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GL百合)——文子衿

时间:2023-12-30 14:35:18  作者:文子衿
  “还是不了,我家中姊妹总不好不同。”说完,季长吉脸色有些红,摆了摆手道:“谢谢静云了。”
  少年人的渴望与读书人的自持,让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元静云耸了耸肩,打了个哈欠,昨夜忍不住多抄了会书,这会听完夫子讲课,终是有些疲倦:“那,你若想要,再与我说。”
  “嗯,”季长吉点了点头,元静云知晓少年人的心思,却懒得深究。处在脆弱敏感又反叛青春期的少年人,谁能猜得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小娘子才学人带彩绳,”元朗的声音不近不远。
  元静云也不搭理,自第一日两人闹了一场,村学的人都知道两人不对付,同村人更是将两户人的事传到季前村。
  元朗见到元静云仍然忍不住嘲讽几句,而元静云也会偶尔挖苦他。
  “你才是小娘子呢。”季长吉听元朗说完,脸更红了。
  “嘴真笨。”元静云说完,转头朝元朗道:“也不知道是谁将长命缕藏在脚腕上。”她斜睨着元朗的脚腕。
  元朗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脚腕,被长长的衣摆遮盖住,搭在脚背上。由于过长,最底下的一截在泥地中拖了一层泥浆。
  元朗瞪了元静云一眼,然后拂袖离开。
  “静云,你是指元朗将长命缕系在脚腕上吗?”季长吉眨了眨眼角,眼里透着清澈的愚蠢。
  他对元静云的话有些迟钝地产生了联想。
  “或许是吧,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元静云伸了个懒腰,起身道:“我该回去了,我阿娘还等着我回去帮她包粽子。”
  “我家有些粽叶,不如给你捎回去些?”季长吉道。
  “好啊,”元静云可不想季长吉那般瞻前顾后,爽快应下:“等我包好了,带几个给你尝尝。”
  “嗯,好,”季长吉笑的腼腆,若不是生的黝黑,倒真像个怯生生的小娘子。
  两人一同出了村学,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小径向季长吉的家走去。
  元静云身穿一袭淡蓝色的棉布衣裳,宽松的袖口微微飘动,衣襟上还有几处绣花装饰,点缀出她清秀的面容。
  而季长吉身着一身灰色的布衣,显得干净整洁。他精瘦的身形透露着一丝青春的活力,双手袖口处有些脏污,显然是劳作过的痕迹。
  两人站在村道上,徐徐的风吹过,带来田野的芳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的山丘里站起。
  元静云‘咦’了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她迈开轻盈的步伐,向着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去。
  她注视着老者背着的药框,心中涌起一种熟悉感。
  季长吉看着元静云的举动,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静云,你认识这个人吗?”
  元静云微微一笑,她朝着老者走近,脸上带着一丝欣喜之色。
  她轻轻拱手行礼,向老者致以敬意,同时带着温暖的微笑说道:“王大夫,您好。虽然多日未见,但您依然显得精神矍铄。”
  老者长袍上沾满了泥土和草药的气息,给人一种朴素而亲切的感觉。
  王在泽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元静云的身份。他用和蔼的声音询问道:“这位小郎认识王某?”
  元静云听到王在泽的疑问,她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表情中透露出一丝遗憾和理解,轻声道:“王大夫,前些日在官府中,我曾远观王大夫的风采,却未曾有幸与您交谈。”
  王在泽听了元静云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似乎渐渐回想起了一些往事。他静静地观察着元静云,逐渐恢复了一丝熟悉的神色。
  “哦,原来是你,我曾记得你在公堂上曾帮王某争辩。”王在泽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多年来,我在江湖行医,见过许多人,记忆逐渐模糊,不料你却还记得我。”
  元静云微微一笑,柔声说道:“王大夫的医术妙手仁心,怎能轻易忘怀?前些日您在官府中所作所为,众人无不对您赞誉有加。”
  “小郎谬赞,行医救人,本是医者本分。”王在泽笑道。
  “王大夫这是在采药?”元静云疑惑道,她的目光转向王在泽背上的药框和满是泥土和草药的长袍。
  王在泽微笑着点头,抬手指向周围的草丛和山野对元静云道:“是的,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常在山野间采集草药,用以调制药物,菖蒲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得多备些草药。”
  “菖蒲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元静云轻轻诵读,疑惑道:“五毒醒是何意?”
