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羽淡定地说:“阿姨,寒假我做两盏更好看的宫灯送给您,这两盏过年您挂在院子门口吧。”
蒋谨瑜也不和她客气,欣然接受,笑眯眯的开玩笑说:“沈小白那个小气鬼,不肯把宫灯借我观赏,那我这个也不能给她看到。”
她先将宫灯送回房间收起来,随后再次来到客厅,好奇地问:“青羽,你从哪学的这门手艺?”
程青羽如实回道:“我在爷爷留下的古书上看到的,那本书上记载各种民间手工艺,我看到宫灯造型很漂亮,所以买了材料跟着学习。”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聊到非物质文化传承。
沈白君此刻也在房间赏灯,看了一会,她决定找人做个灯架,将这盏宫灯挂起来。这么珍贵的礼物,当然要用心收藏。
翌日,程青羽和蒋谨瑜起得比较晚。
等她们俩起床,沈白君早就去上班了,不过,出门前给她们做了早餐,放在锅里保温。
吃完早餐,蒋谨瑜接到沈宏打来的电话,他在京城机场转机,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申城。
两人简单收拾一下前往机场接人。
她们到达机场,航班恰好落地。
机场的停车位比较紧张,程青羽将车临时停靠在航站楼的进口处,提醒道:“阿姨,您先进去接人,我去找地方停车,待会我进去找你们。”
蒋谨瑜解开安全带,嘱咐道:“注意安全,不着急的。”
程青羽点下头。
几分钟后,她找到车位,停好车,往到达大厅那边走。
蒋谨瑜站在人群中比较醒目。
程青羽进来后看到她身影,就没再往那边走。
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位帅气的中年大叔,他个子很高,目测至少得有一米九。
这位大叔脸部线条硬朗,下巴上留着一撮打理精致的小胡子,不过,并不会给人颓废的感觉,浑身散发着洒脱不羁的气息。
他披着深色大衣,头上戴着帽子,像模特一样走路带风。无论是身高还是气质,都特别吸引人注意。
看到他第一眼,程青羽有种直觉,他就是蒋阿姨要接的人。
事实证明,她猜对了,只见年过半百的蒋阿姨像个小女孩一样奔向那位大叔,而大叔松开行李箱,张开双臂,一把将蒋阿姨抱起来,转了好几圈。
他们像极了热恋中的小情侣,很难想象是结婚几十年的老夫老妻。
眼前温馨又浪漫的画面令程青羽感动,同时十分羡慕这样的感情。
蒋阿姨曾经讲过,他们是彼此初恋,大学刚毕业就结婚。而这一相守就是半生,感情没有被俗事磨灭,依然爱对方如初。
看着他们,程青羽情不自禁想起爸爸和妈妈。
沈宏一手推着行李箱,一手牵起妻子的手,边聊边往外走。
蒋谨瑜这时看到了程青羽,对她挥了挥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
程青羽来到他们面前,先是俏皮的对蒋谨瑜眨眨眼,随后看向沈宏,主动自我介绍,表现得大方得体。
沈宏对她第一印象很好,觉得小姑娘长得乖巧可爱,性格讨喜,难怪老婆会喜欢她,每次打电话都会提几句。
看到程青羽,他很想说:你就是我们家笑笑剪脐带的那个宝宝呀。
担心小丫头难为情,他没提及。
实际上,他们夫妻俩每次聊到这个话题,都要笑好久。
程青羽觉得沈叔叔长得帅气,打扮又时尚,一点都不像五十几岁的人。就是身高太高了,自己站在他面前,就像仰望巨人。
也难怪沈姐姐能长那么高。
三人简单聊了几句,来到停车场。
沈宏已经半年多没看到女儿,所以提出先去医馆。
一个多小时后,程青羽将车停在沈氏医馆门口,三人下车往里走。
沈宏急着见到女儿,加快脚步往里走。
看到女儿在大厅坐着,他情绪激动地喊道:“笑笑。”
沈白君听到这声熟悉的呼唤,身体一僵,抬头看向门口。
她没想到老爸突然回来,更没想到他当众喊自己小名,这下估计全医馆的人都知道我小名叫笑笑。
沈白君既尴尬又郁闷,甚至想装作不认识爸爸。
程青羽之前以为“小白”是沈姐姐的小名,没想到还有个更可爱的。
她现在特别想笑,觉得“笑笑”和沈姐姐气质反差太大。
沈白君一动不动坐在椅子上,眼神淡淡扫过去,一眼看到程青羽努力憋笑的样子,她有点不自在,用眼神示意她不准笑。
程青羽收到警告,非常配合,改成低头偷笑。
沈宏喊完就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但喊都喊了,又不可能收回来。
“笑笑”是蒋谨瑜给女儿取得小名,那时她觉得女儿性格太冷,怎么逗都不笑,希望她以后能多笑一笑。
实际上也没叫几年,到四岁时,沈白君就不准他们喊小名,谁喊就拿银针扎谁。
后来他们夫妻俩向女儿保证过,再也不喊她笑笑。
