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用偶像系统在古代登基了(Bl同人)——胖大葱

时间:2024-02-21 09:18:37  作者:胖大葱
  “杀!”
  宋宴清大呵一声,同时击响第一声鼓。
  “咚”的一声,穿透空间落入兵卒耳中,众人精神纷纷为之一震。
  “咚咚咚——”
  “杀倭寇!杀杀杀!
  肃杀的鼓声与呐喊声一并响起,在两兵交接的第一时刻,就显露出来海定军如狼似虎凶狠的一面。
  “咚!咚咚!”
  往前去,他们是家乡百姓半年来赞叹、崇拜拥护的海定军!
  “咚咚咚!”
  长竿扫出、长□□出、刀剑劈下,他们早已不是昔日弱小的洋州军,而是胜过、杀过、虏过倭寇的精锐兵士!
  “咚咚咚——”
  军鼓声声响着,许许多多倭寇掉入水中,如同乱入的音节,为这昂然沉鼓声助兴。
  鲜血洒入原本澄净的河水之中、飞溅在船上、人身上脸上,将碧绿的葫芦口染成红色。
  下午带着热气的河风扑打在河面上,宋宴清嗅到血腥的气息,将河面原本清凌凌的气味掩盖。既甜且腥,他闻过许多次,但还是可以很快分辨出来这股味道。
  退路狭窄不好走,几艘船更是被击沉,一艘倭船从乱战中穿梭,深入了海定军的船堆里。
  心知不妙,其上倭寇直接命令船只去撞靠后的指挥船,鼓声响起之处。
  而将船上兵士不多,忙着调换方向,避开来袭。
  宋宴清重重击鼓三下,随后将鼓丢给旁边亲兵,拿起本就在一旁备好的弓箭。
  拉弓、射出。
  千万遍的姿势在少年双臂下展开,如鹰击长空般流畅健美。
  那箭矢在鼓声的回响声中,扎进对面船上指挥首倭的脖颈,使其倒下,倭船往前的决绝也被刹那犹豫替代,错失好时机。
  鼓声稍停几瞬,在海定军兵士不曾发觉之时,又续上。
  “咚!”
 
 
第118章 
  宽阔的河水被染红,两岸青璧开出褐色的血花。
  倭寇前方的十艘船几乎被一网打尽,唯有后面的船方便调转方向及时逃离。
  战斗到尾声时,海定军又留下一艘倭船,但也到了最后一艘,其他的已追不上。
  宋宴清停下击鼓的手,额上滚落汗水。
  少年将军侧过脸,望着倭船远去的方向,眼神像是要穿破空间刺破那敌军浮船。
  远去的倭船上,不知哪艘船上有人大喊了一句倭语。
  众人都听不懂,直至那船上又响起洋州话来。
  ——“你们是赢了,可别的地方输了!我们远不止这点人。”
  这句话的效果,不仅不比海定军众人在庆功宴席上听到“倭寇来袭”弱,反而更震慑心神。
  片刻后,有人呆呆问道:“将军,那话是什么意思?”
  宋宴清只能告诉他:“倭寇可能分兵多处,侵袭洋州。”
  段海等人皆愤恨不已,要求请战,出去荡平倭寇。
  展勇尚能理智,安抚道:“诸位兄弟心急,担忧家乡亲邻,恨不得立马去杀倭,实乃人之常情。”
  “然我军出来时不知道别地也有倭寇侵袭,一未带干粮、二箭矢兵械不足、三我们不知敌情,具体要去何处都不知道啊。”
  “看看水里吧!”宋宴清出声提醒一句,而后吩咐道,“先处理战事后续,将眼下能救的兄弟救了。身亡的兄弟捞出来,放到后面平地之处。”
  “寻倭寇活口,拷问看看,是否有人知晓倭寇分兵情况。”
  “段海你清点、组织可战兵士,先依我令办事,而后原地修整、恢复体力。”
  “展勇,你持我的令牌,带人回去,寻陶先生调度两日份千人所需之物,再尽快多带船赶来。”
  “会合之后,想来诸事皆毕,诸位兄弟便去救援我洋州百姓。”
  分了轻重缓急的安排,纵使心乱,兵士们亦能跟从命令干活、办事。
  展勇带了百人回程,段海则领着剩下的人处理战事后续。
  倒是宋宴清将事情安排下去后,需要他亲自做的事务反而不多。
  此番伤员多,军医和带出来的徒弟不够用,宋宴清瞧他们忙不过来,上前帮着处理伤势。
  有伤兵血流不止,但还是梗着脖子跟宋宴清说:“将军!等我伤口包扎好就能回去杀倭!”
