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的人松了口气。
“但是,接下来一到三个月都是考察期,干得好的可以升职,干的不好会降职,如果降到基层后,还是态度不端正,将直接被辞退。”
“而且,这个考察会以后每隔三个月就要做一次,大家是升职还是降职,那就各凭本事了。”
这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起来了。
喊不公平的居多,基本都是在厂里呆的久的老人,本来按照资历就可以往上走一走了,新规则一出,基本打破了大家原本的设想。
陈晏初也不跟他们废话:“不愿意可以随时走,愿意的,去人事那里重新签订劳务合同。”
这又不是国营企业,哪有什么一辈子的铁饭碗。
大家顿时没了声响,他们做了半辈子工人,走了能做什么呢?更何况每个人都上有老下有小的。
见没有异议,陈晏初就让新招的人事给大家讲解了公司晋升制度,以及日后的规章制度。
基本都是沿用以前在现代上班那一套。
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社畜,对如何制定公司制度还是了如指掌的。
规章制度虽然比以前严苛,但他也不是周扒皮。
在京市,正常的工人工资一般是25-40不等,他新定的薪水,一个月最低也有35块钱,干得好了,还有年终奖金发,需要加班加点了,还有加班补贴,只要好好干,整体算下来,不比外面的差。
见生产部安顿好了,他就开始筹划药厂的产能。
这些机器大多是生产西药的,目前厂里西药不需要那么多生产线,他得砍掉一些留在另外两部分上。
那就还得买机器,继续招人,按照他的规划,这个产能还是有点小。
陈晏初在药厂转了一圈,心里大致有了规划。
但一说起扩大规模,诸瑾东还是有些担忧:“咱最近出门办事,不管去哪,都带着养生礼盒,确实是有些效果,现在很多干部领导都主动打电话来咨询购买。”
“但这毕竟只是小范围的传播,你再扩大生产,积压太多,卖不出去了怎么办?”
本身有些补药的保质期都不长。
陈晏初笑了:“谁说我要光靠他们了。”
“就靠他们口口相传,得传到什么时候。”
第147章 拍摄广告(加更)
诸瑾东心有疑惑:“那你打算怎么办?跟为民制药厂一样登报宣传?还是派人去医院谈合作?”
陈晏初胸有成竹的说:“拍广告。”
“什么?”
“找人拍广告,在电视上不断投放,报纸也只是小范围的,但现在很多人家家里都买的有电视,如果在上面循环播放,全国的人都能看的到我们的药厂,那才能彻底打响知名度。”
“到时候不光全国各地都要来我们厂里拿货,我们还要把分销点开到每个角落,你说我们这生产规模跟得上吗?”
诸瑾东听到这,也被他勾画的场面震撼到了,脸上一喜,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喜滋滋的忙去了。
见其他人都安排好了,季修铭委屈巴巴的跟在后面:“那我干嘛啊,学霸。”
陈晏初看着他:“你先跟我找人去拍广告,等到时候成片出来了,你来负责销售部怎么样?”
现在药厂没有名气,别说推销了,推销员都未必招的来。
季修铭有些疑惑:“销售部?”
“等我们广告播出,名声打出去了,再大量招聘推销员,天南海北的跑,把我们的药品推销到全国各地,不然大家光在广告上看到我们的药品,但自己所在的城市根本买不来,那钱不就白花了。”
“所以,有了销售部之后,我打算在全国建立上百个经销点,这些网点可以调剂当前城市的余缺量,并且能够直观反馈药品流入市场的各方面信息。”
“而这些,以后都交给你负责。”
季修铭兴奋的脸色通红,连连保证:“没问题,保证给你办好了。”
陈晏初笑了:“什么叫给我办?大家都有公司的股份,干的好了年终的分成都有大家的一份。”
大家虽然都是朋友,但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的。
当初贷款是陈晏初以自己的名义办下来的,所以他理所应当的拿了大头,拥有公司的任意决策权。
其余几人根据职位高低,都分得5%-10%不等的股份。
诸瑾东兄弟俩适当多些,各15%,毕竟药方基本都是诸家提供的。
大家对这种股份制的运作模式接受的很快,自然知道药厂效益越好,自身利益越高的道理,各个都使出浑身解数。
说到拍摄广告,陈晏初想到了之前听叶慧说,他们学校附近有一所综合性的艺术大学,他打算去那碰碰运气。
两人出药厂的时候,叶然刚好忙完手头的活出来找陈晏初,现在招了部分人手,已经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了。
但生产部门每日生产药丸所需的药材,都是由他亲自用稀释的灵泉水处理的,这关键的一步,他不放心交给任何人接手。
叶然听说两人要找人拍广告,就感兴趣的跟上要一起去。
几人到了京艺,虽然是放暑假的时间,但学校里依然有学生。
里面还有一些人拿着摄像机在拍着什么,旁边一堆围观的学生。
正中间站的男男女女,各个都很亮眼,颇有一种百花齐放的感觉。
他们凑近了问离得最近的人:“请问,这是在做什么?”
