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家主挂记,一切都好。”
“你也别总是惦记着外室嫡庶这些事情,不论什么身份,终究是我凌家人。”
“自然是要与凌家同生共死的,凌家若是不能屹立不倒,你这凌家少爷的身份也只是张催命符!”
凌道忠捋了捋胡须,倚在太师椅上俯视季许。
“季许明白。”
凌道忠对他谦卑的态度十分满意。
“既然明白,就回去告诉四皇子,再有两天就是使臣宫宴,他必须完好无损的出现在宫宴之上,懂吗?”
季许眉头微动,轻声应下。
宿醉的秦景林早上起来头痛欲裂,摸了摸身上才发现昨夜自己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
第六十二章
他坐起身,努力回想昨夜发生的事情。
他为了道歉特意精心准备的剑舞饮宴,他们两个在烛光下推杯换盏,似乎还谈及了穆以澜小时候的故事。
然后...
秦景林震惊的捂住嘴。
那是现实吗?还是他醉酒后的梦境?
秦景林提着衣摆跳下床,快步走到窗边。
昨夜坠落的酒壶静静的摆在那,无声的证明着一切。
穆以澜真的吻了他!
这算什么?酒后乱性吗?
还是说...
秦景林的脑子痛的要炸开了,忙用力甩了甩头。
一连几天,秦景林都试图让自己避开那天的记忆,一直到使臣宫宴当天,秦景林都再没见过穆以澜。
他甚至有点怀疑穆以澜是不是故意躲着他。
好几天不曾见过舒星飞,之前在水映月跟踪的那人也不知道穆以澜查出来没。
秦景林下意识的想要去找穆以澜,可一回想起昨夜发生的事情,他的脚步便瞬间停滞。
使臣朝拜,新年伊始,合宫欢庆。
连被禁足的二皇子和萧嫔都被放出来参加宴会,显然皇帝极其重视。
秦景林的座位与两位皇弟比邻,许久未见,两位皇弟的精神竟一个比一个好。
他之前还听说四皇子的伤还没好全,可今日一看,丝毫不像受过伤的样子。
就连梅花节后就再也没见过的长乐公主,也笑盈盈的坐在座位上与诸位大臣家的女儿谈笑风生。
大殿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使臣行了朝拜礼后,皇帝笑着让诸位落座。
“诸位在我安梁住了半月有余,不知感觉如何啊?”
“回陛下,下臣等来此天贵之所倍感荣幸,这半月可谓是大开眼界啊!”、
其中一位褐色衣服的使臣率先站起开口。
“哈哈哈!北境一向苦寒,贵使没见过这些珍馐,可别把鱼目错当珍珠了!”
听到那人的话,皇帝本来正欣喜,北祁虽然地处偏远,领土也大多苦寒,可全民皆兵,实力不容小觑。
他们的使臣能把自己放在这么低的位置上,正说明安梁的强大。
可金康使臣不咸不淡的这么一句,倒是让刚刚想应承的几位大臣不敢吭声。
金康与安梁向来摩擦不断,边境时有战争爆发,这次朝见他们并没有选择国中使臣或皇子,而是选了个未曾听闻的公主领团朝拜。
秦景林目光扫向那位公主,一身粉色襦裙,坐在那里神色淡淡,他们使团的人刚刚说出那话,此刻殿中的目光都集中于几人身上,可那公主却像是没感觉到一样,自顾自的喝着茶。
“贵使这话什么意思?出使之前临时更换人选,如今言语上又如此傲慢,我看你们就不是诚心来觐见我们安梁!”
“都说安梁人温润儒雅,玩不过说句实话,就如此动怒,想来谣言并不可信。”那使臣依旧一副傲慢的样子,句句呛人肺管。
皇帝脸色极其不好。
“费长史,这里是安梁,不是五哥府邸,不容你如此放肆。”
一直安静的公主将茶杯放下,声音淡淡道。
那人被自己人噎了一句,回头怒视公主,刚要说些什么,却被公主打断了。
“听闻安梁各个技艺精湛,四书六艺皆通晓,不知陛下可否有机会让我们这些使臣领略一番?”
终于将话带到了正题上,刚刚静观其变的几个小国使臣也纷纷附和,原本低沉的气氛再次热络了起来。
“哦?不知诸位都想如何啊?”皇帝再次摆出一副容人雅量的模样,笑眯眯的问询。
“臣听说四皇子的字写的极好,一直想求一幅。”
“臣队中有人仰慕赵大将军,一直想比试一番。”
皇帝声音刚落,众位使臣便七嘴八舌的开口。
殿中一时热闹异常,都是诸位使臣所求。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抄起桌案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使臣说来说去,不过都装着自己的小心思罢了,其实何须如此麻烦?”
