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孑上岸后,主持人进行了简短有力的串词收尾,然后就结束了第一场的直播。
就在导播喊出“信号out”的同一时间,现场响起了响亮的掌声。
甚至有些央视的工作队员冲上了抱住了楚孑。
“你都不知道你自己的这个救场有多重要!”副导演喊道,“我们差一点就发生重大事故了你知道吗!!”
“对啊,而且什么叫神级救场啊!”旁边的摄像大哥也应和道,“就是让观众都看不出来发生了什么,才算神级救场呢!”
“怎么了怎么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吗?”厨师匆匆跑上了甲板。
他之前只在后厨看直播了,没有进入三方通话系统,甚至都没看出来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故。
“只是你小子真神啊!”厨师揽过了楚孑的肩膀,“你怎么知道经远舰那里有荧光的啊?”
楚孑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想回头看看。”
那一瞬间,他或许只是想不透过任何面罩的隔离去看看经远舰,又或许是这次直播让他心潮澎湃,想再回头望望……总之,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回过了头。
“行了,别聊这些了,”何领队拨开人群走近,捏了捏楚孑的肩膀,柔声问道,“小楚,你现在身体什么的没异常吧?”
楚孑秒速回答:“没事。”
但看着何领队的眼神,他想起来之前何领队嘱咐他们队员不要逞强,要如实汇报身体状况的事,于是又诚实说道:“可能因为吸入了海水,或者是水压的关系,现在肺有点疼,深呼吸会想咳嗽,还有就是眼睛有点烧得慌。“
何领队上前,轻轻扒开楚孑的眼睑,观察了片刻舒了一口气,顺带揉了一下楚孑的脑袋:”就是因为进了海水而已,去找医务室拿玻璃酸钠滴眼液清洗掉多余的盐分,应该没什么事。”
楚孑点点头:“好的。谢谢领队。”
何领队等楚孑走了,这才对大家说:“第一场直播就这样结束了,但大家不要放松,还有第二场,第二场的时候每一位队员不仅要在下水之前三次检查全面罩的贴合度,还要带上备用的二级呼吸头和潜水面镜,知道吗?”
“是!”
一众潜水队员立即恢复了严肃的神色,四散开来,开始各自筹备。
这场直播很快结束了,第二场直播也很快开始了。
与第一场直播出现的如此重大的事故相比,第二场直播堪称顺利,只是在王领队(粤省打捞局领队)在水下打开装有毛瑟枪子弹壳的塑料小盒时出现了意外。
因为水压的关系,这个塑料小盒打不开。
幸好,王领队的潜伴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及时给他递上了□□,让他在水下把塑料小盒扎了个洞,这才成功把弹壳取了出来。
王领队也在直播中解释了,在水面上带下来的东西是很难打开的,现场示范,事后央视的导演也说这样显得更加真实合理,没有违和感。
总之,两场直播都有惊无险的顺利结束了,浙奉662号工作船上响起了更为热烈持久的掌声,大家在平台上开始了各种庆祝活动,大厨也是各显神通,直接在甲板上现场烧烤,好不热闹。
时间已经是傍晚了,夕阳的余晖笼罩着这只工作船,将一切变得亦真亦幻。
楚孑的眼睛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也走上了甲板,加入了大家的庆祝。
而这场庆祝除了庆功之外,还有另一个意义。
今天是9月17日,全船工作人员和央视工作人员一起,为“黄海海战”准备了祭奠活动。
甲板后方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成堆的香炉和烧纸,所有人到了这个区域之后都沉静下来,换成了严肃、虔诚的表情,为经远舰的将士们,为这些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英灵们,献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楚孑的献香的时候,在烟雾缭绕之间像余晖深处望去,眼前总浮现出硝烟滚滚烈焰翻腾的画面。也许是因为眼睛依然看不清楚,他几乎看到了敌舰大炮的闪光,也看到了战舰身上的火光……
但这一切又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闪烁着幽冥荧光的经远舰,在向着夕阳驶去、驶去。直到退隐在天际线的远处,让一切回归了安静和祥和。
120余年的沉睡,诸多谜团仍未揭晓,经远舰悲怆而又沧桑的画卷再次跟随着他们这些水下考古队员,徐徐展开在华夏子民与世界的面前。
每一个物品、每一片斑驳后面,都是足以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
昔日惨烈的海面,如今飘着如同星光般的祭奠的鲜花。
楚孑内心百转千回,最终只化成了一句话。
英灵们啊,愿你们安息。
……
夜深了,甲板上的庆祝活动还在不断升温。
楚孑倍灌了不少酒,觉得有点头疼,便一个人走到了甲板尾部,打开了手机。
照例收到了很多好朋友、老师以及父母哥哥的问候短信,楚孑一一进行了回复,觉得自己似乎和现实世界又有了联系。
然后,他打开了社交媒体,想看看网友们到底对这场直播有什么见解。
但他没想到,还没看到那些评论,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他一直关注的科普号的推送。
标题令他大吃一惊。
《在黄海海战纪念日让我们来聊聊甲午战争——浅谈甲午战争对于中华民族的功劳》
第125章
月色皎皎, 倒映在平静的海面上,圣洁而又纯净。
但楚孑在甲板上,看着这个视频的标题, 竟然觉得后背升起了丝丝寒意。
《在黄海海战纪念日让我们来聊聊甲午战争——浅谈甲午战争对于中华民族的功劳》
在这个日子,谈谈甲午战争对于中华民族的……功劳?
