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扶苏对这个解决对策还算满意:
  “复核可以,但不止是田地需要复核。”
  众人一愣,意识到了什么。
  就听扶苏声音冷冽地接了下去:
  “购粮、铁、盐、布、药等任何物品数额甚大者,皆需警惕。”
  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看似不那么紧要的东西,都不能轻忽。对方到底是买来做生意的,还是买来搞事情的,不查一查怎么知道?
  众人还没经历过天下一统后始皇反复遭遇刺杀的大场面,只觉得太子好像防备过甚了。
  殊不知扶苏那是经历太多。
  他见识过侍者购买大量普通药草,然后特意提取其中的微量毒素合成剧毒,意图毒死皇帝。
  也见识过反秦贵族伪装成商人,大量采购某种商品借此洗钱。再把商品运送去其他地方“售卖”,实则是把商品送给其他缺钱的同盟,让对方卖货换钱。
  如此一来,大家的钱都过了明路,是光明正大“赚”来的。
  而且扶苏执政后期由于经济发达,见多了各种垄断产业。垄断对庶民的压迫巨大,也得防备起来。
  在科技社会买某个东西买太多了会引来相关机构调查询问已经成为了社会常识,不过在古代一般除却盐铁之外,其他东西大量购买官府都是不怎么过问的。
  听着太子殿下一个个假设案例地说下去,在场所有人都表情麻木了。
  众臣:……同样是人,为什么殿下就能思考出这么多漏洞来?
  秦王政看着儿子,欲言又止。
  他家太子到底都经历过什么东西,为什么经验如此丰富?天下一统之后原来遗留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吗?真是难为扶苏挨个解决过去了。
  一想到这些事情都是扶苏在毫无准备之下硬着头皮面对的,秦王政难免怜惜。
  他原以为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该做的都做完,给儿子留下一个尚算不错的局面。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从夏到战国长达两千年,但这里头好多问题都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可见大一统王朝和分封制王朝完全是两个概念,治理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彻底转变思路。
  秦王政让臣子们回去在仔细商讨个完善的对策来,拉着儿子细细询问了他继位之后的大秦局势。
  扶苏惯爱报喜不报忧,自然不会全都实话实说。
  他道:
  “其实也没那么多问题亟待解决,是我步子迈得太快了才会遇见。况且还有许多朝臣协助,倒也不必我事事自己想对策。”
  秦王政抓住了重点:
  “朝臣无用,还需你事事亲为?”
  怪不得以扶苏惫懒的性子,还会做出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一遍的操作。肯定是习惯了下头的人做不好事,都得等他来把关。
  事实证明,那些人做事确实容易留下漏洞。光是这几年,扶苏也长期处在四处给人查漏补缺的状态下。
  但这并非是因为朝臣无用,而是因为朝臣经验欠缺。
  没办法,第一次天下一统,皇帝和臣子都是生手。很多稀奇古怪的漏洞都是后续暴露出来的,在此之前根本想不到还能这样。
  而扶苏恰好经历过漏洞不断暴露的过程,习惯了跟着父亲和臣子一起亡羊补牢。
  重来一次,他就干脆利用经验提前替大秦堵上漏洞。
  秦王政从结果倒推,只看到儿子到处救火了。于是误以为扶苏上位之后也在整日里给朝臣擦屁股,其实不至于。
  可扶苏的解释,秦王政是不听的。因为某人撒谎太多,说话没有可信度。
  秦王气恼道:
  “难怪你英年早逝,都是臣子无用。培养官吏刻不容缓,寡人多派几个人去协助阴嫚他们修改教材。”
  希望官学里养出的新一波官吏能够给力一点,多出几个大才。
  扶苏想说我这都算英年早逝,比我少活了几年父亲你岂不是更英年早逝。但是想了想还是没开口,他不想提父亲驾崩之事。
  他将装了柘浆的杯盏捧到父亲眼前:
  “父亲莫气,您好好保重身体,争取多活几十年。儿还等着您将一切都梳理好了,以后继位捡个现成的便宜呢,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秦王政拿过杯盏一饮而尽,喝了甜水之后郁气消散许多。
  他一想也是,这次他能提前替扶苏把一切阻碍都扫平。只要他做的准备足够充分,儿子就不用再受累一次了。
  不过没用的臣子还是要骂的。
  今天是谁提了个馊主意来着?李斯是吧?上次让他去修改秦律也不知道他修得怎么样了,正好一并问问。
  于是李斯好不容易挣脱王绾的挽留回到府中,就迎来了王上的使者。满头冷汗地听完王上对他工作效率低下的不悦,心里把王绾这个拖他下水的家伙骂了个狗血淋头。
  骂完之后李斯忽然反应过来,对啊,他手里还有修改律法这么重要活要做。这么一来王绾的那个私下会议他就没空参加了,正好借机拒绝参会。
