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这种提点就很讨厌。
  他不直接教你该怎么做,而是让你自己去悟。还跟你说不能出错,不能连累长辈丢人,压力给得很大。
  寻常人家这么教孩子是要被打的。
  但王室不比旁人,为君者平庸就是原罪。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国家运势如何,是不是传到你手上的时候已经风雨飘摇、急需力挽狂澜了。
  倘若国家平安稳定,平庸的守成之君也没什么。大家顶多对他没有印象,想不起来还存在这么个皇帝。
  可一旦国运不济,你这个没能力的皇帝就会面对千夫所指。就像蜀汉的刘禅,明末的崇祯。
  ——不过这两家本身也挑不出更有本事的接班人就是了。
  扶苏哪怕心里有自信不会丢个烫手山芋给儿子接手,也依然想养个有为之君出来。这样哪怕大秦出现意外,桥松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所以他培养儿子的方法就比较抽象。
  他不直接教孩子怎么做,而是像幼时父亲那般,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只是秦王政教孩子好歹还会给个思路,扶苏连提点都没有。他丧心病狂地什么也不说,就告诉你我希望你做到什么程度,剩下的你自己悟去吧。
  由于扶苏当年聪明到并不需要启发就能领悟父亲的意思,扶苏就觉得这种指点完全没有必要,聪明小孩应该自己就能想通。
  扶苏:你爹我能做到的,你肯定也行。
  桥松刚开始还忍着,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欺人太甚,哪有他爹这样教人的!
  桥松发出了抗议:
  “我都没有学过,想不通很正常啊!”
  扶苏觉得不是这个道理:
  “我小时候很多事情也没有学过,自己就想明白了。”
  桥松气得想咬他:
  “那是你,又不是我!”
  扶苏又举了个例子:
  “你祖父从小也没人教他治国,他不也自学成才了?”
  桥松:……
  过分了吧?拿他和祖父比,他配吗?
  桥松感受到了窒息:
  “祖父和寻常人能一样嘛!”
  扶苏不以为意:
  “聪明的孩子都能做到,你如果做不到,只能证明……”
  桥松:“我不够聪明?”
  扶苏:“你不够认真。”
  桥松:???
  父子俩根本吵不出结果来,完全鸡同鸭讲。最后桥松跑去找祖父告状了,这才获得了他想要的解脱。
  始皇把儿子拎过去训斥了一顿。
  扶苏还觉得委屈呢:
  “他上辈子就学得很好啊,我也没怎么教他,他自己就会了。”
  所以扶苏坚信自家崽脑子是够用的,可以自己想通,用不着当爹的过多提醒。提醒多了还会反而影响孩子动脑,思维是越锻炼越机敏的。
  若非确信桥松足够聪明,扶苏才不会这么锻炼小孩呢。他教其他弟妹就不这样,都是把人当智力障碍,掰开了揉碎了讲。
  再说了,以后桥松当了皇帝就要自己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了,好些是祖父和父亲都没遇见过的。
  他要是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面对没人教过的东西又能指望谁?还不是得指望他从小锻炼出的思考能力。
  扶苏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没什么问题。
  始皇敲了敲他脑袋:
  “你还好意思说。”
  前世桥松是在扶苏身体糟糕那会儿才刚开始进学。
  一边是逐渐衰老的祖父,一边是缠绵病榻的父亲。身为太子长子,桥松担负了极大的压力。
  所有人都在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做个优秀的长孙。这样即便太子出了意外,大秦下一代还能指望他撑着。
  所以桥松就开始逼自己上进。
  小小一个孩子每天拼了命地学,潜能就是这么逼出来的。
  而且他不仅进学时表现优异,日常也十分沉稳懂事。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还让长辈们忧心,于是几乎从小就不调皮犯错,还会主动照顾弟妹。
  始皇对这个长孙一向是非常满意的。
  两世的桥松自小的生长环境可以算是天差地别了,一个处在危机四伏的状态下,一个则无忧无虑、除却不做人的亲爹之外生活就没什么烦恼了。
  看见长孙这一世活泼了许多,始皇心中十分欣慰。出于对孙子的怜惜,太子做得太过分时,他并不吝于出手相助。
  始皇叹了口气:
  “你前世自顾不暇,忽略了孩子也是常事。桥松当年虽然聪颖过人,却也吃足了苦头。”
  其实始皇一开始的想法也是聪明孩子不用人教,自己就能成长得很好。
  毕竟他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后来的扶苏也只需要他教一点人情世故。治国方面一点就通,几乎不用他教。
  正史上的始皇帝没把儿子教成合适的继承人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觉得孩子可以自己长好,于是把精力都投入了治国。
  往上数历代秦王多是自学成才。
  别说被父亲教导治国了,好些在国外当质子的,爹的面都见不着,然而回国之后却能完美继承先辈的政治主张。
  这么多例子摆在那里,谁看了不觉得“我儿子肯定也能和历代先王一样”?
