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进种田文里当中医(穿越重生)——醉千归

时间:2024-02-15 09:16:43  作者:醉千归
  “好。”
  两人安静地牵着手,并肩躺着。纪应淮摩挲着立夏柔软的指尖,问他,“你想考科吗?”
  “我……”
  立夏盯着黑漆漆的帐顶,他怎么会不想呢?
  四处寻不到纪哥哥的那些岁月里,他无数次午夜梦回,除了梦见与他重逢,就是梦到两人一块上朝。
  在那意气风发的年纪,本来前程似锦,对未来有无限期许,却被一个莫名其妙的道具完全改写了命运,变成了他人向上爬的工具。
  “我想的。”安立夏说。
  他很想考科,很想走到前朝,做一番事业。如此,才不枉他爹娘坚持送他去读书的一番苦心。
  也不辜负曾经努力的自己。
  “那我去渭城的时候,你要专心读书,”纪应淮与他十指相扣,道,“你我都已经过了童生试,后头的书当时也全都背过了几遍。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又有举人考试了,立夏,你会完成你想做的所有事情的。”
  “夫君,你要走很久吗?”立夏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些许端倪,心里突然像是空了一块似的。
  纪应淮也不知道,他只能说,“我会尽早回来的。”
  透亮的晶片又自空中开始向下飘落了,深夜的京城被笼罩在了茫茫的飞雪之中。
  “啪——”
  清晨响起的第一声鞭炮与霞光一同划破了京城静谧昏暗的天,不管期人们期待与否,除夕都按时到来了。
  【作者有话说】
  翻评论有感,给小纪和立夏画了一张图放在了wb,快笑鼠我了,《他超爱》
  -
  明天要理东西,保两千争三千(贴贴),后天回到宿舍就能正常日3了。
  感谢在2023-10-05 21:38:26~2023-10-07 00:21: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1380687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菓菓、竹子精 2瓶;41380687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除夕夜
  按照习俗, 除夕早上要去祭祖,给先祖们准备点心,烧些纸钱。回来后, 就是清扫屋子、贴对联、包馄饨、煮年夜饭……
  忙碌的氛围从清早开始要一直持续到守岁结束。
  不过这些内容都不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 他们盼着的是玩那“噼里啪啦”响的炮仗,还有擀馄饨皮剩下来的面团。
  难得可以休息,又是大冷天的, 纪应淮抱着安立夏赖了一个时辰的床,外面都彻底亮透了,他俩才慢慢悠悠地起了床。
  小芸一想到过年就莫名激动,她很早就醒了,吃过早膳后一直在外头堆雪人, 还自言自语地跟雪人们一块玩角色扮演。
  纪应淮去给立夏打热水洗脸,一开门, 就瞧见了院子里头整整齐齐列着队的雪人阵。
  “……?”
  八乘八的方阵,一共两方,面对面地杵着,好大的场面。
  纪应淮有点震撼。
  “小芸元帅,把毛手套戴上再玩, 要不该长冻疮了。”
  小芸从领队的大雪人背后探出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脑袋,她朝师父挥了挥手,“戴上了戴上了, 师父放心,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统帅下的英勇战士是不惧严寒的, 因为我们有钢铁般的精神!”
  “好, ”纪应淮忍不住笑了一声, “元帅英武神勇。冻疮膏在壁柜第二层, 够不着的话边上有椅子。”
  “知道啦。”小芸元帅朝他比了个帅气的手势。
  太子一家清早就被皇帝召去宫内了,王府内虽然布置得很有过节氛围,但主子不在府上,难掩冷清之感。
  洗漱完用早膳时,纪应淮问立夏要不要去新家跨年。
  那边该有的东西都有,装修是两人一块敲定的,比小院温馨也更宜居。日常有家仆在那儿打理着,屋里上漆的气味该散去的也散干净了,这会过去住正正好。
  安立夏自然是同意的,他正愁着在哪儿祭祖呢。
  他们爹娘的坟都在村里,这会赶回去显然不现实,但也不能随处找个地方祭拜。
  中元节那会在小院烧了纸,安立夏心里总觉得不太合适。当时刚来京城没多久,无处可去,算是局势逼人。
  这大过年的,自己家又建好了,还在王府里头烧纸的话,怎么想都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稍微理了点东西,他们就上车去了新家。
  小芸元帅离开了自己的雪人士兵们还有点不舍,但一看到马车里香香甜甜的糕点和边上摆着的小红灯笼,她顿时就把院子里的方阵抛到了脑后去。
  “芸姑娘。”到地儿时,柱子悄悄喊住了小芸。
  小芸仰着头,“柱子哥哥,怎么啦?”
