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时把从首都买的礼物递上,朱芳婕则给他跟顾淮一人包了一个红包。
见两人都不肯收,朱芳婕说:“我虽已经不是你的老师,可也仍然是你的长辈。”
实在推脱不过,只好收下。
然后她又递了一张手写的请帖给他们。
说是请帖其实就是一张红纸,上面恭敬地写了一些祝福的话语和邀请。
“留下吃饭吗?”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还得回乡下呢。”
朱芳婕虽然遗憾,但是也表示理解。
“好好练,哪怕不跳芭蕾了,也别把基本功落下。”
乡下的路十分颠簸,加上车子防震效果不佳,这么一颠一颠就导致还没开到顾家村,宋知时的脸色就有些不对劲了。
中午那顿饭,他好像汤喝多了。
顾淮一面注意路况,另一方面也没有忽略宋知时,见他状态不对赶紧问:“怎么了?晕车了吗?”
宋知时不自然地改变了一下坐姿:“没,那个,什么时候到村里?”
顾淮还以为他坐得不耐烦了,还安慰他快了:“还有半个钟头吧。”
宋知时脸都木了:“还有那么久?可是我想……”
“想什么?”
宋知时委婉地说:“就是想,想方便一下。”
顾淮躲避着路上的坑坑洼洼,一时没听清楚:“方便?什么方便?”
宋知时忍了又忍,终于在一个紧急刹车以后,忍不住大喝一声:“就是撒尿!我说我想撒——尿——”
这下顾淮终于听明白了,把车靠着路边停下:“哦,好。”
他知道少年脸皮薄,又主动贴心地提议道:“要我给你把风吗?
宋知时一脸憋屈:“起开!”
顶着寒风方便完,宋知时顿感一身轻松,准备清理一下身上的枯草就下山。
突然,他听见一道细微的啼哭声。
现在已是深冬,这荒郊野岭的,气温只有几度,刚刚脱裤子他都要冻坏了,哪来的孩子?
宋知时屏气凝神去听,好像又什么声音都没有。
卧槽,不会有鬼吧?
可他抬头一看,又不确定了,现在可是大中午,日头正高呢。
正当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样的哭声再度袭来。
宋知时惊恐地朝山下跑,边跑边喊:“顾淮,你快上来——”
顾淮被他这举动吓了一跳,径直爬了上来。
“怎么了?怎么了?”
“你听,好像有孩子的哭声。”
顾淮刚想笑少年胆小,下一秒,他脸色微变。
作为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共产事业的奋斗者,顾淮自然不会相信怪力乱神的东西,直接寻着声音的来处就走了过去。
“哎呀,你慢点,你直接就过去吗?”宋知时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
终于在不远处一个斜坡的枯草丛里,两人看见一个破棉袄的小包裹。
顾淮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以后,这才上前查看。
里面果然有个婴儿,看着才刚满月的样子,一张小脸冻得发紫。
顾淮赶紧把大衣敞开,把孩子贴着内里抱着。
宋知时见他熟练地把孩子抱起来,然后检查身体,动作轻柔又妥帖,不免暗暗稀奇。
“怎么样?”
“看着没什么大碍,不过在这寒风里冻了那么久,肯定要带去医院检查一下。”
这时候宋知时发现婴儿的哭声在慢慢减弱,而他们此刻回程起码要两个小时。
“哎呀,怎么办,他会不会死啊?”
顾淮又检查了一下,然后脸色变得一言难尽:“可能是饿了,然后又拉了跟尿了,咱们先去顾家村找个赤脚医生看看,再找个刚刚生产过的女同志喂一下。”
“好好好。”宋知时忙不迭地接过顾淮手里的孩子,跟着他小心翼翼地爬下了山。
因为带着一个急需救助的孩子,顾淮加大了油门,汽车很快就驶离了原地。
没人发现汽车开走以后,山崖后面慢慢走出来一个面容憔悴的姑娘。
她望着远去的汽车尾气,呢喃道:“居然让他们捡到了小宝,看来天意如此啊,哈哈哈……”
笑着笑着她又哭了:“小宝,对不起,对不起……原谅妈妈吧,是妈妈没用。”
顾淮开着皮卡一路冲到叔公家门口,来不及跟看热闹的村民寒暄,赶紧下车叩门。
此刻正值农险,村民们看见这一幕,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嘿,顾家老二怎么回来了?”
