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新生!现在!带上你们的行李,到入口处排队,安检通过后立即进入基地,到指定地点列队等候!”
“我闻到了暴风雨的味道!”
燕拂晓听到身后有人嘀咕了这么一句。
学生们一个个跟鹌鹑似的不敢大声,乖乖过去排队。
安检,就跟平时过车站、机场的程序差不多,只不过旁边还蹲了一只狗,犀利的狗眼警觉地盯在每一件行李上。
学生那么多,总有一两个怕狗的,被它多看一眼就吓得蓄了满眼的泪水,却硬生生憋着不敢掉下来。
燕拂晓顺利通过安检,进去一看,入口处的左侧就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集合点”三个大字。
走了一小段路,便看到之前进来的那些人已经自觉按照身高列好了队。
看他出现,最边上几个瞄了瞄他的身高,十分自觉的在中间空出来一个大概的位置。
全程靠眼神交流,可以说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了。
很快,所有人全部到达集合点。
棍棒和着甜枣一起扔,总教官一番训话,直接把新生们的不可一世和侥幸心理打落下来,同时又调动了他们的热血因子。
下午半天,总教官特意留给他们整理内务,也用来熟悉环境以及接下来二十一天要相处的教官和同学。
“你好,我叫侯颂新,新闻专业,交个朋友吧?”
燕拂晓刚收拾好床铺,早就蠢蠢欲动的侯颂新就找了过来。
这人一进来他就注意到了,这气质很像是混他那一行的人会有的。
而且长得也眼熟。
新闻专业特有技能:情报雷达。
虽然他现在连入行都算不上,但这项技能已经用得非常熟练了。
“你好,”燕拂晓微笑回应,“我叫燕拂晓,古籍修复专业。”
哎?这不对啊?难道他技能失灵了?
但是脸是真的眼熟,名字也耳熟。
不过,古籍修复?这很难遇到诶!稀有品种,这个朋友交得指定没错!
“竟然是这个专业吗?听说你们专业人很少,是这样吗?”侯颂新好奇地问。
“还好。”燕拂晓答。
“那你们一个专业大概多少人啊?”怎么大家都这样传?
“3个。”
跟他同届的还有两个女生,一个专业三个人,比之前想的独苗苗还是好一点。
侯颂新:感觉你在逗我!
“哦对了,听说这次不止咱学校在这里军训,隔壁的也在,好像就住在对面那排宿舍里。”
侯颂新主动说起了其他的话题。
燕拂晓手一顿:“还有别的学校?”
“对啊。”侯颂新点头。
“哪个?”
“能跟我们一起军训的还能是哪个学校?隔壁那群‘泥瓦匠’呗!”
隔壁,就是华大。
两方一主文一主理,水火不容,你叫我“泥瓦匠”,我叫你“酸秀才”,主打一个谁比谁更损。
但关键时刻,他们又是可以互相信任的好朋友。
这大约就是大学界的“损友”。
“你不知道?”兴致勃勃讲完,侯颂新稀奇地问道。
燕拂晓还真不知道。
整个暑假,他在家就没待几天,找连祝的机会也很少。
就是找了,他也没问军训地点这事,只知道两人军训的时间是一样的。
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确实不知道,但是好像没看见他们的人?”
“没看到正常。”侯颂新摆了摆手,“他们比我们早到,我们车到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回去收拾房间了。”
等他们听完那段慷慨陈词,那边的又已经吃完饭回去了,两方完美错过。
所以也不怪燕拂晓一点都不知道了。
燕拂晓问出最后一个疑惑:“那后面军训是一起还是分开?”
“应该是一起的吧?”侯颂新也不确定。
第96章 军训
不然跑到同一个地方军训的意义是什么?人多好凑热闹吗?
燕拂晓决定找时间去对面逛一逛。
……
当日晚,所有新生在大操场集合。
是所有,包含两个学校。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遇见大家……”高台上,总教官拿着大喇叭,底下是数千名懵懂且迷之兴奋的学子们。
最后,他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微笑:“颤抖吧!天之骄子们!”
