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当过司马,对大汉的军制还算了解,将军麾下有长史和司马辅佐,军队被分为若干“部”,每“部”都由校尉和军司马统领,再往下,军官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军侯(曲长)、屯长、什长、伍长(管理五名士兵)。
荀彧在军中的第一个职务就是军司马,后来东郡太守曹操担任兖州牧,被封为镇东将军,荀彧跟着升职成为司马。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将军逐渐泛滥,曹、刘、孙三家都修改过军制,创新出征南大将军、镇军大将军之类的牛掰称号,但总体变动不大。
郭鸿十分赏识吕布,打流寇的时候把吕布安排在先锋部队,给他立功表现的机会。吕布果然击杀了一名头目,郭鸿顺势将吕布提拔为君侯,统领五百名士卒。
五原郡位于北疆边境,民风彪悍。吕布是个粗人,他敬重郭鸿,请这位上司到家中饮酒。
郭鸿来到吕布家,整个人都傻了,因为吕布连待客的坐席都没有准备。
吕布直接撩起床帐,请郭鸿坐在床上,把妻妾都喊出来拜见贵客,一起吃吃喝喝。
这属于相当失礼的行为,幸亏郭鸿的族弟郭嘉一向不拘礼仪,郭鸿对各种不合礼仪的行为适应性良好,他震惊过后,照样和吕布宾主尽欢。还在信中夸赞吕布赤诚。
荀彧十分佩服郭鸿——同样的待客方式,刘备也在吕布家中经历过一遍,然而刘备的反应是:表面和气,心中不悦。①
金秋八月,五原太守郭鸿平定五原郡的叛乱有功,刚好赶上朝中廷尉出缺,他就被拜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作为大汉最高司法官员,廷尉负责修订法律,汇总、审核全国的案件,审理朝廷官员、疑案大案。掌管诏狱、律令、度量衡。
郭鸿去洛阳赴任,吕布主动追随他,加入廷尉府。
郭嘉对此非常忧心,他特意去洛阳,旁观吕布审案。
据郭嘉描述,吕布审理犯人的画风大约是这样的:
光线幽暗的廷尉诏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陈腐的味道,混杂了若有似无的血腥气。
牢狱深处传来“噼噼啪啪”的鞭打声,以及歇斯底里地喊冤声。
吕布看起来很认真的模样,“你招不招,招不招?”
嫌疑人哀嚎不止:“想让我招什么?您倒是问我啊,打了半天一句不问,呜呜呜……”
郭嘉:“……”
假如嫌疑人有罪,请让法律来制裁他!
话说董卓围攻张角已经有两个月,由于他作战不力,攻城屡屡失败,天子刘宏心疼每日燃烧的军费,又等不及了,听说董卓的表现还不如被撤换下来的卢植,天子刘宏感觉丢了面子,毕竟当初是他非要换人,不顾公卿百官的反对,让董卓接替卢植的主帅之位。
董卓居然敢打败仗?这不是打天子的脸吗?天子越想越生气,怒不可遏,下令用囚车将董卓押解入京,在廷尉府接受审判。
郭鸿一上任,审理的第一个案件就是董卓攻城不克,损兵折将。
淳朴敦厚的郭鸿非常同情董卓,因为张角占据的广宗城,是黄巾军的主力所在。张角在那里经营数年,城中粮草充足,城防严密,万众一心。这种“坚固”的城池,委实难以攻破。董卓并没有严重的指挥失误,他只是习惯和草原部落作战,直属部队多是骑兵,不擅长攻城。又出身寒微,指挥不动冀州的官员和豪门。连着吃了两场小规模的败仗。
虽然大宦官张让一再暗示,陛下的意思是严惩董卓,砍头示众,警示其他将领。让皇甫嵩和朱儁不敢懈怠,迅速扫平黄巾贼的主力。
然而郭鸿是一个有原则的廷尉。他认为董卓罪不至死,愣是扛着皇帝的压力,严格遵守汉律,给董卓叛了一个“减死罪一等”。
郭鸿还替董卓委屈,他去诏狱的时候,顺便给董卓送来美酒和烧鸡,安慰这厮:“仲颖(董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要灰心,朝中明眼人挺多的,大家都知道你的难处。现如今战乱不休,民生凋敝,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两月,陛下一定会大赦天下。到时候,仲颖就可以无罪释放了。”
董卓十分感动,他年轻时也曾森*晚*整*理行侠仗义,结交了许多羌人首领。后来担任凉州从事,跟随名将段颎大破匈奴、羌人,跟随名将张奂击退鲜卑入侵。同样一件事,段颎赏识董卓的豪爽,张奂却厌恶他的粗鄙。董卓的仕途起起落落,跟过山车差不多,一直不太顺畅。
董卓不喜欢洛阳这个地方,因为他第一次入京述职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公卿百官都嫌弃他这位西凉莽夫,让他碰了无数软钉子,还险些在大朝会上犯下大错,是蔡邕好心提醒,还耐心地为他解答所有疑惑,帮他渡过难关。郭鸿的热心肠,让董卓一下子就想起蔡邕。他接触过的京官,大约只有这两位对他心存善意。
