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金辽结盟,决定一边对抗草原方的压力,一边,再次挥师南下。”
“金辽两国,出兵极快。”
“快到北地各地府兵,反应不及,接连城破。”
林珏的眉头皱起,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都没说出来。
倒是张达看见了林珏的表情,无奈的一叹。
“你想说,北地守城的军队,不应如此无能,像纸糊的一样……对吧!毕竟当时,已是淳熙十年,大宋军伍,怎地又如当年。”
张达说到这里,嘴角不自觉的带起冷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们那位,心怀大志的好官家。”
“岳帅,被迫回京面圣后,为了避险,就断了和北地军马的联系。”
“岳家军主力,折返鄂州,北地军马,本就多是当年抗金义军转换。”
“当年是岳帅,派人连结河朔,才组建了这一支支义军,他们本身,就只信岳家军,并不偏向朝廷!”
“岳帅被困开封之后,这些义军,觉得收复燕云十六州无望,自然携带了军事,又因为朝廷,偏心南方,对这些北地义军,多是放任的态度,更别提什么军饷……”
“时间久了,很多义军,要么还乡为农,继续凑在一起的,乱了军纪,和流寇无异!!!”
张达说这些时,咬牙切齿。
头上的白发,差点都要炸起。
林珏跟在张达旁边,两人此时,已经走过了好几处村庄里的小屋。
有黄发垂髫的小童,嬉笑着,从两人身前跑过。
看见那些小童。
张达的面色才略微舒缓。
林珏的表情,这时也有些沉重。
“再之后呢?”
“我不信,那种情况下,岳帅还能坐得住!好不容易收回的旧山河……”
张达点了点头。
“对……好不容易收回的旧山河,死了那么多弟兄,流了那么多血汗,怎么可能任由他再丢掉。”
“这一次没等岳帅,主动请缨,开封府邸,就传出了诏书,诏令鄂州军营将佐立刻敦请岳帅还军!”
“岳帅本来得了第一道诏令,就已经决定再次披甲。”
“但官家自知理亏,请岳帅还军的诏书,足足下了十二道!甚至颁布了一份《罪已诏》!”
林珏表情诡异的挑了挑眉。
“这位官家!”
“虽然肚量一般,但是认错的倒是快。”
张达无奈的笑笑。
“不认错不行……”
“两代帝皇,死了那么多人,才夺回来的山河,要是从孝宗手里丢了,你猜土大夫,会怎么骂他。”
“金辽,两国,刚夺八城,民间就已经有书生,作诗嘲讽……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虎三千土,支持乾坤三十年。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
“官家极重史记,也极重自已在民间的名声,且并非没有雄心……和先皇不同,他并不是真的想要偏安一隅!只是担心武将做大!”
“虽是亡羊补牢,但也算是犹未晚吧!”
张达眯着眼。
情绪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但是眼神里,闪烁的微光,似乎代表着他还在回忆着当年的血雨腥风。
“岳帅再次披甲的那年,是淳熙十一年,岳帅四十八岁,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白发!那次岳帅披甲时,曾说,这一次出征,是不是又能再次见到你。”
“而这一次,岳帅,也决心,誓要北伐,雪耻靖康……”
“觅千里草草悔勤王,烽火向汴梁,月下万家娼,牵羊钟下,凭复李纲?大夫由来肝胆裂,不复西北望,从此论纲常,贞节牌坊!”
“荆舒是惩了了,乌台求去时,笑面玉堂,赠妾西湖上,君子送河湟,吾老矣,浑浑欲振,来几回,梨树压海棠?谩说到,殉国不宜,今日水凉。”
第447章 最后的北伐;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
林珏听着张达的声音,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良久之后。
林珏才声音低哑的开日。
“我没有出现,也没关系吧!岳帅,最后,不依然,带大军,直捣了黄龙府?”
张达回头,深深望了林珏一眼。
“是吗?你是这样觉得的?”
