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林珩(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24-02-08 09:28:05  作者:来自远方
  甲士中有一人十分独特,在他身旁跟随数匹野狼。狼群眼中闪烁幽光,追随战马飞速奔跑,脚步竟然无声。
  壬章在临桓城为官多年,田方一直与他共事。在壬章升迁之后,田方继任成为县大夫。
  两人都是实干派,曾驾战车测量边境线,还曾组织人手增建堡垒,对边境地形十分熟悉。
  野地夹在晋楚之间,常年人迹罕至,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
  两人在巡视边境期间,得知这条河下游有一段极为独特,每逢冬季,河流会短暂枯竭,方便大军渡河。
  “此段近越,楚军不能行,我军却无碍。”
  与楚军初次交锋后,林珩改变作战计划。
  得知国君有意渡河突袭,壬章和田方献策,从枯水河段去往对岸,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林珩采纳两人的建议,当即铺开舆图,召氏族制定作战计划。同时不忘给楚煜送信,邀他会于野河畔,不必前往晋军大营。
  一切安排妥当,晋军在夜色下走出营盘,集结在野河西岸,继而沿河南下。
  大军离开后,临桓城的国人进入军营,伪装大军仍在,迷惑刺探的目光,随时向大军递送消息。
  夜色渐浓,星月益发明亮,为大地洒下一片银光。
  狼嚎声响彻荒野,几匹矫健的身影穿过夜风,闯入越军游骑的视线。
  骑士猛一拉缰绳,控制暴躁的战马。
  几人坐在马背上,熟练地以双腿控马,飞速拉开强弓,锋利的箭矢对准飞驰来的野狼。
  感受到威胁,狼群立刻停止前进,转而在河畔游荡。
  绿色的幽光忽明忽灭,狼群压低脖颈,陆续呲出獠牙,凶态毕露。
  见狼群不退,越骑拉满弓弦就要放箭。
  千钧一发之际,黑暗中传来响亮的哨音,狼群同时立起耳朵,不再摆出挑衅姿态。
  见状,越骑心生惊疑。若非确信对面是狼,八成会以为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犬。
  其中一人曾随楚煜入晋,看到这一幕场景,猛然想起一件传闻,据说晋军中有人养狼,时刻不离左右。
  一念闪过脑海,该名甲士心头一动,立即道:“此狼分明有人驯养,莫非来的是晋国大军?”
  听到同袍的话,几人都是一怔,下意识举高火把望向对面、
  黑暗中,狼群身后亮起火光,出现一队骑士。虽未打出旗帜,身上的甲胄特征醒目,分明就是晋军!
  晋甲望见对面,认出前方是越军,立即减慢行速。
  一人唤回狼群,同对面拉开距离。
  两辆战车前后现身,车上正是壬章和田方。两人先大军一步抵达下游,来到枯水河段。
  夜色下,河水奔腾汹涌,中途河道拓宽,分出大量支流,水位开始急速下降。
  壬章和田方曾见过河中奇景,确定位置没有找错,才不慌不忙驱车上前,向越骑亮明身份。
  “晋中大夫壬章。”
  “县大夫田方。”
  晋越是盟国,此次联兵伐楚,关系愈发紧密。
  看到两人的金印,越骑当即抱拳行礼。
  “两位使君在此,想是大军将至?”一名越甲说道。
  “正是。”壬章颔首。
  越骑得到肯定答案,没有耽搁时间,立刻分出一人返回营内送信。
  骑士飞身上马,一路打马疾行,驰往驻扎在河畔的大营。
  楚煜接到林珩书信,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
  入夜后,他在大帐内铺开舆图,对照晋楚两国军势,思量如何快速抵定胜局。
  帐外传来人声,侍人向帐内禀报,巡逻甲士归营,报晋国大军将至。
  “晋军现在何处?”楚煜合拢舆图,迈步来至帐前,一把掀起帐帘。
  灯光落在他肩头,覆上绣金的绯衣,发上玉簪浮现微光,簪首的卧虎雕纹细腻,华贵异常。
  “禀君上,营前五里遇晋大夫,言晋国大军将至。”
  “善。”
  楚煜当即下令全军拔营,前往与晋军汇合。
  “速。”
  “诺!”
