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但是两届秦王合葬,这样不合规矩吧?”
  要是其他兄弟也就罢了,毕竟没当上秦王。当爹的让儿子葬到自己身边合情合理,但大兄以后是要当秦王的啊。
  扶苏不置可否。
  正常情况下当然不行,可他有的是别的法子。之前找来那么多方士当他是白找的吗,是时候该发挥作用了。
  于是秦王政从方士那里听说,水银河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秦王政可不知道这是扶苏为了把所有水银都收拢起来,防止后代皇帝嗑药才授意方士这么说的。他自己听着挺有道理的,觉得逻辑很通顺。
  只是他总忍不住想到不省心的大儿子,用满是孺慕的眼神期盼地看着自己,说要给自己陪葬。
  秦王政问道:
  “若旁人也要入黄泉,是否墓中也该设一条水银河?”
  方士自然说是。
  他给出的观点就是水银河可以提高成功入地府的概率,那肯定要每人一条。不然一个人修了之后所有人都能用,就显不出它的珍稀了。
  不过陪葬在附近的人,或许能被捎带上。要是葬得太远,新修一处墓穴,那就不好说了。
  秦王政闻言陷入沉思。
  如果儿子墓葬也要修一条的话,那就得考虑水银的库存了。到时候两条河的规模都大不起来,万一入地府失败了怎么办?
  所以还是合二为一比较稳妥。
  虽说其他人没修水银河似乎也入了地府,但秦王政不想去赌那个万一。万一祖先其实都没进去呢,这种事情活人又说不准的。
  听方士的意思,陪葬似乎也行。可还是那句话,离得越近越稳妥。
  于是隔天太子溜达回章台宫试探父亲的心意时,不出意外地听到父亲改口了。
  秦王政别扭地说道:
  “大秦君主没有成规格的墓葬成何体统?寡人的陵寝分你一点吧,也免得你被后人笑话陵寝寒酸。”
  扶苏惊喜地问道:
  “父亲不嫌我占了地宫的位置碍事吗?”
  秦王政哼了一声:
  “寡人的地宫足够大,多你一个不多。身侧没有儿女相伴确实冷清了一些,这才许你进来的。”
  扶苏故作失落:
  “原来父亲要将弟妹们都接进来……”
  秦王政用眼神示意他适可而止。
  扶苏不管,依旧像霜打过的茄子似的,蔫蔫地看着亲爹。
  秦王政实在拿他没办法,只好承认:
  “没有旁人,他们都在地宫外陪葬。只有你,寡人地宫太小,顶多分你一块地。”
  扶苏:计划通√
  有了父亲的准话,其他弟弟妹妹休想找借口葬进来。父亲身边只能有他一个,其他人都在外围老老实实待着吧。
  等其余公子公主知道这件事时,已经尘埃落定了。
  将闾气得不行:
  “大兄太小气了,都是亲兄弟,把父亲分我们一点怎么了?”
  公子高一脸看破红尘:
  “换成是你,你会分出来吗?”
  将闾立刻反口:
  “那肯定不分!”
  公子高:我就知道。
  将闾扭头见长姐阴嫚老神在在,丝毫不生气的样子,不由得疑惑:
  “长姐就不觉得心有不甘吗?”
  阴嫚表示她早就习惯了。
  而且她也不像大兄那么爹控,在她的生命里还有很多其他很重要的人和事。
  ——为什么非要和大兄比父亲的宠爱呢?妹妹们比起大兄还更喜爱她呢,也没见大兄因此嫉妒她。
  将闾觉得这个类比不对。
  阴嫚轻嗤:
  “哪里不对了?父亲是大家的父亲,妹妹也是大家的妹妹。你觉得不对,只是因为你认为父亲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而妹妹没有。所以你觉得妹妹的喜爱不配和父亲的喜爱相提并论。”
  其实都是一样的,感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些人先把人按照身份分了个三六九等,然后只珍惜来自上位者的感情,对下位者的真情弃之如敝履。
  可阴嫚觉得这样不对,弟弟们还是受了权势思维的影响。
  如果他们只是寻常人家,父亲偏爱哥哥、母亲偏爱妹妹、妹妹偏爱父亲、哥哥偏爱母亲。大家都有各自的偏爱,这就是个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
  将闾被阴嫚说服了。
  阴嫚起身离开这里,临走前扫了一眼众人,意味不明地感叹道:
  “我们把父亲当君父,那就别怪父亲最疼大兄。”
  要是她有两个孩子,一个真心只拿她当亲近的母亲,另一个敬畏她的权势、虽孺慕她却也会不自觉流露出对上位者的讨好,那她恐怕也会更喜欢前者一点的。
  王室中真情本就难得,不掺一点杂质的真情就更珍稀了。所以阴嫚非常珍惜妹妹们对她的爱重,并不觉得她们对她的偏爱不值钱。
  眼看着长姐潇洒地离开,大家面面相觑,陷入沉默。
  片刻后,才有人小声嘀咕:
  “父亲除却大兄之外最宠她,她比我们强多了,当然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将闾却若有所思:
  “也不是吧,父亲对我们也挺好的。我闯了这么多祸,换成别人家早就上棍棒打儿子了,但父亲从来不打我。”
  最后将闾得出结论,自己还是非常受宠的。他爹是个疼孩子的绝世好爹,只是性格严肃了一点,看起来不亲近而已。
  将闾满血复活,决定以后多去章台宫向父亲请安。
  还有上次荣禄那小子得到了父亲赐下的车架,自己却没有。这可不行,这次过去一定要缠得父亲也特意给他赐一辆。
  不过这回可得挑大兄不在的时候再过去了,免得又着了大兄的道。
  将闾跑出去打听太子扶苏的日常行程了,没再管屋子里那些说酸话的兄弟姐妹。
  扶苏刚从章台宫出来,就看见将闾鬼鬼祟祟地拉着侍者询问太子现在在不在宫里、平时都什么时候离开章台宫。
  扶苏眉梢微扬:
  “将闾,你在做什么?”
