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时间耽搁的有些久,荆行众人向花娘几人辞行,这些日子给花娘带来了不少麻烦,众人都一致决定亲手做一桌酒菜感谢她,结果几个大男人差点把厨房给炸了,荆行都被他们波及到,全都直接被花娘轰了出来,差点斧头就拿出来了。
有聚就有散,第二天一早,花娘依着客栈门口,手里拿着那跟长杆烟,吸了一口,一边吐出烟雾一边朝众人笑道:“路上小心,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众人齐声回应,驾马转身离开。
小厮上去收拾屋子的时候,看到一小箱银票和一封信,他拿着这两样就蹬蹬蹬跑下楼来,花娘一看便明了,拆开信纸看了看,随即便笑开了,“一群花言巧语臭男人。”
曾士走镖就有钱大家给的路费,但这笔钱不能从路费里出,众人便向钱氏借了钱留给花娘,这笔钱都记上来,回去会再算这一路花销。
因为带着钱氏,再加上钱氏身体不是很好,众人看到她这样子都害怕,所以这一路行程都不快,过年都在路上过的,大家随便找了一家酒楼点了一餐丰盛的,大家没有要酒,吃饱就各做各的工作,曾士知道他们不是盼着过年,而是盼着回家。
岑大人这边也很给力,在过年前就收拾好了那个神仙客栈,最后查出幕后黑手是皇帝大哥契王,因此京城又是一番动荡,岑大人被某人亲自来抓到,违抗皇命“就地正法”带着满身吻.痕在床上躺了一天,之后又被某人诱哄拐回京城去。
荆行众人一路回来都顺畅无比,也没有出现什么怪事坏事。
*
万家村要数最担心荆行的便是闵母和季福,两人自从荆行离开后就担忧着他,见着过年时间越来越近,这人都还没有回来,季阿姆眼见过几天就过年了,几家人就相互约着去县里采买过年东西。
众人当初听到闵罗去走镖的时候都让闵母不要上闵罗去,但他们都说晚了,闵罗都去了,他们也只能尽量安抚闵母——闵罗不会有事,这一路都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回来。
但荆行一走就走半年,这过年都没有回来,又有闵家汉子消失十几年没有回来这个前列,村里便忍不住猜想闵罗是不是像他爹一样跑了,更甚者还说闵罗出事了,直接被闵母臭骂一顿。
儿子从小到大都是闵母的逆鳞,只要对她儿子不利的,她都会像发怒的老虎一般去撕咬敌人,守护自己的崽,也是荆行在的时候闵母过的太好,脸上经常带着笑容,好说话的很。
所以当闵母发飙的时候,那几人都被骂懵了,要不是启娘子拦住,闵母就要上手去撕这些毒妇的嘴了。
从那天开始,闵母“母老虎”、“疯婆娘”这两个称呼又在村里响起,但都是背着闵母叫。
闵母根本不在意这些,她只要她儿子平安回来就好。
这天几家人坐着村长家牛车到县里,在路上的时候,大家就叫着闵母到自己家来过年,闵母都拒绝了,她要准备过年这些东西,当初荆行走的时候就说估计过年的时候回来,她要做好年夜饭等他回来。
启娘子笑着对季家和王家道:“你们可别跟我挣,到时候闵母就来我家吃年夜饭,我们两家就一条小道的距离,闵小子回来也能看到。”
闵母刚要拒绝,启娘子就拉着她手道:“你看看你这些日子愁的都瘦了不少,闵小子走的时候还让我好好照顾一下你,要是过年这喜庆的日子都让你一个人守着家等着闵小子回来,到时候他回来了知道了也要说我的不是了。”
“咱们两家就这么点距离,有什么动静也能听到,到时候也把他叫过来吃就行了,人多也热闹!”
