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自然是有的,只是可能没有显露出来。”周自言牵着宋卫风的手,走在国子监的小路上,“事情要发展,总要一个时间的嘛。前朝历代起了心思,萌芽,如今,有了秋云和,有了九殿下……或许,在将来,还会出现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
  “也会出现更多,像周大哥这样的人吧。”宋卫风歪头一笑,“我倒希望,像周大哥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好叫更多的人都能得到教育,走上科举之路。”
  “会的,都会的。”周自言想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现代社会,他那些同在教师岗位的同事们,虽然经常打打闹闹,可在教育一事上,从不含糊。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多在特殊岗位,发光发热。
  “虽然时有改朝换代,日新月异,但代代总有才人出。”
  周自言和秋云和的事情,第二日便通过一人一张嘴,传遍京城。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比了什么,可有那在国子监里的人,问过秋云和,秋云和只说一句‘技不如人’,便再不说话,留下无限遐想。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秋云和亲口承认的‘技不如人’。
  也就是说,他们大庆国子监的周博士,赢了!
  “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比上理朝的少年天才也不遑多让啊!”
  “毕竟比人家秋学子年长好些岁,赢也是应该的。”
  “什么应不应该,治学不讲年纪,赢了就是赢了!”
  “……哎你这人!”
  各种声音在京城里纷纷扰扰。
  周自言却还是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安静上课。
  比试结束后,游学队伍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他们领了国子监的学号,被分到不同的讲堂,开始正式为期一年半的求学生活。
  敬宣帝得知比试的结果后,龙心大悦。
  他让郑祭酒把那几个参加比试的监生都带到宫里,让他好好瞧瞧,都是哪里来的人才,竟然如此争气。
  宋卫风得知可以进宫面圣时,正在周自言号房里,与周自言一同温书习字。
  现在全国子监都心照不宣宋卫风和周自言的关系,所以郑祭酒在宋卫风号房里找不到人,干脆来周自言号房里放消息。
  “宋学子,快快收拾一下,明日随本官进宫面圣。陛下要见见你们这些赢过秋学子的监生。”
  “收拾地利索一些,但不要太过花哨,只穿国子监发给你们的青色圆领袍即可。”
  郑祭酒说完这两句,又提着朝服跑走。
  他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嘞,忙得很。
  宋卫风听过这个消息,一时愣在原地。
  周自言撞了宋卫风一下,“傻了?”
  “有点。”宋卫风老实点头,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这么快便可以进宫面圣……
  周自言:“能面圣就是一件好事,别的别多想了。”
  宋卫风觉得周大哥说的有道理,他回去好好睡了一觉。
  然后天不亮便醒过来。
  他穿好圆领袍,戴好儒巾,刚想去伙房吃早膳,周自言穿着朝服敲开他的房门,手里还握着三根熏香。
  “周大哥?你这是作何?”
  宋卫风把人迎进门。
  周自言点好熏香放入香炉里,举着香炉为宋卫风的衣物熏香。
  宋卫风嗅到衣衫上的香味,“西斋雅意香的味道……这是五方真炁(气)香么?”
  “是啊。”周自言拧了一下宋卫风的鼻尖,“你鼻子还挺灵敏的,这都知道。”
  所谓五方真炁(气)香,是把五行学说,和四季时令结合在一起制出的香。
  东阁藏春香,主春季;南极庆寿香,主夏季;西斋雅意香,主秋季;北苑名芳香,主冬季。
  其中西斋雅意香尤其难做,目前唯有宫里制香夫人才能做出一些。
  敬宣帝有事没事就会找由头赏赐周自言。
  前几日刚到的这批赏赐里,就有这西斋雅意香。
  周自言并不爱熏香,所以平日里并不用,今日宋卫风要进宫面圣……还是熏上一点吧。
  宋卫风和周自言一样,对熏香不太了解,并不知道这香从何处来,只认为是周自言花大价钱从外面买来的,顿时心疼地阻止周自言,“周大哥,行了行了!这香这么名贵,我只是去面圣,说不准一会就回来了,无需浪费这么多。”
  “好。”
  反正也熏上味道了,周自言把香炉放到屋中,“那我便先去上朝了,待你面圣完,咱们一道回来?”
  “不用紧张,我估计陛下不会多问你们什么。”
  “好。”
  宋卫风帮周自言理了一下官帽,送人出门。
  周自言说要等人一起,下朝后便没有急着走。
  詹公公老远看见周自言,笑着说:“周大人还在呢,那就一块儿来吧,国子监的监生们都到了。”
  “陛下也让下官一起去?”
