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七零年代文工团(穿越重生)——天籁星璇

时间:2023-12-19 10:17:28  作者:天籁星璇
  “那是当然,我答应你了嘛。对了,我这边还有一个事,那个你大哥他报了个英语社团。”
  “英语社团?”
  顾淮喜欢英语他怎么不知道?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社团,它可是我们学校李爱华教授亲自组建的,能进去的学生都是李老师最喜欢的,还得打申请,轻易不招人的。但是你大哥却是李老师亲自招进去的。”
  宋知时住在海淀,对李爱华的事迹也不会全然不知。
  “你放心,那个团全是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用担心有什么。”邱顺成坏笑地给宋知时挤了挤眼睛。
  既然顾淮喜欢,宋知时也不能多说什么,支持就完了。
  最后的最后,宋知时当然分文未收,毕竟有时候人脉也是一种潜在的财富。
  送走了落叶纷飞的金秋,冬天悄悄地来临了。初冬时分,天气有些干燥,但并不寒冷,一场大雪把首都瞬间变成了北平。
  宋知时从温暖的室内出来,险些被刺骨的寒风刮倒,他这才终于意识到,冬天来了。
  冬天一到紧接着就是元旦,1975年正式开始。
  宋知时是个临时演员,没有资格上台表演,元旦晚会只需要在后台帮帮忙就行。
  演员们在后台其实很忙碌,像杨慧琴那样特地去刁难人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宋知时基本没用多久就把活儿都干完了,他可以选择观看演出,也可以选择回家。对于宋知时来说,自然是选择回家更好。
  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舒服?
  不比站在连空调都没有的室内看演出强?
  元旦第二天,宋知时拿着买到手的古籍找到了大姐家。
  如果可以,他是真不想上刘家的门,一点儿也不想看见这一家子。
  “怎么家里没人?”
  “都出去了,正好,我也乐得清闲。”
  “他大姐二姐没来?”
  “这次倒也乖觉,一个也没上门,老太太念叨好几天。”
  自从看清刘家人真面目以后,宋知意也不再恪守礼节,干脆奶奶也不喊了,直接喊她老太太。
  宋知时高兴了:“她们不在正好,我给你看件东西!”
  宋知意笑吟吟地说:“要不怎么说是姐弟,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有东西要给你看。”
  “是什么东西?”
  宋知意递了一份报纸过去。
  “报纸?”
  宋知意示意他看内容。
  宋知时看了半晌,终于在某个角落里看见一篇文章,落款宋知意。
  “呀,大姐,你的文章发表了?”宋知时惊喜道。
  “可不,没想到我也有靠笔杆子吃饭的一天。”宋知意腼腆一笑,在无姑婆的压力之下,她人也更放松了。
  虽然文章在报纸上只有豆腐干大小,但这依然是对她的一种肯定。
  宋知时先是彩虹屁把宋知意夸得天花乱坠,随后道:“等哪天开放了,你还可以写点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什么的,那可比这种歌功颂德的散文强多了。”
  “嗯,现在我也赚钱了,在这个家底气也足了。”
  宋知意这话让宋知时听得直皱眉,他其实很想说,你是我宋家的大小姐,哪怕你不赚钱,你也是底气十足的,根本不需要内疚不需要惭愧。
  紧接着他又想到上周邱顺成打探来的消息,大姐究竟知不知道姐夫在厂里那些事儿。
  最后,宋知时还是不忍心就这么直白地告诉宋知意。
  再等等吧,他告诉自己。
  先让刘爱民放松警惕,等抓他个现行的时候,自己保证让他名誉扫地!
  “我还给你俩各定了一身衣服。”
  “我这衣服穿都穿不过来呢。”
  “你甭跟我客气,有时间你把顾淮约出来,咱们一起上国营饭店吃顿饭。对了,你要跟我说什么事情啊?”
  宋知时问:“姐,你比我大那么多,对咱们家厂里的事情应该有所了解吧,你帮我看看这古籍跟咱们家纺织厂关系大吗?”
  宋知意一愣:“好端端的,怎么问起了这个?”
  宋知时赶紧把买的几本古籍递给她。
  宋知意接过详详细细地翻阅起来,然后阖上:“这几本书确实有些年头了。”
  “不过咱们家用的都是德国机器织布染布,已经很久不用土法了,爷爷上位以后,家里那些绣娘也遣散了,只做这国产布料的生意。”
  这些事情宋知时也略有耳闻。
  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战争频发,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如果宋氏还是只做高级丝织布料,那不等着破产嘛。而且人工织布的效率显然也比不上机械织布,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
  爷爷上位以后,更是对宋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此高级绣品在宋氏洋行全部绝迹。
  宋知意道:“这几本书倒是有纪念意义,但是没有使用价值了。”
  宋知时不以为然:“谁说的!肯定有!”
