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红绿灯的间隙,乌桃在手机导航输入目的地,然后斜眼看张清让,“认路这点小事还是交给现在十分先进的科技吧,就先不劳动张部长大驾了,万一导航不灵,带着我绕路,张部长再出面也不迟。”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张清让觉得她语气有点不对,好笑道:“说话怎么阴阳怪气的。”
“你说呢。”
早上虽然没有起迟,但脖子上的痕迹明显到盖好几层粉底还能看出淡淡的印子,不知道是粉底的遮暇效果不行,还是张清让盖章的本事太厉害,总之,她今天遭了一圈的心照不宣的打量,还有张清泽那个臭老弟,才几岁,就指着她脖子冲她挤眉弄眼,等着,回头肯定要他老姐好好教育教育,严肃批评。
出门前她特意换了领子高的衬衣,还上了遮暇,不凑近也看不清,张清让的视线在她的脖子上停留几秒,努力压下即将上扬的嘴角,她知道桃桃阴阳怪气的原因了,昨晚上确实有点过火。
“我下次注意。”但有些事也不是她能控制的。
乌桃哼一声,“我信你才有鬼。”
车上有女人止不住的笑声。
…
鱼生馆位置比较偏僻,主要做熟客生意,没有预约还吃不上,不知道是真的这么火爆还是店家故意弄的营销策略。
门口的接待将她们迎入位置,又送上两份手写的菜单牌,倒是没有像其他店那样扫码点单,服务员介绍说菜单都是根据当天现有的食材定的,每天都有差别,想吃的菜可能昨天有,今天又没有了,鱼生虽然是这家店的招牌,但如果来得晚,也可能吃不上。
“不是要提前预约才有位置,怎么又会出现吃不上的情况。”
“是这样的,客人,我们店虽然是预约制,但有时候做鱼生的食材有限,前面预约的客人点的分量多了,后面再预约的客人就有可能吃不上,我们也会跟客人说明情况,如果客人坚持预约,我们也会安排其他菜。”
“你们这做鱼生用什么鱼?”
“用皖鱼和鲈鱼比较多,有的客人也会点名吃河豚。”
皖鱼和鲈鱼在桂区很常见,要说河豚有限还说得过去,前二者就不可能,不过人家既这么说,也有人家的考虑,乌桃不予置评,笑着点了点头,把菜牌递还给服务员。
她们这桌要的皖鱼,一鱼三吃,除生鱼片外,鱼骨可以蒸/炸/煎,口味也有多种选择,还有一个鱼片粥,另外加点了一份椒盐炸鱼皮和一份凉拌石花菜。
先上来的是拌鱼生的配菜和小料,非常多,有姜丝、洋葱丝、胡/白萝卜丝、柠檬叶丝、辣椒丝、炸粉丝、芋头丝、蒜片、花生碎、芝麻、泡姜、甜蒜……都是单独装一个小碟子端上来,旁边还有熟的花生油,盐、糖和豉油一类的调味料。
片鱼生的皖鱼必须是现杀的,讲究手速和刀工,出来的鱼片才能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全部端上来后会有服务员帮忙调拌,按粤区那边某些城市的习惯,调拌之前也会说些吉利话。
先放的是熟花生油,主要是为了锁住鱼片的鲜味,油盐都拌好后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配菜,也可以让服务员帮加,看个人吧。
乌桃以前吃过鱼生,也会自己拌,就没让服务员帮忙,拌好了先尝一口,完全没有腥味,只有鱼肉的鲜嫩。
很多人不敢尝试生鱼片,就是怕寄生虫,淡水鱼跟海鱼毕竟不一样,乌桃倒是没有这种顾虑,以前没有,现在更没有,吃的非常满足。
“合胃口吧?”张清让面前这盘也是乌桃拌的,味道刚刚好。
乌桃竖起大拇指,“难怪要预约,确实不错。”
“朋友说这的鱼片粥也很地道。”
“等会尝尝。”
鱼骨她们要的是豆豉辣椒蒸,厨师还是相当有水准的,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鱼肉非常嫩滑,辣味不算呛,豆豉的特色咸香跟鱼肉是绝美搭配,单吃要是觉得咸,配一碗砂锅鱼片粥就刚好,粥里放了生菜叶,色香味俱全。
在家鲜少会单独做鱼皮,主要是麻烦,乌桃对自己的刀工也不是很自信,想吃还是得来店里,凉拌鱼皮、炸鱼皮都行,还有石花菜,这是凉拌菜里很常见的,长得像珊瑚,口感脆脆爽爽,调配的料汁是酸辣味的,更加开胃。
她和张清让两个人就能完全吃光这条五斤多重的皖鱼,一鱼三吃加上两个凉菜,没到二百,还是很划算的,服务员说河豚会比寻常鱼类贵,乌桃觉得下次可以来试试河豚,她还没有吃过。
吃完鱼生她们还得开车去另外一个人流比较密集的街区看电影,影院在商场的顶层,直接坐电梯上去就行,就是晚上车位都满了,绕一大圈才在一个角落找到停车位。
