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轩带着表弟、表妹在院子里玩,林沛和魏舟去了灶房帮忙。借着这机会,魏舟说了□□的事儿。
舅母望向林沛的肚子:“怎么想起□□了?那药还是不成?”
她还以为沛哥儿是有了,今日特地过来谢谢她给的生子秘方的呢。
林沛磕巴了:“这...”
魏舟接话:“不是你给的药不好使,”他长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眼外面,磕磕绊绊了一会儿,这才小声说道:“是...是轩小子身子不好。”
他这弟媳嘴巴最是严实,和她说说也没什么。说了这事儿,弟媳指定能更加热心地帮着张罗□□的事儿。
“什么!”
舅母一听这话,没忍住惊叹了一声,她的嘴巴都惊成鸭蛋了。
她缓了片刻,问道:“郎中怎么说,不能吃药吗?”
魏舟又叹了口冷气,“说是医不好,没必要吃药。上城里也瞧过了,城里的郎中也都是这么说。哎——,这不,我们这才动了□□的心思。”
舅母听闻这消息,也是苦了一张脸,感慨道:“哎,上天还真是不开眼。”
感慨完,她又说道:“不过,兴许这还真是天命,我娘家村子正有人准备把孩子送人呢,好些天了,也没找着合适的人。”
舅母把那家的情形细细的说了一遍,那人是她娘家村子的媳妇,叫晴娘。
她是回娘家的时候路上捡到的那娃娃,是个小哥儿,估摸着也就一岁,他们家很穷,但是晴娘见着那孩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委实是可怜,到底于心不忍,就把孩子抱回家了。
养了一年多快两年,现在晴娘又怀上了,这小哥儿到了吃长饭的时候,家里婆母念叨,嫂子们也觉得这孩子多余。没办法,只能把这孩子送出去。
只是,这孩子太小了,又是个小哥儿,不能干活,光吃饭,这山坳坳里没人家收养。
“好不容易送去了晴娘她娘家亲戚那,才去了没两月,那家的媳妇怀上了,这不,又原封不动地把孩子送回来了。”
舅母说道:“前两日我才回去,听说倒是有其他村子的人去问晴娘,但是那是给他家傻儿子找童养夫郎。晴娘没忍下心,暂时回绝了。就因为这,晴娘的婆母还同她怄气了呢。那傻子家说是给三百文,就当买这小哥儿。我瞧着那小哥儿倒是乖巧,长得又好看。”
这还真是够巧的,林沛心道:难不成还真是天命?
魏舟说道:“要不,饭后你带我们瞧瞧去?”
不过片刻,魏舟又嘱咐道:“咱们悄悄去,我怕她婆母...”
晴娘瞧着倒是个好的,只是她那婆母就不大行,若是知道是他们要收养那小哥儿,狮子大开口可如何是好。这也就罢了,给些银钱也没事,就当给晴娘养养身子。但若是往后晴娘她婆母寻到关山村去撒泼,那就更加叫人头疼了。
舅母了然地点头,“行,就说带你们去他家买些山货。这样,你们也能凑近了瞧一瞧那小哥儿。如果你们相上了这小哥儿,你们也别出面,叫旁人来把这小哥儿抱回去,我怕她婆母缠上你们。”
也怕她缠上自己,毕竟那婶子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又是个掉进了钱眼儿里的。过旁人的手,不叫她知道这娃娃的去向,免得生出旁的事端来。
魏舟:“嗯,此举正合我意,晴娘她婆母和嫂子都不是吃素的,不能叫他们知道那小哥儿是去了我们家,不然恐生事端,得和这家人断干净。”
林沛出了院子,和李文轩说了一番这事儿,李文轩对戏并没有什么异议。
只是他也不免惊叹:“怎的这么巧?”