闵母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过年的事便说好了。
启娘子继续道:“你担心闵小子,闵小子又何其不担心你,只有你好好的,他才放得下心来。”
这些日子,马妇人和季阿姆季哥儿,还有启娘子都来闵家串了不少次门。
季家和启家来看看闵母大家都觉得正常,所以大家看到马妇人的时候就有些吃惊。
马妇人笑着解释受闵小子之托来看闵母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她的。
闵母在大家走动下,跟这个聊聊天,跟那个下田割草喂兔子,没有一个呆着想东想西的,精神头足,人就稍微瘦了些。
县里镇里因为过年这些天都很热闹,季福先从牛车上下来,学荆行扶他的那个时候伸手扶阿姆和闵母从牛车上下来,王哥儿见季福这么做,也跟着学把启娘子和自己阿姆扶下来。
季福和王哥儿都是来过县里的,这次来县里还是他们两提议的,县里热闹东西也多,让阿姆他们也来县里玩玩。
大家过年时是一年里最轻松的,这些天就是要走走亲戚,串串门,带着东西回娘家看看。
所以大家都买了不少点心和糖粒,今年大家收成不错,季家、启家今年这几年耕种的农田多,不仅有自己家的还租了别人家的几块肥土地,交了公粮还剩下不少,留下够自己家吃的,其余的都卖掉了,手里有些钱,买起这些虽然有些肉疼,但一下还是买了几份。
闵母也买了一份,都是少糖不甜的那种。王阿姆听到忍不住道:“闵婶子,像点心那些要这种甜的才好吃。”
闵母笑道:“我儿子嘴挑的很,不爱吃甜,这也是没谁了。”
季福闻言默默记了下来。
随后大家买白面到时候做白面馒头,后面闵母还给荆行买了两身新衣服,想着等他回来就有新衣服穿,闵母因为不确定荆行现在有多高,就再上一次买衣服量身高的时候又多说了一些。
季阿姆也给季福买了一套。
“我们去看看县里鸡鸭鱼猪都买多少钱,便宜我们就买,不便宜咱们回村里去看看。”王阿姆提议道。
众人点头同意,货比三家的都去问了一遍,这些东西都要贵比村里贵,这让几个大人都忍不住啧舌,“还是去村里吧,这县里东西就是卖的贵。”
他们又在街上逛了逛,启娘子看着鸡仔不错,跟老板砍了砍价格,买了十五只。
回去的路上,小鸡仔们很是活泼,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其他人看到了便问启娘子还有多少鸡,启娘子就道:“家里那些鸡都卖出去好几只了,剩下不足十只,别人我卖四十文,咱们熟就三十文这样可以吗?”
季阿姆和王阿姆都点点头,“可以可以,回去就让两个哥儿去你家选。”
季阿姆又朝闵母问道:“闵妹子,你家里还有兔子没?季哥儿他爹就喜欢吃兔子,要是有我就在你这里买两只。”
闵母笑着道:“有,那两只大兔子入秋的时候就给我生了一窝,之前的小兔子都长大了,肥的很。”
王阿姆闻言,“那我家也来一只,我家也很久没有吃兔子了。”
闵母点头答应。
几人一句一句商量着去猪肉要买多少,发现大家买的都不少,启娘子就道:“干脆我们去猪屠户家定一整只,让他给我们平分成四份。”
众人点头,回到村里就去朱屠户家。
闵家之前荆行还在家的时候,一个月就来朱屠户家两三次,荆行和朱屠户都熟了,如今朱屠户看到闵母知道几人是来买猪的,就给他们挑一只大肥猪,“这猪平日就比其他猪吃得多,身上肉也多,像它这个肥肉都能熬一锅的油了。”
几人都满意,就要了这只。
第41章
过年这一天, 闵母在启家吃,把家里的肉用柴火熏上吃过午饭后早早就来启家帮忙,拎了两只肥兔子、一条鱼,还有一坛酒。启娘子昨天还叮嘱过她不用拿这些来, 但哪里有不拿的, 即使两家熟, 那也是要讲究的。
因为时辰还早,闵母和启娘子边干活边说话, 把所有菜都准备好,鸡鸭鱼啊都切好, 猪肉也放在灶台上一口大铁锅中炖上。
直到申时, 两人开始煮饭炒菜,酉时启家老爷子、启汉子两人带着启东两兄弟祭拜完祖先, 大家便围坐在桌前,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餐便是在这个时候,启东和启南俩小伙子呼呼的吃, 盛了好几碗米饭。
人多热闹, 闵母虽然想儿子,但胃口多少被大家影响,吃了两碗米饭。
也是在这个时候, 马汉子来了, 脸上都是笑, “哎哟,我来的巧,在吃年夜饭了!我来给你们报喜来了!”
“马叔来坐, 我娘和闵婶子做的菜可好吃了,您也尝尝。”
“什么喜事啊?”启娘子好奇问。
马汉子连忙拒绝启家两兄弟的热情, “我家里做着呢,送完信就走。”
他随即朝着闵母道:“是闵小子写来的信,我这想着你肯定担心这小子,这不刚接到就来了。”说着便从怀里把信拿了出来递给闵母。
闵母接了过来,“这臭小子可算知道写封信回来报个平安了,小东你快帮我读读,都写了什么。”
启东连忙应声,打开信看了看,便开始读了起来,启南凑在旁边看。
荆行就会交代已经到了江南,但这边出了事情要耽搁些日子才能回来,估摸着过年回不来了,让闵母不要担心,如果他没有赶回来,让她过年就跟启家一起,买些好吃的云云等,自己的事情交代很少,大半部分都是对闵母的关心。