  宋宴清看着他一说话,就往外噗噗冒血的严重伤势,冷酷摇头:“不行,你伤得太重,等会跟我回营地。”
  “将军,我不回去,我要去杀倭,不怕死!”
  “去,半路你就昏迷不行,反而要兄弟照顾你,一不留神就死了,成了个麻烦。不去,养好了伤,改日再去杀更多的倭,你选哪个?”
  宋宴清问着话,同时动作熟练地绑住对方伤口上方,让血流停住。
  其实这个兵不知道是否能活下去,他伤得厉害,感染风险也很大。
  但宋宴清骗的不止他一个,还有更多伤得厉害的家伙。
  “我选后头的,将军。”这个兵难过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无用,说话的声音都小了。
  宋宴清没抬头,忽然发觉头顶如同落雨了般一湿,下意识喊道:“下雨了!将伤兵撤回船上,暂且躲雨!”
  但一时竟很安静。
  而站起身来的宋宴清,看到正处理伤势这个兵哭出来的“雨”。
  远处有人答:“将军,没下雨啊。”
  近处的则帮忙解释:“是李平在下雨!”
  李平的泪水断流,抽噎道:“将军,对不住……”
  宋宴清道:“没事儿,没下雨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你们这群受伤的淋到雨。”
  宋宴清抬着头,看了李平一眼,又望向更多偏严重的伤兵,最后目光落到一角那些永远起不了身的那些兵身上。
  他大声道:“相信你的袍泽们。”
  一些尚能出战的兵听到这边的动静,跑过来安抚伤兵一阵,大家同仇敌忾地骂起倭寇来。
  偶有一个想歪的,疑心是不是海定军激怒了倭寇,被众人齐力骂醒。
  “他们可是倭寇!我们老百姓难道就要任由他们劫掠抢杀一辈子吗?”
  “照之前那样,不过是今天死你家,明日死他家,后日再死我家,把那些倭寇杀光了,贼乱才能平定!我们的家小才能安心地活下去,不用担心晚上睡在家里就被人割了头去。”
  “我看你真是贱皮子!你可见过那个倭寇当真是好人、能满足的?不过日复一日,将我等当作猪栏里的猪、菜园子里的菜。”
  像这些话,都是陶先生等人授课时会讲的道理。
  “我错了!当真错了,当我没说……”
  段海就在葫芦口边上拷问俘虏。
  因洋州陷入危乱,他心中甚忧,对俘虏下手带着怒意,威势也随之爆增。
  很快,有人来请宋宴清过去,说有了结果。
  宋宴清便起身去葫芦口,远远的就能听到几句“我愿意”、“我等愿意”。
  瞧见宋宴清过来,段海与那被拷问之人说道:“这是我们将军,也是你口中想见的虎威将军。你若不信我,可亲自问将军。”
  “何事?你问。”宋宴清皱着眉。
  那人道:“回虎威将军,小的知道倭寇派了多少人去了哪些地方。但我要将军一个保证,才肯交待实情。”
  宋宴清:“倘若你所言为真,可不杀你。”
  对方挣了一下,双膝跪下:“小的另有所求。我本也是洋州人,想进将军的海定军!”
  段海亦跪下,不过是请罪:“将军,小的僭越,先前一时未动脑子应允了他。”
  几个先前也冲动地点了头、说了话的兵士跟着齐刷刷跪下。那些愿意之声正出自他们之口。
  宋宴清伸手拉段海起来:“起来,你们都不介意,我又介意什么。”又对其他人道,“你们也起来!这是军令。”
  兵卒闻言纷纷起身,最后跪在地上的只有等待答案的俘虏。
  少年将军松口道:“本将军答应你,事后有功,允你进海定军!但你若误事,就等着喂鱼吧。”
  那人松口气,将倭寇去向和船只数量、人数一并交待出来。
  “小的是偷听到的,且听到他们说,有几支可能会不太听话,专奔着有钱的城镇去。”
  “我料想也是此理。”
  强盗可没有挑着穷地方抢的道理,向来是贪心的。
  得了倭寇的内幕,宋宴清从船上寻到一份地图,叮嘱段海等会出兵需要注意什么。
  换作平时,段海头脑冷静,完全不必如此细说。
  但眼下这情况,宋宴清选择往细了给他掰开说,免得他冲动,且边说还边写在纸上。
  最后,宋宴清拍拍段海的肩:“切记小心,不要全信那俘虏之言。若不是营中关着知府、通判等人,需要我亲自回去处置,我定与你们同去。”
  “将军。”段海望着他道,眼神已冷静下来,他神色毅然,“您说了,要相信自己的袍泽。”
  宋宴清听了会心一笑:“好,我相信你的本事!”
