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整天和机器打交道,少了饭桌上的陪酒言欢,尽管已经三十多岁了,程向黎身上依然保持着一种清爽的少年感。
“对了,你找我有事吗?”程向黎的话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我就是来和你说一声,一楼最东边的那间屋子是洗衣房。”宋喻明合上证件还给他,拉开房门,朝外指了指,“里面有烘干机和挂熨,你上班前可以去那边熨一下。”
程向黎会意地点头:“你家设计得真方便,以后我装修就参考你家了。”
“没问题,等你把户型定下来,我给你好好规划一下。”宋喻明抬手,把半干的头发捋到两侧。
刚泡完澡,他的锁骨处还有几条浅浅的红印,被深领的睡衣挡住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程向黎的眼神不自觉地随着衣领滑了下去。
身在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程向黎向来不喜欢雨天。可是自从认识宋喻明后,每一场大雨都来得特别及时。
十号台风就要结束了,可谁都没意识到,另一场未命名的飓风,早已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而至。
作者有话说:
到最后香梨就会发现,自己这套房买得有些多余。
第37章 鸟击单发
虽然和宋喻明说得轻松,但去荷兰的这趟航班,对程向黎而言,并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工作,同时还是他作为机长的年度考核。
担任考官的监察机长,是飞行部的两位资深教员,也是之后程向黎竞选副部长需要争取的重要选票。
今天早上,方健还特地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注意言行、好好表现。
有些事情,一旦目的性过于明确,就会开始变质。比起争名逐利,用“副部长”的头衔证明自己,程向黎还是更享受做一名普通机长的乐趣。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和他搭档的副驾是合作过几次的老熟人徐升。
徐升快放机长了,见了谁都有礼有节,生怕得罪哪位领导。程向黎偶尔还会调侃他几句,今天在两位大佬面前,也不敢随便开玩笑了。
没想到去机坪的路上,其中一位考官和他聊了起来:“小程,今年是你的第四年?”
一般在这种场合,就算是再年轻的机长,也会带个称呼。这样连名带姓地喊他,有些不太尊重。
程向黎不清楚他的用意,淡淡点了点头:“是。”
“我们公司很少有这么年轻的机长,期待你的表现。”
程向黎笑着说了声谢谢。
虽然猜不透他说这些话的意思,程向黎斟酌片刻,还是决定暂时不管这些,少一些劳心费神的驾驶舱“政治”,回归考试的本质,把实力拿出来就好。
上飞机后,他一直沉浸在工作状态里。旅客登机期间,他又和徐升核对了一遍飞行计划,以及遭遇险情的处理方案。
“东方751,可以推出开车。”地面发出了指令。
“可以推出开车,东方751。”徐升复诵。
硕大的机身在推车的牵引下缓缓移动,两人又开始做各式各样的交叉检查。
“自动驾驶。”“断开。”
“自动刹车。”“RTO。”
“偏航阻尼。”“开。”
……
每一项检查,虽然只是简短的几个字,却是每次航班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
程向黎始终保持着干脆利落的声线,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道程序。
不过在旁人眼里,看到他今天一反常态的表现,都会觉得是紧张了。
“今天机场的天气真不错。”等检查单告一段落,准备起飞前,徐升打了个岔。
程向黎监听着频道里空管的指令,简单地回了个“嗯”。
终于,耳机里传来了可以起飞的指令。
“刘机长、沈机长,我们准备出发了。”程向黎通知了一下后座的考官。
推力设定、加速起飞,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的回应,程向黎都熟稔于心。
在引擎巨大的响声中,电脑报出了“V1”的提示音。
这是飞机根据起飞重量、跑道长度等条件算出来的速度,一旦超过决断速度再中断起飞,飞机会因为剩余跑道不足而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程向黎向后拉杆,操作飞机抬轮。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几乎是在飞机离地的同一瞬间,驾驶舱左侧掠过一阵砰然的响声,没有给众人丝毫的反应的时间,整架飞机顿时朝左侧倾斜,驾驶舱里响起了刺耳的主警报。
“!”徐升震惊地朝程向黎那侧看去。
程向黎的动作却没有一刻停顿,立刻反方向踩舵,控制住了飞机的姿态。
“继续起飞,收轮。”他扫了眼PFD,结合刚才的感觉,对徐升说,“左边发动机可能撞到东西了。”
一号发动机推力正在快速下降。徐升收到指示,拿出紧急情况检查单,一边提醒程向黎:“证实,一号发动机故障,注意上升率。”
目前投入市场的双发客机,都是经过测试,可以在失去一个发动机的情况下,飞行60分钟以上,保证就近寻找机场降落。
但对于一架处在起飞阶段,离地三十多米,两百多吨的重型客机,一个决策失误,或是动作慢了一拍,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事故。
就比如刚才飞机倾斜的瞬间,如果程向黎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就可能会导致机翼擦地,飞机结构损坏,满载燃油砸在跑道上,机毁人亡。
起飞时单发,没有记忆科目,唯一的要求就是飞行员集中注意力,操作飞机爬升到400英尺以上。
徐升打开无线电通讯:“PAN-PAN,PAN-PAN,东方751,左侧发动机故障,申请保持一边航向。”
“收到,东方751,还有其他需求吗?”
