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然而不罚你难以服众,便停职一月回去反省吧。”
  蒙毅微微一愣,正要思索王上这么决断的用意。就见太子对他眨了眨眼,忽然福至心灵。
  停职一个月,说起来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其实换个思路,就是休息一个月。
  一个月不用面对那群不服管教的刺头关系户,这期间他们再闹出什么事,都和他这个已经停职的长官没有关系了。
  而且倘若他蒙毅不在的时候,年轻人更加闹腾,大家就不会再怨怼蒙毅没能看好孩子、放任自家崽出去闯祸。
  那时所有人都会意识到,蒙毅当初已经尽力了。要是没有蒙毅,孩子只会更嚣张。
  王上与太子为了替他缓和与各家间的关系,也是煞费苦心。
  扶苏松开蒙毅的手,笑道:
  “听闻令正即将临盆,这一月在家中也好多陪陪她。”
  蒙毅想到家中待产的夫人,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平日里忙于政事,确实也没怎么陪伴妻子。难得有假期,是该好好关心一下妻儿的。
  秦王政则道:
  “昌平君痛失党羽,或许会记恨于你。你在家便安心休息,不必管朝中风云。”
  他先一步把人罚了,昌平君也不好继续拿蒙毅的失职说事。不过对方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的朝会应该会十分热闹。
  扶苏重新在父亲身边坐下,拿起昌平君送来的第二封威胁奏折。
  上次的奏折那边见扶苏没反应,还是不甘心就这么彻底失去扶苏的助力,到底是没有当朝发作。
  所以隔了小半个月,昌平君又发了一封来。担忧上次的那封是扶苏没搞清楚递奏折的侍御史其实是他昌平君的人,这次昌平君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呈上了。
  扶苏对他的锲而不舍表示感叹:
  “昌平君应当是找不到第二个合作者了。”
  否则不至于抓着他这个大秦太子不放。
  但凡有别的选择,也比太子好啊!
  换位思考也知道,自己都当上太子了,秦国还眼看着能一统天下,以后他这个诸侯王太子会晋升为天下共主的太子。只要不是个傻子,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去保什么楚国。
  昌平君大约也不指望扶苏能护住楚国,可能是想让扶苏协助他逃出秦国。
  大秦的都城咸阳这几年被治理得越发森严了,昌平君痛失党羽之后,想逃去楚国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如今能帮他脱困的,看来看去还真就只有扶苏一人。
  令蒙毅退下后,秦王政问儿子:
  “昌平君当初是怎么逃出咸阳的?”
  扶苏回忆了一下:
  “韩国旧都新郑有贵族爆发叛乱意图复国,镇压之后,昌平君就被父亲贬去楚国旧都陈郢了。”
  秦王政立刻明了。
  这里头肯定有因果关联,否则韩地叛乱能和他昌平君有什么关系?
  秦王政捋了捋时间线,按照那个时候的局势,秦国正在准备灭魏。这时韩地爆发叛乱,很有可能是得了昌平君背地里的相助。
  昌平君大约是从赵国被灭看出来了秦国一统六国的决心,所以挑了个攻魏的关键时期生乱,想给秦国拖后腿。
  可惜没能成功,还暴露了自己。秦王顺势将他贬斥,拔除了楚系在咸阳的头领。
  次年魏国被灭,秦国几乎是无缝转攻楚国。
  显然楚系早在那时已经不成气候了,只是没防备到昌平君在楚国旧都起兵造反,那边的地理位置不妙,正好切断了李信大军的后路。
  这次因为扶苏一直在防备昌平君,昌平君也没能联络到可以挑拨的韩国旧贵族,这才蝴蝶掉了新郑叛乱的事情,
  不过新郑叛乱本来也是秦王政二十一年的事情,现在才是二十一年初呢。
  秦王沉吟片刻:
  “既然他想离开咸阳回楚地,那寡人便成全他。”
  不放人走,留在秦国没办法处置。对方毕竟有平叛嫪毐的功劳在,秦王政不好诛杀功臣。
  等人自己离去,又在楚地造反,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秦王政还在斟酌用什么方式合情合理地送昌平君离开。
  是否应该叫儿子配合昌平君,给他一个逃走的机会?又顾虑到回头昌平君造反,太子协助对方离开一事会被人翻出来,反而成为太子的罪责。
  左思右想下不定决心,倒是拖到了几日后的大朝会。
  昌平君没等到太子的回应,决定直接撕破脸。你既不仁我便不义,太子用完他就丢,那也别怪他不念旧情。
  早朝上,昌平君亲自站出来弹劾太子结党营私,威胁王位。
  其实这个时候把太子打下去对昌平君没什么好处,他又不可能再扶一个新的公子上位。
  但是不把目光放到昌平君个人头上,而是放在整个秦国上面,那好处就很大了。
  大秦储位动荡,这是楚国的机会。
  秦国太子已经临近加冠,手中势力也不算小。如果父子俩反目成仇争斗起来,灭楚的战争肯定会受到影响。
  即便不说这么远的事情,光是咸阳因为这事产生的动乱,就够昌平君钻到空子借机逃走了。
  昌平君志在必得,抬头自负地看向高阶上的太子扶苏,眼里写满了“这就是你过河拆桥的代价”。
  扶苏差点就笑了。
  昌平君别是自己没体验过父子亲情,就觉得别人家都只有虚情假意吧?
