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林珩(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24-02-08 09:28:05  作者:来自远方
  “阿珩,此事你不宜插手,我来办。”国太夫人靠向软榻,声音晕染怒气,眼底充斥厉色。
  “诺。”
  话音刚落,即有侍人入殿禀报:“缪内史带人求见。”
  “这个时辰?”国太夫人微感诧异,当即坐起身,“召他进来。”
  谷珍提起药箱退出殿外,同缪良擦身而过。看到跟在缪良身后的阉奴,他也仅是扫过一眼,并无多大兴趣,也没有更多关注。
  “此人为珍夫人近侍,称有要事上禀。”
  缪良言明事由,阉奴立即匍匐在地,道出珍夫人的交代:“夫人言,请公子严查诸妾赠礼,尤其是芳香之物,切不可掉以轻心。”
  赠礼?
  芳香植物?
  林珩心头一动,脑海中有灵光闪过,不禁豁然开朗。
  他之前曾有怀疑,下毒一事过于草率,处处都是破绽,极可能是仓促所为,以至于疏忽细节。如今细想,若是为吸引他的注意,遮蔽真正的意图,自是完全说得通。
  国太夫人同他想法一致。
  两人对视一眼,谷珍又被召回殿内,接下另一份重任。
  “你随阿珩去林华殿,逐件详查,不得有任何疏漏。”
  “诺。”
  当日赠礼皆有登记造册,一旦查出问题,很容易顺藤摸瓜找出动手脚之人。
  国太夫人下令时,阉奴始终伏身在地,态度异常恭谨。
  林珩起身走下台阶,站定在他身前,询问道:“珍夫人命你前来,算是一桩人情。她可有事要求?”
  阉奴小心抬眼,视线对上微翘的鞋尖,镶嵌其上的宝石流光溢彩,殷红夺目。
  光华刺痛双眼,阉奴不敢再看。
  他迅速伏低身体,额头触地,谨慎道:“奴主恳请公子,日后得偿所愿,请留公子原一命,容许鹿氏举族守边。”
  林珩陷入沉默,迟迟没有出声。
  阉奴倍感压力,顿时汗如雨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至阉奴脸色发白,控制不住瑟瑟发抖,才听林珩说道:“你回去转告珍夫人,仅凭一件事,换不回两个承诺。”
  阉奴下意识抬起头,撞进林珩双眼,幽暗深邃,如坠入无尽深渊。
  “在上京时,我同公子齐交情莫逆,甚喜蜀国一句俗言,物有价,等价可换。”林珩面带笑容,轻声说道,“如实转告珍夫人,想必她会明白。”
  “诺。”
  林珩转身返回案旁,压力随之消失。
  阉奴小心抹去冷汗,颤颤巍巍爬起身,躬腰退出殿外。
  殿门在他面前合拢,遮去一室灯火。
  阉奴长舒一口气,随侍人离开南殿,沿途都在思量公子珩话中深意,斟酌该如何向珍夫人回禀。
  殿内,国太夫人向缪良下达一道密令。
  “先君留给我的人,悉数详查。”
  国太夫人曾为先君尝毒,为此损伤身体,再也不能生育。
  投桃报李,先君宠爱她半生,薨逝之后留给她三甲强兵,还有一批宫内的人手。
  经历几番风雨,国太夫人从不曾怀疑这些人的忠诚。今日之事却狠狠打醒了她,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先君的遗产既可能是庇佑,也可能是对她的禁锢和提防,为下一任晋侯留下的后手。
  一旦她有不利晋国之举,这些人就会变成她的催命符。
  信任多年,如何防备身后扎来的刀剑。
  “在先君眼中,妻之前,我先为越人。”
  国太夫人并无多大悲伤,更多是怅然,还有被戳破的自欺欺人,微不足道的夫妻之情。
  “能躲过缪良在南殿下手,同谋害你之人里应外合,除了他们不会有别人。”
  “唯有一人的命令会让他们蒙蔽我,做出背叛之举。”
  国太夫人凝视林珩,锁定他的双眼。
  “国君。”
  他们是晋人,生死系在宫廷,自始至终忠于晋国,忠于晋侯。
  “阿珩,你会成为世子,终将成为晋侯。你要牢牢记住,情爱是这世间最无用的东西。优柔寡断不可取,仁慈可为表不能为里,铁血强横才是为君正道。”
  国太夫人神情肃穆,怅然和愤怒早已消失无踪。
  “身在权力顶峰,注定为孤家寡人。先君行事无情,但他无愧晋国,无愧于后代子孙。”
  怨吗?
  或许。
  恨吗?