马汉子没有想到这启东和启南都识字,心想这启家是会教孩子舍得钱的,他也觉得这两个汉子挺不错的,想着自己嫁出去的大妹那边有一个岁数差不多的小姑娘,到时候可以跟妹妹说说,这等会识字又能干的小汉子可不多。
马汉子听完信,便向众人告辞了,闵母让马汉子等等,随即回家里把自己买的一份甜糕点塞给马汉子,“这大过年的还要麻烦你,这是糕点你就拿回去给小虎子尝尝。”
小虎子便是马夫妇两人的儿子,生下来就结实,现在更是虎头虎脑可爱的很。
马汉子推辞不过便拿着这糕点去给季家送信。
外面的天暗下来,启东跟启南拿了烛火在灶台里面点燃在各个地方插上。
闵母拿着信看了又看,又让启东再给她念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收起信放进袖子里继续吃饭,启娘子也很高兴,桌上又热闹起来。
闵母回到家都点上蜡烛,没一会儿,启娘子便来陪闵母聊天,两人高兴坐在灶屋,灶台里还烧着火,两人坐在那小板凳上,一边烤火一边聊荆行。
季家也是正在吃饭,马汉子来送信,得知是闵小子来的信给季福的,季阿姆和季汉子都高兴,季福害羞的从马汉子手里接过那信,季阿姆招呼马汉子坐下吃饭,一番推脱下,季汉子拿了一大把糖粒往马汉子衣服口袋里塞,跟闵母都是同样借口,让小虎子尝尝。
马汉子高兴离开,回到家就把这糕点和糖粒都给儿子拆开,“来来来儿子,沾沾这喜气!”一样给了一个,小虎子坐在奶奶怀里左手拿糕,右手拿糖,再带上这虎头帽,可爱的不行。
季家这边季福拿到信后便在阿爹阿姆眼神催促下羞窘拆开信,看到第一句“想你了”就念不出来,脸都红了,那嘴角却下不去,两个小梨涡都露出来了,他继续往下看了看,便挑着能说的跟两老说。
“他说他到江南了,只是出了些事要耽搁一些时日,还说过年可能回不来,祝我们新年快乐,还说这一路顺利,他们也快回来。”
季福小脸通红,好些都在说想他,想亲他,还想伸舌头那种,这……这人也不知羞!
季阿姆和季汉子都挺高兴的,这半年多儿子的担心他们也不是没有看出来,也没有闵小子消息,如今也快回来了,是好事!
季阿姆:“你这里有信你闵婶子那边肯定也有,在过年这天都报了平安,也是他有心了。”
季福点点头,不舍的把信收起来,继续吃饭。
然而,等荆行回来这天,已经是二月底才到荣福县,钱氏因为这一路都被照顾着,再加上回家,心情好,人便好,吃饭香,人也不像之前那般瘦了。
到荣福县是早上,郑文星几个亲卫把他们护送到就在大家挽留声中告辞离开。
荆行众人虽然心里着急回家,但还是把钱氏送到家,钱大家早就收到荆行写来的信,那时候夫妇两就哭了一顿,钱大家和他夫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女儿竟然受了这么多苦,要不是这次走镖人去差点就死了。
两人都担心的不行,但又怕荆行信上说的要是他们找过去错过了他们回来,所以夫妇两都内心煎熬盼着他们回来。
此时见到他们的女儿,他们抱着钱氏嚎啕大哭起来,钱氏也泪流不止,众人都理解,毕竟分离多年又差点阴阳两隔。
钱大家先稳住情绪,对着荆行众人道:“让诸位见笑了,各位恩人搭救我女儿,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诸位受我这一拜!”
“哎哎哎!”众人都是一慌,连忙上前去扶,钱大家见这几个年轻汉子吓成这样,笑着道:“这样,今天大家都累了,明天我在县里酒楼设宴款待各位,为各位接风洗尘!救命之恩涌泉相报,只要今后有需要钱家的,尽管说!”
众人都点头答应,这送去的钱财一笔都没有少,还把之前那些都要了回来,所以这次回来钱比之前还多得多,整整三辆马车。
钱家原本答应他们事成之后每人五百两银票,但现在不仅救了他们女儿,还把人带了回来与京家不在有关系,此等大事,钱大家每人准备了五千两银票,还不让众人推辞,“该得的该得的!莫要再与我客气了!”
旁边还有钱夫人和钱氏附和,曾士便让众人收下,钱大家见众人都有些疲惫便叮嘱他们明天一定来酒楼让他为他们接风洗尘。
众人点头答应,这才离开钱家。
荆行和唐武三人都是镖局找的外援,尤其这次走镖多亏荆行,所以镖局二当家曾士直接表示之前说的一百两也变成了一千两银票,荆行是两千两银票。
大家对这个事情都没有任何意义,镖局几人全体同意,曾士也不跟他们客气,直接给钱,道:“明天钱家请我们,后天我们请你们,就这么说好了哈。”
荆行和唐武他们都笑了一下,点头答应。
就这样,荆行把七千两银票塞进包袱里就骑马回家。
到镇里的时候,荆行打算去找季福,等到季福工作的店门口时才看到店门是关着的,也就是说今天他们休沐。
荆行又骑马朝村里赶。
这一路上,马蹄哒哒哒,尘土飞扬,进村后,荆行才控制马儿的速度慢下来。
他当初离开村走镖的时候还是青年抽条狂长个的时候,再加上走镖路上一个个都是糙老爷们身体好不管不顾的,路上风餐露宿,人全部都被晒黑和糙了好几个度,只是走镖的天天在一块看不出来。
30/123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