  “你要不要玩小摔炮,”柱子问道,“老爷让我去买点烟花晚上放,刚过来的路上,我看京城里好些孩子在玩那东西,想着你要是喜欢,我也给你买点回来。”
  “要!”
  小芸欣喜地蹦了两下,“我想玩的,谢谢柱子哥哥。”
  “好嘞,等会拿回来了就给咱芸姑娘送来。”柱子拿着纪应淮写给他的购物清单,出门去了。
  温暖的炊烟自屋顶飘入寒风中,因为要祭祖,这会小厨房已经在忙碌地准备餐食了。这府上的下人都是柱子亲自去挑的,他办事很稳妥,买来的侍从们都很勤快,手脚也是如出一辙的利索。
  瞧着里外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的宅子,纤尘不染又透着生活气息,一进里头就觉得温馨舒适。
  安立夏在书房里,他摩挲着架子上摆得满满当当的书籍,眼里藏着欢欣。
  这些都是纪应淮自己去书铺买回来的。里面有科考相关的,也有医学相关的,并排放在一块,就像他俩在一起一样和谐。
  “师母,”小芸捧着一沓红纸进来,“师父让我和您一块写对联,还要写福字。”
  “你师父在做什么,他怎么不过来?”安立夏问。
  小芸把卷好的纸张平铺在桌上,拍了拍手上沾到的红粉,道,“厨房阿嬷只会包饺子,不会做馄饨,师父让阿嬷揉好了面团,现在在切馄饨皮,准备一会自己包。”
  南北方的差异还是挺显著的,他们那儿祭祖的菜色也与京城不一样,纪应淮想着要做就好好做到位,干脆自己上手操办了。
  “师母,师父说您写字很好看,指明要您亲手写福字呢!”小芸给他拿来笔墨,站在边上期待地看着他。
  安立夏垂眸执笔,耳根微红,“没有很好看,别听你师父瞎说。”
  那浓黑的墨在鲜亮的红纸上蜿蜒,顷刻间,笔下就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福字。
  “师母,”小芸惊叹道,“您别谦虚了,这还不好看的话,我那蚯蚓字干脆烧了得了。”
  她把写好的红纸收走,放在边上晾干,又换了张新的用镇纸给安立夏压在桌上。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师母,让我多看看,说不定我就有长进了!”
  安立夏笑着故意放慢了些动作,让小芸看得更清楚些。一连写了六七张福字,算着前后门全贴上都嫌多了,他才开始写对联。
  年少读书时,家里的对联几乎都是他写的。他爹会先在外头打听一圈,然后回来告诉他要写什么内容可以给家里招财,什么内容是寓意保平安。
  有回上门拜年时,纪应淮瞧见了他家门上的红条条,直夸这笔锋有大家之范,还问他是请了哪位高人写的,能不能给纪府也写两幅。
  立夏问他真的认不出来这个字吗,纪应淮还装傻充愣地逗他,说自己怎么可能认识这么厉害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哪是不认得,分明是在寻他开心呢。
  对联写完了,安立夏回过神,把笔挂到了笔架上去。
  城中铺子里买的普通红纸有些掉色,他和小芸碰了纸,沾了一手的红粉。
  净手时,小芸对着铜镜突发奇想,伸出手指往自己眉心点了一点,红色的粉末在那白皙的皮肤上留下了一个圆圆的红点子。
  她傻呵呵地咧着嘴笑,问安立夏,“师母快看我看我,我现在像不像那观音菩萨座下的女娃娃?”