可惜,董卓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豪爽仗义的游侠儿,他现在是大冤种,恨不得提刀跃马,把朝廷干翻的那种。
荀彧从郭嘉口中得知这些秘密,先前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总算有了答案——董卓入主朝政以后,日渐暴虐,唯独对蔡邕礼敬忍让,对郭鸿也比较敬重。
后来荀攸、何颙因为涉嫌行刺董卓,被关入廷尉诏狱。郭鸿一面拖延时间,一面销毁了所有证据。董卓干等了一个多月,终于忍无可忍,将荀攸、何颙转移到洛阳狱受刑。何颙忧惧自杀,荀攸饮食自若,因为他心中明白——没有证据,就没有理由,董卓也不会轻易残杀荀氏子弟。
原来像董卓那般凶残暴躁的人,也会念着蔡邕、郭鸿对他的善意,退让几分。
郭嘉倚着栏杆调侃:“每天都担心兄长被别人卖了,还在替别人数钱。”
荀彧微笑:“他这样很好。人和人相处,一颗真诚的心,胜过任何高明的心计筹谋。”心机、美貌、才华都只是一段时间的乱花迷眼,长久的友谊,还是要看人品。
U站游戏区的热门视频:
【直播吕布审案,这廷尉府迟早要完[捂脸]】
雁门关附近,漫天黄沙中,红衣快马、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吕布。那种三山五岳都要为他让道的霸气,和廷尉诏狱内,没头脑的鬼畜审案过程,形成强烈的反差。为吕布圈粉无数。弹幕一片欢乐气氛。
#吕布捶胸: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哈哈哈,求嫌疑人的心理阴影面积。#
#一人血书,让吕布审问董卓!#
【三国开放新地图,洛阳城全景,最高的宫观400尺②】
没有遮天蔽日的雾霾,蓝天,白云,山河如画,内城有几乎不重样的宫殿、官署、园林建筑群落。外城熙熙攘攘的贩夫走卒、达官贵人的车船骏马络绎不绝,贫穷潦倒与繁华奢侈共存。
这条视频出圈了。建筑系的教授用游戏视频给学生讲解汉朝的建筑风格。细节缩放图中,柱子上浮雕着一整圈小狮子,每一只都是不同的神态动作,妙趣横生。
【全息三国让我离开轮椅】
虽然看起来简直像个营销号,但是这位玩家因为角色扮演太过投入,完全忘记了他现实中需要使用轮椅代步,居然直接站起来了!后续恢复得也不错。
【我跟文若一起在三国搞基建[比心]】
这是第二期,视频一开始,山水风光秀丽,荀彧一露面,更是让观众感叹人杰地灵。他带领玩家来到汝南郡、上蔡城,在太守府交接公务的时候。收获无数嘲讽和差评:
#喂,颍川没人了吗?怎么连女子都带出来当官?#
#震惊,王佐之才被美色攻陷,失去理智!#
#会不会修路?弄这么宽是想赛马吗?#
#他们竟然把豆腐放臭了,炸着吃。还说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呕。#
#他们烹饪饭菜的手法真奇怪。还有,鱼脍(生鱼片)那么美味,他们却不敢吃,哈哈哈,还说有什么鸡生葱?#
#秋天种什么地?取消城门税?官署大量招募商人、工匠等贱籍?拜托,颍川人不要再祸害汝南人了!#
后来,汝南人的态度渐渐转变。
#虽然是女子,但巾帼豪杰,也可以有所作为。#
#王佐之才,名不虚传。前任汝南太守赵谦战败逃亡,留下一个烂摊子,多少残破的城池、无家可归的难民!短短两个月,难民全部得到安置,新城修得宏伟大气,一天比一天热闹。#
#道路就应该修成这样,一次可以并行十辆马车,方便又快捷。#
#臭豆腐真的很香,叔父尝一口呗,就一口。#
#千金招募玩家,来袁氏掌厨做菜!#
#玩家做饭太好吃啦。吃了还想吃。#
#看看这些稻田、豆苗,今年九月要迎来一场大丰收,万岁!#
荀彧完成今日份的“穿越者必备技能”修习,退出U站。
因为先前的事,大宦官张让始终记恨着王允,挑了个错把王允送进尚书监,就是皇宫内,位于尚书台的监狱。双方对质,情绪都很激动——张让的干儿子张荣的确勾结黄巾贼,但张荣也不是二傻子,他根本就没有留下书信之类的物证!
王允却一口咬定通敌书信就是从张让的祖宅里搜出来的。他没有冤枉张让,他不是那种人!
张让气得肝疼,他不信邪,派人去颍川调查事情的始末。
荀彧人在府中坐,锅从天上来。某个不肯透露姓名的路人甲作证:是荀彧第一个发现张荣和黄巾贼勾结,于是找王允、皇甫嵩等人密谋,共同定下反间计。有人目击荀攸半夜三更在张让的祖宅附近晃荡。
所以,假设王允没有说谎,那些书信极有可能是荀彧伪造,他指使族侄荀攸把通敌书信藏在张家祖宅,陷害张让。
第17章
夜雨初霁,屋顶上的积水从檐角沥沥倾泻而下,落在地砖上,溅起点点水花。
荀彧细细回想这件事。
荀攸确实有过半夜爬墙、再次潜入张让祖宅的行为。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荀彧就坐在堂屋,颇有审犯人的架势。
“月黑风高的,公达去哪里了?”