  但桥松和他们不一样。
  桥松聪明是聪明,埋头苦学的成果也不错。但偶尔仍会出现问题,是他自己琢磨不透的。
  起初桥松不敢拿去叨扰长辈,就自己一个人憋着。他和那些问题死磕,试图靠这个笨办法解决。
  始皇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
  然后他才意识到,小孩是不能放养的。只丢给先生也不成,先生能教的有限。
  从那之后始皇就偶尔抽空指点一下孙子,而太子因为国事和生病自顾不暇,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些。
  始皇还记得他慢慢靠着教导和长孙拉进了关系之后,终于有一次他试探着询问桥松为何在他面前如此忐忑。
  他是亲祖父,又不是外人,何须惧怕?
  桥松的回答是:
  “他们都说父亲身体不好了,以后不能继续做太子。祖父会培养别的公子,到时候我和父亲都会被厌弃。”
  所以作为太子的长子,他必须要优秀到能让祖父越过叔叔们选择他。这样他可以代替父亲作为继承人,保住全家的性命。
  始皇当时勃然大怒,立刻惩治了那些擅自揣测还敢拿到皇孙面前胡言乱语的家伙。
  太子哪怕明日就病逝他也永远是太子,这些人对着一个孩子编排这些,明显不怀好意。
  不过是看太子一脉似乎要失势了,落井下石看他们笑话罢了。
  后来始皇用下旨立太孙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桥松身边才少了这样胆敢嚼舌根的人。
  可小孩已经习惯了努力进学,心里依然有隐隐的不安。哪怕不考虑祖父厌弃的情况,长辈的天不假年也依旧让他紧张不已,学习上不敢松懈半分。
  始皇提起这些旧事,眉头忍不住皱起:
  “你待他好些,不要总是惹他生气。他今生不必如此辛苦了,该教的你就认真教一教。”
  何必再让小孩苦哈哈地学习,多给些提点,后果也没那么严重。哪里就至于抹杀小孩自主思考的能力了,当爹的更该信任自己儿子的聪慧才是。
  扶苏受教地答应了下来:
  “父亲教训的是。”
  他还真不了解儿子小时候受过这么多委屈。
  主要是当初他因为病弱被父亲派人无微不至地呵护了起来,没人敢在他面前叽叽歪歪。
  扶苏自己身边没人胡言乱语,自然也觉得不会有人去桥松身边乱说话。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子并未失势,谁敢这个时候欺负太子的子嗣呢?
  然而始皇帝的注意力被太子拉去了,忽略了孙辈,就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在桥松跟前嚼舌根的人,不一定是真心觉得太子迟早要被厌弃,大概率是故意乱说的。
  比如六国余孽妄图搅乱朝堂,刻意挑拨长孙和公子们的关系。又比如想上位的公子私下做小动作,想让长孙被陛下厌弃,连带太子一脉彻底倒台。
  即便不是这两种情况,也可能出现看不清局势的傻子单纯觉得陛下只是心疼儿子,才会优待太子。过段时间心疼劲过去了,肯定就不管太子了。
  甚至还有可能是某些人自作聪明,认为始皇帝为“大局”计,迟早会放弃太子培养旁人。
  扶苏揉了揉太阳穴:
  “这些人,真是不知所谓。”
  虽说父亲已经将他们处置了,扶苏如今听说了依然很生气。
  毕竟上一世的桥松非常孝顺贴心,哪怕老是管着亲爹这不让干那不让干,父子感情也不是假的。
  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儿子被人欺负,当爹的哪有不生气的。
  始皇提笔列了一些前世桥松烦恼过的问题,交给儿子让他拿去针对性地给桥松做课外辅导。
  将此事交给太子去办,主要还是想让他们修复父子关系。
  始皇提点道:
  “既然疼爱孩子,就不要故意欺负人。他年纪小容易想岔,还以为你不喜欢他呢。”
  扶苏乖乖接过去:
  “我前世和他作对惯了嘛。”
  那时成年的太子整日一板一眼地管束着亲爹,扶苏就会和他唱反调。父子俩斗智斗勇许多年,总是互有胜负。
  重生后儿子变成个好欺负的小崽子,扶苏那好胜心一下子就上来了。仗着桥松反抗不了他,可劲地把当年吃过的瘪都一股脑丢了回去。
  扶苏忧虑地叹气:
  “唉,还是成年的儿子好一点。”
  至少欺负那样的儿子没有心理负担,不用担心一不小心把小孩欺负狠了,心理出现问题。
  始皇:……
  太子也就这点出息了。
  只能欺负一下小孩子不说,现在连小孩子都不敢欺负了,又欺软怕硬地想起成年儿子的好来。
  扶苏回去和儿子道歉了:
  “是父亲不对,不该揠苗助长。”
  桥松闻言哼了一声。
  扶苏又说:
  “下次父亲哪里做得不好,你直接和我说,我会改的。”
  桥松狐疑道:
  “真的会改?不是糊弄我的吧?”