  彼时,林珩所率大军加速行进,距渡河地点越来越近。
  暗夜中,河水奔流不息,浪花击碎凝结的薄冰,荡起一个个漩涡,将碎冰吞噬殆尽。
  越向前行河道越宽,行经一片低矮的土丘,河道完全铺展,牵引出数条水道,如树枝分叉,深深嵌入大地。
  水流撕扯变小,水位不断下降,前方数百米仅余下浅浅一层,覆盖漆黑的河床,一眼能望到底。
  林珩站在车首,望见这一幕奇景,不免心生惊叹。
  远处传来马蹄声,他收回视线,转头寻声望去,只见金光刺穿黑暗,一辆伞车自南而来。
  车上之人一身绯衣,腰间束金带,佩一柄长剑。头上没有戴冠,仅以玉簪束发。发尾在风中飞散,黑缎一般,比夜色更浓。
  “君侯。”望见玄车上的林珩,楚煜扬起笑容,恣意张扬,绝色无双,言是勾魂摄魄也不为过。
  林珩目光微闪,敲了敲车栏,依礼驱车上前。
  月光落下,玄车和金车相向而行。
  两人在河畔重逢,算一算时间,更早于林珩信中所写,旬日再会。
 
 
第一百九十八章 
  晋越大军汇合,分批穿过河道,开往野河东岸。
  数万大军行进,动静自然不小。
  两军派出数百名探骑,各自沿河道巡查,清除一切可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野河下游,水位急速下降,仅在河床上铺了浅浅一层。
  河床堆满淤泥和细沙,掺杂大大小小的石块。部分石块边缘锋利,行走时不小心踩上,皮履也会被割开,脚底极可能被划伤。
  为保证大军顺利过河,探骑先行,紧跟着是轮辐宽大的战车,再之后是满载的大车,最后才是甲士、军仆和扈从军。
  宽大的车轮压过河道,留下并排辙痕。
  锋利的石块遇到车轮碾压,大面积破碎,成片陷入淤泥,再不构成威胁。
  绕是如此,林珩仍不放心。
  谨慎起见,他命人从车上卸下挡板,首尾相连铺上河床,方便大军过河。
  见晋国军仆拆卸挡板,迅速铺设成桥,行动有条不紊,好似演练过一般,楚煜眼底闪过一抹惊讶,遂开口问道:“君侯早有准备?”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未雨绸缪有益无害。”林珩站在车首,单手按住车栏,回望过河的大军,沉声说道。
  每逢大战,交战各方势均力敌,必然死伤无数。
  战后曾有记载,伤者能活命者不足三成。重伤自不必提,轻伤之人也常因发热和伤口溃烂失去性命。
  这次大军出征,林珩特地向国太夫人借调人手,并召集都城内的良医大批量配制伤药。
  值得一提的是,莲夫人呈上一味药方,对缓解高热颇为有效。
  她见林珩感兴趣,主动誊写家中密卷,言伤者发热以及伤口流脓,一个要因就是不曾清理,不慎染上污物。
  “以脏污涂抹损伤,纵有良药也回天乏术。”
  莲夫人不再顾虑家族,一门心思效忠林珩,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她掌握的知识,全对林珩和盘托出。
  有莲夫人提醒,加上谷珍的建议,林珩在出兵之前就做好安排。
  伤药药方和诊治方案装订成册,军中良医人手一册。
  药册发下之前,良医多不以为意。等到通读一遍,都是如获至宝。
  众人的反应如出一辙,将药册贴身携带,空闲时就要翻阅。相熟之人还会凑到一起商讨,都是受益匪浅。
  为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林珩下令铺桥,哪怕拖延速度也要严格执行。
  夜色下,玄车和金车并排而立,林珩和楚煜站在车上,目视大军过河。
  冷风刮过河畔,鼓振两人的袖摆。
  玄色如墨,殷红似血,沐浴在月光之下,披覆点点星辉,如有屏障横亘,令人难以靠近。
  战车全部驶过河床,满载的大车也陆续登岸。
  晋有撞车、抛石器和弩车,车上盖着蒙布,再以绳索捆扎,体积如小山一般。
  越军的大车竟比晋军高出一截,上载攻城九械,自楚煜登位以来,首次完整地出现在大国战场。
  大车停在河畔,军仆快速清点数量,各自守在车旁。
  两国虽为盟友,在伐楚时并肩作战,彼此间仍存在竞争。包括甲士和军仆在内,都在振作精神,昂首挺胸,想要在气势上胜出一头。
  步甲过河时,林珩留意到越军中也有扈从军,并且数量不少。
  和晋军中的羌夷不同,越军扈从袒臂赤足,头发披散,额头、脸颊、脖颈和手臂绘有彩纹,一直延伸至麻衣下。
  他们身上的麻衣十分有特色,像是在布片中间剪开一个口子,直接套在身上,用麻绳在腰间系紧,下摆盖过大腿,边缘在膝盖上方。
  “山夷。”察觉林珩目光所在,楚煜稍一思量,当下心中了然。
  “山夷?”林珩转头看过来,目光中充满疑问。
  “山中之夷,类楚地蛮人。百年前与蛮人同居深山,井水不犯河水。后蛮人归附于楚,奉楚侯为主,山夷的土地被抢夺,部落遭到驱逐,陆续逃入越、楚交界的一片山岭。”楚煜娓娓道来,说明山夷的来历。
  “他们归附越国?”林珩推测道。
  “不算归附。”楚煜摇摇头,示意林珩细看山夷的武器,“他们憎恨蛮人,与蛮不共戴天。同样仇恨蛮人投靠的楚国。加入扈从军是为复仇,还为获取弓和矛。”
  听完楚煜的解释,林珩仔细观察山夷持有的武器,大多是石斧、石刀和简陋的木弓,仅有少数是越国的短弓和长矛。
  “我与山夷首领定约,战楚大军,斩敌首能换武器,也能换取谷粮和布。”说到这里,楚煜似想起趣事,微微一笑,在火光下竟有几分妖异,“还要多谢君侯,行军功爵之法,对我大有启发。”
  林珩挑了下眉,瞳孔中映出楚煜的面容,却没有接他所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数大军穿过野河,开始在东岸集结。
  探骑进一步扩散开,遍及野河下游和中游,马蹄声在夜色中回荡。
  月上中天,河畔冷风阵阵,乌云逐渐堆积,却不见雨水迹象。
  “速!”