林沛笑道:“谁说不是呢。”
虽还未见过那小哥儿,但是他觉得那孩子这档口出现,简直就像是上天为他们准备好的一样。
第96章
吃过饭后,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去了舅母娘家。两个村子隔得不算远,翻过一个小山就到了。
他们赶了牛车,没一会儿就到了那个村子。
他们先去了舅母娘家, 初次拜访,若是空着手去, 那就太失礼了些, 好在林沛他们来舅母家的时候东西买得多, 多少能匀些出来送礼。
至于舅母他们,都不是外人,下次买了再送过去也是一样的。
喝了一盏茶,舅母就带着他们出了院子。路上他们就想好了借口,就说这次是来村子里收山货的。
正好赶着牛车,这借口挺不错的。舅母领着他们直接去了晴娘家。
都不消舅母说,林沛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小哥儿。
其他孩子都在院子里玩耍,只有这小哥儿, 孤零零地坐在一旁, 眼巴巴地瞧着其他孩子,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林沛看着这一幕, 突然就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家里的弟弟妹妹玩耍,也从来不带着他。他也只能像这个小哥儿一样, 坐在一边艳羡地看着。
这孩子又瘦又黑,很小很小的一个,穿着宽大的补丁衣服,袖子挽了一圈又一圈。衣服不合身, 空荡荡的衣服显得他越发瘦小了。
他窝在小板凳上, 乖巧地坐着。见到林沛他们进了屋子,抬眸望向他们, 然后他惊惧地移开了视线,连忙起身往屋子里跑。
正好屋子里的人闻声走了出来,他跑到一个女人身后,紧紧地抱住了那女人的小腿,还悄咪咪歪出一点点脑袋朝外打量。
对上林沛的视线,他又把脑袋缩了回去,整个人严严实实地躲在那女人身后。
就跟受了惊吓的小兔子似的,只第一眼,林沛就觉得想把他抱回家了。
舅母朝着晴娘她婆母打招呼:“婶子,我这侄子说是来村子里收些山货,听说你家存了很多枸杞,可卖了没有?”
一个围着围裙的妇人闻言笑弯了眼,说道:“没卖没卖,你们快请进。”
晴娘他婆母把家里的山货都拿出来了,“你们瞧瞧,这些都是好货,枸杞、菌子、天麻,都是好东西。”
她搓着手,满脸笑意地看向李文轩。
李文轩:“都打开我看一看,若是品质上乘,价钱自然少不了。”
“哎,好好好。”
林沛没进屋,他站在院子里逗那群小孩,顺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那个小哥儿。
舅母和阿么都随着李文轩进了屋,晴娘被婆母叫进屋招待他们去了。方才她叫这小哥儿到院子里同哥哥姐姐们一块儿玩。
小哥儿并没有加入哥哥姐姐们,他又回到了屋檐下,再次乖巧地坐在了小板凳上。
时不时抬头偷瞄林沛,他自以为做得隐蔽,实际上每一次偷瞄林沛都知道。
林沛从兜里抓了把糖出来,给院子里的小孩子都分了一颗,最后,他拿着糖递到了那小哥儿跟前。
他尽量温和些,小声地说着话,生怕自己高声惊到这小孩儿,毕竟这小哥儿瞧着有些胆小。
林沛:“呐,吃糖。”
小孩儿盯着他,没伸手出来接糖。林沛也不气馁,蹲下身,准备继续柔声哄他。
“小哑巴,叔么拿糖给你吃呢。”
一个小孩儿吃着糖,笑嘻嘻地跑到了他们跟前,他看着小哥儿就皱了眉,很是不满地踹了小哥儿一脚。
林沛见状皱眉,难怪小哥儿不同他们玩乐,平日里肯定被欺负了。
可是始作俑者是个不大的小男孩,又是个陌生的小孩儿,林沛不好说些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同小男孩儿说:“你别踹他。”
小男孩“哦”了声,瞪了小哥儿一眼,跑远了。
“疼不疼?”
林沛轻轻地揉了揉小哥儿的腿,小哥儿抿着唇摇了摇头。林沛恨不得今日就把这乖巧的小哥儿带回家去,免得他被欺负。
还好,很快就能把他接回家去了。
林沛对着小哥儿微笑,又重新把糖递了过去。
小哥儿盯着林沛望了片刻,这才抿着唇接过糖,不过他没吃,只是把糖攥在了手心。
“你怎么不吃啊?”
