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华,你学学你弟弟。”
单纯的小公主表示学不来:
“我又没什么需要父亲帮忙的!”
桥松哦了一声:
“那你想要的汗血宝马——”
舜华的眼睛唰地亮了:
“父亲那里有汗血宝马吗?”
桥松:……你们这群现实的家伙!
没有等到阿兄的回答,舜华也不在意,她蹬蹬蹬就跑出去了。决定撒娇耍赖也要从父亲那里弄到她心心念念很久的宝马。
小公主偏爱戎装,要不是年岁不够,早就闹着要和韩信哥哥一起上战场了。
但韩信能提前去战场上磨砺,是因为他这方面的天赋高。小公主天赋也还行,却远远比不过兵仙,于是被祖父压着多学两年再去边境试水。
如今去不了边境,也不妨碍她提前物色好马。
汗血宝马是最近才从西域弄来的新品种,之前那边死活不肯出售这种马,大秦商人和他们来往了这么多年才终于叫对方肯松口了。
现在大秦拥有的汗血宝马数量其实也不多,全部留作了种马。想从这些宝马里弄一匹给自己,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听闻就连边郡的大将都没有纯血的宝马骑乘,而是送了培育出的二代过去。
因而舜华去找父亲的时候十分忐忑。
扶苏听完小闺女的请求:
“最近倒是新生出了一批二代的宝马,可以匀一匹给你。你自己去挑喜欢的,从小养的应当比直接接触成年马好些。”
舜华立刻欢呼了一声:
“父亲真好!”
能有二代她也很满足了,好多人连二代都分不到呢。而且还能自己养大小马,正好她距离能上战场还有几年,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小马培养感情。
舜华高高兴兴地跑了,一副用完就丢的架势。她过来就是为了讨东西的,现在讨到了自然不用和父亲废话。
扶苏啧了一声:
“真是个现实的小丫头。”
始皇却说:
“一看就是你亲生的。”
扶苏:……
舜华和琼琚很快达成了共识,觉得父亲突如其来的关怀利大于弊。他们决定抓住机会多捞点好处,免得哪天父亲恢复了正常,就没机会再薅羊毛了。
起初舜华还觉得被父亲知道自己的所有动向有点毛毛的,像是被什么可怕的东西盯上那般。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父亲好像确实不会吃人,也没有暗搓搓计划怎么给他们加功课。
左右他们的动向本就会被报给长辈们知晓,只是以前他们的长辈没工夫听这些小事而已。
王室子弟都是这样的,哪有什么隐私。真计较隐私的话,直接勒令侍者不许说出去就行了,寻常小事长辈们也不会追根究底。
扶苏一般只探问衣食住行这些谁都知道的消息,顶多再问一问孩子最近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舜华问过小伙伴们,得知他们在家时母亲也会关注这些,就将之抛到了脑后。
她还和阿兄吐槽:
“是不是阿兄你快到娶妻的年纪了,父亲发现没人给你张罗聘妻的事情,终于意识到我们几个缺少母亲的关爱。所以他亲自出手,补上这个缺漏?”
桥松: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虽然别人家都是母亲询问这些,可这也不代表只有母亲才能关心这个,父亲关心他们就是在代替母亲散发母爱吧?!
桥松深吸一口气:
“你再这么口无遮拦,小心父亲收拾你。”
嘴贱果然是会遗传的,妹妹遗传什么不好,遗传父亲这个毛病。
桥松还强调道:
“不要提娶妻的事情,我现在很忙,没空娶妻。要是父亲听到之后当真起了心思,他不收拾你我也会收拾你的。”
桥松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他打算先趁着加冠之前把学习方面的事情搞定,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太孙。等加冠之后,再好好考虑成婚大事。
反正不能像父亲那么儿戏,纳几个妾生几个孩子之后就丢着不管了。
所以像现在这种没精力谈感情的时候,桥松就不愿意开启相应的话题。免得一堆事情夹杂在一起,反而全都搞砸。
舜华无所谓地哦了一声:
“不说就不说,你还威胁人。我这不是合理推测嘛,又没催你赶紧成婚。”
自从开始认真当爹之后,太子殿下的生活充实了不少。
三个孩子实在很会抓住机会为自己谋利。
以前当爹的不管他们,遇到问题都是自己解决。要么派人去骚扰少府,要么亲自去找叔叔和姑姑求助。
现在一股脑全丢给扶苏了。
而且因为扶苏权力大,以前不少他们想要但是少府令和其余长辈无法做主的事情,也能拿去让亲爹烦恼。
扶苏对此十分无语:
“想要你们之前怎么不说?”
