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岑看了看让叶可尘两眼发光的南瓜地,脸上难得地带着点迷惘。他不用做饭,也不会做饭,平日里见到的菜都是已经煮熟了的,现如今见到这么多还长在菜地里的菜,他就认识茄子,苦瓜,别的都不认识。
“这,能吃?”贺青岑盯着南瓜苗表面那层绒刺。
“能吃,而且很好吃,只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用巧劲把它茎上的那层带刺的表皮撕掉,可以清炒,也可以和瘦肉一起煮清汤。”叶可尘边回,边从一旁的工具框里拿起一把镰刀,准备下地割一把南瓜苗。
“哎,哎,手套都不戴,就你那细皮嫩肉的手,扎你满手刺。”李清源双手扛着一筐装满苦瓜的塑料筐从地里走过来。
他穿着迷彩裤,上衣是一件黑色短袖T恤,因为热,两边袖子被他卷到了肩上,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他把手里的菜筐放到地上,随手抓起他放在一旁的毛巾,在脸上胡乱擦了一把。
叶可尘听他声音嘶哑,放下镰刀,从工具框旁边的那扎矿泉水里抽出一瓶,拧开瓶盖,递给他,“你不是种水果的吗,怎么还种了这么多菜?”
李清源接过叶可尘手里的水,仰头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瓶盖在叶可尘手上,他又把矿泉水瓶递回给叶可尘,叶可尘接过,把瓶盖拧好,放到他放毛巾的框子的边上。
贺青岑把两人之间默契的动作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多看了李清源两眼。
贺青岑哪怕没出声,存在感也很强,李清源早就看到他了,他朝叶可尘扬了扬下巴,叶可尘这才想起还没给他们做介绍,简单为了他们介绍了彼此。
“这是我发小李清源,这是从S市来这边度假的贺青岑医生。”
李清源敏感地从贺青岑的眼里看出了他对自己的一丝探究,但探究里带着疏离。李清源瞥了眼叶可尘,心思一转,嘴角扯起一抹痞笑。
“你好,贺先生。”
贺青岑没错过他的表情的变化,“你好,李先生。”
打完招呼,李清源才回答叶可尘刚才的问题,“果园前期投入大,而且要两年多后才会有受益,蔬菜不一样,像青菜,两三个月就可以出菜,而瓜类,种一次,可以采摘多次,资金回笼快,方便周转,所以留了些地种菜,但是种菜打理起来比种水果麻烦,明年应该不种了。”
夏天阳光好,蔬菜长势快,一个星期前刚摘过蔬菜瓜果又可以摘了,叶可尘看着这些长势喜人的瓜疏,问道:“好卖吗?”
李清源:“还行,这里离省会近,蔬菜瓜果都很好销,给批发商打电话,他们就会开车过来拉。”
“李老板,要过称了,麻烦你过来记一下数。”批发商在货车旁边喊李清源。
“来了。”李清源扬声回道,离开前对叶可尘道,“要吃什么去那边采摘好的框子里拿。”
叶可尘:“那多没意思,摘菜的过程多解压,我自己来,你忙你的去吧。”
李清源离开后,叶可尘贺青岑:“青哥,今晚要不要来我家吃饭,想吃什么,我们在这里现摘。”
贺青岑:“不麻烦吗?”
叶可尘:“这有什么麻烦的,多添双筷子的事,你想吃什么?”
贺青岑看了看菜地里的菜,“空心菜和丝瓜吧。”
叶可尘:“行,我摘空心菜和南瓜苗,你去苦瓜旁边那边那畦地里摘丝瓜,摘两个就好。”
贺青岑朝丝瓜地走去,第一次摘菜,手触摸到丝瓜时,那体验感挺新鲜的,但是,做过数不清台手术,天生就是拿手术刀的一双手,试了两次,愣是没能把那个没有他掌心大的丝瓜摘下来。
李清源种的丝瓜是东南地区人们常吃的品种,和北方人吃的,捏起来柔软,表皮光滑的丝瓜不一样,这边的丝瓜表皮比较粗糙,有一条条凸起的棱角。丝瓜生长的蒂藤韧性很强,没摘过的人是很难摘断的。贺青岑以为是自己力气不够,加大了手劲,这下,丝瓜是摘下来了,可是丝瓜生长的那根藤也被他扯断了。
一直好奇地注意着他的举动的一位婶子,看到贺青岑一脸错愕地看着手里的丝瓜和丝瓜藤,扑哧一声笑了,笑着走过来,“你没摘过菜吧?来,我告诉你怎么摘,自己吃的话,你在蒂下一寸,大拇指用力一掐,它就断了。摘来卖的话,这个蒂得留着,我们就拿剪刀剪。你是摘来自己吃的,你试试我说的第一种方法。”
贺青岑重新挑了一根丝瓜,用这位婶子说的方法,果然,很容易就把丝瓜摘了下来,他挑了挑眉。
谢过婶子后,贺青岑拿着两根亲手摘的丝瓜过去南瓜地找叶可尘。叶可尘带着手套,用镰刀割了一扎南瓜苗,又去空心菜地割了一扎空心菜。把菜往篮子里装的时候,看到贺青岑正朝他走过来。
一身清贵气质的贺主任,手里拿着两根丝瓜,那画面突兀中夹杂着有趣,叶可尘笑问:“青哥,你是不是从来没来过菜地啊?”