蒋谨瑜说到做到,另外给女儿取了“小白”这个外号。
气氛僵持住,蒋谨瑜也不打算帮他们父女解围,抵下程青羽胳膊,压低声音开玩笑:“青羽,你以后可以喊她笑笑姐姐,看她是什么反应。”
沈白君站起身,来到他们面前,镇定自若地喊了一声爸。
沈宏笑眯眯的应下,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失落,因为小半年没见,女儿见到他一点都不激动。
在他记忆里,女儿只有三岁以前,见到他时会小跑过来要他抱,再之后就越来越冷淡。
沈白君正准备领他们上楼,这时一辆黑色皮卡车停在医馆门口。
门口学徒激动地喊道:“老沈大夫回来了。”
屋里的几人忙出去迎接。
程青羽跟在人群后面往外走,看到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着道袍的老人。
沈老爷子身材高瘦,头发和胡子都白了,身着半旧的道袍,束着道髻,眼神凌厉中透着威严,一看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他下车后,抬头看向医馆的招牌,看到祖传的招牌还在,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回来,是因为在山里发现一株珍贵药材,当时还没到采收期,所以守到药材成熟。
担心孙女真把招牌拆了,挖到药材,一路紧赶慢赶,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总算按约定时间到家。
第48章 挨骂的沈姐姐
沈爷爷退休后就和几位朋友去了西北,在大山里过了一年半隐居生活。
说是隐居,他还是放不下家里的医馆,经常上山寻找草药,在当地遇到品质不错的药材,也会收购寄回医馆。
这次回来,他还带了一车药材。
等学徒们把药材卸完,沈白君跟在爷爷身后,来到供奉祖师爷的房间。
沈爷爷行完礼,率先在椅子上坐下,看向沈白君,问道:“说吧,为什么要拆掉招牌?”
沈白君在爷爷对面坐下,将最近发生的事讲述一遍。
前段时间操控药材市场的人,已经被沈白君利用人脉关系赶出申城,但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沈爷爷听后不由拧眉,先是气道:“这些人贼心不死!”随后用肯定的语气说:“在药材这件事上,你处理得很好。”
聊完药材的事,沈白君开始讲述想摘掉祖传招牌的原因。
虽然医馆传到爷爷手上,已经比以前开明多了,接收不少外姓学徒,但在沈白君看来,远远不够。
她计划和全国各地的中医世家联手,广招学徒,增开医馆,扩大中医影响力。
而要实现这个计划,第一步就要打破“祖传”壁垒,摒弃门户之见。
沈家在中医行业影响力大,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目前已经有几家医馆愿意和沈白君合作,这也意味着,以后开设的医馆,不再用沈氏命名。
相比祖传医术带来的财富,沈白君更关心中医传承。
而好的中医在民间,不在院校。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精髓,大部分都掌握在民间世家手里,不过,现在民间秘方已经越来越少,一部分失传,还有一部分被国外收购。
所以,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沈爷爷听后沉默不语,孙女能有这样的抱负,他很欣慰,同时也觉得惭愧,他这一生都在想着怎么守住沈氏医馆这块招牌,唯恐祖业毁在自己手里,没有孙女考虑长远。
其实中医面临的困境,他比孙女感触更深。
中医和西医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不存在谁高谁低。然而,近些年来,某些利益集团故意搞对立,不惜一切代价抹黑中医。
更可笑的是,他们一边诋毁中医无用,一边收购民间秘方,注册成为他们的专利。
他给孙女取“蕴”作为字,是希望孙女厚积薄发,低调沉稳,并不希望她掺和这趟浑水。
沈白君继续说道:“爷爷,我托调研机构做过一份调查,从他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医馆正在以每天几十家到上百家的速度关闭。”
“有些是因为入不敷出,经营不下去,还有些是因为缺少传人,他们最终都选择将祖传秘方卖掉。”
“根据调查来看,这些秘方大部分都被国外收购,而且和哄抬药材价格的是同一波人。”
“他们手上掌握大量药方,如果药材市场也被他们把控,要不了几年,作为药材原产地的我们将无药可用,只能花高价找他们购买。”