楚孑揉了揉眉心, 长叹一口气, 点进了这个视频创作者的主页。
“一心橙子”是一个有小几十万粉丝的科普账号, 算不得多出名, 但里面内容堪称天南海北, 从人口结构到生理卫生再到民族、世界大事等等都有涉猎。
基本每条视频的点击播放量也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除了最近发的两条,都到了一百多万,楚孑估计,粉丝也都是这时候涨的。
在这条视频之前的一条视频是《气候变暖——竟和华国人吃肉有关?》
视频下面的评论也都不外乎“是啊,我们国家一直都不注重环保!”、“真没想到气候变暖的元凶竟然是我们吃肉太多了!”、“还是素食好, 欧美那么多素食主义者,真是领先世界好几十年啊!”
楚孑觉得有点无语。
虽然华国年肉类消耗总排名常年位居第一, 达到9000万吨左右, 但也是因为我们人口多啊, 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肉类消耗量只有60公斤左右,只能算得上是世界中等水平。
就是这帮人鼓吹的欧美,美丽国人均吃肉117.6公斤,几乎是华国的二倍,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都在85公斤左右。
到底谁吃肉多,就不言而喻了吧?
但这个视频账号的粉丝, 以及在视频下面留言的网友,不去查这些具体的数据, 只是被up主所说的话带偏了,相信全球变暖和养殖业息息相关,而我国又是养殖业的大国,所以罪责最重。
而偏偏是这条视频的播放量最高。
知道了这种“春秋笔法”,楚孑也就大概能判断出来一心橙子发的关于今天甲午战争的视频大概是什么风向了。
点进视频,只见一个带着橙子头套的男人在一块白板前面开始讲了起来。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甲子年的一场战争,当时霓虹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我大清还处于封建王朝,所以霓虹国觉得,这不行啊,怎么能不一起进步呢……”
“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是以《马关条约》的签署为结束标志的,其实整个战争也就一年左右,算不得大型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我国民众基本没有牺牲,而好处,那就太多了!不仅挫败了清政府的锐气,消灭了他们的气运,也让他们彻底明白了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
“最关键的是,激发了底层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激发起了他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开始自谋出路,后来的义和团就和这份怒火息息相关!”
“而且,也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的气节,就说邓世昌和林永升,那可是连霓虹国军人都称赞的英雄好汉,那种同归于尽的气势,被我们传颂了多久啊……”
“所以说,甲午战争打得好!要是没有甲午战争,我们能这么快解放吗?能过上好日子吗?一定没有这么快……”
视频以一心橙子求关注的贯口为结束于,播放完毕。
饶是楚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也没想到这话会令他感到这样的不适。
他脑海中只回荡着三个大字——“不要脸”。
先说说甲午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是甲午战争,华国也不会这么快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
最可恨的,甲午战争不止是侵略战争,还是一系列侵略的开端,别的不说,就说台岛,如果不是甲午战争,现在还会这么不太平吗?
再其次,楚孑最受不了的,是一心橙子说几乎没有民众损失这件事。
甲午战争有统计的,至少2万清兵死于敌人的炮火之中。
也许在历年的战争中,这个损失数量并不算多。
可是……那是两万条人命啊,那是两万个家庭,华国的家庭。
其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北洋海师。
要知道,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也是西学中用的标杆,这样的折损不仅仅是生命的流逝,也是时代的眼泪。
而令楚孑更加难以忍受,也是长久以来“侵略有功论”者最后的遮羞布,就是“因为霓虹国的侵略,华国真的进步了呀,如果不是他们,华国的进步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只要多读历史,便知道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的一切进步,都是由他们自己的血肉抗争和汗泪努力一点点造就的,与侵略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华国在蜗行摸索的过程中每一次成长与蜕变,都是在先进分子的觉醒和带领之下完成的。
《马关条约》里,日方从清政府拿走了两亿两白银,折合当今人民币800-1000亿。
这些财产,全部都是民脂民膏。
日方靠着华国民众耕种商务一厘一毫攒下的巨额财产迈入了现代化的新社会,可不见派一位学者来华国指导民众进步啊!
更别提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在华投资办厂的条约,说是严重阻碍了华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毫不为过。
公义何在?
进步何在?
功绩……何在?
而就在这样歪曲事实的视频下面,竟然有不少民众留言,“打得好!”、“幸亏有甲午战争,不然我们现在还在给皇上上贡呢!”、“就应该打得在激烈些!”
在今天这个节骨眼上,再加上网友们的讨论,这条视频的热度直接爆到千万以上,热搜榜首。
楚孑的内心无法平静,他开始认真地整理思绪,想要予以还击。
在评论区,也已经有不少清醒的网友,正在将一心橙子所说的言论一一驳斥,以正视听。
但就在楚孑还不知道该如何落笔的时候,手机又弹出一条提示。
“@璞兰大学社科学院V发布了一条新微博,请您查看。”
“@璞兰大学历史学院V发布了一条新微博,请您查看。”
“@璞兰大学V发布了一条新微博,请您查看。”
……
楚孑颤抖着手指,点了进去,只见标题铿锵有力几个大字《侵略有功论,垃圾。》
“这并非是一个评价是否‘功大于过’或者‘侵略’是否有一丝一毫可取之处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是对华国近代史有一定了解,就一定会给出极为统一的回答——侵略本身对被侵略的国家,哪怕只是一点点积极的作用都没有。”
129/200 首页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