  “周大人是国子监的博士,自然可以一起去。”
  周自言跟着詹公公来到御书房。
  此时敬宣帝已经换上明黄华衮,带着翼善冠,坐于桌案后,面色淡淡。
  而那一排监生,正在郑祭酒的引导下,一个一个排着队进入御书房。
  周自言迈步进去,和郑祭酒一起打袖行礼。
  敬宣帝鼻尖一动,闻到御书房里淡淡的西斋雅意香味道。
  这香,他自己不爱用,所以分了一些给周自言。
  现在御书房里出现香味……敬宣帝不动声色往周自言那边多嗅了一下,闻到了。
  可在另一旁的监生队伍里,敬宣帝也闻到了这股香味儿。
  虽淡,但不难找到是谁身上的。
  夫子和哥儿监生同用一种御赐香味儿……
  敬宣帝顿时明白了,他差点当着所有人的面怒极反笑。
  周自言啊周自言,这小心思当真是一套一套的。
 
 
第126章 
  既然已经看出来周自言的小心思, 敬宣帝在讲话的时候,余光不自觉便会落到宋卫风身上。
  其实敬宣帝还真听说过这个宋小哥。
  周自言在国子监那般不收敛,他早就知道了, 不过不能把宋卫风和某个监生的脸对上号罢了。
  现在郑祭酒给敬宣帝上了一份名单, 方便认人。
  所以敬宣帝成功把人对上号,原来这人曾经是周自言在南边的学生。
  也就是说, 他们两个人是在南边时候,就已经互生情愫了?
  敬宣帝又看向周自言, 忍不住在心内冷哼。
  这个臭小子,当年脾气又臭又硬,就连他的九皇女示好都能冷冷推开,现在倒栽在一个南边来的小哥儿身上了。
  想来,他们现在能一起在国子监里读书, 应当是当初周自言考来京城, 这位小哥儿和其他小学生, 也紧随周自言的步伐,与他在京城再见面。
  如此看来,这些人倒有些心气, 没有白白等在原地,伤春悲秋。
  不说其他的小学生, 单说这位宋小哥, 生得确实花容月貌。
  与周自言情感深厚,两情相悦,听说还是个身手极好的练家子。
  这样的小哥儿确实是不错的成亲人选。
  敬宣帝倚靠在座椅上,夸奖了一番这些国子监的监生, 让詹公公给他们一人上了一份御赐之物。
  这些人中,不乏哥儿监生和女监生, 敬宣帝在选的时候也费了一些心思。
  得到敬宣帝鼓励的众人,都很振奋。
  这可是天子之赐,拿回去当传家宝都可以了!
  宋豆丁和王小妞的御赐之物格外厚重一些。
  敬宣帝直言他们年纪小,更应当鼓励,便多给了一点。
  众人对此都无异议,全都跪谢领赏。
  敬宣帝与监生们闲话了两句,看看时间已经到晌午,就让郑祭酒带他们出去,免得耽误下午上课。
  不过独独留下了宋卫风和周自言。
  这是要‘问罪’了。
  宋豆丁和王小妞刚刚走出御书房,立刻开始担心。
  “我哥不会有事吧?”宋豆丁忧心忡忡。
  王小妞也忍不住回看御书房。
  林鸣息知道他们是第一次面圣,宽慰他们:“陛下不是那等不讲理的人。”
  詹公公弯着腰,笑容和蔼:“两位小监生,咱们走吧,休要在这儿说话哩。免得叫别人听了去。”
  宋豆丁和王小妞立刻行礼,“公公说的是。”
  算了,他们也只能离开。
  反正……他们相信周夫子不会让宋卫风受委屈的。
  御书房内,宋卫风站在屋中央,心中惴惴,不知道陛下为何要单独留下他。
  他悄悄抬眸,看向身旁的周自言。
  周自言仍旧保持着他刚才的站姿,半点没有担心的意思。
  宋卫风皱眉,周大哥还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这么镇定自若……
  敬宣帝静待了好一会,终于开口:“那香好闻吗?”