“如果以后中药比西药价格还贵,中医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因为“祖传”两个字背后的利益巨大。
他们祖孙俩在屋里商谈到中午,连午饭都没出来吃。
程青羽和蒋阿姨他们中午在食堂吃饭,之后她跟着万青去后院学习晒药材。
下午三点多,沈白君过来找她。
来到二楼,程青羽看到沈家的几位长辈都在,她先恭敬地喊了一声:“沈爷爷。”
沈爷爷指下身边的椅子,语气难得温和地说:“嗯,坐到这里来。”
程青羽规规矩矩坐到沈爷爷指定的位置,将左手平放到桌子上。
沈爷爷手指搭在她脉搏位置,闭上眼睛,微仰着头,左手习惯性的抚摸几下胡子。
沈白君在程青羽另一边坐下,将她右手牵过来,轻轻摆在桌上,指尖搭向脉搏,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和爷爷分毫不差。
程青羽看了看左边,又看向右边,视线不由被沈爷爷吸引过去,觉得他一手号脉,一手摸胡子,和电视剧里的老神医一模一样。
通过观察,她发现沈姐姐和沈爷爷特别像,而且又穿着同款道袍,束着同样的发髻,看起来就更像了,连诊脉动作都同步。
这时沈爷爷突然睁开眼睛,程青羽被吓一跳,立刻端正坐好,不敢再看他。
蒋谨瑜和沈宏有点懵,好好的,这祖孙俩为什么要同时给青羽诊脉?
难道老爷子一回来就犯职业病了?
沈爷爷诊完左手,和沈白君交换位置。
几分钟后,沈白君开始讲诊断结果。
程青羽眨巴着眼睛看向她,因为一句也听不懂。
沈爷爷微微点下头:“将你的方子念出来我听听。”
沈白君随即报出一串药名以及剂量。
沈爷爷摸了摸胡子,思考片刻才发话道:“将后面五味药的剂量增加两倍,其他暂时不动,由丸剂改成汤剂,先按这个方子服用半年,之后再作调整。”
说到这里,他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训斥道:“你的诊断没错,但因为你一时糊涂,令这张方子黯然失色!”
“你用药太过温和,而且丸剂本来就吸收缓慢,看似是为了病人好,实则非常愚蠢。”
“到她这个年龄,如果不下猛药,根本达不到治疗效果,你这不是为了她好,而是害她。”
沈白君端正坐好,聆听爷爷教诲。
程青羽觉得沈爷爷生气的样子好吓人,她连大气都不敢喘,沈宏和蒋谨瑜也不敢插话。
沈爷爷从椅子上站起来,提高音量训斥道:“沈蕴,你太让我失望了!”
“大夫就是大夫,看病开方时,只能站在医者角度,不要夹杂任何私人感情,否则就不配当大夫,回去把祖训抄写十遍,过年之前交给我!”
沈爷爷说完这些,气势汹汹往外走。
房间里特别安静,沈白君垂着眼帘,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程青羽觉得沈爷爷对待沈姐姐好严厉,都这么大了还要罚她抄书。
她想安慰沈姐姐几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宏和蒋谨瑜见女儿挨了一顿骂,既同情又无奈。
沈白君发了一会呆,恢复到若无其事状态,看向程青羽,对她淡淡一笑,安抚道:“你身体没什么,爷爷的方子是对的,走吧,我们去楼下抓药。”
程青羽哦了一声,乖乖跟她下楼。
通过接触,她觉得沈姐姐是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只是外表看起来冷淡,实际上很好相处。
这两天,蒋阿姨给她讲了很多关于沈姐姐学医的事,她觉得沈姐姐非常了不起。
沈姐姐十二岁开始给人看病,因为年龄小,刚开始大家肯定不信任她。
沈爷爷为了打消病人疑虑,都是先由他给病人诊脉,写出诊断结果和药方,然后再叫孙女过来诊脉开药。
病人见他们诊断结果一致,药方一致,这才慢慢接受小沈大夫看病。
第49章 雪中的拥抱
下午两点,随着期末考试最后一科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正式开始答卷。
申大采用的是在线考试,教室里都是点击鼠标和打字的声音。
程青羽这一科考的是英语,对她而言难度不大,所以答题速度特别快。
到了三点多,外面突然开始下雪,起初下的是雪粒,坐在教室就能听到雪粒打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
程青羽答完最后一题,点击保存,提交考试,拿起证件往外走。
吴晶晶和她在同一个考场,看到程青羽这么快交卷,而自己还有几十题没做完,她心里有点慌。
25/108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