贺青岑:“没有。”
“感觉怎么样?”叶可尘接过他手上的两个丝瓜,放进篮子里。
“还行,挺有趣的。”贺青岑朝他伸手,“我来提吧。”
“不用,我一个大男人,提一篮子菜还不轻松?”叶可尘避开他的手,“你等会,我去和清源说一声,就回去。”
收菜的老板和一个叔叔在给菜过称,李清源站在旁边,嘴里咬着笔帽,手里拿着本子和笔,正在记数。
叶可尘走到他身后,往他本子瞄了一眼,笑了,“你这狗爬字,人老板能看懂吗?”
李清源头也不抬,“那叶老师来帮忙记数吧。”
叶可尘:“不了,我得回去了,一会路过西瓜地,我摘个西瓜。”
李清源:“去吧,西瓜基本都熟了,你看上哪个摘哪个,应该都甜。”
叶可尘:“行,有袋子吗?给我个袋子。”
李清源收菜老板的车厢里给他扯了两个塑料袋。
叶可尘回到贺青岑身边,说道:“青哥,我们走吧,回去做饭,让你尝尝你亲手摘的菜。”
路过西瓜地的时候,叶可尘对贺青岑说:“青哥,我们再摘个西瓜回去,你看上哪个了?”
贺青岑看了看他,蹲下来,拍了拍正对着他的那个,“看上这个了。”
明明是很正常的问话,但贺青岑的那一眼,叶可尘莫名觉得有点暧昧,他躲着贺青岑的视线,也蹲下来,“这底下有泥,我来吧。”
叶可尘把西瓜装进袋子里,“青哥,你拿菜篮子,可以吗?”
贺青岑看他的手被袋子勒出一条深深的折痕,没提篮子,而是从他手里接过西瓜,“你提篮子吧。”
都是大男人,叶可尘也不多谦让,想着一会半路的时候,再和他交换过来。
回到家,叶真看到他们回来了就回去了,贺青岑让叶真不用做他的晚饭。
叶真笑道:“行,可尘做菜还挺好吃的,你有口福了。”
叶可尘留她,“真姐,你不吃完饭再走吗?”
“不了,我妈去我外婆家照顾我外婆了,欣欣放学了,我得回去看她写作业。”
把叶真送出大门口,叶可尘折返回来到叶杰军身边,“爸,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叶杰军躺在屋檐躺椅上,摆摆手,“中午馄饨吃多了,有点胃胀,你去做饭吧,看看青岑喜欢吃什么,给我熬点白粥就好。”
叶可尘:“好,那我去做饭了,你有事就叫我。”
贺青岑从洗手间洗完手出来,看到叶可尘在洗手间旁边的厨房里,他腰间系了一条灰色的围裙,在低头淘米,淘好米后,抽了一张厨房用纸,把电饭锅内胆外壁的水擦干净,放进电饭锅,按下开始键。
贺青岑伸手轻敲了两下门,“需要帮忙吗?”
第16章
叶可尘听到敲门声,转头看他,“不用,你去外面坐会。”
贺青岑看了看他案板上的菜,自知自己应该帮不上忙,“我去看看叶老师。”
叶可尘:“客厅左边柜子最上面那层有茶叶,烧水壶也在那个柜子上,茶具在客厅茶几上,你可以泡茶喝。”
煮上饭,熬上粥后,叶可尘从冰箱里拿出李清源拿过来的鸭肉,那鸭肉应该是在村里自己养鸭的人那里买的。李清源回到老家,种水果,种菜,就是没养鸡鸭,因为鸡鸭养多了,味道大,而且鸡鸭的圈要每天清理粪便,他受不了那个味。
叶可尘猜他应该是在村里买的。村里养鸡鸭自家吃的人很多,都没有喂饲料,价格比街上卖的贵,味道和口感却很好。
叶可尘本想做一道紫苏炒鸭,再炒一个空心菜,用南瓜苗做一个汤,却在准备处理南瓜苗的时候看到了贺青岑亲手摘的两个丝瓜,犹豫了一秒,还是把手里的南瓜苗放下,拿起了丝瓜,做了鸡蛋丝瓜汤。
他之前在G市偶尔有空才会做饭,但回来岩城这段时间,经常动手做饭,做饭的速度又练了回来,很快就做好了三道菜。
贺青岑进厨房帮端菜,看到紫苏炒鸭,问道,“你会做竹笋炒鸭吗?”
之前马院长带他去一家饭店吃饭,有一道竹笋炒鸭,还挺好吃的,可他没有留意那家饭店叫什么,想再去吃也不好意思问马院长,一问,马院长肯定会再亲自带他去吃。
叶可尘把手伸到背后,正在解围裙,听到他的问话,第一反应是,“哎呀,我忘了,你是北方人,你是不是吃不惯紫苏?”