  并无。
  情绪沉淀之后,国太夫人变得平静,心中甚至生出佩服。
  生在越国宗室,身负盟约嫁入晋室,毕生陷于政治漩涡,早无半分纯稚天真。她被先君防范,也许从未有过真情,却比任何人都能理解他。
  “先君睿智,今上未能继承半分。行事不够果决,总是计较细枝末节。”
  国太夫人捏了捏额角,就差明言晋侯志大才疏,多疑还有些小家子气,压根不像她和先君所生。
  林珩做认真聆听状,秉持沉默为上,不肯轻易插言。
  对于晋侯的评价,国太夫人可以畅所欲言,指摘斥责皆无妨。他却必须谨慎。即便是事实也不能随意出口,至少现在不行。
  肃州城内风声鹤唳,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越国的都城禹州,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楚煜美名传遍上京,大小诸侯国皆有风闻。
  公子煜奉天子旨意归国,车驾入城当日,大街小巷挨山塞海,人满为患。道路上车马骈阗,拥挤得水泄不通。
  天公作美,艳阳高照。
  雕刻玄鸟的车辆驶入城池,漆柱撑起的伞盖反射金光。伞下公子一身红衣,修长挺拔,炽烈如火。
  车驾穿城而过,堪比骄阳冲碎藩篱,触目所及俱是惊艳。
  “公子盛名确符其实。”
  国人发出惊叹,鲜花如雨洒落,万紫千红,绚丽多彩。
  花雨落向伞车,花瓣缤纷飘扬,空气中花香弥漫,沁人心脾。
  前方道路愈发拥堵。
  活泼的少女手牵着手围在车前,笑容欢快,声音甜美。歌声汇聚成最动听的旋律,宛转悠扬,好似黄鹂出谷。
  “公子美甚!”
  越人爱恨分明,性情烂漫洒脱。
  少女们爱慕公子煜,便结伴拦在路中,当面诉说情怀。她们不在乎能否得偿所愿,心中所想诉之于口,入心上人耳中就是畅快。
  楚煜站在车上,单上覆上车栏杆,一枚花瓣飘落肩头,被他轻轻摘下。
  少女们笑容更盛。
  有两人提着花篮走近,将大朵的鲜花抛洒而出。楚煜探手接住一朵,轻嗅花香,随手插入发间。
  乌发似墨,光滑如缎。
  鲜花覆于发上,愈显姿容艳丽。
  一颦一笑间眸光潋滟,雅致风流,勾魂摄魄。
  见到公子簪花,少女们一时间出了神,被人提醒才红着脸颊让开道路,目送伞车继续前行。
  城内万人空巷,人流如织,近乎寸步难行。
  从城门到越侯宫的一段路,车驾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中途数次被迫停住。直至日傍西山,国人热情稍减,队伍才堪堪挤出人群,望见敞开的宫门。
  越国建筑色彩绚丽,飞檐斗拱,独具特色。
  越侯宫位于城北,墙高一丈,墙面涂红。宫门前矗立石雕巨兽,自都城建立就蹲踞于此,历经数百年岁月。
  靠近越侯宫,道路两旁有甲士把守,人群逐渐零散,视野变得开阔。
  马奴挥动缰绳,马蹄声骤然加快,伞车随之提速。
  带着暖意的风迎面吹来,拂起乌黑的发丝。
  簪在发上的鲜花缓慢滑脱,拂过绣金的衣摆,在风中离散坠落。
  花瓣落在地面,接连被车轮压过,悉数支离破碎,融入泥土,彻底消失无踪。
  距离宫门越来越近,马奴收紧缰绳,车辆开始减速。
  越侯早就在宫内等候,迟迟不见楚煜抵达,命人探查才知城内状况。想到楚煜在上京的传闻,不由得摇头失笑。
  “罢了,再等等。”
  松阳君和钟离君坐在越侯下首,素来不和的两人难得保持一致,不乐见楚煜归国。
  越侯膝下空虚,仅同正夫人诞下一子。宫中妾夫人不少,除一人产女,再未有任何消息。
  身为越侯的兄弟,有资格继承爵位,两人难免心生贪念。
  若是楚煜被困上京,或是干脆死在归国途中,越侯之位岂非囊中之物。
  奈何天不遂人愿。
  想到连续几次刺杀失败,钟离君端起杯盏却不饮,只为遮挡阴郁的表情。
  松阳君养气功夫实在一般。听侍人几次来报,得知楚煜抵达宫门,越来越感到焦躁,近乎压抑不住抵触的情绪。
  将两人的表现尽收眼底,越侯未做任何表态。
  兄弟三人角力大半生,彼此之间了如指掌。他知道两人私下里都做过什么,尤其是钟离君。
  想到儿子在信中所言,越侯眸光微闪,手指轻敲膝盖,预感禹州城会不太平。
  为越国计,这场争夺势在必行。
  他也正好看一看,分别数载,自己的儿子是否成长,能否承担一国之君的重任。
  三人各有思量,不由得陷入沉默。只有风过回廊的声响持续不断,顺着半开的窗流入大殿。
  一阵脚步声打破寂静。
  三人同时抬起头,不约而同望向殿门。
  脚步声越来越近,直至停在门后。
  在三人的注视下,门后传来一道声音,褪去少年的青涩,浸染青年的温润,柔和不失锋锐,入耳即难忘却。
  “煜奉天子命归国,求见父君。”
  越侯腾身而起,快步走到门前,亲自拉开门扉。
  松阳君和钟离君对视一眼,同时起身跟了上去。
  门轴转动,吱嘎声响彻殿内。
  阳光透过空隙洒落,直至光影覆盖地面。
  一身红衣的公子背光而立,衣袂轻扬,环佩相击。发上玉簪色泽清透,佩在耳上的玉玦色泽莹白,内部浮现血一般的丝状彩纹。
  见到越侯,楚煜收起人前的慵懒,退后半步整理衣冠,双手交叠平举,朝向越侯躬身。动作行云流水,仪态风雅,无可挑剔。
  “见过父君。”
  越侯托住楚煜的双臂,连声道好:“回来就好!”