“给一个安全高度。”
“保持一边,高度15报。”
“上15报,我们先处理一下。”因为没有出现外部火警,徐升又问了句,“塔台,可以看到我们的发动机情况吗?”
由于机型的缘故,飞机的爬升率很低,上到合适的高度后,程向黎立刻收襟翼增速。
“襟翼5。”“证实。”
虽然没有起火,但电脑上还是冒出了接二连三的问题。油温过高、发动机喘振、回油滤堵塞、压力差过大……驾驶舱里警报声不断,一切问题都指向了岌岌可危的一号发动机。
“做发动机失效检查单。”程向黎给他指令。
徐升快速地翻开册子,一项一项地校对过去。在两人的配合下,程向黎慢慢把故障侧的推力手柄往回带,直到全部收光。
“东方751,你们的左发在冒烟,证实没有火警吗?”空管回话了。
“证实,我们已经把左发关车了。”徐升汇报最新情况,“我们需要放油。”
“收到,联系进近123.6。”这是一个备用频率。
“塔台,帮我们看一下起飞跑道有没有弹出碎片。”程向黎补充了一句。
既是确认飞机受损程度,也是在提醒地勤检查跑道,保证后续飞机的安全。
切换频率后,徐升又汇报了一遍故障。
“东方751,右转航向150,我现在引导你们去放油。”耳机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江听然此刻正坐在管制室的雷达图前,指挥他们的飞机。
徐升闻言,就好像木鱼脑袋被敲开光一样,连复诵的声音都响亮了几分。
“程机长,飞机转向有问题吗?”后面的考官也来关心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失去一侧发动机,飞机的反应明显有些迟钝。程向黎谨慎地用力,一点一点控制飞机转过去:“没问题,可以操作。”
念完一百多条检查单,处理好驾驶舱的警报,程向黎才想起后面的两百多名乘客。
“刘机长,帮我问下客舱的情况。”
过了一会,监察机长放下电话:“乘务组说撞击声音很大,靠左侧的乘客看到了发动机冒烟,还闻到了焦糊味,很多小孩都被吓哭了。”
“知道了,我做个广播。”程向黎轻轻抿了下嘴,打开了客舱广播。
“乘客朋友们,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我们的飞机出了一点故障,正在准备返航。请您听从客舱乘务员的指挥,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小孩,不要慌张,谢谢。”
“Ladies and gentlemen, this is the captain speaking.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plane and we decided to return Longjiang Airport. Please be calm and follow the guidance of the cabin crew.”
程向黎的声音很冷静,冷静到旁人根本听不出,就在刚才的五分钟里,他们究竟处理了多少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
不疾不徐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到客舱的每个座位,顿时稳定了两百多人的心。
等他做完广播,徐升接通了无线电通话:“东方751,可以放油了吗?”
“随时可以开始,预计需要多少时间?”
“大约20分钟。”
“好的,东方751,你们想用龙江机场哪条跑道?”
“16左可以吗?”