  王在泽耐心解释道:“端者,初也,阳气自端午起,阴阳变幻之交点,阳气最盛,热毒炽盛,虫蛇俱出,易发疫病,这五毒便是指蜈蚣、蛇、蝎子、蟾蜍和壁虎五种毒虫。”
  “那王大夫这些都是用来驱虫的药物?”元静云指了指药框中的药材道。
  “嗯,”王在泽点了点头道:“这些是艾草和山丹花,可驱虫辟邪。“
  “季前村离县城路途遥远,王大夫何故亲自来此?难道县城中无人卖这些药材?”季长吉挠了挠头,这些框里的花花草草可是他们村里最寻常不过的东西了。
  王在泽无奈地一笑,他微笑着抬手指向周围的草丛和山野,对元静云道:“两位有所不知,每到菖蒲节这些药材都会被商户上提价格,物以稀为贵,商户囤积药材,医馆自然只得上提药价。为了维持原来的药价,我只能自己外出采药。”
  元静云并不知这古代端午节有何风俗,转头问道:“吉哥儿家中,可备了这些?”
  季长吉摇了摇头道:“我哪里知道这些是药材,只道是寻常花草,但村里确实很少有蛇虫出没,想必家中长辈定然清楚些。”
  王在泽道:“少年不知愁滋味,那你们可知每年菖蒲节门前挂的是何物?”
  “这,”季长吉犹豫道:“我曾听爹娘说那些便是菖蒲。”
  王在泽微笑着摇了摇头道:“这菖蒲节当挂五端,分别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胡蒜、山丹花五种。只是每年菖蒲节,其余四种都卖的极贵,寻常人家便只买一样,当是祥瑞。“
  “这些商户好不要脸。”季长吉性子学得与朱锡有七八分像,对商户的不满与鄙夷更是学了个十成十。
  听到卖的极贵,元静云动了心思道:“王大夫,若是我帮您采药,将这些艾草和山丹花送去您的药房,您可收?”
  听到自己的同窗竟然也想着行商贾之事,季长吉皱眉道:“静云,莫要糊涂,你忘了夫子教诲?”
  元静云目光灼灼道:“吉哥儿,难道你不想为家中出力?”
  “但是,”季长吉抿了抿嘴道:“读书人怎可事商贾之事?”
  “吉哥儿,你可记得夫子常说你读书不知变通?”元静云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季长吉哪里都好,就是死脑筋:“王大夫方才还说,商户趁机上调物价,欺压百姓,若我们能替王大夫送药,那便是在保城中贫苦百姓安稳,你说呢?”
  “这......”季长吉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在泽望着这两位少年,眼中满是欣慰。
  “好,若是你们愿意,我可将这两味药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你们,让你们能够熟练处理药材,并且了解其用途和药性,以正常市价收购。”王在泽道。
  元静云和季长吉对视一眼,见元静云满眼兴奋,内心依旧忐忑,仿佛是瞒着夫子做了什么错事。
  在王在泽的指导下,元静云和季长吉开始了他们的药材采集之旅。他们带着篮筐和草绳,沿着山间小径,穿行于郁郁葱葱的林间。
  元静云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草丛,她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向一个看似普通的草药,轻轻拔起。那是一株生长在山间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季长吉则专注地搜索着山丹花的踪迹。终于,在一个岩石缝隙间,他发现了一丛娇艳的红花。他轻手轻脚地摘下花朵,小心地放入篮筐。
  他们一边采药,一边互相交流着药材的特点和应用。在王在泽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学会了辨别草药的品质和有效的采摘方法。
  时间在山野间悄然流逝,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采集了一篮子的宝贵草药。
  元静云喜笑颜开,她感到一种成就感,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突然,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隆隆。季长吉抬头望去,发现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恐怕接着便是滂沱大雨。
  “我们得快回去了!”季长吉喊道。
  他们迅速收拾好药材,抱着篮筐,匆忙向着村庄的方向奔去。
  好在赶在雨水打湿了他们衣裳前赶回了村子,三人躲进了一户农家小院。
  汗湿的头发贴在额前,元静云将药框递给王在泽道:“王大夫,您看这些药材能用吗?”