“还带了个小的?”
“该不会是在外头跟别的女人生的吧?”
顾长胜一看孩子就明白了,赶紧使唤儿子找大夫。
等赤脚医生给孩子详细检查了一番身体以后,语出惊人地说:“这孩子有四个月了。”
“四个月?这不是才出生吗?”
“不不不,我是大夫,怎么会看错。他只是营养不好,养得瘦弱,但是最少也满百天了。”
“造孽啊,谁家会把这样小的孩子扔掉啊?”
这两年年景已经好了许多,起码还没有到遗弃孩子的地步,而且这还是一个健康的男婴。
顾淮思索片刻,冷静道:“一个女人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肯定走不了太远,我猜这个人或许就在咱们这个公社。”
黄土高原地广人稀,附近村落并不多,都属于三河公社。村落间彼此大都有姻亲关系,所以很熟悉,只要查肯定能查到。
顾长胜抱着孩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哄着:“你觉得会有人出来承认吗?既然她已经把孩子抛弃了。”
宋知时也站顾淮:“可总有人会知道孩子生母的情况吧?”
刘叔公无奈地看着两人,心痛道:“你们想的太简单了。这样的母亲,哪怕找到了,把孩子送回她的身边,他又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呢?可能还会被遗弃第二次、第三次……”
“这一次是幸运,让他遇上了你们,可是下一次呢?”
宋知时被问住了。
顾淮跟他契兄弟捡了个孩子回来,此消息一出,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先前还七嘴八舌的村民们开始热心肠地推荐起来,村里确实还有几个奶孩子的妇女,宋知时出了点钱,找了一位体格健壮,身体健康的女同志。
顾长胜偷偷把顾淮拉到了一边。
“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吗?”
顾淮自然,可他现在不想应了。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这孩子没人要,身体健康年纪小也不记事儿。”
“叔公……”
顾淮不想应的原因也很简单,此一时彼一时,以前他患得患失,生怕少年离开他,而如今两人已经有了夫夫之实,他又对少年有信心,相信他不是那种薄情寡义的人,自然不需要一个孩子来维系感情了。
顾长胜跺了跺脚:“你应不应啊?你倒是说句话啊?”
看着长辈殷切期待的目光,顾淮原本脱口而出的拒绝却变成了:“您让我考虑考虑。”
顾淮没有再说什么,转身掀了帘子走了进去。
宋知时很聪明,短短一小会儿已经从女同志那里学到了正确抱小孩的手法,见顾淮进来,他忍不住像个新手爸爸似的炫耀道:“他真乖,还打呼噜呢!”
顾淮忍不住想,难道知时喜欢小孩?
“知时,你想留下这孩子吗?”
“什么意思?什么留下?”
“就是咱俩领养他啊。”
宋知时毫不犹豫一口否决:“不要!”
他是不差钱,养一个孩子毫不费劲,可也并不想接盘,因为他压根没有当爸爸的打算。
紧接着宋知时又说:“咱们两个大男人,笨手笨脚的,怎么照顾一个孩子?你在读书,我在上班,自己休息时间都没有保障,让他一个人在出租屋里过吗?这养孩子又不是养一只猫儿狗儿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
顾淮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儿,他自己就是在父母不负责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知道一个好的家庭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有多重要。
“不过这孩子也是个可怜人,咱们倒是可以给他找个负责任的养父母,你有没有什么亲戚没有孩子,夫妻关系又比较好的?”
宋知时想,既然自己捡到了他又不能领养他,那就帮他安排好今后的生活吧。如果一个家庭有自己的孩子,那肯定会偏心亲生的,只有多年未育的家庭,才会真正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吧。
第126章 领养
而且夫妻关系好,孩子也能在爱的环境下长大。自己跟顾淮都因为父母的缘故吃尽了苦头,他们不希望这个孩子重蹈覆辙。
村里没孩子的家庭很少,顾淮也多年不曾回家,自然不清楚。
他把想法跟顾长胜一说,对方就长吁短叹。
“你们就收养这个娃娃嘛!”
