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斌瞪大了眼睛,震惊地看着顾知朝,声音里带了几丝颤抖,“这,这就是所谓的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的人,他们也都听过,都是些所谓的天才神童。
只是身边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如今有一个活生生的天才在身边,而且还是以前看着不靠谱的弟弟,刘宏斌这会会这么震惊也很正常。
不止刘宏斌,刘振伟这会都被震地唇角发麻,只会他到底比刘宏斌沉得住气,所以没有表现出来。
“嗯,算是吧。”
顾知朝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说在穿越之前,顾知朝就很聪明,记忆力也很好。
但是并没有现在这么好,只要粗略看过一遍的东西,就能深深的记忆在脑海之中。
这大概就是他穿越的金手指吧。
最主要的是,虽然记忆力到了这么离谱的地步,却没有超忆症那样的副作用。
脑海中的那些记忆,只有在顾知朝仔细回忆后才会想起来。
这段时间,顾知朝每天晚上临睡前就会开始整理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和知识,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图书馆,将各科知识分门别类,方便他以后查找。
刘振伟和刘宏斌对视了一眼,他们在彼此的眼神中清楚的看出了一个意思——顾知朝这小子竟然是个天才?!
“这本书你看看,然后背出来。”
刘宏斌不敢相信,从书柜里面找了一本肉联厂发下来的养猪守则,递给了顾知朝。
他知道这本书顾知朝以前是绝对没有看过的!
顾知朝接过书籍,简单地翻阅了一遍,便将书籍还了回去,开始背诵。
刘振伟翻出了老花镜,他和刘宏斌一块凑在书前,一边听着顾知朝背诵,一边查阅对比。
“第一篇,养猪场规章制度。第一部 分,配种技术员。1。公猪供料p15……”
顾知朝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
“可以了可以了。”
等到顾知朝一连背了三页纸的内容,说的口都有些干了,刘振伟和刘宏斌这才从震惊中才渐渐缓过神来,制止顾知朝继续背下去。
“你小子有这本事,以前怎么不说?!”
刘宏斌长舒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顾知朝。
以前以为的憨小子,背地里竟然是个天才?!
这反差太大了,也不怪他们会这般的惊诧。
“以前也没太在意这些。”
顾知朝到是不好具体解释,只能含糊过去。
好在刘宏斌和刘振伟都不是很在意这一点,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刘振伟从震惊中平复了心情,接受了自己外孙是个天才的事情,将话题拉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你不想进体制内,那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顾知朝如果还和以前一样,刘振伟很大程度不会询问他的意见,而是会直接替他安排好一切。
毕竟,以原主的小孩心性,问他也只会得到一个答案,那就是回乡下去陪女主。
而顾知朝现在所展露出来的聪慧和稳重,让刘振伟意识到他不再是小孩子,已经长大了,自然而然地也就将他当做成年人来对待,做决策之前会询问他的意见,和他一块商讨。
第四十九章 身家(二更)
“我对生物化学很感兴趣,以后想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工作。”
顾知朝心中有一个执念,那就是将前世未完成的实验做完,得到最终的结果。
而且,顾知朝也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他这一世还是会走和前世相同的道路,进行生物研究。
除此之外,顾知朝脑海中还掌握了其他的学科知识,他也不会让这些知识就这样干放着生锈,他会找机会利用这些知识帮助眼下还落后贫穷的国家。
“化学?制药?是当医生吗?”
刘振伟听不太明白,这门学科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只能猜测是和医生相关的职业。
“举个例子,比如这退烧药,只有人将它研制出来了,医生才能开给病人吃。”
顾知朝看着书桌上放着的一个退烧药包装壳,用它来给刘振伟做最通俗易懂的解释。
“原来如此。”
刘振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顾知朝这样简单的解释,他到是有些理解了。
只是很快刘振伟也忍不住开始为难起来。
他们这是个小地方,而顾知朝要从事的是非常高端的技术行业,必须要去大地方才行。
然而在这个时代,找份工作都非常难,要帮助顾知朝进入这样的行业,他没有门路。
若顾知朝和以前一样,是个不着调的普通人,刘振伟也不会感到为难,替他找一份铁饭碗工作就好了。
但是现在,刘振伟不愿意埋没了顾知朝的聪慧。
“爷爷,先让知朝念高中,然后你手上不是还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吗?到时候推荐知朝去上大学,这去了大学,以知朝的聪明,肯定能遇到赏识他的人。”
刘宏斌看出了刘振伟的为难,在一旁出谋划策。
“那好,先上高中,要上工农兵大学,除了推荐,也要有高中文凭才行。”
刘振伟微微点了点头,目前来看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而且顾知朝现在年纪还小,或许等他进了大学之后,见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又改主意了也不一定,倒是没必要现在就这么着急将他未来的职业定下来。
和后世不同,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一份工作基本都是奔着干一辈子去的。
工作的事情关乎人的一生,确实得要慎重选择。
“我听外公的。”顾知朝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工农兵大学明年就应该要取消了吧?
