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里,在先秦时期,正是秦、赵两国陈兵对峙的主要场地,不止有丰富的史志记载,在后代,直到今天,在这30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出土了无数戈、矛、金属箭头等等作战武器,还有钱币等等流通物,都是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大小小战争的铁证。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考古界的一个说法,‘孤证不立’吗?对于这里,可以说是证据满满了。”
“你们看,我们现在跨过了丹水,已经来到了长平村附近的永录村,这里村南有一片滩涂,名叫马鬃滩,据考古学家和历史专家的推测,这里曾是赵军操练战马的地方,再往南一公里,还有一个村子名叫三军,从名字也能看得出来,那里曾经是赵军的指挥部。”
“这里,是永录村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就是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了。这里就是杨家山。各位能看到再西面一点的那个山峰吗?”
弹幕纷纷回答能看到。
秦铎也会意,驱车而上,楚孑又十分矫健地带着大家徒步了两三分钟,站到了山峰的最顶端,然后他示意摄像机向下望去。
此刻晴空万里,皓日当空,将正片丹水映射的熠熠发光,整片丹河谷地壮阔的身姿尽收眼底。
弹幕也稍稍停滞了一会儿,欣赏着这壮丽的景象。
“两千多年前,廉颇将军正是站在此处,观看战争的形式,大家肉眼所及之处,都有秦兵和赵军厮杀的身影。”
“因此,此陵名为将军岭。”
楚孑说完,沉默了一会儿,给弹幕以时间充分领略此处的风景。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解说,但不难让人想象,曾经的赵军首领廉颇将军,站在此处所看到的场景,以及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痛苦与悲壮。
之后秦铎再开车,带着楚孑来到了将军岭之下。
这里是一片净土被保护起来的考古工地。
“将军岭高百丈尺,不知道当年廉颇将军登高远眺的时候,可能想过,就在此岭之下,会成为无数将士的埋骨地。”
“是的,现在在大家面前的,正是长平之战的其中一座尸骨坑。”
镜头扫过面前的考古工地,这里并不大,只有十余米长,四米多宽。
但细看,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具已经化石化的骸骨。
弹幕再次安静下来。
“这里的尸骨距地表极浅,几乎是只向下挖掘了30公分就能看到,考古学家认为,一来有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随着地质变化和雨水冲刷,让这些尸骨上移了,二来,也有可能当时秦军只对敌方的尸骨进行了草草的掩埋。”
“大家面前的这些,都是曾经的将士们的骸骨。”
“可以见到,这里面的骸骨是无规则的堆砌,层层叠叠,有的是侧面,有的是俯身,整具的身体横七竖八地胡乱堆放在狭小的坑内,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接着,楚孑又陷入沉默。
但此刻的沉默却有着万分力量。
物伤其类,每一个看着直播的观众脑海中都只能萦绕着两个字。
惨烈,惨烈!
稍微懂点考古的观众都能看得出来,此尸骨坑甚至并没有完全发掘,如今所暴露出来的不过是浅层的内容,但管中窥豹,足以能让人想象其下面到底还埋着多少具尸骸。
楚孑沉寂了,弹幕也沉寂了,似乎是在哀悼。
没有一场战争不伴随着血与泪,死亡与掠夺。
而这两千年前无比惨烈的一幕,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
与此同时,褚旭东也终于达到了长平。
他一直在看着楚孑对于此处的直播介绍。也是在看到尸骨坑的这一刻,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带上了橙子头套,匆忙地开启了直播。
第128章
第128章
“天呐, 那就是几千年前长平之战的尸骨吗?”
“没想到被堆砌的如此匆忙。”
“不难想象当时战况的激烈和仓促!”
“这好像还是我第一次在直播中看到这样的考古现场!”
“是的,之前顶多看到过墓穴和水下遗迹,但没想到陆上的战争遗迹这么……悲怆。”
“很感谢能有这次机会直接了解长平之战。”
“多谢主播。”
“多谢璞兰大学历史学院。”
“战争真的太残酷了, 每一场都是,哪怕是内战, 都足以让人感觉难过。”
楚孑看着弹幕, 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总有人会问他, 考古的时候心中到底是什么感觉。
如果说开墓穴和窑址还会有一些“开盲盒”的惊喜和刺激, 那么看到各类遗迹和战争遗址, 这份正面的情绪就被消磨了。
可以说, 在华国,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每一寸土壤,都曾经有过血与泪的纠葛,这些千百年前的血液、嘶吼、拼搏与痛苦,是每一位考古学家和工作者都能感同身受的。
天下之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这种历史的车轮, 这种命运的漩涡, 席卷着当时时代的每一位平民与将士。
这是一种被时代的洪流推着生活向前走的无力感, 当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各种类型的战争中在蜗行摸索呢?
不说远的,就说那些“敌人”,现在不就在用弹幕当做武器在输出吗。
“死这么多人啊?”