舜华笑嘻嘻的:
“因为之前也没有那么想要。”
真正特别想要的,他们直接去找父亲身边的侍者就能搞定。这些都是没那么想要,但是不要白不要的。
由于之前没那么想要,她想过之后也懒得折腾,就没提过。现在嘛,反正提出来也是父亲去烦心,她又没损失,当然是能提就提。
扶苏点点她的额头:
“行,你等着吧。”
宝贝女儿想要的当然得满足,哪怕她提的要求是要父亲给她亲手刻个印章,好让她拿出去炫耀。
谁让女儿说她有个小姐妹就有这样一枚小印,炫耀了好多天呢。
别人有的他家小公主也要有。
扶苏把空闲时间都挤了出来,才给女儿刻了个小章。真的很小,因为刻章太费时间了,他没那么多功夫。
隔了一个月,舜华都要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兄妹三个都收到了印章作为礼物。
亲爹没有厚此薄彼,每人都刻了一枚。虽然那手艺远不如工匠做的,却也还算不错了。
舜华以为自己看错了:
“父亲还当真刻了啊!”
她以为这么任性的要求不会被满足呢。
琼琚淡定地拿走了他那一枚:
“看来父亲这次是真心想补偿我们了。我觉得阿姐之前说的没错,定是父亲发现我们缺少母亲关爱,所以改邪归正了。阿兄,要不你就牺牲一下让父亲给你挑个合适的正妻吧?”
琼琚认为父亲可能是听大兄说了最近不想谈婚事,误以为大兄是由于幼年丧母所以排斥婚姻嫁娶。终于良心发现自己这个爹当的不称职,于是大彻大悟。
桥松:……闭嘴。
和这有什么关系?分明是父亲被祖父骂了一顿才醒悟的。
弟妹们真是讨厌,总爱拿婚事打趣他。等他们两个到了适婚的年龄,他也要打趣回来。
桥松一把拿走剩下那枚小印,落荒而逃。
父亲说的对,弟妹都是讨债鬼。
既然父亲自己都深受其害,当初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有他一个不够吗?
桥松冷哼一声,爱惜地把小印挂到腰间。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确定不会脱落,这才傲娇地走向章台宫。
这个丑兮兮的印章也就那样吧,勉强可以佩戴。
章台宫中,秦皇父子正在喝茶闲聊。
扶苏终于有时间休息了,不用把所有空闲都投入刻章中。他抱怨当初应该给儿女起个单子的名,这样就不用刻足足六个字,可以只刻三个字了。
始皇正要说什么,就见长孙回来了。
他一眼看见桥松腰间的小印,顿时了然。看来小孩嘴上不说,其实心里还是很喜欢的。
始皇温和地招呼桥松过来坐:
“舜华和琼琚可喜欢这个礼物?”
他是替儿子问的,想来扶苏应当拉不下脸来亲自询问。
桥松飞快瞄了一眼父亲:
“还行吧,丑是丑了点,可毕竟是父亲亲手刻的。”
扶苏挑了挑眉。
口是心非的小崽子!
小崽子说到这里还没停,又略带一点嘚瑟的去看祖父的腰间。
他嘟囔道:
“祖父好像没有?”
扶苏:好得很,还学会在你祖父身上找优越感了。
始皇:……
始皇万万没想到这个话题会烧到他头上,关键他确实没有爱子亲手刻的章。
始皇饶有兴致地扭头看向儿子,等他的回答。
现在问题被抛给了太子。
扶苏故意捏了捏酸疼的指节:
“父亲想要的话,我再为父亲刻一个。”
始皇不过是调侃他,哪里舍得爱子再劳累。当即摆摆手,表示不必了,他和小孩子比什么。
结果扶苏从袖子里取了一枚出来:
“原来父亲不想要,看来是我多此一举了。”
始皇一怔。
他先扭头去看孙子,见孙子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顿觉窘迫。
补偿孩子就补偿孩子,好端端的捎上他做什么?给孩子准备礼物的时候,还要添个给父亲的礼物,这算怎么回事?
始皇轻咳一声:
“怎么想起给朕刻印章?”