那人扭头说道:“这是我们学校导演系的老师,叫谢飞,据说是在筹备自己的新电影,现在正在试镜。”
听到这,陈晏初眼前一亮,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
几人没上前打断,而是在一旁耐心的等着谢飞忙完手里的活,一直到天色有些暗了,那边才收工。
等收了工,陈晏初上前:“谢老师好。”
谢飞扭头看他一眼:“你是?”
“我是医大大一的学生,听说您曾经拍过不少电影,今日特地过来,有事想跟您商议。”
谢飞瞥他一眼:“有事说事,磨磨唧唧的。”
陈晏初也不生气,依旧笑着说:“我最近自己开了一个药厂,想找您拍摄一条广告,打算投放到电视台播放。”
谢飞听到这,这才认真的看了他一眼:“广告?”
“对,就是以有情景剧情的模式,找专门的人来表演出来,最终突出我们产品的特点功效,又能让人有记忆点的广告。”
谢飞若有所思的看着他:“你怎么会想到拍这个?”
陈晏初认真回他:“我们制药厂刚开起来,没有什么名气,知道的人也不多,我本想登报宣传的,但登报也只是小范围传播,左思右想,这才想到电视播放宣传的方式。”
谢飞听完,突然冷不丁的问了一句:“那你认识声笙服饰的老板吗?”
“什么?”陈晏初听到这个名字,心里突然想到一个人。
只听谢飞指了指他身后:“喏,就是身后那位,她是第一个找我拍广告的人,不光如此,我的新电影的所有服饰,都用的她店里的衣服。”
陈晏初转过来,看到了许久未见的余声笙,正款款走来。
只见余声笙穿着鲜艳靓丽,款式新颖的衣服,在人群中格外的醒目。
陈晏初没想到,半年没见,余声笙也不声不响的开起了服装公司,并且两人还想到一处去了。
“许久未见了,陈知青。”
“好久不见。”
谢飞在一旁嘀咕:“你俩认识啊,我说怎么一个两个都找我拍广告呢。”
“拍广告?”余声笙有些惊讶,接着目光转到陈晏初身上,眼神略有深意。
接着她意味深长的笑了下,说了一句其他人都听不懂的话:“你也跟我一样吧?”
陈晏初笑了笑,并没回答。
见他这个态度,余声笙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了,也没再追问。
“明天有时间吗?我们一起商量下广告的事情吧?我这边已经写好了剧本,就等谢导这边试镜完就要开拍了,所以,你的可能要稍微等一等了。”
陈晏初点点头:“可以。”
反正他不是很急,现在药厂还在招人,各个岗位都还没完善。
两人约了明日见面时间,余声笙就去和谢飞商议拍摄进度了。
“走吧。”
陈晏初刚走了两步,发现季修铭还愣在原地。
他又折回来:“发什么呆呢?”
季修铭捂着自己的心脏,念叨着:“完蛋了,我......。”
“什么?”
季修铭转过来,一脸害羞的跟陈晏初说:“我......我好像一见钟情了。”
第148章 再遇知青
陈晏初看他这副春心萌动的样子,又扭头看了一眼正在认真做事的余声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加油,喜欢就去追。”
说罢拉着叶然就走了。
独留季修铭一人在原地害羞,踌躇半晌,不敢上前。
两人出来后,叶然突然想到最近同样早出晚归的叶慧:“姐姐上次说她最近找了个兼职,好像是在附近的一个报社打杂,这会应该要下班了,我们要不要去接她一起回家?”
陈晏初问道:“你知道她兼职的是哪家报社吗?”