  “像,”安立夏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特别可爱,很有福气。”
  小芸一听自己被夸了,嘴都合不拢,跟在师母身后把手上的红粉洗干净后,就蹦蹦跳跳地蹿去了厨房,去找师父了。
  “慢点跑,新鞋还没穿服帖,当心摔了。”安立夏在她身后提醒道。
  “我知道啦!”小芸立刻放慢了步伐,让师母放心。
  她听纪应淮讲故事的时候听到童话里的人物有水晶鞋、小皮靴穿,小小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羡慕,然后就收到了师父给她定制的鹿皮靴子。
  和这儿寻常的款式不一样,它鞋底做了现代式样的小方跟,只有两三厘米高,但走起路来和公主们一样有清脆的敲击音。
  小芸特别喜欢,今天除夕才舍得穿上,有事没事就走两步。听着声音,感觉自己也会魔法了。
  “哒哒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纪应淮都不用看外头,就知道是二人过来了。
  他刚刚把皮和馅全部准备好。
  馄饨馅做了三种口味的:传统荠菜肉馅、咸蛋黄虾肉馅和菌菇肉馅。
  原本还想做玉米肉馅的,但柱子今晨没找到卖玉米的,厨房阿嬷说去年玉米卖价低,今年种得人少,这会家里有存货的基本都是留了种等着来年种的,于是只好作罢。
  纪应淮在现代的时候学过包馄饨,他经常包一些放冰箱里存着,等不知道想吃什么的时候就拿出来下一点,凑合一顿。
  安立夏虽然没亲手做过,但以前过年他见他娘包过,稍微会一点。学着纪应淮的动作尝试了一下,很快就上手了。
  只有小芸完全没做过,她一手托着皮,一手举着搅馅的筷子,呆呆地看着两个大人。
  她家实在太穷,只有当年收成很好了过年才舍得买大肉吃。
  虽然他们那儿都说过年吃了馄饨才叫团圆,但她爹觉得做皮子费时,肉包进里头肉味都被糟蹋了,硬是不让她娘做。
  一碗纯烧肉,一碗素菜,运气好有鱼,那就再加一碗鱼。这就是顶顶好的一顿年夜饭了。
  那会吃到肉味,小芸就能笑一晚上。哪像现在跟在师父师母身边这样开心,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荤素搭配,样样不缺,每天都吃得像过年一样。
  纪应淮举起筷子在她眼前挥了挥,“看好了,师父教你。”
  小芸“嗯”了一声,认真地盯住了师父的手。
  “先在中间放一块不大不小的馅,然后对折,再对折,把这两个角捏到一块,”纪应淮把做好的馄饨举给她看,“像这样,就好了。”
  “这两个角是怎么沾到一块的?”小芸用力按了,但面皮在她手里就不像在师父师母手里那么听话,怎么也沾不上。
  安立夏用筷子在她的馄饨角上沾了点肉沫,“干着合不拢的话,就沾一点肉汁或者清水,再按上去就能粘住了。”
  “真的哎!”小芸捧着自己亲手做好的馄饨,满眼惊喜,“它好好看,好圆润……它和小芸一样有福气。”
  这孩子气的话语,叫纪应淮与安立夏皆忍不住笑了。
  “把它放在那边的空碗里,一会煮了给你吃。有福气的小芸吃了有福气的馄饨,以后一定福泽深厚。”纪应淮提议。
  小芸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不,就要和所有馄饨放在一块煮一锅,一锅都有福气,大家吃了大家都福泽深厚。”
  纪应淮笑道:“还是小芸元帅考虑周到,是师父狭隘了。”
  “师母,看,师父又瞎说了,大过年的不能说不好的词。”小芸笑嘻嘻地蹭到安立夏身边,光明正大地打小报告。
  安立夏点了点头,“那我们让师父多包一点有福气的馄饨作补足好不好?”
  “好呀好呀。”小芸看热闹不嫌事大。
  笑语伴着锅中煮得“咕嘟咕嘟”冒泡的鱼汤香气一块飞出了门,厨房里洋溢着过年的喜乐气氛。
  在午时到来前,他们把祭祖需要的一桌子菜做完了。
  夫君做菜的场景,无论看多少回,安立夏都站在一旁盯得十分入神。
  那个给他摘花的翩翩少年,多年后洗手煲汤,依旧能叫他看痴了去。
  由于祭祖范围涉及了三家人,纪应淮特地在摆好碗筷后,写了纸条先烧了,才放上蒲团点了香。
  “小芸,先来给你娘磕个头吧。”纪应淮道。
  按他知道的习俗,一般都是家里最小的先去祭拜,然后才是大人长辈。
  “来了。”
  小芸端端正正地在蒲团上跪下,心里念叨着,娘,过年好,然后认真地磕了三下响头。
  接着是安立夏。
  他要说的话有些多,跪的时间也长了些。等起身时,眼里已经不自觉地漫上了水光。
  纪应淮叹了口气,揉了揉他的脑袋,才走到蒲团前跪了下来。
  他要说的话也很多。他先和伯父伯母道了歉,先前没照顾好立夏,叫他受了苦,纪应淮自己很过意不去。再是与他娘道歉,让娘为他的事操劳费心,硬生生忧虑坏了身子,而他许久之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又因为走不开,不能快些回村去坟头看她。
  此去渭城,回来又不知何时。
  其实,表面上有多轻松愉快,他心里就有多忧愁。
  那沉甸甸的外派旨意一直压在他的心上,哪怕一年一度的欢聚团圆日,他也不免时时想到明日之后的分别。
  不过,他只在心里想想,面上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的。
  他不想让立夏和小芸的好心情被破坏,过节就得是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
  纪应淮敛起全部心思,磕了头,站了起来。
  祭祖过的菜不能直接吃,要端去灶台上放一放,才能重新上桌。
  小芸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端菜的重任,积极得让柱子想帮忙都插不上手。
  用了一顿其乐融融的午膳,下午原本是要打扫卫生的,但这活家仆们都已经做好了,他们登时闲了下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