  王在泽接过药框和蔼道:“两位小郎果真聪慧,自然是能用的。”
  说完,从怀中拿出钱袋道:“按照市价,这两百蚊铜钱便是你们的酬劳。”
  季长吉有些不好意思接王在泽的钱袋,元静云倒是不客气的接过并倒了声谢:“那往后,我们若是还采了药材,也给您送去。”
  “好,那便麻烦两位。“王在泽笑着说道。
  窗外的雨渐渐停歇,王在泽拿起药框与元静云、季长吉两人告别,伴随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慢慢消失在远处。
  元静云将钱袋中的铜板分了一半给季长吉,季长吉原本还想拒绝,却挨不住元静云硬塞到他怀中,并约定下次两人有空,再去采药。
  送走了季长吉,元静云掂量着手里的钱袋,若是放在普通农户身上,一个时辰赚了一百蚊,定是让人羡艳不已,但是元静云只觉得太少了。
  但她并未将心里真实想法说给季长吉听,她深知季长吉此人思想迂腐。
  她想赚更多钱,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将原材料变成其他成品去卖,只等回家将想法说给王二娘听,看她是否能将东西做出来。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小试牛刀
  由于和季长吉替王在泽采药, 等元静云回到元家岭时,已是未时,王二娘焦急地站在村口等她。
  见人回来长吁了口气,随即忧心道:“今日怎得这般晚?可是被雨拦在路上了, 可有淋湿?”
  边说边伸手来探元静云额上的温度, 元静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又让娘亲担心了,可用了晚膳?”
  “这不是等你回来, 你可是饿了?”王二娘随手顺了顺元静云翘起的发丝皱眉道:“怎得弄的这般模样?”
  元静云伸手握住王二娘的手道:“娘, 我路上寻到一桩好买卖, 你要不要试一试?”
  “买卖?”王二娘不解道。
  “是啊, 我在路上遇到……”边说边扶着王二娘的胳膊往家里的方向走。
  等两人走到院子里, 元静云大致将今日遇见王在泽, 然后学习采药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王二娘静静地听着元静云的叙述,眉头微蹙。她知道在这个偏僻的山村, 医疗资源匮乏, 病痛常常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度过。
  “孩子,你真是个福星啊。”王二娘感慨地说道。她意识到女儿先是得到了术士的方子,然后又有了牧家少东家的慷慨赞助,现在又有大夫教她认识药材。
  在元家岭这样的小山村, 连一家正式的医院都没有,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治疗疾病。即便是像元东那样的“赤脚大夫”,也能在村里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因此,即使周围到处都是艾叶和山丹花这样的草药, 也没有人去采摘。
  更不用说其他稀罕的药材了。元静云在王在泽的药框中看到了许多自己不认识的草药,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普通的野草一样。
  王二娘轻轻拍了拍元静云的肩膀, 目光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孩子, 你所说的买卖, 是指这些药材吗?”
  “是的,但也不全然如此。”元静云虽然明白买低卖高本就是经商之道,但在朱锡的影响下,她也深感世道艰难。
  普通百姓只希望能够安心度过节日,与家人欢聚一堂,而商户却利欲熏心,趁机抬高物价,让百姓苦不堪言。
  元静云心中充满了对这不公平现象的无奈。
  她既不欲趁人之危,如同那些商贩一般,又希望能巧妙把握住这次致富的机会,因此只得打算从富户身上下手。
  “母亲,我想制作一些香囊,并在其中加入草药。”元静云提议道。
  “香囊?”王二娘这些农家人,倒也没这些讲究,只知道一些富贵人家的郎君与姑娘会在腰间挂些金银玉器。
  “是的,就像家中那些荷囊一样,只是我想要的香囊大概是这个大小。”说着,元静云用手比划着,形容出香囊的大致尺寸,约莫半个巴掌大小。
  “这样的东西,会有人买吗?或许有些太小气了,也放不下什么东西。”王二娘犹豫道。
  “这种布袋的制作非常简单,您只需用一块布料缝制成袋子,然后翻边封口即可。”元静云解释道。
  “可是......”王二娘忧心忡忡地说道,她担心这样的无用之物,谁会花钱购买呢?
  “娘亲放宽心,您先帮我缝制一部分,后面的事情交给我。”元静云神秘地笑着说道。
  元静云催的急,王二娘还是有些犹豫,但最终她还是同意用之前给元静云裁衣时用剩的棉布试制了两个香囊。
  元静云仔细观察着针脚的紧密程度,感受着布袋温和柔软的质感,满意地说道:“就是这样,只是这里......”元静云指着布袋的袋口,温柔地说道:“能否留下两条收口的丝线。”
  王二娘接过元静云手上的布袋点了点头道:“这个简单,就是,”王二娘不放心的叹了口气:“你确定这东西能卖出去?”
  “确定,您放心帮我赶制吧,我们若是错过这菖蒲节,才是失了先机。”元静云说完,提笔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