附近有好几所大学,来这看电影的大部分都是学生,也有不少家长带了孩子来,挺热闹的。
张清让去取票,乌桃则到柜台那边买饮料和爆米花,离她们要看的场次还有十几分钟,现在还没有开始检票,又没有能坐的地方,她们就到外面站着,从玻璃栏杆往下看,一楼的室内小广场有儿童活动区,儿童攀岩、过隧道都有的,叽叽喳喳全是人,跟过年似的。
乌桃往张清让嘴里塞一粒裹满焦糖的爆米花,回头看检票口,发现已经有人在排队,时间也差不多了,她拉上张清让进去。
她今天穿的白T恤和牛仔裤,很休闲,当然,她在村里穿的更休闲,一直都是对襟衫和粗麻裤,老北京布鞋,有时候干脆蹬着双塑胶拖鞋就出门,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小妹说但凡换个人换张脸,都不能把这种村姑衣衫穿出她那种世外高人的范儿。
她休闲,张清让就是干练,还有点老干部的意思,扎在人堆里格外显眼,队伍中有不少人在看她们,可能奇怪她俩这组合有点奇怪吧。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会不会有人认出你?”她身体往后仰,悄咪咪问道,张清让虽然没有像她父母那样经常在地方电视台露面,但也出现过几次,要是关注时政新闻的肯定会认得她。
张清让一手拿着饮料吸溜,一手从后环住她的腰,“我没有大张旗鼓昭告天下,但也不会偷偷摸摸,躲躲藏藏,认出就认出呗,又怎么了,还是你害怕?”
“我又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要怕,我是担心你会受到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们讨论过。”
“有吗?”
“嗯。”
“那讨论结果是?”她真不记得。
张清让紧了紧放在她腰上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果她连保护自己和桃桃的能力都没有,这些年真就白活了。范围太广的她不敢说,但在桂区,还没有人能对她的私生活指指点点,更别论为此受影响了。
位置是靠后的中间地带,坐下没多久就黑了灯,也没有留意前后左右都坐了什么人,乌桃抱着爆米花很自然的靠着张清让,动作很轻的往嘴里放爆米花,没有发出声音打扰到别人。
观影过程中两人也没有任何交流,不像有的人从头到尾都在讨论,特别招人烦,以前她和宋淑去看电影就遇到过好多这样的,观影体验极差,每次宋淑都会忍不住提醒,有的人听,有的人继续讨论,是真的很想飞一脚过去。
电影结束,从里面往外走,张清让邀请:“时间还早,要不去江边散散步?”
“行啊。”
她把吃完的爆米花桶还有饮料杯丢进垃圾桶,在其他人好奇的打量中牵住张清让伸过来的手。
第138章 要选举换届
这次乌桃在省城待的时间格外长, 比之前去北京那次还要久,期间还陪张清让出差了几次,省内省外都有, 张清让是去公干, 她就寻觅美食, 欣赏美景,要是在那个地方待好几天,她还会跟着大爷大妈们去当志愿者, 或者到附近的寺庙帮忙,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让自己闲着, 什么都尝试一下。贤祝副
她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回村的, 老爷子很想留她在省城过节, 但知道今年她家里人都回来, 不能叫她吃不上中秋团圆饭,也想着干脆两家人一块过节, 又觉得现在不合适,加上中秋张家这边也会来人, 都不在也不好。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车子刚进村就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路两边张灯结彩,还都是用竹篾编制的传统花灯,天黑之后会有专人往里面放发光球, 这样就避免了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再说村路现在都有路灯, 不怕看不见, 花灯就是一个节日仪式。
中秋全村人吃大团圆饭, 现在已经在准备了,还有月饼, 都是制作坊的婶娘们手工做的,有传统的叉烧五仁馅儿、莲蓉蛋黄、哈密瓜莲蓉、冬瓜莲蓉,还有酥皮月饼和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也有,按户提前发给了村民,剩下的留到中秋宴那天再一块吃。