  也不怪他,谁让他爹楚考烈王管生不管养,抛下两个儿子自己潇洒地回国继承王位去了。然后还到处拉帮结派要攻打秦国,根本没考虑过自己留在咸阳的两个儿子是死是活。
  这件事根本不需要扶苏亲自出面。
  他偏头看向父亲,一脸乖巧懂事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背着亲爹私下培植势力篡权夺位的那种人。
  秦王政威严地扫视了一圈,似乎看透了众人心里的万般思绪。
  片刻后,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件事是寡人准许的,尔等可有异议?”
  满朝如死一般的寂静。
  作者有话要说:
  李斯(上一秒):救救我救救我,昌平君你爹死了!
  李斯(下一秒):嗯???王上说了什么的登西?!
 
 
第60章 密谋
  李斯这段时间的心情简直就是起起落落又起起。
  从上回儿子搞事情开始,他就没安心过。结果一波未平,昌平君又开始了。
  李斯:首先,我没有得罪你们任何人。
  昌平君张口闭口都是他李斯如何如何与太子秘密交往,倒是换个人说啊。太子手底下那么多大臣,怎么就逮着他一个呢?
  幸好王上帮忙解围了。
  其余臣子面色各异地旁听完全程,心情十分复杂。
  昌平君说得煞有介事的,弄得他们也不得不信。但李斯这老小子不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合吗?他们两个什么时候勾搭上的?
  不是他们对昌平君的信任度太低,实在是这件事就很离谱啊。
  可惜当着王上的面,他们也不能旁若无人地讨论起来。否则高低得争论一番,李斯到底是不是太子的人。
  如果是,那李斯可真够厉害的,居然成功和太子化敌为友,还投入了对方麾下。以后有的是富贵前程等着他,难怪之前被太子针对也不急不躁,原来早有谋算。
  如果不是,那昌平君可真能编。王上说不准也是看出了此事不实,这才为了维护太子干脆主动揽下。
  太子真受宠,这可都是王上的一片爱子之心啊!
  毕竟换个爹来的话,就算看出了事情是假的,也顶多驳斥弹劾儿子的人。但这样的驳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众人对父子矛盾的揣测,下次换个人依然会继续弹劾。
  像王上这样处理就不同了,管他李斯是不是太子的人,王上认了。那么李斯不是也得是,以后就得老老实实为太子干活。
  既解决了旁人的猜疑、展示了自己对儿子的宠信,又顺手帮儿子化敌为友、拢到手一个能干臣子。
  还有人则思索着,万一李斯真的和太子私下勾搭了呢?那王上这么说,到底是当真知情还是不知情但愿意为儿子打掩护?
  知情就是放任太子结党,他好爱太子。
  不知情就是明明听说太子结党,结果不仅不责罚居然还帮忙善后,他更爱了。
  一时间,满殿臣子都对太子的受宠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昌平君气得发抖。
  他精心准备的弹劾,居然被秦王一句话就给彻底击碎了。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不说,还成全了扶苏更稳固的储位。
  昌平君无法理解,秦氏怎么会出这样一对父子。
  往上数多少代都看不见什么父子亲情的,为什么到了秦王政和太子扶苏这里就突变了?王室中不是应该权力为先的吗?亲情能值几个钱?
