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羽从屋里出来,恰好听到这一段中气十足的咆哮。
她知道电话那头的人是沈爷爷。
就是有点惊讶,沈姐姐挨骂怎么还能笑得这么开心?
沈白君故意学爷爷惯用的招术,一本正经的对电话那头说道:“爷爷,您那边信号不好,我什么也听不到,就这样,先挂了。”
“如果年底之前您没回来,那我就把所有医馆的招牌都换掉。”
沈爷爷想弄清楚她执着于换招牌的原因,沉声追问道:“你拆它干什么!家里缺柴烧嘛?”
沈白君并未回答,径直挂断电话。
她知道,爷爷一定会赶回来的。
目的达成,她心情相当愉悦。
她上扬的嘴角还没来得及放下,一转身就对上程青羽亮晶晶的眼睛。
听到他们祖孙对话,程青羽觉得特别有趣,原来沈姐姐还有这么一面,怪有意思的。
第34章 实际上坏得很
两人对视一会,程青羽走到沈白君面前,主动示好:“姐姐,我刚才什么也没听到。”
沈白君眼底闪过笑意,淡淡嗯了一声作为回应。
其实她并没觉得难为情,以前挨训是常事。
程青羽抬脚踢开一颗小石子,仰起头,眨巴着眼睛看向沈白君,因为心虚,说话特别没底气:“姐姐,作为交换,你也把昨晚的事忘了吧?”
说完,她垂下脑袋,窘迫的解释道:“我喝醉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我平时不那样的。”
这和掩耳盗铃没什么区别,但她就是想在沈姐姐面前挽回一点形象。
沈白君望着她发顶,一本正经配合道:“昨晚我可能也喝多了,早上醒来什么都不记得,昨晚发生过什么事吗?”
程青羽这下自在多了,仰脸冲她笑:“没有,什么也没发生。姐姐,走吧,我们去前院吃早饭。”
她在前面带路。
沈白君跟在她身后,保持不紧不慢的步伐。
自从得知自己以后能长到一米六八,程青羽再也不用纠结身高问题,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走路雄赳赳气昂昂。
沈白君望着她欢快的背影,觉得小孩子的快乐特别简单。
毛毛在外面扮沉稳,扮得有模有样,回到家里就恢复天真烂漫的本性,尤其是在奶奶面前,活泼又可爱。
蒋谨瑜和几位老师坐在游廊下面聊天,看到她们俩过来,笑意盈盈的打招呼。
她没提自己昨晚充当临时妈妈的事,因为女儿早上再三关照过,不可以在青羽面前提起。她也担心小丫头会尴尬,所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一行人前往餐厅吃早饭。
程青羽今天穿着浅蓝色的牛仔背带裙,头发扎成高马尾,整个人看起来青春又活力,这身打扮受到大家一致夸赞。
吃完早饭,忙于工作的客人陆续离开,先是程舅舅一家三口,接着是程青羽的师姐。
程奶奶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装到车上让他们带走。
程外婆决定留下多待几天,程青羽的小表弟也想跟着奶奶留下,程舅舅担心他留在这里添乱,把他抱起来,塞进车里带走。
看到小魔星被带走,程外婆长长松了一口气,哄孩子对她来讲,难度太大。
程家大院再次安静下来,留下的人各自找娱乐项目。
其实待在这里并不会觉得无聊,满院花香,远离喧嚣,无论是摆弄花草,还是发呆闲聊,都是一种享受,何况程家藏书万卷。
几位老师都是喜爱书画的人,看到这么多珍藏版书籍,视若珍宝,他们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翻阅,甚至有点不想走了。
因为,很多书已经绝版,在外面根本看不到。
程青羽给老师们介绍家里藏书类别,方便他们找到喜欢的书。
她刚从书房出来,秦翊招手喊道:“毛毛,过来,姑姑带你去搬礼物。”
程青羽跟在小姑姑身后,来到前院,看到堆在角落的几个大箱子。
这里面装得是秦翊从京城带过来的运动器材,她下午要回京城,打算走之前将这些器材安装好。
程青羽虽然练过防身术,但她身材太过瘦小,如果对手是个高壮大汉,力量悬殊太大,胜算很小,所以,秦翊计划教她力量训练。
秦翊将单杠安装在后院的角落位置,墙边种有竹子,形成一小片荫凉,夏天在这里煅练也不会太晒。
安装好单杠,她从箱子里搬出各种规格的哑铃,另外还有一些小型运动器材。
秦翊将它们全部组装好。
程青羽换了一身运动装,下来跟着小姑姑学习。
秦翊教的第一项运动是引体向上,之后还不忘给她秀一秀花式健身,比如,单手俯卧撑和单指俯卧撑。
程青羽立刻化身小迷妹,用星星眼看着小姑姑,不时拍手叫好。
锻炼到九点多,出了一身汗,姑侄俩上楼洗澡。