  “不可拖延。”
  林珩和楚煜望一眼天空,同时下达军令,命大军加速过河。
  甲士和扈从军开始奔跑,一个接一个踏上木板,踩着同袍的脚印穿过河道。
  壬章完成引路的任务,没有立刻返回下军,而是继续驾车巡视河畔,遥望野河上游。
  田方的车辆行到近前,见壬章遥望远处,正想要开口,猛然间想起一则关于野地的传闻,不由得神色一凛。
  “晋孝公八年,冬,水枯,夜半有雷鸣,洪。”
  两人驻足眺望,望见远处天空乌云密布,心头生出不祥预感。
  “大雨将至。”
  两人对视一眼,当机立断调转车头,飞速奔向林珩车前,道出心中担忧:“君上,河水冬日枯竭,然未断流。遇暴雨,恐水位突涨,需尽速过河。”
  林珩正和楚煜低声交谈,商讨兵围楚军大营。突见壬章和田方联袂奔来,口出担忧。
  料定对方不会无的放矢,林珩不敢轻视,立即召来马桂:“传令全军,速!”
  “诺。”马桂领命而去。
  不多时,晋军再度加快行速,集体奔跑穿过河床。越军也接到命令,紧随在晋军身后,速度丝毫不慢。
  命令下达相当及时。
  待大军全体过河,河道上游突降暴雨,不久传来轰鸣声,犹如万马奔腾。
  浑浊的河水奔涌而至,浪高数米,似一面水墙横推而至。河中水位迅猛上涨,一段段淹没河床,几要漫过河岸。
  众人回望身后,脸色微变,都是心有余悸。
  “若是慢了一步,后果不堪设想。”智渊站在车上,低声说道。
  雍檀的战车在他左侧,闻言点了点头,目光凝望前方,只见黑云漫天,大雨如注。
  “野地冬日少雪,常见冷雨。如此大的雨却实在少见。”成功摆脱一场危机,壬章暂时松了口气。
  林珩眺望远处天空,思量是否该冒雨行军。
  依照探骑回禀,方圆数里不见楚军身影。有极大的可能,楚军驻扎在河道上游,也就是暴雨笼罩之地。
  夜间行军本就冒险,紧跟着发起进攻,晋军能够从容调度,越军会否存在异议?
  “君侯有事为难?”看出林珩的犹豫,楚煜主动开口。
  “确有一事。”林珩点了点头,简单说明计划,询问楚煜意见,“君侯意下如何?”
  出奇制胜,兵行险招固然不错,但接近十万人的军队,且是初次联兵,未必能令行禁止。
  如此一来,战场就存在变数。
  这种变数极可能带来他不乐见的结果。
  听出林珩这番话的用意,楚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短暂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抬眸看向林珩,道:“君侯计策确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有一事必须确定,齐军在何处。”
  越军逆流而上,在野河下游与晋军汇合。
  齐国与楚国有历城之盟,此次受邀出兵,不出意外地话,也已经抵达野地。
  “赵弼之才不下楚项,且行事更加谨慎。齐军与楚军汇合,能设法一战毕其功。若两军分离,进攻楚军大营就需提防身后。”
  楚煜思虑缜密,所言有理有据。
  林珩听完他的话,表情未见变化,而是向车旁的马塘示意:“召苍氏。”
  “诺。”
  马塘领命去往军中,不多时去而复返,身后随行三名男子。
  来人正是苍氏三人,苍金在前,苍保和苍化在后。三人手中各提着一只鸟笼,根据大小推断,里面定然是猛禽。
  “参见君上。”三人放下鸟笼,叠手行礼。
  “起。”林珩叫起三人,道,“楚齐有盟,需知两军大营所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