“可以,需要消防车待命吗?”江听然详尽地询问他们每一个需求。
徐升闻言看了眼程向黎。
“需要。”程向黎干脆地接话,“客舱说发动机还在冒烟。”
虽然还不清楚事故原因,结合以往的经验和飞机警报,程向黎判断是起飞时撞到了鸟,残骸卷进了发动机。
在座的四个人肯定都想不到,一次普通的年度考核,竟然成了真刀实枪的特情处置。
不过这种情况,没有立刻起火爆炸,也算是老天保佑了。
-
与此同时,龙江医院手术室休息区。
结束了一早晨的手术,医生们正围在桌前,吃着不温不热的午饭。
杭文宣刷着手机,突然抓着宋喻明的胳膊,使劲晃了几下:“宋老师宋老师!龙江有架飞机出事故了!”
“什么?”宋喻明停下吃饭的动作,扭头看她。
“是20分钟前起飞,从龙江前往荷兰的MU7……”杭文萱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宋喻明一把拿走了手机。
中午十二点半起飞,从龙江到荷兰,这不就是程向黎的航班吗?
崔鹏涛坐在宋喻明对面,闻言抬头,看到宋喻明紧绷的脸色,问道:“小宋,不会是你男朋友的飞机吧?”
“我……”
回应他的只有钢勺落在餐盘里的一声脆响,宋喻明焦急地关注着APP上的每一个参数,根本无心去反驳自己和程向黎关系。
根据仅有的资料显示,飞机在起飞后两分钟挂出了紧急代码“7700”,至今已经过去14分钟,依然没有平安落地的消息。
至于他们到底遭遇了怎样的险情,这14分钟里又发生了什么,还有多久才能落地,一概不知。
宋喻明轻轻吸了口气,还是很难接受,明明昨晚还在家里有说有笑,转眼就收到了程向黎生死未卜的消息。
看他这个反应,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明白了。
崔鹏涛急得拍了下桌子:“杭文萱!你这小姑娘话真多,下午还有手术呢,这样让小宋怎么做?”
“没事,我可以。”宋喻明把手机还给杭文萱,双手交叉搁在腿上,“国际航线一般都是满负荷起飞,他现在应该还在放油。能在天上坚持14分钟,说明飞机的姿态是可以控制的。再等几分钟,下午手术前,他一定能平安落地。”
宋喻明想,自己应该相信程向黎的技术。毕竟他是公司史上最年轻的机长,能一路走到今天,肯定有过人的天赋。
再不济,就做好抢救的准备。只要程向黎没有烧成灰,自己都能把他,以及同行的几百名乘客,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作者有话说:
遇到险情的时候,从天上到地上每个部门都会立刻团结起来,真的太有安全感了~
这章借鉴了很多神机组的事迹,一会我在评论区补充一下参考文献。
第38章 未修科目
在龙江机场附近盘旋两圈后,飞机的重量终于控制在安全降落的范围里。
“进近,东方751已经完成放油了,准备返回机场。”
“收到,跑道16左,地面风050,3米秒,可以落地。跑道长度3800米。”
“跑道16左可以落地,东方751。”
江听然随后告诉了他们五边航向和塔台频率。和经验丰富的管制交流,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帮焦头烂额的机组缓解不少压力。
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机场上空。准备降落前,程向黎告知了乘务组飞机的状态,让她们做好快速撤离的准备。
交代完这些,程向黎集中注意开始降落。
客舱里一片沉寂,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亲人、伴侣们紧紧握住彼此的手,有人向上帝祷告,有人互相安慰,也有人什么都不做,静坐在位置上等待落地。
随着驾驶舱的高度提示,飞机逐渐接近跑道。早在跑道两侧待命多时的救援车辆立刻闪烁着警灯,朝着他们的方向疾驰而来。
警笛混合着引擎的鸣响,在最大功率的自动刹车下,飞机成功减速到滑行速度,停在了应急停机位上。
“太好了程哥,我们回来了。”徐升搓了搓手心里的汗,激动得都顾不上称呼了。
程向黎也松了口气。虽然单发起落是他们每年都要练的科目,但是此刻,带着身后三百多人和一台受损的发动机,他还是能清楚感受到手里操作杆的重量。
其实在飞机横滚和意识到发动机会起火爆炸的时候,程向黎好几次都以为自己会失败。
消防车还在外面喷洒降温,客舱里,乘务组也在做撤离的相关事宜。
26 /54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6)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7)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8)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9)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0)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1)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5)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6)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7)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8)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19)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0)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1)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5)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6)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7)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8)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29)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0)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1)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5)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6)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7)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8)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39)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0)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1)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5)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6)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7)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8)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49)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0)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1)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2)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3)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