其中一个少使朗声道:“西晋有名家夏俊明,此子三岁习文,五岁作诗,武学上也颇有造诣,周遭众国中难有出其右者。”
“不如便请他与安梁储君切磋一番,我们也好一睹风采!”
秦景林眉头轻挑,话题终归是引到了他身上。
他自跟随在太傅身边学习起便听说过夏俊明的名声,许多名家老师都败在他手下,这人要他和夏俊明比试,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皇帝显然也知道夏俊明的地位和实力,皱着眉道:“朕听闻此子虽以天才称,却从不出城,向来只有别人拜访他的份,贵使何出此言?”
那人还没吭声,另一边的使臣起身回应道:“陛下有所不知,此次出使,夏公子特意与我国皇帝上奏,如今已跟随使团进京。”
皇帝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夏俊明这样文武双全各国有名的人,西晋的使团名单上居然不标注一下,而是让人就这么跟随着进了京。
不知是不重视夏俊明,还是没把使团觐见的规矩放在眼里。
“此次夏公子来只为与贵国储君切磋一番,并无他意,所以便未曾写在名单之上。”
许是察觉到皇帝的怒意,西晋使臣特意解释了一下。
事已至此,何况今日是众使臣觐见,皇帝也不能真的表露什么。
“夏卿想比试什么?”
“陛下,各国君子皆习六艺,不如从六艺之中抽出三个让两位比试切磋如何?”
皇帝没有吭声,目光扫向秦景林。
“太子怎么看?”
秦景林起身上前一步:“父皇,使臣远道而来为睹我朝风采,儿臣虽学艺不精,但也不想扫各位的雅兴。”
“既然众臣皆请,儿臣自不会推脱。”
各国虽然趁着新年派遣使臣,却也并不意味着都臣服于安梁,诸如金康等国,派遣使臣更多是为了打探情报,以备日后所需。
秦景林这话倒像是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看安梁有多么强大一般。
底下几个使臣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只是切磋,没有彩头,不免无趣啊?”
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使臣趁机插嘴。
第六十三章 赌注
“夏公子将此物托付于臣,作为此次切磋的彩头。”
西晋使臣从袖口掏出一块美玉,展示给众人。
有眼尖的立马认了出来:“这不是夏公子的菩萨玉吗?”
“听说夏公子出生没多久便在家里遇到一个老妇,老妇将此玉送到他怀中,随即化作一阵烟消失不见,自那以后,夏公子领悟精髓,聪明绝伦!”
“竟将此等宝物拿出来做彩头,夏公子这是断定自己不会输啊!”
“那是!夏公子什么人啊?人家各种比试就没输过,前几年与文坛大家的那番辩论,时至今日依然无人能敌!”
众使臣七嘴八舌的嚷嚷,对夏俊明一片称赞,少有人提及秦景林,似乎他败局已定。
反观安梁这边,二皇子和四皇子都紧皱眉头,皇帝更是完全看不出喜怒。
夏俊明拿出的根本不是菩萨玉,而是他美名远播的身份。
同样的,秦景林这边也必定不止以物压宝。
他们关起门来怎么斗都行,可如今这群人不怀好意,冲着的不是秦景林,而是安梁的储君。
“一场切磋而已,何须要搞得什么彩头?”四皇子淡淡开口,刚刚还七嘴八舌的使臣瞬间没了动静。
“四殿下这话恕下臣不敢苟同。”金康先前的费长史出声反驳。
“我们平日在家喝花酒尚且有几文赌注,何况是这种难得一见的场面?若是什么都没有,那比试又有何意啊?”
“比试可以是为了切磋观赏,又不是一定要论个输赢!”
一个武将出声。
“夏公子连菩萨玉都拿出来了,安梁诸位却还在纠结要不要彩头,恐怕根本是觉得自己赢不过夏公子吧!”