  从秦王政这边挑拨父子关系看来是走不通了,好在昌平君还有其他的预案。
  光靠储位动荡还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昌平君想要整个咸阳都乱起来。所以他还抓了不少人的把柄,打算一口气都丢出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让他遭受巨大损失的蒙毅。
  可惜蒙毅自己没犯过什么错,只能从蒙氏下手。蒙氏一族人数众多,总不可能每个都毫无破绽,譬如族人蒙嘉就喜爱收受贿赂。
  秦王政早知他会对蒙氏发难,见状并不意外。
  权贵家族中都会有点拖后腿的存在,哪怕秦王看不惯也难以阻止。昌平君主动跳出来拉仇恨,他求之不得,正好趁此机会将不懂事的族人收拾了。
  天下即将一统,这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难免会居功自傲。虽说在他跟前依然小心谨慎,但出去面对外人可就不一定了。
  对上恭敬对下猖狂的大有人在,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大秦统治。趁着楚国被灭之前削一波各家作奸犯科的族人,也好叫他们意识到无论何时都得心怀谨慎,不要太飘。
  昌平君还是太不了解帝王心术了。
  他从未站在君王的角度看待事情,当久了臣子,视野受到了局限。而且他还是个怀有二心的臣子,甚至都没办法和秦臣共情。
  所以昌平君只能看到揭发此事后秦王处置掉一大批人,会造成朝野动荡。却看不到受罚的家族会因此恭顺谦卑起来,其他未曾犯事的家族也会引以为戒,总体来说对大秦是件好事。
  这就是杀鸡儆猴。
  而且杀鸡的恶名还叫昌平君担了,秦王政本人清清白白。
  秦王政将昌平君揭发的事情交由廷尉司审理,确认并非诬告之后依律处置。
  动的基本都是各家的旁系族人,在朝政也没担任多少要职。只不过牵连的家族有点广罢了,实际上并没有动到各家的筋骨。
  秦王政看人还是可以的,他愿意重用的心腹臣子自身都没什么问题,不会犯错。
  那么只要他们不倒,旁支倒了多少人都无甚要紧。有他们在前面顶着,家族很快就能重新爬起来。
  秦国律法虽然搞株连,却也不是什么罪都会牵连全族的。更何况贵族犯法罪减一等,在当前的国情之下指望贵族和庶民的量刑相同也不现实。
  秦王政道:
  “攻楚在即,不可让此事耽误军情。”
  意思就是廷尉司加班把事情尽快解决了,别拖拖拉拉的。还有不要牵连太广,免得耽误大事。
  昌平君还指望这些事情能拖延攻楚进程呢,结果秦王宁愿让臣子加班都不想耽搁。
  昌平君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更难看了。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廷尉司四处抓人下狱,确实弄得咸阳风雨欲来。城中有些混乱,庶民吓得四窜,人员流动乱糟糟的。
  这是昌平君期待已久的好机会,他得在庶民都回到家中躲避前赶紧逃出咸阳。否则一旦街上没人了,再想行动就会十分显眼。
  昌平君早就命人偷偷准备好了马匹,存放在城门附近的宅子里。他打算先以不放心今日之事为借口,乘车前往咸阳各处查看廷尉司抓人的情况。
  这样就算他来到城门附近也不会显得很突兀,可以猝不及防地骑马逃出城外,就此远遁。
  计划得很好,但当昌平君真正抵达城门口时,却傻眼地发现这里戒严了。据说是得到了上头的命令,为了避免有犯事的贵族逃走,暂时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咸阳。
  昌平君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还不如一开始就称病不上朝,乔装改扮混出咸阳。再让自己的党羽去弹劾那些贵族,让秦国疲于处理贵族之事无心抓捕他。
  现在自己把自己困在了城里,不得不想其他方法逃跑。
  秦王政收到密报,冷笑一声:
  “先让他着急几天。”
  胆敢当众污蔑太子,那就别想轻松逃出咸阳了。
  扶苏拨弄了一下底下人新送来的鸟,小小一只甚是可爱。难怪贵族都爱养点小动物逗趣,殿中多只鸟,瞬间就多了许多活气。
  秦王政听着小鸟啾啾的叫声,偏头看了一眼。见儿子玩得开心,便也没说什么。
  倒是扶苏自己,逗了一会儿就叫人把鸟挪外头去了。
  这鸟不是用笼子养的,只给了个站杆,竟也不会飞走。四处玩耍一通后,每日夜间还是会回到站杆上睡觉。
  所以养在院子里也不怕,还能给章台宫增添点野趣。
  自从那天的朝会之后,众人意识到太子殿下比他们预计的还要受宠。擅长曲意逢迎的人便坐不住了,立刻绞尽脑汁想法子讨好太子。
  送鸟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人想给扶苏送美人的。
  可惜爹控好不容易重生一次,失而复得,一心只想陪伴父亲,根本没空搭理什么美人,全都拒收了。
  扶苏这人,讨好他的东西收归收,承诺是一个都不给的。
  小鸟他收了,摆在章台宫里装点气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送他鸟的臣子想求他办事,他一脸诧异,“原来爱卿送我鸟儿是有求于我?”,整一个明知故问。
  这搞得送礼的人自己都羞愧了,掩面逃离。
  临走前还要自我反省一番,说自己的行为太龌龊了,希望太子不要放在心上。鸟儿就留下陪伴您吧,今日所求之事殿下只当没听过。
  扶苏微笑着目送他远去。
  能占他便宜的人除却父亲之外都还没出生呢,东西送来就是他的,办事休想。
  ——本太子都大发慈悲地没有去检举你行贿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