小哥儿又看了林沛一眼,飞快地低下头,许久,才低低地说了一声,“给阿娘吃。”
林沛只觉得心头被打了一拳,这孩子多小啊,得了点糖果就想着留给阿娘吃了。
林沛轻轻地摸了摸小哥儿的脑袋,毫不保留地夸奖道:“真乖。”
小哥儿微微红了脸,但是没有避开,脸上也没有什么抗拒的神情,林沛又轻轻地摸了摸他,这才撒开手。
林沛又从兜里掏出一颗糖,笑道:“呐,那这颗你吃吧。”
这次小哥儿很快就接过了糖,还小声地对着林沛说了句“谢谢”。
林沛起身进了屋,悄摸用余光打量小哥儿。就见他盯着手心的糖甜甜地笑了,嘴角都笑出了小梨涡。
林沛也不自觉跟着扬起了嘴角。
最后,李文轩把他家的山货都买下了。确实都是些好东西,沛哥儿平日里会喝枸杞泡的水,煮汤的时候他也爱丢两颗进去,天麻炖鸡也不错,总归这些东西都用得上。
晴娘她婆母接过沉甸甸的铜板,笑眯乐呵地送他们出了门。
她客套地寒暄:“吃了晚饭再走吧。”
舅母摆摆手,“不了,还赶着去下一家呢。”
李文轩他们后面又走了几家,收了不少山货。原本收山货这只是一个幌子,可是林沛见着东西实在好,没忍住多买了些。拉回家去,给姨母和元哥儿家各送些,还有姑母家、董师父家,都可以送些。
回程,林沛拍拍牛车上的布袋子,笑着感慨道:“确实都是些好东西,比平日里买的便宜多了。”
舅母笑道:“这是自然,那些货郎来山里收东西,转手就高价卖出去了。你们去买的,不知转了几手呢,自然就贵了些。”
魏舟点头:“是这个道理。”
舅母:“你们觉得这小哥儿如何。”
魏舟连连点头,“行,就是瞧着干瘦了些,就这么点,这可怜的哟。回家得给他做点好吃的补一补,还得做两身好看的衣裳,我看着他身上的衣服打了好几道补丁了,应该是那些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半点不贴身。”
他现在已然把这孩子当做自家的孙子了,已经心疼上了,还盘算着接回去后怎么养。
林沛攥了攥李文轩的胳膊,“轩哥,咱们得抓紧叫人来把这小哥儿抱回去,免得被晴娘她婆母买给了隔壁傻子当童养夫郎。”
李文轩平稳地赶着牛车,“行,回头就去办这事儿,我叫周威大哥帮着来办,到时候一并把这孩子带到官府去过个明路,也省得今后麻烦。”
林沛:“行,这样正好,也不必麻烦姐夫那边了,少和我们沾点关系最好。”
他原本还想着得麻烦姐夫陈乐思帮着把这孩子过了明路,既然有周威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等到去府衙走一通,这孩子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了。
李文轩:“我也是这样想的。”
林沛:“到时候给晴娘她婆母五百文吧,再悄摸给晴娘一两银子。她心善,给她点银钱,今后也能养养身子。”
“好。”
——
李文轩办事儿快,回去就买了好酒好菜拎去周家,没两日,周威就把这事儿给办妥当了。
林沛则去江家把这事儿同姨父、姨母知会了一声。
孔翠莲震惊不已,“你们这就相看好了?”
林沛笑道:“对,真就跟安排好的一样,我们去了舅母家,她说她娘家那边刚好有人要送孩子。”
孔翠莲只得感慨,“这孩子同你们有缘。”
林沛赞成地点头:“是挺有缘的。”
孔翠莲:“也好,两三岁,还不大记事,你们就当亲生的养,养恩未必不如生恩。今后,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过日子。”
林沛:“嗯。”
孔翠莲:“取了名字没有。”
“我和轩哥正琢磨呢,听说他现在叫林哥儿。轩哥儿说这名儿不好,得换一个。可是思来想去,我俩也不知换个什么合适。”
孔翠莲提议道:“你不如去问问常平。”
林沛醍醐灌顶,笑着说道:“是啊,常平如今可是举人老爷了,让他取个名儿,也沾沾他的喜气去。”
孔翠莲:“是这个道理。”
林沛:“姨母,那明晚就过去那边吃饭啊,顺便带着那小哥儿认认人。”
这些亲戚朋友都去家里坐一坐,算是给这小哥儿接风洗尘了。
孔翠莲笑道:“好。”
林沛回家就和李文轩说了取名的事,正巧周常平赴完了鹿鸣宴,如今刚回家。两人去了周家,请他帮着参谋一番给孩子取名的事儿。
周常平:“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林沛:“我和轩哥就希望他能开朗明媚些,也希望他和从前彻底告别,以后都是光明的好日子。”
说到这个,林沛笑了,他打趣地看了一眼李文轩,继续说道:“轩哥说既如此,索性叫李明算了,可是我觉得李明不大好听,明哥儿,听上去像是个汉子的名字。”
周常平随即笑道:“那李晗怎么样?晗,欲明也。晗哥儿,同样有你们期盼的意思,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
林沛轻轻地念了两遍,“晗哥儿、晗哥儿。”
他笑道:“这个名字好,轩哥,你觉得怎么样?”
李文轩也点头:“嗯,不错。”
确实比李明好听多了。
“沛哥儿、轩小子,周威他们来了。”
几人正说笑着呢,就听得魏舟在隔壁院子大喊。
林沛急忙站起了身来,“哟,他们来了。”
一行人都出了屋子,李家的门前停着一辆牛车,周威兄弟俩都在,方晓梅坐在一旁,抱着小哥儿。
江元抱着瑾哥儿,才走出院门,瑾哥儿就指着牛车上的小哥儿,奶声奶气地喊道:“哥哥。”
江元捏捏他的小脸,笑道:“哟,你知道这是哥哥啊。”
88/109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