费长史嘴皮子功夫厉害的不行,这话一出,饶是四皇子也无话可说。
秦景林眼神示意秦景泽,唇间勾起一抹笑,从腰中解下一块玉佩道:“费长史说的有道理,既然夏公子已经出了彩头,本宫也不好枉顾。”
“这块玉佩是本宫母后去世前留下的,便与夏公子的菩萨玉一起,做此次比试的彩头吧。”
两块玉佩隔空相望,代表的都是自己主人的身份地位。
夏俊明若是输了,此前的光彩消失,无人再会如此夸赞他,他自此销声匿迹,跌回芸芸众生的尘埃之中。
秦景林若是输了,这太子之位拱手让人,恐怕性命也难保全。
“还是太子殿下明事理!今日夜深,不如便在这宴席之上抽签定夺比试内容吧?”
西晋使臣爽朗一笑,眼神像看到了柔弱的猎物。
“既是本宫与夏公子的比试,那内容的定论总该要双方在场,本宫并未看到夏公子的身影。”
“夏公子不喜人多,比试的一应事宜已经交由下臣打理。太子殿下无需担心。”
秦景林挑眉,没有吭声。
皇帝也有些不大满意,可这么多人在,也不好为这点小事发作。
“既如此,便今日抽了吧。”
皇帝沉声道。
不多时,下人们带上来纸笔。
“都说安梁四皇子书法卓绝,今日这此生难求的比试,不如就由四皇子为我们写字吧!”
西晋使臣话一出立马赢得大家的赞许。
秦景泽抬头看了眼皇帝,得到默许后起身走下台阶,在众人面前将六艺各写在纸上,投到备好的木盒中。
礼、乐、射、御、书、数中抽取三个作为比试的内容,三局两胜。
“不知可否让宁定公主来为我们揭晓答案啊?”
西晋使臣东拉西扯,想把殿上所有人都拉进来的样子。
金康的宁定公主饮下一杯酒,又夹起了面前的小菜,仔细的品尝,似乎没听到西晋使臣的话。
费长史点点头,很满意公主不急不躁的样子,开口道:“抽个签而已,难道还劳动我们公主大驾?太子殿下不是在这吗?让他抽不就好。”
西晋使臣刚要反驳,宁定公主却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利落的站起来走向殿中。
“不就是伸个手吗?都放进去了?”
对上宁定公主目光的秦景泽点点头。
宁定公主左手背在身后,右手直接伸向盒子,一把拿出三张纸条递给西晋使臣。
“哝。”
“可别递给我,劳烦公主念出来。”西晋使臣笑着摆摆手,拒不接收。
宁定公主撇了他一眼,展开纸条:“两位天才要比试的是…”
她刻意拉长了声线,似乎十分喜欢众人期待的模样。
“乐、射、御”
随即将纸条夹在修长的手指中展现给众人。
“居然是偏武学,听说安梁太子重文,不喜武事,怕是要输啊!”
“切!他就算重文也比不过夏公子啊!选到武也好,至少不会输的太惨!”
“啧啧啧,还以为这次能欣赏一番夏公子的才华呢!真可惜。”
众人一来二去的吐槽,毫不避讳在场的秦景林。
“太子的武学有那么不好吗?”赵秋云看向身边的贤妃。
皇帝为表惜才之心,特意让贤妃与赵秋云同坐,倒也给了他机会了解一下朝中事物。
“林儿只是不爱表现而已。”贤妃看着秦景林的背影淡淡解释。
“你在京中待着无趣,没事也可以和他多切磋一下。”
赵秋云了然,只是三日后比试,他现在再怎么练习恐怕也无济于事。
比试的事有了定论,这宴饮也没有持续更长时间,皇帝率先离席以后众位使臣也纷纷退去。
贤妃特意等着大家都走的差不多了,才走到秦景林身边陪他一路往东宫去。
赵秋云跟在身侧,眼看要进入后宫的地界,他停下脚步,又宽慰了秦景林几句,这才站在那目送两人离开。
赵秋云回头缓步离开,走到一处无人的偏殿时站定回望。
“出来吧。”
黑暗中,一身粉衣若隐若现。
“见过骠骑大将军,初次见面,寻燕这厢有礼了。”
宁定公主说着,行了个万福礼。
苏寻燕,金康皇帝第三女,一直默默无闻,这还是第一次在政事上见到她的身影。
赵秋云早察觉到有人跟着他,但没想到竟是这位公主,他压下心底疑惑,躬身回应道:“宁定公主。”
第六十四章
“赵将军天人之姿,不论是身着铠甲在战场之上,还是一身素衣回归朝廷都是不减英姿。”
“夜已深了,公主甩开使团之人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寻燕听闻将军在战场之上杀伐果断,偶有巧思能把对面打的溃不成军。”
28/6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