叶然摇摇头。
最近两人忙的晕头转向,根本无暇顾及她。
说话间,两人从学校出来,拐上了最近的街道。
这个点刚好是大家下班的时间,看着街上车水马龙,人来车往,陈晏初一手拉着叶然,一手护着他,在人群车辆中穿行。
“不然我们先去吃饭吧?这会路上人太多了。”
叶然点点头。
两人转身进了一家离他们最近的饭店,门口的侍者引着他们往里走,刚走到一半,就看到大厅角落里赫然坐着两个熟人。
陈晏初碰了碰叶然的胳膊,叶然顺着他的暗示看过去,脸上止不住的惊讶。
那边两人无意间对上两人的视线,顿时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一起吃吧。”
是赵和安和叶慧。
叶慧脸色涨得有些红,心里还有些莫名的心虚。
陈晏初给叶然拉开椅子,看了桌上顿时有些紧张的两人一眼,心里有些好笑:“姐姐不是说找了个兼职吗?”
叶慧红着脸点点头:“是赵同志帮我找的,他在给一个报刊投稿,顺便帮我找了这个兼职,我就是出于感激,请他吃个饭......”
赵和安也有些莫名的紧张:“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平日里搭把手也正常。”
陈晏初点点头,没再问什么,转头问赵和安:“你现在在报刊投稿?”
赵和安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就听叶慧有些兴奋的说:“你不知道,赵同志写的可好了,文辞犀利,一针见血,我们报社的主编都夸他有才。”
说完,才后知后觉的红了脸,赵和安也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冲她笑了笑。
莫名的暧昧氛围,在两人之间萦绕。
陈晏初:“......”
叶然:“......”
饭还没上来,两人就已经有些饱了。
陈晏初和叶然对视了一眼,心里有些了然。
后面安静的吃完后,走的时候陈晏初推脱说和叶然有事去药厂一趟,就和那两人分开了。
回去路上,叶然问道:“赵和安人怎么样?”
陈晏初点点头:“还不错,人挺好的,以前在知青点也经常帮我。”
叶然放心了不少,姐姐虽然比他大,但毕竟是个女孩子,还是会怕她吃亏。
两人回去后,默契的没再和叶慧问起赵和安的事情。
在连续几天的大量招聘后,药厂的职位终于趋向于稳定,各个岗位也开始正常运转。
最近一系列的转卖,买入,换老板,招聘等动作,也让京市不少药厂注意到新来的老板。
尤其是和原厂一直有竞争关系的为民制药厂。
不过在听说这新厂主要做中成药和补药后,又放心了不少,至少不用继续打擂台。
而京市不少报刊,也连续报道了好几天,主要内容还是唱衰新厂。
文汇报刊甚至认为这地方风水不好,谁开谁倒闭。
所有人都在看新厂的热闹,不过陈晏初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药厂虽然刚刚步入正轨,但他整日依然忙的像个陀螺一样。
他和余声笙两人商量了广告的细节后,决定拍摄的时候,相互穿插对方的产品,也算是互惠互利。
毕竟两人没有竞争关系。
在剧情上,两人商量着加入了一些连续剧的桥段,分别拍了很多个广告的片段,这样不仅能起到宣传效果,重复播放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腻。
等这些都处理好了,就开始找人拍摄。
而陈晏初没想到的是,余声笙广告的主人公居然是钱安娜和周晓宁。
这是谢飞自己选出来的人。
钱安娜和周晓宁也没想到,找她俩拍广告的居然是陈晏初和余声笙。
这两人不光考上大学,居然还做起了个体户生意。
等四人坐下聊了聊才知道。
他们几个考上大学走了以后,钱安娜就不耐烦呆在村里,刚好上面回乡的政策宽松了不少,她就托父母走了走关系,靠着艺术特长被招进了安市的文工团。
又碰巧遇上京艺在各个文工团通过补录来补齐招生人数,她又恰好被选中,就这么进了京艺。
虽然过程曲折,但现在也是一名名正言顺的大学生了。
据钱安娜说,她走的时候,林枫被家里托关系调走了,李则闻被部队选中当兵去了,其余人,还在村里苦苦熬着。
人选定了之后,后面的拍摄陈晏初就没再跟着,而是让季修铭全权负责。
66/127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