  可也承诺道:“但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就会立即赶过去。”
  待展勇带着船再赶回来,段海与他一道领兵先行出发。
  “遇小镇,可分兵处理,遇大镇,需合力小心。”段海重复着将军说的话:“先察之,再攻之……”
  展勇闻言不时点头、偶尔问几句,且分神观察着段海,渐渐放下心来。
  两人素来各领一队兵马,互相比较的同时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在战斗时,冷静的头脑是何等重要,遑论二人还是指挥之人,眼下的段海才是展勇熟悉的那个。
  ***
  宋宴清带上剩余的兵,坐剩下的船只慢慢往回行。
  到了营地,便有人手前来帮忙,照看伤兵。陶灿接到消息,已安排妥当。
  宋宴清问了人,往陶灿所在的牢房走。
  见了他,亲自坐镇的陶灿关切地问道:“将军,倭寇有多少之数?可从那些俘虏口中问了出来。”
  “还有六七千之众。”宋宴清一边庆幸人数是分开的,能对付,又痛心分开之后受害的地方多。
  他忽地又想起来交待道:“如今人不够,得请些老乡们去葫芦口上下捞倭寇的尸体,避免污染水源。”
  “行,我稍后就安排人去。”
  如此乱起来,当真处处都是重要紧事。陶灿又道:“将军,牢房里的汪知府和通判要怎么办?”
  论起来,陶灿自己就是个小官。眼下当了朝廷的官,关押比自己官职还大的父母官,心里总觉得要被追究,若非有宋宴清撑腰,他未必敢干这事。
  宋宴清道出自己的想法:“借看守兵士之口,将倭寇扫荡洋州之事先告诉他们。”
  “随后我去一一拷问他们,我还不信,各个都狠得不管家小,其中肯定有不少人被瞒着。那些人,就是突破口。”
  “拿到口供细节,再加急送去巡抚衙门,让巡抚那边派人来暂代洋州知府。”
  “那将军现下便可去了。”陶灿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宋宴清喟叹:“知我者,军师也。”
  陶灿:……“将军莫要戏耍我。
  宋宴清应下:“好好好,我去里面了。”
  他穿着去时的整套盔甲,头盔上的红缨随着往前的步伐往后飘着,握着腰间的剑,面孔冷峻、神情漠然地踏入牢房的过道。
  一露面,两旁就有人扑过来。
  穿着绸衣的人哭着求道:“将军!你怎么不去救人?你快去救人啊!”
  可对面就有人恨他:“若非海定军招惹了倭寇,洋州怎会危急?”
  可笑的是,这话看着竟然还有不少人认同,牢房里众人一时都盯着宋宴清。
  宋宴清望向开口这人,冷声问他:“你当真不知洋州为何危急?”
  那人便噤声,回不上话来。
  宋宴清继续往前走,答案却从他口中而出,极其清晰地落在牢房里的每个人耳中。
  ——“养虎为患。如今你们要被生吃了,寻那养虎的。”
 
 
第119章 
  沉寂过后,仍是让宋宴清出兵救人的声音,少不得提及自家地方的功绩,每年上税如何如何多、人口亦多,容易招了倭寇觊觎,倘若出事,洋州将损失巨大。
  竟还有两人吵起来,觉得自家那块地盘贡献更大、更为富裕。
  遭了看管的兵士呵斥:“吵什么吵!安静!”
  另有兵士手持鞭子,鞭打栅栏,威吓如今已是不合法阶下囚的富家老爷们。
  富绅们为了不挨鞭子,只得老实退回去,目送少年将军走入更深处。
  只是安静下来后,情绪又重新陷入无法抑制的焦虑之中。
  他们无不好奇得要死,想要知晓知府和通判两位老爷到底跟倭寇做了什么交易,弄得家小危矣!倭寇又为何暴动?
  同时宋宴清的“养虎为患”,亦在他们焦急的心间砸出几分悔意和害怕,这位皇子知道了什么、又知道多少……
  被富绅等人惦记问候的知府汪士文、通判二人被分开关押,且关押他们的两间牢房中间还隔着三间牢房,远得二人甚至无法看清彼此的动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两人偷串口供的可能。
  汪士文听见动静,耳朵尖动了动。
  他已坐在牢房的稻草堆上坐了好一阵,为保持姿态,坐得腰背发酸。
  鼻尖是一股子奇怪的味道,旁边的墙壁特别脏黑,偶尔几处黑色墙皮下露出苍绿色和褐色的斑块。
  而脏墙另一头的屋子里,汪士文看到了刑具,从而推断旁边就是海定军的刑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