回来前张家也准备了月饼让她带回来,馅料五花八门,还有一些果品点心,满满当当放在后备箱,后座还有给她家人的中秋礼物,大部分是张清让准备的,有些是她父母还有老爷子,另外有几份是之前跟张清泽来玩的几个小兄弟的家里送过来,包装都特别精美,到家后兄妹四个搬了两趟才搬完。
乌安和乌梨昨天就带伴侣还有孩子落地省城,在那边跟张家人吃了饭才回村的,连翘和团团圆圆非常喜欢村里做的月饼,还没正式过节就已经闹着吃了大半,今天更是连中午饭都不吃,就要吃冰箱里的冰皮月饼,还惦记着冰淇淋口味的。
见二姑/姨回来,个头又长高不少的他们围在跟前,兴奋的要拆礼物,他们爸妈拦都拦不住。
礼物拿回来就是要拆的,本来有些就是给家人带的,乌桃就对板起脸要教训孩子的乌梨说道:“算了,让他们拆吧,看看哪些需要放冰箱。”
“他们今天就没有消停过,饭也不肯好好吃,就想着吃月饼,吃冰淇淋。”
“小孩子嘛,都这样,咱们小时候不也是。”她悄悄给侄女/外甥使眼色,让他们把礼物抱走到沙发那边拆。
“你就惯着他们吧,”乌梨也不想管了,帮着整理其他东西,又问,“午饭吃了没?要不要给你煮碗面,二婶今天从舅舅那拿回来两箱淮山面。”
她确实对侄女/外甥严厉不起来,撒个娇她就没辙了。
进门就没有见到老妈,说是又往哪个亲戚家送月饼去了,“吃过了,现在不饿,家里最近没什么事吧?”后一句她是在问小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乌榴拿了个苹果在边上啃,“没啥事啊,就是二伯母把猪崽卖了,只留下十来头,这个二姐你应该知道了的,其他的就没啥了,不过咱们村要选举新的村主任,夏林叔好像不连任了。”
这么巧?老爷子刚跟她提过,选举就来了,“你这又是听谁说的。”
“二伯母啊,她可是咱们村情报六处的骨干成员,什么消息没有啊。”
“……”老妈确实八卦,爱跟村里人扎堆说张家长李家短,“要怎么选,投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这么个意思,以前也这样的,只是我们都在外面,没回来,投票就没我们的份,要不就是二伯母帮我们投了。”
老妈从来没有跟她提过这档事,她连村里几年一选举都不清楚。
“候选人都有谁啊。”乌梨也插一句,以前不关心这种,但现在桃桃在村里搞发展,得知道。
“就村委会那几个老成员呗,还能有谁,新来的肯定没戏,都不是咱们村的人,应该不会有人投票。”
“乌海潮那种人也会被选?”之前乌老二那事就有这人掺和,要是他当选,说不定会对桃桃下绊子,乌梨皱起眉头,忧心忡忡。
“很难说。”乌榴也担心。
反倒是乌桃不怎么在意,她觉得这次村委选举不会那么简单,也不会由村民决定,选票是一回事,至于候选人都有哪些,就不好说了,说不定会空降一个下来。
奇怪乌夏林怎么不连任,他当村主任可是有好多年了,真的甘心退下来?问乌榴,只说是因为三井村的甲鱼苗想放到乌家庄来养,征求村民意见的时候就遭到强烈反对,乌夏林都请族老出面了也没用,好多村民就是不同意。
“现在夏林叔在咱们村的口碑略有下降。”乌榴啧啧几声,觉得挺可惜的,夏林叔这人毛病是不少,可很有眼力见,也挺为村里人着想的。
还牵扯到族老了?乌桃想起回来前张清让跟她提到桂区的宗族文化问题,不反对宗族,但不能任由这股力量发展下去,必须想办法遏制,因为有些地方宗族凌驾在法律之上,宗族的威慑力比法律还大,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相比于其他地方,桂区的宗族力量确实非常庞大,对于本族或本地人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坏影响,反而更利于团结,互帮互助,但对于政府方面来说,宗族越强大,越不利于当地政策的实施,甚至会成为阻碍,之前就发生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有的更离谱,不允许外地人在本地投资做生意,认为会抢了本地人的财运。
“不反对宗族,但封建大家族这样的思想坚决不能留。”
张清让当初下基层待的长瓦六寨就有两个特殊,宗族和少数民族,搞发展极其困难,为了能让长瓦六寨脱贫,她费了不少心血,要是没干出点成绩,就算有家世背景,她现在也到不了部长的位置。
109/133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