“没有,随口一问。需要帮忙吗?”贺青岑看他反手在背后摸索了好一会也没解开围裙。
“那你帮我解一下。”叶可尘把背部转向贺青岑,他本来系的是活结,一抽短的那条系绳,结就解开了,可被贺青岑刚才的问话一打岔,他抽错了系绳,把活结变成了死结,眼睛看不到后面,很难解。
贺青岑垂眸看向他后腰,围裙的系绳把他的窄腰清晰地勾勒了出来,薄薄的T恤衫下,窄腰柔韧却不瘦弱。
贺青岑清冷的眼眸暗了暗,伸手抓住系绳,他手术结打得好,解绳结也解得好,不一会,就把死结解开,“好了。”
“谢谢。”叶可尘抽走围裙,挂到墙上,“走,吃饭去。”
吃饭的时候,叶可尘想起贺青岑提的竹笋炒鸭,“青哥,你吃过竹笋炒鸭?”
贺青岑夹起一块紫苏炒鸭放进碗里,“和马院长吃过一次,感觉味道挺独特的。”
叶杰军插嘴道:“竹笋炒鸭是这边的一道特色菜了,这个时候,后山那边竹林的竹笋应该也长出来了,哪天让可尘带你去挖几根嫩笋,做成酸笋,酸笋炒鸭也不错,或者哪天去叶真那要几个腌制了一年多的柠檬回来,做柠檬鸭也好吃。”
“爸,别说了,我感觉这紫苏炒鸭突然就不香了!”叶可尘示意叶杰军这个话题打住。
“哈哈哈......”叶杰军被他逗笑。
贺青岑也笑了笑。
叶可尘看他一直有在夹菜,松了一口气,吃饭前,他还担心自己做的菜不合贺青岑的口味。
三个人边吃边聊,气氛很融洽。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叶可尘想推叶杰军去村道上散散步,叶杰军现在能走路,但是走上十来分钟就会觉得累。但刚把轮椅推出来,前院的大门就被推开了,村里的好几个伯伯、叔叔走进来。
住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每家每户有点什么事,很快就会传开。叶杰军和叶可尘昨天回来,这会不是暑假,他们都好奇他们父子怎么这个时间回来了,而且看样子是要长住。
然后有个婶子昨天看到李清源在她家的柚子树上掐了柚子叶,另一个伯伯说看到叶杰军进门的时候,李清源还准备了火盆,于是大家都猜测叶杰军生病了,是回来养病的。
在农村,很多时候家长里短,闲言碎语,是非多;但有事的时候,大家也会表现出温情的一面,当然不排除幸灾乐祸看热闹的,但大部分的人还是好心的。比如,谁家有红白事,不用主人张嘴,大家就会主动过来帮忙。再比如,像叶杰军生病住院这种情况,大家知道的话,会去医院探望,出院了也会来家里看看情况。
叶可尘把几个叔伯迎进门,给他们把椅子拿到前院后,去客厅烧水泡茶。叔伯们有的坐下,有的直接蹲着,和叶杰军闲话家常,其中几个叔伯和叶杰军打过招呼后,避着他,悄声来到客厅,问叶可尘,“可尘,你爸现在是什么情况?”
叶可尘按下烧水键,避重就轻,“肝上出了点问题。”
之前村里有过患肝癌的老人,几个叔伯见过,虽然叶可尘没直说,但他们看叶杰军的身体状况,心里都明白他病得很重。
三伯拍了拍叶可尘的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
五叔说道:“你五婶的堂兄前年查出了肝癌,从医院出来后,去隔壁镇的一个老中医看,一直在吃中药,现在身体还可以,我一会帮你问问那个老中医的详细地址。”
四叔伯插话道:“是六马镇吗?那老中医叫陈鼎,高高瘦瘦,脚有点跛。”
五叔:“对对对,他们说过他脚有点跛。”
四叔:“我听车友们提起过这个老中医,有几个人的亲戚也在他这里治,都说效果还行。”四叔平时在市里开出租。
叶可尘知道有些民间老中医是家传医术,一代传一代,有时候还是可以试试的,“行,我过两天去看看。”
就叶可尘泡茶的功夫,又来了几个叔婶,叶可尘拿着泡好的茶出去,给大家一人倒了一杯,又去卧室找出一条烟,拆了两包,放在瓜子、花生盘里端出去,给叔伯们派烟,让婶子们吃瓜子、花生。烟和瓜子、花生都是回南埌村前准备的,他知道回来后,叶杰军的病瞒不住,村里的人肯定会来串门。
大家虽然是来看叶杰军的,但表达了关心后,大家的话题就没再围着他,怕说多了增加他的心理负担。话题都转到了叶可尘的身上。
三伯:“可尘,有女朋友了吗?”
叶可尘笑笑,“没呢。”
玉莲婶:“可尘今年28了吧?在大城市,这个年龄早着呢,再说了,以可尘这条件,找女朋友还不简单?”
11/45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