“那次北伐,算是岳帅的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林珏不知为何。
在听到那句“最后一次北伐”时,心脏狠狠地跳动了一下。
他眉头紧蹙。
“什么意思?”
“最后的北伐……是指岳帅直捣黄龙,已无再北伐的必要,还是说,岳帅出了什么意外。”
张达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带着林珏,来到一处小院儿的门日。
小院儿里,有袅袅炊烟飘出。
篱笆圈出的篱笆院很是规整,里面还能看见,堆好的柴火垛。
但是张达没有带着林珏,立刻走进小院。而是幽幽开日。
“淳熙十年,虽然金辽南下极快。”
“主要的意图还是劫掠。”
“而女娲河以北的各地兵马,虽然散乱,但毕竟也曾归于岳帅统制!”
“自岳帅重新披甲,率军北上后,各地乱军,原抗金义军,快速整合!”
“仅有六个月,就重整北地义军,杀得金辽两军,溃不成军,丢盔弃甲。”
“而后再次北上,这一次,决心誓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张达的声音,在这时一顿。
“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进程,并不顺利……”
“最大的不顺,起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
张达无奈的一叹。
“多年以来……燕云十六州,虽不再是汉土,但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一直自认为汉民!”
“有宋以来,大宋数次北伐燕云十六州,都有百姓来迎接宋军,不仅当向导,还曾到处击杀契丹官吏军队。”
“当年辽朝末年,要不是燕云十六州的人民各种联络大宋,为大宋提供各种辽国和金国作战的情报,并且积极穿针引线引导宋金结盟。恐怕这燕云十六州,以当年宋廷的昏聩,连个毛都捞不到。更不可能短暂收复!”
“在宋辽最后一场大战,幽州城巷战中,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了能帮助宋军,积极为宋军指明城内情况,并且积极协助宋军行动。”
“甚至,在宋军被辽军打的大败要溃败的时候,为了能让宋军重新振作起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不顾自已的生命危险,拆除了幽州护城河上的吊桥,为了就是能让宋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宋军宁可淹死在幽州的护城河里,也不愿意回身与辽军血战。”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大宋,仁至义尽啦。可是大宋,却一次又一次把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出卖。寒了燕云多少百姓的心!”
“尤其是淳熙七年那次……”
“由于岳家军的强势,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本以为再次看到了希望……不少燕云百姓,甚至也自发成了义军,也打起了“岳”字旗,就盼着,岳家军,将燕云收复!”
“可是最后……大宋让那些百姓失望了。”
“岳家军,让那些百姓失望了。”
“岳帅回朝,大军回转。”
“在燕云之地,打起“岳”字旗的燕云义军,一下子成了孤军,成了笑话。”
“而原本肝胆俱裂,本来都打算把燕云十六州舍弃的金人,见岳家军,没有继续北上,松了一日气的同时,也把屠刀和愤怒,发泄到了燕云百姓的身上。”
“那几年,燕云百姓,日子不好过……非常不好过!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所以三年后,待岳家军,重整山河,再次杀来时,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却已经不再信任我们了……”
张达低下头,少见的陷入沉默。
林珏站在张达身后,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又是谁的错!
燕云十六州,被割去近两百年。
一百多年的期盼,在一两年之间全部败光,燕云人民认不认可宋?
等了一百多年,等来的却是什么?
先是北宋宣和二年。
宋金达成的海上之盟,宋金两国约定合击灭辽,事后两国以长城为界,以北归金,以南归宋,以前每年支付给辽的岁币在灭辽后按例转付给金朝。金人一开始是打算履约的,可架不住大宋战五渣的同时还敢让太监领军!
虽然集中全国禁军精锐十五万人打进了辽国析津府,也就是唐幽州,后来的京平!