“要不是死了这么多人,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啊。”
“所以说战争也是有好处的,解决落后的体制, 也能解决这些多余的人口,哈哈。”
楚孑微微皱了皱眉。
这些话, 也许从某些程度上是正确的。
但不应该在这个时间,用这种方式说出来。
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极脆弱的,很容易被各类外界的声音影响。
而人们构成群体,人们的思想构成群体的思想,思想构成文化,而这些思想的边界,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边界。
有的时候,文化边界的起伏颤动,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一两句话当中。
但楚孑无论是在做偶像,还是现在所谓的“学术型偶像”的生涯中,学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不要给“小丑”搭建舞台。
所以楚孑无视了这些弹幕,转而继续介绍起来。
“在考古过程中,考古学家将这个尸骨坑命名为永录一号坑,虽然现在只发掘了一号坑的上面两层,但除了尸骨之外,也发现了不少遗物,有铜带钩1件、铁带钩1件、陶盆口
沿残片1件。这些物品都对研究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化有不菲的价值。”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此地出土的遗物之外,还从附近村民手中收集回出土于此坑的17枚刀币和1枚铜链。众所周知,附近的村落并不是多么富裕与先进的地方,此前对尸骨坑的保护情况非常之差,甚至附近的断崖上都能看到残存的尸骨。”
“但经过高平市政府与多位专家的共同呼吁、努力,这里的村民也尽显他们淳朴宽厚的本色,几乎是不记回报的将原来在此坑内发现的遗物交给了更能让它们的价值被发现的地方。”
“之前在做海昏侯考古的时候我就曾说过,每一次考古,都不仅仅是学者专家们的奋斗场,无论是附近的村民,还是在关注着这些事的网友,其实都贡献良多,令人感动。”
如果是其他主播,可能会大肆渲染战争的惨烈来起到骗弹幕的效果,但楚孑并没有那样做。
他身为一个大学生,一个考古学的入门学者,能做的,就是把考古情况一五一十地还原给大众。
剩下的事,相信观众会给出答案。
讲解完这些,弹幕也纷纷表示懂了。
于是,楚孑再次示意摄像机远眺。
“大家知道为什么这里被命名为永录一号尸骨坑吗?”楚孑指着远处,说道,“那是因为,这里远不止这一个尸骨坑。”
“在它附近,还有二号尸骨坑、三号尸骨坑……除了尸骨坑外,还有各类长平之战的遗址,共计450余处。”
“仅在一号尸骨坑内,就发现了遗骸130多具,大家都知道,根据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将军坑杀了40余万秦军,虽然至今为止,在考古学方面没有真正地找到这40余万尸骨存在的证据,但根据尸骨坑的数量,也不难想象曾经赵国折损士兵将领的数量了。”
几个数字出来,弹幕又经历了短暂的暂停。
观众们跟随着摄像机远眺,果然见到处处都是考古工地的影子。
在将军岭上俯瞰的时候,只觉得此处风景秀丽,但如今平视细看,才觉得长平之战如此直观。
“除了这些遗址之外,还有两处与长平之战有关的地址,但这次直播由于路程和时间原因不能带大家去细看了。”
“一处是位于高平市市西2.5公里处的骷髅庙,这是一座初建于唐朝的庙宇,但能保存的如此完整离不开历朝历代的多次修葺维护,现如今庙内还存在着明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1609年和清光绪十年,也就是1884年所立的骷髅庙重修碑记。”
“那为什么说这处骷髅庙和长平之战有关系呢?”
“根据《高平县记》记载,白起将军曾在这里坑杀赵降卒20余万,因为当时血流成河,场面十分凄惨,所以当地百姓称这里为‘杀谷’,后来,唐明皇巡视此处的时候,见山头的形状好似一个骷髅头,于是命官员在此地修建一座骷髅庙,以此镇压、祭奠亡魂。”
“同时,村南边的山也更名为了头颅山,不过由于地质变化,现在已经看不太出来头颅的形状了,而骷髅庙所在的谷底,也被命名为了省冤谷。”
“这便是第一处于长平之战有关的遗迹。”
“第二处则更为玄妙一些。”
“在晋城高平市王何村与王降村之间,有一条非常高大的土质岭,岭上几乎寸草不生,但却突兀的立着一个土堆。”
“根据当地世代相传的传说,长平之战结束之后,这里用来堆放赵军的头骨,因为堆放的太多,才形成了这座土堆,所以,这个土堆的名字叫做‘白起台’。”
“但根据考古学家以及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调查,并没有发现有头颅堆砌的痕迹,而这个传说的来源也已经不可考了。”
楚孑也知道,这是一场网络直播,如果一直介绍考古工作虽然震撼,但也会乏味,所以从资料库中也挑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传说来讲讲。
弹幕果然再次活跃起来,同时也激发了不少观众开始科普长平之战的过程和来龙去脉。
楚孑一看,就也不用多讲了,干脆让弹幕自己聊了起来,只在说到有些不正确的内容的时候才稍微温和地提醒两句。
这样和谐的氛围,直到负责导播的同学举起了右手。
楚孑知道,他来了。
于是,他看向镜头。
“我们也知道,就在今天,还有一位以传播历史文化为主业的主播也来到了长平,所以现在,我们将和他进行连线。”
他坦坦荡荡,没什么好遮掩的。
既然你来这里就是为了争论、辩论,那不如直接开始吧。
又有谁会害怕呢?
……
长平村,匆匆打开直播的“一心橙子”听到楚孑这句话,当即吓了一跳。
什么?对方竟然直接提出连线?
褚旭东立马慌了。
按照他的计划,应该是由他介绍长平古战场遗址,并用“春秋笔法”隐晦暗示大家这种战争的丰功伟绩,然后再把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导到那场大清国与霓虹国的战争中,让大家明白侵略有功论。
而且,在他的设想里,璞兰大学历史学院的筹备时间完全没他多,所以应该是他来主动出击,璞兰大学仓促回应。
他甚至都能设想到璞兰大学的主播会如何回应,已经做好了回应他们的回应的准备。
但褚旭东万万没想到,楚孑竟然主动出击。
不止把整个长平之战都介绍的很好,甚至还主动对他连麦。
事实上,这也正种了楚孑下怀。
其实不论是肖院长还是屠銮教授,都没有和楚孑说要主动连麦的事,但他们既然让楚孑先行介绍,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132/200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