“叔父,攸只是睡不着,随便走走。”
荀攸一如既往地镇定,非常憨厚的面相,是他最好的保护色。荀攸的祖父和父亲都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相继郁郁离世,因此,荀攸恨极了张让等大宦官。
荀彧没有刨根问底。彼时,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事情说出来,可能会给荀氏带来麻烦。
位于洛阳的马甲号伍君豪蓦地被人戳了一下脸。
伍君豪抬眸,正好看见郭嘉潇洒地收回折扇。
郭嘉附在他的耳边说悄悄话:“兄长委托门生故吏,将张让通敌的书信带了出来,还有张让的义子张荣的笔迹。君豪兄赶紧看。”看完还要放回原处,免得被张让发现。
伍君豪对比了字迹,确认这些通敌书信是别人模仿张荣的笔迹伪造的。熟悉的书写习惯,让他立即想到一个擅长书法、能够将别人的字迹模仿个七七八八,还和荀攸相交莫逆的老熟人。
几乎同时,郭嘉用手指蘸了些茶水,行云流水一般在几案上倒着写下两个字:元常。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他的小楷古朴典雅,意韵幽深,是“正书之祖”。当世的书法名家,以胡昭和钟繇为首,胡肥钟瘦,各擅其美。
伍君豪和郭嘉对视一眼,轻轻地按了按太阳穴。有些事,哪怕明摆着就是荀攸和钟繇合谋坑人,他却不能揭穿真相。张让可不会相信这是荀攸自己的主意。到时候整个荀氏家族都要承受来自大宦官张让的怒火。
伍君豪也蘸了些茶水,写道:无妨,能认出元常的笔迹之人,寥寥无几。奉孝和孔明(胡昭)不会说,蔡邕还在吴地避难。张让查不到什么。
随着水汽蒸发,几案上的字迹很快湮灭,了无痕迹。书信也被郭氏的门生故吏放回原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玩家陈光解锁了陈群的前尘往事3-1,剪辑成视频,分享到了U站。
【陈群:讨厌郭嘉的一千零一个理由。】
六岁,期盼很久、每次逛集市都要恋恋不舍地看上好几眼,却考虑到家贫,不敢开口索要的青玉鲁班锁玩具,突然被祖父买回家。
陈群欢喜得蹦蹦跳跳,然而,他并没有收到鲁班锁。在他最失落的时候,忽然得知:祖父把那个小玩意儿送给了好友的侄子郭嘉,因为那天是郭嘉的满月宴。
七岁,跟随祖父陈寔出门,去高阳里拜访友人。
因为陈家贫穷、且家风俭朴,出门没有什么仆从。祖父让父亲驾车,让叔父拿着手杖跟在马车后边。彼时,陈群年纪尚小,和祖父一起坐在车上。
据说此地原名西豪里,因为神君荀淑的八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合称“荀氏八龙”。恰巧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也有八个优秀的儿子,所以会来事的舔狗官员就把“西豪里”改成了“高阳里”。
到了荀家之后,荀淑让三龙荀靖立在门口迎接客人,让六龙荀爽在厅堂上劝酒,剩下的六个儿子负责准备食物,美酒佳肴一样样被端上食案。
陈群注意到一个特别好看的荀家人,这人和他年纪相仿,也是个小孩子,眉宇间略带几分书卷气。由于年幼,五官又过分精致,有些雌雄难辨,被荀淑抱在怀里,就坐在荀淑的膝前。
陈群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这是神君荀淑的孙子荀彧。
孩童的饭量比较小,陈群早就吃饱了。
酒过三巡,长辈们聊天的话题渐渐不适合小孩子旁听。荀爽笑道:“大人(父亲),再抱下去手又要麻了,不如让阿彧带陈家的小郎君随意转一转。”
荀淑显然十分疼爱这个孙儿,用竹筷子夹起一颗又脆又甜的小枣,喂进荀彧的口中,才松开手,让他去玩儿。
陈群:原来是荀彧,荀子的十三世孙。
荀家盛产美人,八龙依照长幼次序坐在堂前谈笑风生,相似的高冠博带,却穿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或端庄大方、或旷达萧疏、或诙谐风趣、或清秀纯朴……可谓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
然而,在一众各领风骚的帅大叔、如珠如玉的美少年的光辉交映之中,荀彧依然是最耀眼的存在。
当荀彧一步步走近,一缕让陈群微醺的香气和清爽的微风一起席卷了他的感官。结识新朋友,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是荀彧聪明正直、勤奋好学、礼仪完美,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纵之态,日常相处很是愉快。既能一起捉蛐蛐,也能一起背《论语》,满足了陈群对友人的所有幻想,结交这样的友人,是一种精神享受。
然而荀彧的从兄和郭鸿是连襟,听说郭鸿有个族弟名叫郭嘉,属于那种极其罕见的早慧儿童。
11/26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