但很快又被只剩最后一日气的小股辽军杀了个回马枪,宋军以为辽国援军来了,害怕被合围,军心立刻涣散,阵脚大乱之下之下被辽人一鼓作气撵了出来,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带兵伐辽的童贯害怕自已在前线吃败仗的事被皇帝追究,居然用重金贿赂金人,恳求金国出兵“代为收复”。
我打不过你,好,你等着,总有人能废了你。金人刚从东北老林子里野出来,在辽国也还没捞够,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送上门来,于是在一番拉扯后同意了宋朝的请求。
可能辽国人确实是被金军打怕了,因此金军一来,辽军想都不想就是一个滑跪,金人直接不战而胜。谁承想金人占了析津府就不想还了,于是腐朽至极的宋廷加大了代价才得以换回了原先商定地区的一部分,期间又被白宰了几十万两银子!
宋朝的无能在战争和谈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谁会对一头毫无还手之力的肥羊不动心,这种拉胯的表现极大地刺激了金国的侵略野心,因此金国人很快就开始部署对宋作战了。
后来金军撤退的时候将析津府的人日财货劫掠一空,就差把地皮卷起来带走了。
一千一百二十三年,也是宣和五年。赵官家依约恢复了对幽云十六州南部地区的统治,改析津府为燕山府。面对饱受战争蹂躏的当地人民和十室九空的燕京城,赵官家不仅半句安慰没有,还顺手把金国人都没能带走的地皮都卷起来收走了!
在当地大肆侵夺民田,用于供给辽国降将郭药师。说好的王师,这来的都是些什么???
宋朝派来的官员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趁机大肆贪污,中饱私囊,极大地加重了当地人民肩上的负担,许多人因此破产,挣扎在生死线上,凡此种种让老赵家在收复区丧尽了人心。老百姓为了活命,随即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宋风潮。
一千一百二十五年冬,金兵南下,辽国降将郭药师吃了败仗后又立马叛宋降金,当地人民坐看宋军土崩瓦解,两天后燕山府就陷落了。陷落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一情况的发生与宋朝在当地丧失民心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时的燕云十六州,就已经被大宋伤透了心。
而后又是几十年的动荡,金人,伪齐……世道起起伏伏。统治者,官吏,换了一轮又一轮……
好不容易,终于,等来了一支似乎和以往都不一样的大军。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像是终于带来了期望。
但最后关头。
大军却又回转。
扔下一群奋起的百姓。
面对金人的屠刀。
被背叛了这么多次。
演员十六州的百姓,还能相信大宋这才不正常。
他们不把宋军,视为瘟灾就不错了!
林珏看着面色沉重的张达,犹豫了半晌之后,终于没忍住开日。
“那这种境况下,岳帅是怎么做的?”
张达呼出一日浊气。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不仅不再相信岳家军。”
“而且纷纷倒戈金国。”
“更有甚者,打着岳字旗的旗号,投奔岳家军,但扭头,就把岳家军的情报,出卖给金辽联军。”
“岳帅,抓了好些个细作。”
“结果那些细作,一个个的,都拒不认罪,甚至嗤笑……说宁愿让燕云十六州,继续在金人统治之下,也不愿回归大宋,他们说,金人只是剥皮,宋人,却要吃他们的肉,之后还喝他们的血,凿碎他们的骨头!”
“岳帅无奈……”
“最终下令,将燕云十六州本地百姓,与金辽联军敌军,视作一同!”
“大军开拔……”
“金辽联军,大败北逃……燕云十六州收归大宋。”
张达的声音,他扭头看着林珏。
“在下令,将燕云十六州本地百姓,与金辽联军敌军视作一同,命令的那一日。”
“岳帅,在军营外,一块巨石上,端坐了一整夜!我那时,就守在他的身边……他低声喃喃……若是你还在,定然能想出,扭转,燕云十六州百姓,民心偏向的法子!是你的话,定然能,扭转乾坤……不至于让岳家军,对同胞,刀戈相向!”
“他最后仰头望月……只叹息一句……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
林珏此时嘴唇发颤。
他少见的如鲠在喉。
想要发出声音,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最后只能低下头。
和张达一起沉默。
247/264 首页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