程青羽换回之前的衣服,来到前院,拎起一只篮子往外走。
她打算去西面摘点桃子回来,看到蒋谨瑜在门口坐着,她发出邀请:“阿姨,我去摘桃子,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蒋谨瑜爽快同意,顺便把自家闷蛋也喊上。
沈白君也没拒绝,将程青羽手里的篮子接下来,默默跟在她们身后。
三人来到院子西面的树林,没走多远,眼前出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面架有石桥。
她们踏上石桥,继续往西面走。
河对岸依旧是树林,要穿过这片树林才到果园。
蒋谨瑜挽着程青羽的胳膊,边走边聊,话题不知怎么的就聊到沈白君身上。
见程青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蒋谨瑜决定从头开始讲:“你沈姐姐小时候可跩了,谁逗她都不笑,还用看弱智一样的眼神看人家。”
沈白君用力咳了一声,希望自家老妈嘴下留情。
然而,蒋谨瑜根本不理会,继续说道:“而且,她还有个臭毛病,如果别人长得不好看,她连余光都不愿意给一个,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颜狗。”
程青羽转头看了沈白君一眼,觉得特别有趣。
沈白君有点不自在,扭头看向别处。
蒋谨瑜回忆道:“我和你沈叔叔工作忙,她两岁多时被爷爷接回去照顾,起初我们夫妻俩也没太在意,结果没多久就发现她穿上道袍,开始跟着爷爷学医。”
“我们认为女孩子学医太辛苦,想哄她放弃。”
“我和你沈叔叔想了各种办法,结果她坚持要留在爷爷家里学医。”
“我们哄了几次,被她爷爷发现了,从那之后她爷爷就不欢迎我们去看孩子,说我们会动摇他孙女学医的信念,像防狼一样防着我们。”
“哎,我和你沈叔叔十分郁闷,甚至打算生个儿子,去把你沈姐姐换回来。”
“后来看她是真心喜欢学医,决定由着她。”
讲到这里,蒋谨瑜回头看了一眼沈白君,见自家闷蛋无动于衷的样子,她决定下猛料,看这家伙还怎么装高冷。
蒋谨瑜开始吐槽:“你沈姐姐五岁那年,主动搬回来和我们一起住,当时可把我和你沈叔叔感动坏了,哪知道,这家伙别有用心。”
“美其名曰帮我们做针灸,实际上她就是缺少活体标本,整天拿我和你沈叔叔练手,扎完胳膊,扎大腿,那叫一个酸爽......”
程青羽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沈姐姐小时候太可爱了。
沈白君见她笑得这么开心,跟着扬起嘴角,丝毫不觉得难为情。
看到这个闷蛋还有脸笑,蒋谨瑜瞪她一眼,没好气道:“有些人表面看着一本正经的,实际上坏得很!”
第35章 童年
沈白君他们明天就要回申城了,吃完晚饭,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想多陪程奶奶聊会天。
程青羽刚坐下就被五婶喊走,她跟着五婶回家拿东西。
沈白君来到程奶奶身边坐下,轻声道:“奶奶,我有件事想问您。”
程奶奶微微点下头,笑容和煦地看向沈白君,等着她的下文。
沈白君问得直截了当:“毛毛是不是不吃鱼?”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答案,但想弄清楚原委。
程奶奶先是一愣,随后感叹道:“沈丫头,你真细心,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
既然聊到这个话题,也没有隐瞒的必要,程奶奶如实说道:“毛毛这孩子,得有十年没碰过鱼,当年她爸妈那场意外,给她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院子里的众人安静下来。
程奶奶叹息一声,怅然回忆道:“葬礼那天,她不哭不闹,被她舅舅抱在怀里,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又乖又懂事,当时我们都没发现异样。”
“到了晚上,她哭喊着要去找她爸妈,我那会根本没精力哄她,也不知道要拿她怎么办才好,我们祖孙俩对着哭。”
“第二天,她不吃东西,也不讲话,怎么哄都没用,连水也喂不进去,没两天就瘦成小小一团。”
“我带她去医院,医生检查后建议赶紧带去大医院,她小姑姑当天就赶回来,接我们去京城。”
“那段时间不能在她面前提到鱼,每次看到大鱼她都会被吓得哇哇大叫,到了夜里就发烧说胡话,家里从那以后就没买过鱼。”
