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也解释了为何他的妻子去世之后,卓清源对种茶树这么有执念了。
更巧的是,秦铎顺着这条线索,竟然还查到了一点关于“清源村”的记录。
清源村是在卓清源去世后十五年才改名为清源村的,应该是为了纪念和祭奠。
彼时的清源村也算是纳税的大村,但根据县内报告,显示清源村的茶叶采集情况有些过度,于是当时的村长决定,停止采茶三年。
很多村民不干,因为不让他们采茶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于是他们就偷偷采茶。
之后的消息就查不到了。
但是秦铎把这些信息告诉了楚孑,二人聊了一会儿,很快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显然是因为过度采茶而那些村民又屡禁不止,才编出了这样离谱的传言。
毕竟卓清源种茶的动机大家都是知道的,显然这样的传言会让大家都信以为真。
因为当时采茶的年份太短,而这个传言流传的甚远,导致到了今年,大家还在相信这个离谱而又恐怖的传闻。
了解到这些事之后,楚孑心中的一块巨石也落了地。
而马致远也利用这些天的时间,对这个庙进行了全部的三维立体扫描,不止保存了全部的信息,也和当地博物馆和文保局取得了联系,有了这些资料,之后的修复与重建也会方便很多。
楚孑在这段时间,也着重把这段故事重新加工润色了一遍。
因为这个故事对他有大用。
隔天,他就重新召集了之前种茶的那些村民们,让大家来到清远庙汇合。
大爷大妈们很快赶到了,马斯仟却一直没来,楚孑等了半天,给他打去了电话,可马斯仟也不接,楚孑也只好作罢,只当他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再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楚孑不仅带着大家逛遍了清源庙,还和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清源村的历史,以及卓清源前辈种茶,村民们采茶,直到过度采集,为了让大家停下来,才不得不编出这些传闻的故事。
讲完之后,现场的村民们都陷入了沉默。
半晌,一位大爷才开口:“小楚,你说的这都是真的吗?”
原来还不信?
楚孑把准备好的材料拿了出来,都是秦铎帮忙找的,里面哪一条记载了关于卓清源前辈的哪件事都写好了,楚孑的每一句话都有出处,有些联想的部分也都有标注。
但是楚孑讲完一通,换来的还是大爷大妈们的沉默。
“可关键是,我们村里真的有人见过女鬼啊,”一位大妈又道,“你说你也不确定那个传闻是不是编的,觉得是为了让大家不采茶而编的,但万一是真的呢?”
“是啊是啊,我们虽然穷,但还不想死啊。”
“我知道这的确有些封建迷信,可我们从小就一直在听这些,也有人说他们真的见过女鬼,说的可真真的,现在你又说不是,我们该信谁的啊?”
“别说别人了,我小时候就见过,那长发飘飘的,可吓人了……”
大爷大妈们七嘴八舌起来。
别说楚孑只长了一张嘴了,就算他长了十几张嘴,现在也说不清楚。
毕竟这些传闻是大爷大妈们根深蒂固的概念,他们从小就听着这些传闻长大的,就算知道是封建迷信,也因为忌讳而不得不遵守。
楚孑知道要劝说他们放弃相信这个传说很难,但也没想到这么难。
正当他一路解释到词穷,甚至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踉跄但高大的身影忽然出现在了清源庙门口。
来者蓬头垢面,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剃胡子了,看上去特别狼狈。
但他的眼神炯炯有神,简直在发光。
这不是别人,正是消失了好久的马斯仟。
马斯仟上前一步,拿出自己的老人机,举到大爷大妈面前:“叔叔阿姨们,你们知道咱手机都有辐射吧?”
大爷大妈有点懵,但还是点了点头:“是啊,怎么的呢?”
“我刚刚发现,鬼怪对于这些辐射也很有反应,”马斯仟说着掏出了一个亮着小红灯的装置,“你们看,手机辐射只要辐射到了鬼怪,这个小红灯就会亮!”
“有了这个东西,我们就能避开山里的鬼怪了!”