不过顾知朝也没指出这一点,不让他也没法解释,现在能够达到上高中的目的就可以了,至于大学的事情,还是等明年他自己考吧。
“不过,外公,我想直接上高二,高中的课程我都已经学完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学校里面多待一年。”顾知朝提醒道。
明年就恢复高考了,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似乎还有些限制,到78年的时候才全面放开。
顾知朝对这个时代不太了解,具体情况如何他也不清楚。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准备当一个高二应届生,这样无论如何他都有参考的资格了,也能够赶上第一班车。
“你要是能通过郑校长的考核,直接上高二应该不成问题。”
刘振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让顾知朝凭借自己的本事去和校长争取。
“好的。”
顾知朝点了点头,郑校长是郑怡的父亲,和刘家属于亲家。
只要他能通过考核,对方应该不会为难。
“那这些,你就真让给你大表哥了?一旦你答应了,可就不能再后悔了。”
刘振伟拍了拍桌上的材料,询问道。
顾知朝现在准备上学,将来也准备从事研究工作,不会进入公安体制内,那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就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了。
顶多就是一些证书嘉奖和奖金,这年头讲究牺牲自我,为人民服务,奖金也不会很多,甚至可能一分钱没有,就只能换来一本荣誉证书。
但是功劳落到刘宏斌身上却不同了,有了这么一份功劳,他就能在上头的人面前露脸,加上刘振伟还有一些老战友的人脉关系,稍微操作操作,升职不是太大的问题。
当然了,这一切得要顾知朝自己愿意才行。
这个话题若不是顾知朝自己主动提起,刘宏斌和刘振伟是不可能主动开这个口的。
“外公放心吧,我已经决定了,不会后悔的。”
顾知朝肯定地点了点头,他向来是考虑妥当了才会行动。
对于这件事情他但凡有一丝的犹豫,在一开始的时候压根就不会和刘宏斌提起来。
“那好。”
刘振伟见顾知朝同意,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转头对刘宏斌道:“回头,你在局里推广使用这些模板,到了年底总结,我将这件事情一块报上去。”
在局里推广使用,确定这些模板使用的工作效率,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也能进行修改。
而且刘振伟也需要时间和老战友打电话联系,提前打好关系。
不然很有可能材料模板交上去了,功劳半途被人劫走,半分都落不到刘宏斌头上。
在这个信息封锁的年代,连高考分数都能冒名顶替,更何况是功劳了。
“是,爷爷!”刘宏斌激动地应了下来。
“也别想白占你弟弟的便宜,以前民国的时候,那些文人作家写东西,都是有稿费的。”
刘振伟拍了拍桌上的稿子,拍板道:“就按照千字十元来算,还有之后知朝给你写的资料,也都按照这个价格。”
刘振伟做事还是比较讲究公平的,东西是顾知朝的,总不能让刘振伟一个人将好处全部都捞走了,而顾知朝什么都捞不着。
所以该给顾知朝什么补偿呢?
钱财无疑是最好的。
顾知朝如今年纪见长,男孩子手里头没点钱财可不行,尤其往后顾知朝还得出门上大学,就更得有点钱财傍身了。
刘振伟得了前程,顾知朝得了钱财,两人都有好处,两家都欢喜,不至于哪一方心里存了疙瘩。
这样一来,两人的兄弟情还在,往后有什么事情,彼此也还会继续帮扶着。
“外公,钱就不用了,斌哥以前对我很照顾,这些情分哪里是能用钱来衡量的。”顾知朝忙拒绝,他写这些东西真的就是回馈刘宏斌的帮助,可没想过要收钱。
“爷爷说得对,知朝,你要是不收钱,那这些我可没脸拿。”刘宏斌在一旁劝解道。
之前刘宏斌虽然没提钱的事,但是可不代表他就这么白白收下,私下里他自然会补贴顾知朝的。
如今刘振伟将事情摆在明面上,他自然更加不会拒绝了。
“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你这是凭自己本事赚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而且亲兄弟明算账,你不收钱,你大表哥好意思拿你东西吗?”