“至少有大半年时间,毛毛都没开口讲过一句话,几乎对外界事物没有任何反应。”
“后来在医院遇到她师父,她开始跟着师父学习画画,偶尔能开口说上一两句话。”
“坚持做了一年多的心理疏导,情况渐渐有所好转,她开始去学校读书。”
“到读初中时,毛毛就没那么怕鱼了,看到桌子上有鱼,她也不会表现出抗拒,就是不碰鱼。”
程奶奶说到这里,长长叹了一口气:“关于鱼这个事,我们也咨询过心理医生,医生说不用太过在意,顺其自然,以后慢慢会好的。”
“所以,我们从没勉强过她,不吃鱼就不吃鱼吧,也没什么影响。”
“毛毛是个坚强的孩子,我相信她能慢慢解开心结。”
听说外孙女当年遭了这么大的罪,程外婆既心疼又后悔,她知道这里面有自己一部分责任。
程奶奶现在提起这件事,也是想告诉毛毛的外婆,当年自己带着孙女匆忙离开家乡,并不是为了和他们彻底断绝关系,而是迫不得已。
程外婆明白亲家的用意,拍了拍程奶奶的手背。
两位老人相视而笑,算是尽释前嫌。
沈白君听完事情始末,若有所思。
这时程青羽从外面进来,大家默契的切换到其他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
程青羽坐到外婆身边,听大家聊天。
眼前这幅画面,令她想起小时候。
在她的童年记忆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聚在她家院子门口乘凉。
爷爷给她做了一张挂有蚊帐的小竹床,夏天的晚上,奶奶会带她坐在竹床上乘凉,奶奶给她摇扇子,爷爷坐在床边给她讲故事。
爷爷讲的故事特别精彩,村里小孩都被吸引过来,他们每次比看电视都准时,到点就围在她小床边。
爷爷和电视上的说书老先生一样,每次固定时间开始讲,每次只讲一小时。
这会已经是晚上九点,程奶奶和程外婆还有几位年纪大的老师不能熬夜,先收拾回房间休息。
院子里只剩下程青羽和蒋谨瑜母女。
程青羽想出去转转,询问她们要不要一起去。
蒋谨瑜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沈白君也没意见。
从院子里出来,三个人沿着门前的水泥路往东走。
蒋谨瑜亲昵地挽着程青羽的胳膊,突然有点怀念被小丫头叫“妈妈”的感觉。
她觉得小青羽太可爱了,喜欢喊叠字。
沈白君只有三岁以前喊她“妈妈”,后来就叫“妈”,怎么哄都不肯改,一点都不可爱。
自家这个闷蛋哪有半点贴心小棉袄该有的样子,还是青羽更可爱。
沈白君还不知道自己又被自家妈嫌弃了,不紧不慢跟在她们身后。
气氛很好,程青羽突然想和她们分享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她望着地上的影子,回忆道:“我小时候身体不好,奶奶不准我出去和村里的小孩玩,我只能待在后院里,与各种玩具为伴。”
“我记得三岁那年的夏天,从院子墙洞钻进来一个小姐姐,她个子比我高很多,一见到我,就捏我脸,问我是不是洋娃娃。”
“她告诉我,她小名叫静静,她还说以后每天都来陪我玩。”
程青羽提到儿时玩伴,语气变得欢快,表情也更加生动:“静静姐姐是个待不住的人,她很快就不满足于待在院子里玩,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把我抱出去。”
“出了院子,我才见识到小姐姐的威风,她像个孩子王一样,全村所有小孩都听她号令,他们一群人在村口集合,然后藏在我家西面的树林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其实村里的小孩刚开始都不愿意带着程青羽一起玩。
因为她小时候体质差,经常生病,所以村里的大人都提醒自家孩子,不能对毛毛太粗鲁,不可以推她。
而小孩子们只记住了一点,那就是,离毛毛姑姑远一点。
他们嫌程青羽太娇气,也怕惹上麻烦,回家挨揍。
后来在静静的干预下,村里小孩才勉强接受程青羽加入他们的队伍。
讲到这里,程青羽眉眼弯弯地说:“静静姐姐虽然带我出去玩,但也不敢让我参与那些游戏,她抱着我站在一旁指挥其他小孩。”
“其实她勒得我很不舒服,但我也不敢说,担心她下次不带我出去玩了。”
“看到他们爬到树上掏鸟窝,我当时特别羡慕,因为奶奶禁止我做那些事。”
蒋谨瑜听她说起小时候的事,觉得有趣,同时又有点心疼。
小丫头没有兄弟姐妹陪着玩,父母也不在身边,被关在院子里长大,才会连一个玩伴都记得这么清楚。
18/108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