第159章
村民听完一脸狐疑:“真的吗, 这小玩意能测辐射?”
马斯仟拍胸脯:“当然了!这可是我这几天找刘天宝大师一起研究的新技术,刘天宝大师都说好!”
说着,马斯仟就从兜里掏出手机, 给大家看。
界面上显示的果然是马斯仟和刘天宝的微信聊天记录,头像名字都一模一样!
这刘天宝可谓是这帮中老年人心中的“yyds”。
他不光开直播, 还被好多卫视请上去讲养生, 这些村里大爷大妈那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 比如红外床垫、发热围脖之类的, 都是从刘天宝那里买的。
大爷大妈们看到刘天宝的金字招牌, 一下子就放心了。
马斯仟满脸得意, 显然已经瞬间成了大爷大妈们最信赖的对象。
楚孑看着这出闹剧,虽然知道是个大忽悠,但也不得不认可马斯仟的做法。
尤其是马斯仟,之前看他整个人有点推搡,气质很丧, 但现在看上去虽然还是蓬头垢面的,眼神却精神了许多, 跟之前判若两人。
楚孑当然不知道他在这段时间经过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但也很欣慰看到他的变化。
谁还没有一些小秘密呢, 倒也不必刨根问底。
而大爷大妈们显然没有注意到马斯仟的变化,只是被他的言论唬了过去:“这玩意真能探测……不祥的东西?”
“当然了,”马斯仟一通胡诌,“咱们不是说那邪祟之物特别阴寒吗,那是因为它的热辐射低,我们这个红外装置专门根据手机信号频谱分析, 完全能掌握哪里阴,根据卡巴斯基定理……还有这巴西进口的红宝石……”
马斯仟那叫一个“信口拈来”, 忽悠中老年人的话术一套又一套,说了五分钟,愣是没有一点重样的。
楚孑在心里默默竖起大拇哥,这是真牛,这么有逻辑的废话他都说不出来。
但大爷大妈显然信了,吵吵嚷嚷让马斯仟试试。
马斯仟带着大家走出清源庙,拿着小红灯乱逛,忽然走到一棵茶树底下,红灯亮了,马斯仟一指:“喏,那棵树就有。”
哗啦啦——
大爷大妈们让出十几米远。
然后马斯仟又对着旁边一棵茶树,红灯灭了:“你们看,这就没有。”
大爷大妈们神色明显放松下来。
一大爷不解,问道:“为什么有的树有,有的树没有呢?不应该所有茶树都有吗?”
还不等马斯仟和楚孑回答,只见旁边大妈就开始解释:“你傻啊,山上两千多颗树,肯定那些阴物也不能面面俱到啊。”
马斯仟从善如流:“可不,我之前试了试,大概也就是一半的茶树上面有,而且都是那些老茶树,一百来年的茶树上多半没有。”
大妈点头。已经开启了自我攻略模式:“可不,肯定是越老的茶树越那个什么。”
之后马斯仟又带着大爷大妈们逛了逛,果真如他所说,老茶树上一般都有邪祟,年轻一点点的没有。
大爷大妈俨然已经全信了,对着那些茶树指指点点,对于没有邪祟的茶树也不再退避三舍了。
楚孑见气氛不错,赶紧趁热打铁:“既然马同志的发明创造这么有用,各位是不是放心了,可以采那些没有小鬼在的茶树了吧?”
大爷大妈们忽然冷了下来,还是心有戚戚然。
楚孑干脆直接找了棵没有小鬼的茶树,从上面摘下来了几片叶子,“你们看,我也没事啊。”
大爷大妈们吓了一下,但随即点点头。
楚孑看着他们的神色,便知道,这事儿,成了。
……
余后的几天,楚孑每天都很刻意地在村里晃悠晃悠,意思只有一个:告诉大家自己没事儿。
一周之后,村里的那些人基本都信了,好像楚孑确实没什么事。
也是这段时间,楚孑和马斯仟聊天的频率也高了不少。‘
实不相瞒,他对马斯仟那个探鬼装置还是挺好奇的。
“哎呦,这当然不是真的了,”马斯仟被楚孑缠的头疼,“肯定不是真的有鬼吗,都唯物主义社会了。”
“我知道,”楚孑锲而不舍,“但你是怎么做到让老树亮,新树不亮的呢?”