“叔公,我俩太忙了,真的没时间养这么小的孩子。”
顾长胜无奈地摆了摆手:“唉,罢了罢了。既然你们不想养,那就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父子亲缘。不过你们既然捡到了他,也算是一种缘分。要不,你们帮这孩子取个名字吧,也算是全了这场缘分。”
顾长胜一句话倒让夫夫二人陷入了为难。
其实宋知时到现在还对自己上个厕所就捡了个孩子这件事没有实感,所以哪怕他觉得孩子再可爱,他也不敢领养。
因此他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委婉拒绝了:“算了吧,他的名字还是留着让以后的父母取吧。”
顾长胜却不这么认为,抱着孩子轻哄道:“我看着孩子耳垂厚实,面相不错,以后肯定错不了。村里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取出什么好名字?小宋你是个有文化的,顾淮又是大学生了,取个名字对你们来说不算难事吧。”
宋知时还想拒绝,顾淮却犹豫着答应了下来:“也不能一直孩子孩子这么叫着,要不我们先给他取个名字,如果他以后的父母不愿意用,那便弃了。”
“行吧。”
接下来大家开始给这小娃娃想名字,可是一连取了好几个都觉得不好。
“可惜不知道他的生辰八字,不然就简单多了。”
七十年代其实还是蛮流行根据出生日期取名的。比如节气,像立冬立夏小满,又或者用天干地支,像甲乙丙丁。还有节日,比如建军建党国庆。
刘叔公的随口一句,倒是提醒了宋知时,他的脑海里蓦然冒出一个名字:“这孩子既然是在洛水边捡到的,不如就叫他小洛吧。”
“小洛?”顾山来来回回念了好几遍:“小洛、小洛……如果姓顾就叫顾洛,不错诶。”
顾长胜拍了傻儿子一下:“顾洛?这个名字不好。”
顾山揉了揉额头,委屈巴巴地问:“哪里不好了?”
顾长胜煞有介事道:“顾淮顾海,现在又来了一个顾洛?顾淮跟这孩子又不是兄弟,怎么还排起字辈来了?”
“倒是我大意了。”宋知时知道确实有些讲究人家是看这个的,可他又舍不得这个“洛”字,毕竟它代表了孩子身上这段特殊的经历。
“那不如再加一个字吧?就叫他,叫他——”宋知时卡壳了。
一直未曾开口的顾淮突然说:“就加个明字吧!前途光明的明,明亮的明,希望他以后的日子也如这个字一般。”
“顾、洛、明?”顾长胜一喜:“哎呀,不错不错,那就叫他顾洛明吧,小名就叫小洛。”
“顾洛明、顾洛明?!”
宋知时突然反应过来,失声道:“他叫顾洛明?”
顾淮见宋知时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还以为他不喜欢这个名字:“怎么?你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吗?”
“没,没有不好。”宋知时僵硬道。
这、这不是顾淮大儿子的名字嘛,原来那孩子是他领养的……
前世,自己从没听顾淮说过要领养什么孩子。直到他死后,这个孩子才出现,后面顾淮又领养了他侄子,又当爹又当妈地把他们抚养长大。
所以是因为他的重生改变了既定的历史吗?
历史虽变,但该出现的人终究还是会出现。
顾长胜跟其他人欢欢喜喜地讨论起领养事宜,宋知时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他满脑子都是这个孩子以后的经历,按照原定的历史轨迹,他起码能在顾淮死后,继承对方几个亿的遗产。现在自己把他送养,那他不就什么都得不到了嘛?
那自己算不算擅自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宋知时陷入莫名的惶恐中,等回过神来,却听见顾淮轻声在呼唤自己。
“怎么了?舍不得小洛吗?”顾淮还以为宋知时跟孩子有了感情,舍不得把人送走,就想着好好安慰一下他。
“没有。”
他不是圣人,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想保全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而且他也无法料定顾淮这辈子还会不会跟前世一样成为亿万富翁。
“那个……咱们什么时候把他送走啊?”
“明天吧,咱们呆不久,肯定是越快越好。”
“好。”
这时,逗弄孩子的顾长胜突然问:“你们这次回来准备呆多久?”
宋知时稳了稳心神:“本来说吃顿饭放个礼物就走的,结果遇见这孩子耽误了不少时间……”
顾山说:“那你们回来的不巧啊,前些日子后山地震了,在村外有亲朋的都出去避难了,顾海他们也去了。”
97/155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