  松阳君有些别扭,却还是走上前,摊开大掌拍了拍楚煜的肩膀:“长高了,就是不够壮实。”
  “仲父勇冠三军,煜自然不及。”楚煜坦言,三言两语哄得松阳君哈哈大笑。
  看到三人谈笑风生,钟离君的心不断下沉。不经意对上楚煜的视线,危险的直觉陡然侵袭,心中暗影无所遁形。
  “季父。”楚煜微笑见礼。
  钟离君颔首,旋即垂下眼帘,遮去眼底阴霾。
 
 
第二十七章 
  入夜,越侯宫举办盛大宴会,庆贺楚煜归国。
  大殿内灯烛辉煌,香饼在炉中燃烧,香气袅袅。
  殿前竖起两排火把,照亮通往丹陛的宫道。方形篝火熊熊燃烧,焰光蹿起数米,同银月繁星交相辉映。
  氏族的马车排成长龙,有序穿城而过,停靠在宫门前。
  门前早有侍人等候,确认来者身份,将其引往大殿,在提前备好的席位落座。
  殿前台阶泼洒清水,在火光中急速蒸干,短暂腾起水汽。
  殿内摆放近百盏宫灯,每盏都有半人高,铸造成树形。树枝分叉,尖端托起三只圆形灯盘,盘中注满灯油,灯芯燃烧时散发出阵阵幽香。
  氏族陆续就座,松阳君和钟离君联袂入殿,分坐在两班席位之首,身边各有两名婢女伺候。
  高阶之上设三席,一为越侯,一为国太夫人,另一席不言而喻,自然是为归国的公子煜准备。
  国君未至,宴席不开。
  氏族们枯坐在席位上,面前各有一张木桌,桌上摆放瓜果酒水和羹汤菜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热腾腾的菜肴逐渐变凉,高阶之上始终空空如也。氏族们终于察觉到异样。
  “君上为何还不至?”
  “国太夫人也未入席。”
  “看那里。”
  氏族们交头接耳,互相间窃窃私语,猜测越侯迟迟不露面的原因。
  有人看出端倪,向松阳君和钟离君的方向示意。
  众人福至心灵,不着痕迹看过去,就见两人一改平日作风,尤其是松阳君,暴躁脾气不见踪影,格外能沉得住气。
  “你是说……”
  “八成是国太夫人不满。”
  议论声又起,氏族们心有了悟,有人皱眉,有人沉吟不语,也有人暗自得意,显然是更看好国君的两个兄弟,而非在上京数年的公子煜。
  钟离君端起酒盏,遮去嘴角的冷笑。
  纵然楚煜颖悟绝伦,终究离国多年,除了国君的支持,在前朝没有多少根基。正夫人卧病多年,宫苑握在国太夫人手中,他更是缺乏助力。
  前朝宫苑举步维艰,援手少之又少。
  真实吃过教训,他才会明白,归国容易,手握世子印却是难如登天。
  钟离君成竹在胸,笑容里透出快慰。
  松阳君瞥他一眼,哼了一声。虽不喜国太夫人偏心,但两人此时目标一致,猜出对方做法于己有利,自是缄口不语。
  如众人预料,越侯和楚煜许久不至大殿,的确和国太夫人有关。
  此刻,父子俩坐在南殿中,国太夫人额头裹着绢带,口称身体不适,随意就要打发走他们。
  “我夜感风寒,不宜与宴。”
  国太夫人出身梁氏,先祖曾为一方诸侯,在国战中落败,举族归附越国。
  为巩固人心,三代越侯同梁氏联姻,使得梁氏发展壮大,家中出过五位上大夫,十一位中大夫,牢牢把持下军,成为越国数一数二的大氏族,权威仅在国君之下。
  国太夫人是家中嫡长女,嫁入宫内数十载,接连诞下三子。妾夫人不敢掠其锋芒,先君也多有放纵。数十年如一日,她的脾气始终不曾收敛,反而愈演愈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