  李斯迫不及待地叫人去给王绾传信,表示后续不用再喊他一起了。
  未曾想这个传信不仅没有达成目的,还适得其反。
  王绾一听他在改律法,一拍大腿。
  哎呀这不巧了吗?正好他们后续要商讨的细节里也需要增改相应条例,直接来李斯家里讨论还更方便一些。
  就这样,李斯不仅没躲过开小会,还被迫贡献出了自己的府邸作为开会场所。
  王绾打着小算盘:
  以前提起“官府购田令”贵族们都觉得是我撺掇的,现在开会地点换到了李斯府上,就能对外说李斯才是这件事的主导者了。
  十分完美,活靶子成功转移。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绾:死道友不死贫道
  李斯:表情逐渐狰狞.gif
 
 
第57章 秦王撒娇
  一条新政策的下达,必然要配合更多的条例来完善其中的细节、填补有心之人可以钻的漏洞。
  但是加入的条例越多,造成的新漏洞也越多,就需要继续补充。如此“恶性循环”之下,除非整个流程都尽善尽美了,否则参与这件事的臣子都别想歇着。
  关键在于,这本就是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外的加班。所以李斯等人要在完成府衙差事的同时,再挤出时间来完善条例。
  接连加班一个月后,众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太子和王绾联手推进了一个天坑。
  记仇太子那是不敢的,只能记仇王绾这样子。
  王绾埋头奋笔疾书,不为所动。
  青史留名在等着他,他哪有闲工夫和同僚勾心斗角。有这时间多干点活,争取后人在盘点大秦名臣时,把他的排名往上挪一挪,力压其余人。
  蒙毅冯去疾等自认稳重,不好和他撕破脸计较。李斯却不管这个,皮笑肉不笑地将几份文件塞到了王绾跟前。
  “王兄能者多劳,这些便交给你了。”
  王绾张口就要拒绝,抬头看见李斯那张暗含威胁的脸,把到嘴的话吞了回去。
  之前的甩锅挺成功的,因为李斯本来就在授命做修改律法的事情。这次的购田令又牵扯到律法更改,大家一合计,觉得是李斯牵头的非常合理。
  本来这个说辞李斯是不该知道的,毕竟这老小子天天关在家里加班,都没时间和同僚闲谈。
  奈何李斯从上回造字时已经练出了极其高效的干活能力,居然愣是挤出了午休时间听人讲八卦。
  这下好了,王绾的小算盘被逮个正着。
  从那以后,李斯也不去澄清流言,他知道澄清没用。而是从自己手里的活计中挑选繁琐的那些塞给王绾,公然偷懒。
  王绾理亏还不好拒绝。
  上回厚着脸皮拒绝了一次,结果李斯就去了一趟章台宫。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他出来之后,秦王下令给王绾增加了一些工作量。
  反正大秦别的不多,就急需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根本干不完。既然王卿有余力,自然要多多表现。
  王绾算了算王上给他加的工作量,对比一下李斯每天塞过来的。悲伤地发现李斯塞得还算少的,所以他根本没得选。
  底下臣子的勾心斗角,秦王政自然看在眼里。
  见儿子玩得不亦乐乎,今天挑拨一下这个,明天欺负一下那个。刚开始还想劝扶苏消停点,别把人折腾狠了。
  多看了几天,发现臣子们都适应良好。不仅没有因此生乱,还被压榨出了最极致的工作能力,秦王政就不管了。
  忙碌的春季就这么过去了,一晃眼来到了夏天。
  和齐国的谈判很顺利,无论是齐王还是贵族,都非常乐意支援大秦粮草。只待年后完成秋收,就可以举兵攻楚。
  七月酷暑的时节,秦王政终于吃上了儿子之前念叨的柘浆碎冰,加了鲜果粒。确实消暑,颇受王宫上下的喜爱。
  因为运输不便,商队直接在楚南百越就地取材,用长成的甘柘制了不少糖浆和糖块运来咸阳。
  用柘糖取水冲开之后,就有了新的柘浆可喝。
  不过楚南那边其实也没多少甘柘,甘柘成熟的时节只到三月。商队去得有些晚了,找到的不多,弄出来的柘糖并不是很够吃。
  所幸快到十月的时候会有新一批的柘成熟,蜀地已经开始种植了,大秦新年来临之前就能尝到新鲜的蜀柘。
  少府数过了剩下的楚柘库存后,把情况报给了王上。
  原先为了供应王上和太子,少府那边仔细控制过用量。于是除却上回招待了一次众臣之后,其他人都没捞到品尝的机会。
  现在眼看新一轮的柘即将收获,才发现少府真是太能省东西了。旧柘糖其实还有不少,足够大家奢侈地等到下一茬。
  这么多糖,光秦王父子肯定是消耗不完的。秦王想起了被他遗忘的其他儿女,决定赏赐一些下去。
  除却分给孩子的,还有一部分赏给了臣子。这叫公子公主们怀疑自己可能才是那个顺带的,但是一想又觉得不至于。
  父亲只是太忙碌了些,寻常还会过问他们的衣食住行。
  上回荣禄那小胖子跑来藏书殿围观兄姐们干活,一路上都是靠双腿走过来的,身体素质不好走得呼哧直喘。父亲得知之后虽然勒令他每日多加一节武课,但还是赐下了车架让他以后去远些的地方记得坐车去。
  公子将闾点评:
  “父亲也太溺爱那小子了!怎么连这种小事也管!”