  将闾身体一僵,缓缓回头,干笑一声:
  “大兄,好巧啊,你怎么出来了?”
  扶苏拉长声音:
  “哦——巧吗?我看你仿佛不太想碰见我的样子。”
  将闾:这种事情非要挑明吗?
  将闾没有信心能在交锋中赢过兄长,纠结了两瞬之后,果断溜了。
  “大兄,我那边还有事情没做完,我先走了!”
  说着一溜烟跑没了影,生怕扶苏追过去抓住他。
  扶苏:……我有这么吓人?
  扶苏也不走了,转身回到殿内,同父亲说起此事。
  “将闾最近越发不稳重了,总是四处乱窜。我想着教材也编写得差不多,弟弟妹妹们恐怕又清闲了下来。”
  秦王政觉得有理:
  “那便让他们去给王绾帮忙,寡人上次还听李斯他们说起修改律法千头万绪,实在忙不过来。”
  这个上次已经是许久之前了。
  李斯跑来告王绾的小状,说他下职之后也不着急完善购田令的相关事宜。
  既然不想参与,不如给他安排点其他事情做。也免得时不时在他和冯去疾身边闲溜达,闲适得惹人嫉妒。
  秦王政便以加班警告了王绾一次,事后对方果然积极起来,不再推诿划水了。
  不知这么长时间过去,律法修得如何。李斯一直没报上好消息,想来工程量应该还是很大。
  那正好,把闲下来的儿女塞过去打下手。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事可做跑去到处闯祸的问题,又给李斯送去了得力帮手,还能让那群崽子多学点有用的东西。
  律法乃大秦根基,身为王室子弟,须得对此了若指掌。
  扶苏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等他们学成出师,应当就可以直接入朝,多替父亲分担一些朝中要事了。”
  眼看再过几年就要开始推行大一统的各项细节,那时可就真是一个人要当两个人用了。
  可惜年长的弟妹数量还是少了些,剩下那堆还得等几年才能长到独当一面的程度。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见到我就跑是吧?接下来你就不用再见我了^_^
  将闾:……
 
 
第59章 无效告状
  临近过年,之前被蒙毅打发出去祸害乡里的权二代小少年们也陆续回家了。
  他们出去一趟确实收获颇丰,带回来不少一线消息。大到哪个地方豪强为富不仁,小到哪里的乡吏依仗手中权势为祸乡里,应有尽有。
  正好趁着过年,一口气收拾了,算是新年新气象。顺便给一些官员调整下职位,比如王绾以“提出购田令”有功,升任右相。
  本来是独一份国相的昌平君:?
  昌平君的沉默震耳欲聋。
  大年后的第一个朝会,王上就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不是,分他的权柄,都不和他商量一下的吗?!
  秦王政亲切地询问道:
  “左相以为如何?”