“这个嘛……”马斯仟架不住楚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功夫,还是招了,“这其实是根据GPS精准定位的。”
“定位?”楚孑更好奇了,“快说说。”
马斯仟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就是我制作了整个大清山和小清山的地图,然后一个一个标记了老树和新树的地点,那个红灯就是根据GPS定位来亮的,是挺简单的算法。”
楚孑又惊又喜:“那你不是要把整个大清山小清山都跑一遍,还要记录下这些树的坐标信息,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还行吧,就是工作量大,但也不难,”马斯仟挠挠头,“我不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吗,这都是最基础的了。”
楚孑没想到马斯仟做了这么多工作。
而最宝贵的是,他记录了每一棵茶树的位置。
这个事在别的茶山他都没见过。
一时要说这有这么用,楚孑也想不出来。
但总觉得是件好事。
具体为什么马斯仟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楚孑就没再细问。
不管因为什么,总归是件好事。
要不是马斯仟这次的帮忙,他也不会这么顺利的推进这件事。
看来想让村民直接从历史出发转变思维还是跨步太大了,楚孑很感谢马斯仟,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顺应村民的传统,用一种他们能接受的,哪怕是一个比较离谱的方式,但总归先把工作推进下去,就好。
……
大爷大妈们都接受了“没有鬼的茶树是可以碰的”这件事后,剩下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现在正值冬季,是草木修整的季节,但有一项工作正适合冬天来做。
那就是矮化古茶树。
目前2000多棵适龄的古茶树虽然生长情况良好,但不论是从采摘难度,还是采集收益,都需要进行矮化。
楚孑刚把这个想法和村民们说,就遭到了村民的反对。
这倒不是因为忌讳,而是因为在大众心中,古树就应该好好保护,不应该动手脚,尤其是把它们锯断。
楚孑无奈,又只能和他们好好讲述了一遍。
古树也不是完全不修缮就好,最重要的是,古树还是要为当地的经济服务,那才是第一要务。
不然古树就变成了一棵生长在山林里平平无奇的树了,没有存在的意义。
而且,适当的矮化,也能拉长古茶树的生长周期。
基本上是百利无害的工作。
饶是这样,楚孑也还是不得不费了一番口舌,让大家接受这件事。
最后,还是楚孑说“被锯断的树就不会再招鬼了”,大家才放下心。
说定了这件事,下一步就是要钱了。
让这些老弱病残且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去锯树显然不是上上之法,但要请人来锯树,就得要钱。
一个工人一天工资80-150是肯定要有的,虽然请十来个工人画上几千元算不得什么大钱,楚孑也出得起,但让他或者茶研所出钱,显然不是正规的路子。
幸好,几周以前,楚孑就让毛村长办了一件事。
他用村里的资质,创办了一家茶叶公司,算是村办企业,用不了多少保障金。
很快,这个企业资质就下来了,就叫“清源茶叶公司”。
楚孑就帮助毛村长,用公司的名义,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
之后无论是买茶苗还是现在的矮化茶树,都要用这笔钱。
幸好有他们茶叶所做担保,也有马斯仟之前把所有茶树都定位好了的工作,贷款的申请还比较顺利。
一周之后,这笔贷款下来了。
国家政策好,是无利息的贷款,总计30万元。
毛村长收到钱款的到账通知之后,老泪纵横。
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第160章
毛村长一个劲的问楚孑:“这钱真的是借来的吗?真的没有利息吗?”
楚孑一遍一遍安抚着回答:“是的, 毛村长,这是三年的免利息借款,是我们国家现在助农扶贫的好政策。”
“三年……”毛村长还是不放心, “我们真的还的上吗,只有三年而已啊?”
这一点楚孑已经计算过很多次了, 三年靠古茶树是完全能回本的, 于是再次把表格展示给了毛村长。
156/200 首页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