  是不是祖父骂了他一顿,他才不情不愿地跑来示弱。其实都是做给祖父看的,嘴上说说而已,根本不打算照做?
  面对儿子的质疑,扶苏也不生气。
  他补上了后半句:
  “所以以后就别拿这样的事情去叨扰你祖父了。”
  桥松:……果然。
  桥松觉得他看透了他爹,他爹就是不想让他去打小报告才服软的,根本没有真心。
  习惯性嘴贱结束,扶苏轻咳一声。
  虽然答应了父亲不去欺负儿子,但是桥松气鼓鼓的样子真的很有趣啊。
  就这一次了,他保证!
  扶苏很快说回正题:
  “刚刚逗你玩的,来,说说你最近有哪些不懂的,父亲来教你。”
  桥松:呵呵。
  送上门的名师不要白不要,因而桥松虽然对他爹依旧很有意见,还是取出了自己记录的本子,认真请教起来。
  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鬼知道过两日没了祖父盯着,他爹还会不会乖乖给他辅导功课。
  桥松深谙有便宜就要赶紧占的道理,一点都不客气,拉着他爹问了半天。
  扶苏也不急。
  他现在在儿子跟前没什么信誉可言,但这只是一时的。等天长日久,桥松见到他真的改了,自然就会知道父亲确实爱他。
  扶苏决定从今天起当个好父亲。
  于是他开始认真关心儿女们的衣食起居,学习玩耍——哪怕桥松、舜华和琼琚全都表示大可不必,父亲您还是变回以前那样吧,扶苏也不为所动。
  上一回他这么搞还是被秦王政时期的始皇勒令对孩子们好一点,然后他关爱了孩子几天,受不住的小孩们就纷纷躲着他走了。
  当祖父的见状也不好强求,只得作罢。
  这次是扶苏自己想干,孩子们求助祖父也没用。
  扶苏坚持认为他前世没注意到桥松受了委屈,是他的失职。他儿子只有他自己可以欺负,其他人算什么东西?
  既然桥松被欺负过,其余儿女肯定也被欺负过。好些孩子这个世界里见不着,那就只能补偿能补偿的三人。
  舜华崩溃地跑去找兄长:
  “救命啊阿兄,父亲他没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吗?为什么一天三回地关心我的事?”
  习惯了自由自在的小公主,突然被长辈事无巨细地关心起来,真的很别扭。
  桥松面无表情地翻看书册:
  “多大点事,你当他不存在不就行了?反正他只是问侍者你过得怎么样,又不是抓着你问。”
  在这方面他们爹还是有分寸的。
  儿女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亲爹不干涉。不会强行让儿女留在他身边和他培养感情,只是自己默默关怀而已。
  扶苏每日都是询问侍者儿女的近况,也没找到当事人跟前去。舜华要不是从侍者口中听到了只言片语,也不会知道此事。
  舜华深吸一口气:
  “但是父亲以前都不管我的,现在对我每日的情况了如指掌,我总觉得瘆得慌。”
  琼琚慢悠悠走了进来:
  “阿姐,父亲又不会吃人,有什么瘆得慌的?”
  琼琚虽然也有点受不了,不过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因为他发现父亲这样的关怀不仅不会妨碍他的日常生活,还对他有好处。
  昨日他想找一本古籍没找到,随口和侍者提了一句。今早那本书就送到了他面前,省了他不少麻烦。
  琼琚因此觉得父亲探问他们的生活也挺不错的。
  “以前有麻烦我都是找叔叔和姑姑解决的,倒是忘了还可以去找父亲帮忙了。父亲手下的人多,必然能更快地帮我处理好。”
  琼琚盘算起来要怎么利用这件事。
  桥松看了一眼弟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