  他知道,等未来几十年,科技极速发展,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人工以后,手工制品还会重出江湖,重新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
  他更有预感,此类古籍,或许是宋氏翻身的根本。
  “你什么时候对家里的生意上心了?”
  “等爷爷回来,我再把它们交给爷爷。”
  “好好好,都听你的。”
  宋知时想了想,放在他那个出租屋实在是不安全,还不如放在大姐这边保管。
  宋知意虽不明白宋知时为什么对几本古籍如此看重,却仍然选择了尊重弟弟,随后她便把古籍藏在了自己的嫁妆箱子里。
  元旦过后,宋知时终于收到了来自老家的回信。
  除了慰问他身体的,最多的就是问他今年是否回家过年的。
  回家……
  除了二姐那里,他好像也无处可去了吧。
  至于顾淮,他想回那个家吗?
  朱芳婕也给他写了一封信,除了问他工作情况,又提到了朱露莎跟雷庆国的婚礼。
  雷庆国是顾淮最好的兄弟之一,于情于理也得回去一趟。
  还有姚思雨和刘志毅的墓,也祭奠一下,毕竟清明他俩也回不去。
  至今想到姚思雨,宋知时仍无法释怀,为他的遭遇而感到不值,只是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只能朝前看。
 
 
第123章 新春
  过了元旦,时间就跟长了腿似的,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年头上,顾淮也迎来了第一个寒假。
  宋知时倒是没闲暇,这些日子为了这支盘鼓舞,他跟翟秋煜几人忙得脚不沾地。
  顾淮见他辛苦,又为了让他能跟上营养,三天两头给他开小灶。比如趁着晨跑送一些牛奶鸡蛋到团里,有时候鸡蛋放保温桶里,宋知时结束了早功打开还是热乎乎的。
  等舞蹈排练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比如说舞蹈服装还有配乐。
  “我觉得形制倒也不是特别重要,毕竟观众主要是看舞蹈,衣服图个好看,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就行了,咱可不能本末倒置啊。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颜色该怎么选?”
  汉承秦制,以玄色为尊,汉朝以前指青色或者蓝绿色调的颜色,汉朝以后指黑里带微赤的颜色、黑色等,这些颜色都不太适合用于演出服饰。
  周矜白脑海里灵光一闪:“先生,咱们国人就爱这正红色,就连国旗都是红色,要不就选红色吧!”
  翟秋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李舒珍跟着附和道:“可不,汉朝对红色也很看重,而且咱们不止服装红,舞者也红,又红又专,我看哪个敢说这是四旧!”
  其实这两年国内的大形势已经好转了很多,但四人仍旧不敢放松警惕。
  翟秋煜长叹一声:“没错,这是复原的艺术,没看人考古研究所这几年还一直在研究嘛,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本。”
  宋知时说:“老师,我觉得您请个正经的梳头师傅要紧,这汉朝的发髻可不好做。”
  翟秋煜有些得意:“这些都不是问题,图样我已经从古籍的壁画中找好了,保证让舒珍完美亮相。”
  “所以现在就只剩下配乐问题了。”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是好在歌舞团有自己的创作班底。
  “既然这是汉时的舞蹈,就从秦汉这些时代找些诗歌编成舞曲不就行了?”
  “说得简单,可到底选什么呢?”
  众人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还没商量个所以然来,翟秋煜已经抢先一步报了节目。
  宋知时来之前,古典舞队已经有两年没有在新春舞台上演出了,之所以还养着这个队伍,也是团长跟翟家老人有旧的缘故。
  听说今年翟秋煜破天荒报了一个名叫盘鼓舞的舞蹈,众人都是议论纷纷,几乎歌舞团所有部门都暗暗盯着,想看看他们一个几人的小队,能搞出什么名堂。
  为了给舞蹈队的节目造势,宋知时特地多拿了几张家属票递给顾淮,让他送给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同学,到小年那天来剧院里给他们捧捧场。
  虽然都是赠品,但大部分同学还是非常领情的,他们都是为了节约车费才在学校里过年的,看演出这种活动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现在有一个免费机会给大家,谁会拒绝呢?