扶苏双手奉上:
“自然是感谢父亲替我劳心劳力照看孩子了。”
他还道:
“儿子长大了,以后便让儿子来照看全家,不需父亲烦忧。”
始皇有些感动,觉得儿子可算懂事了些。
结果就听桥松拆台:
“这个儿子是指的谁?不会是我吧?”
扶苏:……
始皇:……
作者有话要说:
1.儿子(我)长大了,以后便让(我这个)儿子来照看全家,不需父亲烦忧。
2.(我的)儿子长大了,以后便让(我的)儿子来照看全家,不需父亲烦忧。
桥松: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说我!
第134章 结局
始皇瞪了儿子一眼。
看吧孩子吓成什么样了,随口一句话都能让他联想到父亲要坑他上头去。
扶苏十分无辜:
“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
他还觉得委屈呢,他这些天对臭小子还不够好吗?怎么在他跟前依然这么防备?
唉,这个爹可真难当。
桥松对他爹的辩解半个字都不信,他哼哼一声,仗着有祖父撑腰难得能在他爹面前硬气一回。
桥松说道:
“反正不管你是什么意思,我还是个小孩子,你不要想着压榨我。”
扶苏也哼了一声:
“你也就这两年了,等你加冠你就不是了。”
两个幼稚鬼互相拌了几句嘴,最终在始皇帝的威压下双双休战。
休战之后,桥松眼珠子一转:
“祖父,我加冠的时候是您给我取表字吗?”
随即一脸期待地看着祖父,几乎就要将“千万别让我爹来取”这几个字写到脸上去了。
他爹取名字都那么敷衍,取表字一定更加敷衍。
取名的时候他做不了主,只能任由他爹随便给他取了。现在取表字他却可以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说动祖父代劳。
然而扶苏却微笑着截住了话头:
“别想了,你的表字为父已经替你取好了。”
桥松:?
扶苏想起上辈子给儿子办冠礼的事情,那会儿父亲早就驾崩了,表字自然只能他这个亲爹来取。
不过因为避讳的关系,一般君主和帝王的表字取是取了,却不太容易流传下去。反正也没人喊他们的表字,所以绝大多数的君主仿佛都只有一个名、没有字。
扶苏就是想着儿子的表字起了也顶多是走个流程,压根用不上,因而起的时候确实没怎么费心。
最终他给桥松起的表字是「涛风」。
古人取字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名的补充解释,比如年羹尧字亮工。
“羹尧”出自一个典故,说的是尧帝去世之后舜帝对他日夜追思,只要坐下就会在墙壁上看见尧的影子,吃饭时也会从汤羹的倒影里看见他的身影。
而“亮工”则出自《舜典》,原话“惟时亮天工”,意思是天生就要辅佐天子立下不世之功。
从名字到表字都在诉说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希望他能成为像尧舜一样贤能的人。
光看名可能会误解父母的意思,但加上表字就能精准表达长辈是想他做个贤臣,而不是尧舜那样的明君,避免造成误解。
第二种情况则是用排行加期许组合成一个表字,和名关系不大。
比如卫青字仲卿,仲代表他是家里排行第二的儿子,卿在古代则和官职挂钩,高官才能称之为卿。
最后一种情况,是取反义词作为表字。像韩愈表字退之,就是一种互补。
始皇帝之前给阴嫚取字阳滋,就是出于互补,想让女儿阴阳双全。
扶苏给桥松取的涛风则是第一种情况。
桥松这个名字出自《山有扶苏》,桥通乔,是高大之意。所以这个名字本身代表的是“高大的松树”。
提起松树,一般会联想到松涛和松风。松涛为松林在风中摇曳时发出的浪涛声,松风则是描绘松林摇曳的景象。
取“涛”和“风”,再搭配名本身的含义,便是他期望儿子能像松树那般刚毅坚定、胸怀浩瀚。
桥松加冠的时候,扶苏还在收拾大秦的诸多弊病。他那时并不确定桥松继位后接手的肯定是欣欣向荣的局面,所以只能希冀儿子将来不会被困难击败,可以延续他和父亲的事业。
始皇也觉得这个表字起得不错。
但见长孙愤愤地瞪向可恶的亲爹,他还是出面帮忙打了个圆场。
始皇给了太子一个闭嘴的眼神。
228/233 首页 上一页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