  “好闻。”周自言做作地弯腰行礼,“臣多谢陛下赏赐。”
  “哼,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心。平日也不见你熏香,偏偏今儿用上了,周自言,你这是点朕呢?”敬宣帝陡然拔高音量,显得怒气冲冲。
  “陛下息怒!”宋卫风听得这把震怒的天子声音,立马撩袍跪下。
  周自言无奈道:“陛下,臣平日不爱用熏香,这您应该知道的。”
  “今天可是臣与宋小哥第一次面圣,自然得好好准备一番,正好用上陛下赏赐的御香。”
  “起来吧。”敬宣帝没搭理周自言,反而抬手,让宋卫风站起来,就像周自言那样站着就好。
  “多谢陛下。”宋卫风低着头站起来,终于鼓足勇气,微微抬起下颌,看到了敬宣帝的天颜。
  敬宣帝与宋卫风想象的差不多,宝相威严,天子之势。
  就是那张龙颜,好像比常人要苍白一些。
  敬宣帝端详了宋卫风好一会,突然道:“周子然,你先出去,朕与这位宋小哥单独说说话。”
  “是。”周自言拱手告退,临走前让宋卫风不要怕,他就在门口等着。
  宋卫风点点头。
  但宋卫风还是有些紧张,手心开始慢慢渗汗。
  敬宣帝笑了一声,“可是紧张?”
  “……不敢。”宋卫风小声回答。
  “你与周自言是如何认识的?”敬宣帝撑起下颌,饶有兴致地询问他们二人的相识情景。
  宋卫风面对天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隐瞒,便实话实说:“周大……周大人原先是来应聘学生弟弟的识字夫子,后来见学生弟弟……也就是方才的宋镇声宋学子,于读书一道极有天赋,便正式收了他做学生。”
  “学生也因为一些原因,从书院休学,跟着周大人学习。”
  “就这样?”敬宣帝真觉得不可思议,他稍稍抬起腰背,靠在椅子上,神态松散自然,“你可知道你那周大人,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学生,不知。”宋卫风默然承认,他对以前的周大哥,知之甚少,只能从一些传言中窥得一二真相。
  “他是朕亲手点出来的状元郎。”敬宣帝像是回到多年前,第一次与周自言在大殿相遇的场景,“那时候朕继位许久,却始终不得向前一步的机会,这个愣头青就在这个时候莽莽撞撞,从一介白身考到了殿试。”
  “朕当真是没见过这样的怪才,家境并不富裕,从前十几年也不出彩,偏偏就从乡试开始,一路夺魁,让朕不得不重视他。”
  “他这个人吧,以前总是意气用事,凭借一腔赤诚之心便往前闯,年纪轻轻的,得罪了不少人。可他那张嘴,也总能力挽狂澜,让人又爱又恨。宋小哥,有他在,朕舒心不少,许多事情上也有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周自言的家世清白的不能再清白,而且他多年未娶,更没有那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
  这样的人,若想在朝堂站稳脚跟,继续往上爬,那就只能依附当朝陛下,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纯臣。
  敬宣帝用他再合适不过。
  况且,周自言虽然行事有些张狂,但心地善良,也一心为民。
  敬宣帝便是看中他这两点,才大着胆子交给他许多事。
  宋卫风听得可谓是津津有味,虽然讲述的人是大庆最尊贵的人,但他还是高兴于,能从陛下口中听到如此真实的周大哥。
  若世上谁最了解曾经的周大哥,除去周大哥自己,那便是以前带着周大哥前进的陛下。
  敬宣帝看出宋卫风的心思,笑骂:“你这小哥儿,拿朕当说书人听呢?”
  宋卫风这个年纪,和他那个无法无天的九皇女差不多大。
  这位小哥儿沉静漂亮,于同龄人中也是极为优秀的存在,此外,还和周自言有不可言说的关系,所以他现在看宋卫风,难免带上一些长辈之心。
  宋卫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学生不敢。”
  “行,今儿朕就当一回说书人。”敬宣帝并没生气,他接着道,“你虽然生活在南边,也应当知道你那周大哥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敢冒大不韪,也要做成,当年朕原本是不同意的,是他和老林……林相公,游说朕许多天,朕才终于下定决心。”
  “是,学生有许多朋友,都是得益于陛下和周大哥的良政,才能走到科举之路。陛下之大恩,学生们都铭记于心。”宋卫风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
  敬宣帝果然受用,他畅快道:“岳南府知县常常夹着你们知县的事情写到折子里,现在你们那开了什么花,有了什么稀罕物,朕可能比你这个土生土长的小哥儿知道的还快。”
  岳南府知府,和钟知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