燕拂晓所在的方阵。
因为他们学院人太少的缘故,总共几十个人都被分散到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方阵里。
燕拂晓所在的就是新闻专业的方阵。
“完了完了!暑假在家不是吃就是睡!养了一身肥肉,我现在已经感觉到怕了!”这样侯颂新。
“你呢?”他问站在自已旁边的燕拂晓。
“应该还好。”其实他觉得军训强度也不算高,毕竟要照顾大多数人。
但这样想可以,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又是还好,哥们儿你挺有信心啊!”侯颂新瞥他一眼,“我姐是上一届华大的,她说这儿的教官超级变态!”
“咳嗯嗯!”侯颂新另一边的人重重咳了一声。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你嗓子有毛病?”一道男声幽幽地从那位仁兄旁边响起。
侯颂新:完球!
某仁兄:给你使老半天眼色了,你自已看不到,那我也救不了你了!自求多福吧兄弟!
小明:「哦豁~」
燕拂晓轻轻瞥了一眼:「什么时候来的?」
「就刚刚,他说教官变态的时候。」
刚好赶上看戏。
「家里没人了?」
「有啊,我装没电溜出来的,来看看京大的军训长什么样。」
「看出来什么了吗?」
「大差不差吧。」小明想了想说。
话头一转,他飘到燕拂晓面前,笑得非常欠揍:「我看到某人了哦~」
某人是谁,不言而喻。
「在哪儿?」燕拂晓没有表现出来激动的样子,小明还有点失落。
不好玩儿!
「从你这儿往左数第三个方阵就是了。」
说回倒霉的侯同学。
因为仁兄提示得太明显,被教官逮了个正着,他只好回答:“报告教官!被口水呛到了!”
好在教官也不是真找他麻烦,只瞥了他一眼就放过了,转而来到了侯颂新面前。
教官也不说话,就站在他正前方半米远的地方,一双鹰目一错不错地看着侯颂新。
当事人:救命啊啊啊![不敢直视.glf]
这样僵持了有三分钟,教官终于舍得放过他了,提起步子往别的地方转悠去了。
“有惊无险!还好还好!”
“现在是没事儿,万一后面训练给你穿小鞋呢?”仁兄同志用气声儿说。
侯颂新心里哇凉哇凉的。
今天晚上还只是饭前茶水,总教官讲完之后就是自行整队,随便划划水就过去了。
“全体都有!解散!”
学生们一哄而散,侯颂新转身想找人的时候,才发现燕拂晓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
另一边,华大的某方阵里。
“大佬,一起去吃宵夜吗?”
刚认识几天,连大佬的大佬气质已经深入人心。
“不了,你们去就好。”连祝摇头。
“笨!你看人大佬那么瘦,肯定是不吃宵夜的那一类人!”那人被他的同伴拍了一巴掌。
“那行吧。”被拍的人对同伴撇了撇嘴,跟着他往小卖部走。
“连同学,怎么上大学了还是自已一个人走?”
意料之中出现了熟悉的声音,连祝回头望去:“现在不就不是了吗?”
燕拂晓微愣,随即笑了笑上前两步与他并肩前行。
本次军训为期二十一天,九月八日正式开始。
前五天,主要是基础的站、坐、蹲和步法训练,包括踏步、齐步、正步、跑步等。
第五天至第八天,是换步训练。
八天的开胃菜结束,第九天开始,他们的军训才算进入正题。
“全体都有!听我口令,散!”
总教官一声令下,所有人迅速散开。
“卧!”
整齐划一。
“都有!匍匐前进!一二一、一二一……”
有的人爬出了冲锋陷阵的气势。
而有的人……在地上扭成了蛆。
“啪!”的一声,侯颂新捂住了自已的脑袋。
“你那是匍匐前进吗?你是蟒蛇蜕皮!”
教官在旁边怒声咆哮。
“最好的例子在旁边摆着呢!你照着来也学不会吗?”
