头渐高,别说客人了,一个人影都没见着。
  大家心里不可避免开始有些着急了。
  “咱们这店位置太里了,会不会找不着巷口,我去路边看看!”
  朱成平坐不住了,到巷口去看看情况。
  “我也去!”
  韩奇和朱英杰也跟着跑了出去。
  虽然说朱英杰不是出资的几大股东,但是这工作也关乎他的命运和前途。
  从某种方面而言,朱英杰甚至比单文轩他们更在意饭馆的死活。
  “刘爷爷!李爷爷!您二位怎么来这了?”
  朱成平刚过去就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立刻上前去打招呼。
  “成平啊,你在这正好,你爷爷不是说你负责一个叫什么养身阁的饭馆吗?我们俩走了一圈,也没找着地方,你领着我们进去!”
  刘业成和李多慈见着朱成平,立刻将人拉住了,叫他领路。
  朱家老爷子宣传,大家都是好朋友了,怎么着都得要来捧个场了。
  而且,对于单文轩他们所宣传的养生阁理念,二位也是很感兴趣的。
  对于他们这种年纪大又不缺钱的老人家而言,山珍海味什么的远没有健康长寿有吸引力。
  这不,趁着中午吃饭,两位好友结伴一块过来想要试试看。
  只是养身阁的位置太偏了,京城胡同口又多,对于没去过的不熟悉的地方,即便是他们这种老人,也不容易找着位置。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业
  “行!我领两位爷爷进去!”
  朱成平一听这话,哪还有二话,立刻就领着二人往养身阁去。
  “这字,是韩老头写的吧?”
  还没进门,两人就先发现了牌匾。
  对于韩家老爷子给饭馆题字,两人对视笑了一眼。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但到了他们这,可就是爷爷难过孙子关。
  老韩头那腰板在面对孙子的时候,也得弯下来。
  两人对此倒是很理解,也没多说,只简单打趣了两句,就进去了。
  朱成平接待两人进去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单文轩他们去路口接人。
  他们这位置太偏了,估计还有很多人和刘业成他们一样,没找到进来的口子。
  剩下几人闻言也没闲着,立刻就去巷口帮忙去找人了。
  去的路上,就看见朱英杰领着人进来了。
  见着客人,单文轩几人心中高兴,简单打过招呼后,加快了脚步去了路口。
  饭店内,朱成平充当服务员给刘业成和李多慈两人拿菜单,给他们介绍菜色。
  其他饭馆的菜单基本上就是一个布告栏,要么挂在墙上,要么放在门口。
  然而,养生阁内却是有专门制作的菜单的。
  这菜单单文轩他们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心力。
  专门借了相机拍摄了成品菜的照片,让顾客能够在点菜的时候就知道这菜是什么模样。
  除此之外,菜单上面还详细介绍了每道菜品的主要用料、养身功效、以及价格。
  也正因为介绍的太过详细,所以一页纸的菜单上面可能也就只有那么一两道菜。
  对于这一点,顾知朝只是在信上简单的提及了一句,做到如今这般精细的程度,最主要的还是单文轩他们的功劳。
  “这菜单倒是有点意思。”
  刘业成和李多慈在民国时期也到外国餐厅里面吃过,知道有菜单这东西。
  只是这么多年再次在这里见着,两人难免有些感慨。
  不止刘业成二人,进入饭馆内的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慨。
  不过很快,大家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菜单上各个菜品的介绍上。
  菜色种类各异,甜咸辣口的都有。
  因为是食补,因此非常温和,即便是身体虚弱的病人,也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这些菜谱都是顾知朝精心挑选过的。
  顾知朝爱吃,前世为了满足自己和手下研究员的口腹之欲,他甚至还专门请了大厨开了一家私房菜馆。
  他给单文轩的菜谱,全部他全部都品尝过,无论是口味还是养身效果,都是有保障的。
  虽然走的是私房菜,但是在价格方面,单文轩他们并没有定的很高。
  他们打探过其他类似的饭馆价格,他们定的价格在这里面属于最低的一档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