刘振伟说完,想到什么,又叮嘱道:“不过这种事情,自家人也就算了。知朝,你以后有要是写了什么东西,或者发明了什么药出来,可不能被人哄骗着拿钱将成果给买走了。”
“缺钱了就和外公说,即便将来外公不在了,你几个舅舅还有表哥也是能帮忙的,不要自己傻乎乎地被人给骗了。”
刘振伟这是怕顾知朝之后被人用钱哄骗着将他的成果给买走了。
这次事情,刘振伟之所以答应交换,是因为这事对顾知朝影响并不大,还不如给他钱财来的实惠。
而且确实能够帮助刘宏斌更进一步,将来刘宏斌有能力,也能更加地照顾他这个弟弟。
两人这是属于互惠互利。
但是外人可就不同了。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故意欺骗顾知朝,剥削他的劳动成果和功劳。
“外公,放心吧,我知道的。”
顾知朝虽然知道自己不会做这种事情,但是为了安刘振伟的心,也还是乖乖应了下来。
“陪着我待了一下午,你也累了,先回房间好好休息吧,昨天你大婶就将房间收拾好了。”
刘振伟见顾知朝还想要拒绝稿费,压根没给他继续开口的机会,直接将他离开了。
顾知朝无奈,只得起身先离开了,准备等之后和刘宏斌私下里商量,将这笔钱给免了。
真按照千字十元来计算,光是今天他写的那些,就有大几百元了。
加上后续的书籍,至少需要大几千,刘宏斌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拿得出这笔钱?
顾知朝这是想要帮刘宏斌,可不是害他。
“宏斌,你留下。”
刘宏斌想要跟着一块离开,被刘振伟给叫住了。
刘振伟起身,从一旁锁着的柜子里面拿出了一个大木盒。
刘宏斌好奇地看着木盒,他小时候在外公房间里面玩的时候就看到这个木盒存在了。
只是这盒子一直有把大锁锁着,所以他也不知道这里面究竟装这些什么。
木盒看起来沉甸甸的,放在桌上的声音闷闷的很有分量,打开盒盖,里面盖着一层灰白色的棉布。
等到刘振伟将棉布揭开,这才露出了盒子里的真容。
盒子里竟然放着一叠厚厚的十元大团圆还有若干银白色的大洋以及几根大黄鱼!
这个盒子里放的俨然是刘振伟的全部身家!
第五十章 分配(三更)
刘振伟是公安局局长,属于正科级,每个月工资有101元。
另外,公安局局长兼任副县长,这又另外有一份工资,每个月89元。
两者加起来,刘振伟一个月光是工资就能够领取190元。
家里的孩子大了,刘振伟不用养家又戒了烟,这些钱,除了给家里小辈买东西,剩下的他都存了起来。
这些年累积下来,光是现金就有五千多块!
七十年代的半个万元户,妥妥的大富豪了!
至于大洋和大黄鱼是岳父留给他的。
岳父有几个儿子,但是最后在病榻前照顾的却只有女儿和女婿,所以这些遗产他没留给儿子,而是给了女儿和女婿。
刘振伟这些年一直都不缺钱花,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没动,一直都好好地存在盒子里面。
“爷爷,您这是……”
刘宏斌看着盒子里的钱,明白刘振伟要做什么,连忙说道:“给知朝的稿费用我的工资就好了,哪里能动用您的钱!”
“用你的工资?你每个月能剩多少?现在兜里有一块钱?”刘振伟冷哼一声反问道。
自家孙子的德行,他能不知道?
刘宏斌那口袋就是漏风的,一毛钱都兜不住!
以后给他找媳妇必须要找个厉害的,让刘宏斌将工资全部上缴!
“一块钱还是有的。”
刘宏斌摸了摸有些干瘪的口袋,有些心虚地替自己找补,“我妈每个月收我二十块,我妈那应该还是存了不少的。”
26/188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