  现今的秦国还是以左为尊的,或者说,自夏朝以来都是文官尊左,武将尊右。天下一统之后,考虑到阴阳五行之说,重水德的秦朝便干脆全改成了右尊。
  如今秦王政只想打压昌平君,没准备立刻撕破脸,这才搞了个左右相出来。
  昌平君还没办法说王上是在针对自己。
  因为左右相制度是从秦武王起设的,只不过之前秦王给他面子,没有当真设立两个相国而已。现在秦王政要把空的那个补上了,昌平君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微臣,谨遵上意。”
  昌平君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来,下朝之后就甩袖离去了。
  幸好他早知在秦国待不了多久,已经联络上了楚国贵族。若是没给自己寻条退路,如今可不得被拿捏得死死的。
  无人在意昌平君的不满。
  一散会,李斯就在去府衙的马车上伏案大笑,笑得惊飞了停在车顶的鸟儿。
  李斯真的要笑死了。
  王绾搞那么多小动作,想把购田令的锅甩他李斯头上。结果王上来一个“爱卿提出购田令有功”,一下子锤死了到底谁是罪魁祸首。
  方才在朝会上,李斯都能感觉到四处射向王绾的死亡视线,真真是天道好轮回!
  此刻的王绾也麻木地坐上了自己家的马车。
  虽然从王卿升任成了王相邦,以后也能被人尊称一声“相公”了,但王绾一点都不高兴。
  多日筹谋,转眼成为一场空。得罪了那么多贵族,这个相位拿得十分烫手。
  王上是故意的吧?
  一定是故意的!
  把人捧上相位的同时给他狠狠拉一波仇恨值,既能打压新相的气焰避免臣子得势便猖狂,又能叫臣子孤立无援只能一心一意讨好君主以图获得庇佑。
  这便是君王的手腕。
  傍晚下职后去李斯府上小聚,果不其然被李斯狠狠嘲笑了一通。两个日后会因为是否沿用分封制而互撕的冤家,算是彻底结上梁子了。
  蒙毅冯去疾等人事不关己地在一旁吃茶看戏,第二日蒙毅就把这个最新的乐子分享给了罪魁祸首太子殿下。
  扶苏含笑听着两人是怎么唇枪舌剑的,并不意外。
  政见不合的臣子很难真正成为友人,日后王绾会因支持分封而被始皇弃置,空出的相位正好便宜了李斯。
  李斯算是踩着王绾上去的,所以迟早会伤了彼此间的情分。既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没什么交情的好,官场上各凭本事。
  不过这次和上辈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上辈子李斯接的是左相之位。在变更了尊位之后,名义上他反而成了二把手。
  如今王绾为右相,李斯接手之后,倒是可以名副其实地当上大秦第一男相。等李斯退下去,吕雉这位第一女相也历练出来了,可以无缝衔接。
  想到这里,扶苏对蒙毅说:
  “李斯此人狡诈反复,让他与王绾互掐也省得他为了钻营生乱。郎中令盯着点他们两个,不要叫他们把事情闹大。”
  要是李斯有蒙毅一半的忠心,扶苏也就不防备他了。可这人能力强却权欲过甚,弃之不用又实在可惜,那便只能在用他时辅以各种手段提防。
  之前拿住李斯的把柄,算是捏到了对方的命脉。可这样的威胁迟早有失效的一天,等李斯党羽成型,他就不再是帝王一言可以定生死的普通臣子了。
  ——变成了一只可以稍微蹦跶一下的蚂蚱,收拾起来会略费功夫。
  费功夫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太可惜了。还没压榨完李斯的最后一点价值就把人收拾了,想找下一个李斯可不容易。
  毕竟扶苏治下的丞相人选,蒙毅、吕雉等都不是法家一派的。朝中左右相的位置,最好还是留一个法家弟子为好。
  蒙毅想了想:
  “臣观那两位修改律法还有得忙,短期内怕是闹不起来。倒是左相昌平君,恐怕心有不悦,会借机生事。”
  一直在旁边处理奏折,仿佛根本没听爱子和心腹臣子闲聊的秦王政忽然开了口。
  他将一封奏折丢到儿子跟前:
  “已经开始生事了。”
  扶苏拾起奏折翻开一看,这封是由昌平君安插在御史台的侍御史呈上的。奏疏中详细列举了太子扶苏与李斯交往甚密,似有结党之嫌。
  扶苏轻笑一声:
  “这都过去好几年了,怎么才有人发现这件事?”
  秦王政淡淡地说道:
  “怕是昌平君早有察觉,却为了保你故意引而不发。”
  之前昌平君自认和扶苏是一条战线上的,当然不能拆扶苏的台。发现扶苏和李斯的小动作之后,便选择了替扶苏遮掩,帮忙隐瞒秦王。
  然而这种事情先不说能不能瞒得住,就扶苏这什么都要和父亲说的性子,他自己便能全部交代出去。
  秦王政早知道扶苏拿捏住了李斯,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扶苏重生就急着收服李斯,一是当时他手头能用的人太少,二是原主和李斯的矛盾太深了。如果不能尽快化敌为友,他做什么都会被李斯暗中使坏干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