  1975年2月3日,北方小年。
  按着传统,今天本该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但首都人民剧院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不为别的,今天剧院有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央总政歌舞团、中国铁路文工团三大艺术团体在这里集体汇演。
  每个团各出六个节目,共计十八个节目,从下午六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四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门票售价一块二。
  要不怎么说首都人民生活质量高呢,这么高的价格也抵挡不住大家对于娱乐生活的热情,很多人甚至饭都没吃,就带着一家五六口来排队了。
  今天的节目主持人是来自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相声演员李炳春李老师。
  宋知时在台下看了一会儿,除了节目风格,其实这场演出已经隐隐有后世春晚的影子了,不过相对于春晚来说,主持风格又没有那么严肃。
  “下面让我们欣赏来自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的舞蹈《花儿一样的幸福生活》!”
  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诞生于首都舞蹈学院,也就是后人熟知的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
  宋知时喜欢芭蕾,自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也不知道她们的芭蕾水平跟总政歌舞团的芭蕾舞水平比,孰高孰低。
  “下面让我们欣赏来自中央总政歌舞团的古典舞《盘鼓舞》。说实在的,这舞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大伙儿可得擦亮了眼睛好好看呐!”
  别说李炳春了,就连中芭和中铁也是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个什么舞,这名字究竟是舞种还是舞名?
  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推着一个半人高的大鼓从后台走了出来。
  “出来了!”顾淮一眼不错地盯着舞台上那道熟悉的身影,痴痴地说:“他出来了!”
  “顾同志,这就是你弟弟吗?”
  “可惜有点远,看不清。”
  “顾同志的弟弟,那肯定错不了。”
  “嗯。”顾淮浅笑着。
  宋知时在舞蹈队这两个月也不是白呆的,他学会了翻跟斗。
  几个炫技动作之后,他跟周矜白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时,从帷幕后缓缓走出一个袅娜的身影。
  她垂着头,举着长长的衣袖,在千呼万唤中探出半张脸。
  她孤零零地立在鼓上,身着红裙,身段窈窕多姿,微风拂过,裙裾飞扬,掩映着一双秋水般澄澈的明眸,眼底泛着莲花般的明净之色,美的就像那古代神话小说中的仙子。
  随着鼓声和钟声响起,舞者踏出了第一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鼓声渐促,舞者体轻如燕,在大鼓上跳跃舞动。
  她几次跳到鼓面边缘,又凭借着高超的舞技折返了回来,让台下观众不由为她捏了一把冷汗,然后又专心致志地欣赏起舞蹈来。
  一舞终了,全场掌声雷动,顾淮带来的几个同学鼓掌鼓得手都红肿了,仍旧不肯停歇。
  《盘鼓舞》首演顺利,最高兴的人莫过于翟秋煜了,没有人知道他为了复原这支传说中的舞蹈耗费了多少心血。
  他倒是高兴了,歌舞团其他人脸色就不太好了。
  大家虽然在同一个歌舞团下,但彼此之间也是存在一些竞争关系的,比如说团里发放的津贴,比如说年底评选的优秀小队,入党的名额等等。
  谁都没想到,今年已经到年关了,眼瞅着要出结果了,居然还能杀出这么一匹黑马。
  不过,即便他们心里再不舒服,也不得不承认古典舞队今天是大出风头。
  “真没想到今年古典舞队存了个杀手锏。”顾曼丽说完随口叫住了一个少女:“喂,那个谁,叫你呢。”
  “你说你好端端的干嘛要离开翟秋煜,否则今天上台表演的人不就变成你了?”
  少女抬头,脸上写满了窘迫,面对一张张嘲弄的脸,她恨不得原地逃走。
  此人正是那天离开舞蹈队的两个女演员之一,她费劲心思讨好了顾曼丽一年多,对方才开口保下她。
  至于另一个……因为没有舞蹈队收她,已经被歌舞团辞退了。
  这时,另一道堪称天籁的声音拯救了她:“春妹,古典舞队排练盘鼓舞,你知不知情啊?”
  “我不知道,我完全不知情。”姚春妹苦笑道。
  顾曼丽嗤笑一声:“她要是早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会在登台之前走人嘛。”
  顾曼丽这话一针见血。
  古典舞队在团里一直是透明人,属于谁都可以编排两句的那种。加上翟秋煜不管事,说好听一点叫淡泊,说难听一点就是懦弱,所以姚春妹才会千方百计地想要逃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