  阴嫚吃着鲜果柘冰随口接了一句:
  “这说明父亲最近是真的挺清闲的。”
  公子高此刻正好是午休时间,也在吃柘冰。听着二人的交谈,疑惑地问道:
  “可我听闻李廷尉他们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匆匆路过的其余弟弟妹妹闻言,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还不明显吗?父亲把活丢给臣子干了,所以自己清闲了许多。
  就像长姐和二兄那样,分明是自己的事情,却把弟妹们叫来帮忙。自己不想做的都分给弟妹,然后感叹一声“其实我也不是很忙”。
  嫉妒地看了一眼还有空休息的两人,又急匆匆走远了。
  三人里头,唯独刺头将闾是没有休息时间的。他只是单纯地偷懒不干活而已,因为他无所谓会不会被父亲和兄长责骂。
  大家也懒得管他,这小子债多了不愁,早就习惯了。
  但将闾自己喜欢拉仇恨。
  他先是对公子高说:
  “二兄,父亲赐给你的柘糖是不是比长姐的要少得多?”
  公子高习以为常地点头:
  “只有一半吧,不过够我吃了,我不是很爱甜食。”
  将闾轻嗤一声。
  不爱甜食那上回大家集体吃苦的时候,你别丧着一张脸啊。
  挑拨兄长去找父亲要糖失败,将闾决定转变目标。
  他又对阴嫚说:
  “长姐,我听闻这次父亲分糖是因为府库里的糖吃不完了。之前明明有那么多的,父亲怎么只给大兄吃?连你的份都没有,你不去多要一点?”
  阴嫚慢条斯理地放下吃完的碗,让人再去给她上一盏。糖多,就是这么任性。
  她睨了将闾一眼:
  “想要自己要去,少怂恿我出头。大兄身体不好,当然要紧着他吃。而且大兄酷爱甜食,我更喜欢咸口的。”
  之前大兄就分了她一些,不过她没拿出来吃,免得又被弟弟妹妹们说酸话。
  将闾不信:
  “你每天两三盏地吃柘冰,还说自己喜欢咸口。”
  阴嫚翻白眼:
  “那不是咸口的冰没有甜口的吃着舒服吗?”
  她主要是为了多吃两盏冰沙,又不是为了多吃两盏糖水。
  太医院那边不让他们每天吃太多冰,说是太凉了对肠胃不好,加了柘糖之后才能多吃一盏的。
  说实在的,阴嫚很怀疑这个柘到底能不能治病养生。但是无所谓,假的也不要紧,能借此在夏日里多吃一碗冰就成。
  阴嫚怀疑扶苏大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他肯定早就提出质疑了。
  考虑到大兄嗜甜的程度,阴嫚默默把自己的猜想压了下去。
  别管柘能不能治病,要是因为她的质疑弄得大兄每日能吃的柘浆减少了份额,她一定会倒霉。
  工作量已经够大的了,阴嫚没有继续给自己增加负担的想法。
  将闾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去了一趟章台宫,耍赖说自己柘糖不够吃,想再要一点。
  秦王政欣赏了一会儿他的表演。
  很少能看到这么大年纪的儿子耍赖,十分新奇。
  看完后心情愉悦,果真赐了他更多的柘。
  将闾尝到了甜头,隔了一段时间又去了一趟。这次大兄正好也在,但将闾不在乎,照样能表演。
  扶苏撑着下巴看完,等父亲答应赐糖、将闾正高兴的时候,突如其来地问了一句:
  “你一日吃几盏柘冰,怎么吃得这么快?”
  兴奋的将闾嘴上没把门,说了实话:
  “五六盏吧!”
  刚刚还和风细雨的父亲脸上表情瞬间变了,明显心情不虞。反倒是太子大兄,满是兴味的神情转变成了很明显的笑意。
  将闾:!!!
  一不留神着了大兄的道,下场十分惨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