它来了它来了,熟悉的“别人家小孩儿”的味道。
侯颂新欲哭无泪。
整整半天的摸爬滚打。
“哥!我叫你哥成吗!你到底怎么做到的,教教我呗?”
被拽住裤脚的燕拂晓:有话好好说,放开我裤子。
“你先放开。”他无奈地说。
“我不!”侯颂新好好的一个壮青年,趴在地上委屈成一个大傻子,“放开你就跑了!”
教官果然没那么容易放过他,这几天天天逮着他一个祸祸,把他暑假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肥肉都快消耗光了。
燕拂晓一解散就没影,侯颂新好不容易抓到他一回,可不得薅紧了不松手!
“那你起来说话。”
“肌肉酸痛,起不了。”耍赖到底。
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邹尚岩跑过来拉了一把,燕拂晓才重获自由。
一松开他就后撤了一步。
邹尚岩,就是那天拼命提醒却无果的那位仁兄。
“我看你不是练得挺好的吗?”除了喜欢顺拐、爬的时候姿势清奇没别的毛病。
“挺好?教官天天盯我我也没办法啊!”
一番开导,侯颂新的丧气劲儿总算好了点。
把傻大个儿丢给邹尚岩,燕拂晓加快了脚步。
到达食堂,连祝果然已经在熟悉的地方坐着了,其他人很明智地没有坐到他的那一桌上去。
“还以为今天转性了。”看到燕拂晓逐渐靠近的身影,连祝说。
“遇到点事。”燕拂晓大致解释了一下。
坐在对面的连祝并不多言,吃着饭安静地听他说话。
他们这几天差不多都是这样相处的。
“下午就要分队了,你们那边是哪个队?”饭吃得差不多了,连祝问。
“军体拳,你们呢?”
“一样。”
第97章 军体拳
下午再集合的时候,他们的队列已经变成了之前按种类分好的那种方式。
原本的三个方阵合并成一个方队,按照身高插缝组合。
燕拂晓和连祝身高相仿,如此一来,中间刚好只隔了一个人。
“都有!听我口令!呈体操队形,散开!”
一群学生嗷嗷叫着散开了。
本意是壮大声势,结果这群家伙业务还不熟练,整成了这副搞怪模样,给教官都差点整笑了。
沉默了得有两三秒,这位专门教军体拳的教官才硬生生把笑声憋回去,正式开始讲军体拳的动作要领。
“军体拳,讲究的是一个狠字,力道要狠、气势要狠……”
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示范下来,称职的观众们表情兴奋、拼命鼓掌。
全是捧场王。
“现在,开始教你们分解动作。第一式,……”
第一套动作教完,教官喊口令让他们来一遍。
结束后,亲眼见证原本的方阵变成了现在的一锅粥,教官陷入深思。
“回到原位,注意队形,再来一遍!”
第二遍,队形是好点了,就是动作明显不整齐。
同样一个动作,有的高有的低。
“再来一遍!”
这一次,学生一边练,他就一边在里面走。
刚走到某个位置,他正在观察前面的几个灾难级别学生,一时没注意到身后,突然感觉到脑后一阵风声。
常年训练下来的肌肉记忆,让他想都不想就是一个紧急弯腰。
等他回身一看。
好家伙!一只拳头刚好停在他脑袋刚刚停留的位置,差点就碰到了!而且以刚刚感受到的风力来看,力气也不小。
差点袭击教官的燕拂晓眨了眨眼睛。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现在手停的位置较原本的要偏一些。
因为已经发现教官在这里了,所以刻意收了力。
其实教官不躲那一下也不会有大事。
“你继续。”教官多看了他两眼,站到稍远一点的位置。
又一遍结束。
“你!你!你!还有你!出列!”被就揪出来的四个,正好包括了燕拂晓和连祝。
还有那位邹尚岩同学。
“动作记住了吗?”
“报告教官,记住了!”他们异口同声。
“去!等下我喊口令的时候,挨个纠正动作!”
就不信治不了了!
有了这四位临时助手,教学进度果然快了不少。
44/77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