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应选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位瑞安王不好糊弄。
回到卧房,江盛一路闷闷不乐,魏游猜测与灾民相关:“东岭早情严重,大涝后易出瘟疫,知府在港口撒了不少石灰粉,想必城内城外不会少,大方向不错。”
“我只是……他们好可怜。”江盛把今天下船后见到的画面说给魏游听。
搬运粮食结束后,他们出于好心发放包子,但他亲眼见到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男孩子差点因为他们发的包子被人趁火打劫打死,幸好周围士兵及时出手,才幸免于难。
推此可知,灾民区这种事情习以为常,那些围观的灾民见找少年被抢时无动于衷,可见私下里多混乱。
人没有人性了。
“说句不好听的,不够强在灾民区活不下去,这是他们的生存法则。”
“这太残酷了。”江盛耷着脑袋无精打采。
他们一代没有经历过温饱难捱的时期,难以想象现在的残忍,但古时候没有粮食就会这样。
烧杀抢掠,只求活着。
而现代,若是出现自然灾害,军人第一时间解救人民群众,八方支援送上物资,吃的用的绝对不会少到需要付出生命。
一个和平年代的人直面灾荒,只觉得头皮发麻。
魏游脱了衣服上床,明日赈灾他要去看着,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现在需要保存体力早点睡。
“我们运了粮来为的就是要解决此类问题,你若是不忍心,做些章鱼丸子送给他们,能救几个救几个。”
“那我现在去做一些备着。”
江盛起身就要去,被魏游一把拉回床上,用被褥裹住两人,温热的鼻息喷在他耳边。
“留点精力,明日再说。”
东岭这场扶贫仗有的打,赈灾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第28章
休憩一日, 城门重开。
江盛没有做章鱼丸子,一来是耗粮多不如做几个馒头填饱肚子,二来是章鱼丸子分配给谁的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 食物容易触及百姓紧绷的神经线, 引发不必要的动乱。
几番思考, 江盛放弃了这个想法。
日后建州安定了再做不迟。
魏游折中一下,吩咐厨房做了些包子馒头,带上几位从京城来的大夫,出了门。
现代沿海城市繁华热闹,不像现在, 东岭就是个穷乡僻壤。
看府城建州就知道了。
京城和江南耳熟能详的大商家在此几乎难以看到, 建州城内靠近东部港口的商街还算繁华,胭脂水粉酒楼商铺应有尽有, 看着与北边的州相差不大。
深入建州府城,除了东城门一片和衙门周边,其余街角显得十分落魄。
东西、南北两条连通四门的主道是青板石路,错综复杂的巷子里填的是土路,下雨天泥泞的很, 不好走。
车辙滚过商街,比起人口繁多的京城和钱塘,建州街道上就冷清的多,街道上的百姓着装配饰略显简朴,大概是灾情闹得人心惶惶, 蜡黄的脸上没有多少精神。
建州的贸易大部分靠海运, 外部通商少,大多是临近几个州县物品交易, 所以店铺内的饰品物件大多是旧款式。
总体而言,不及钱塘的安海镇繁华。
比魏游预想的还要低点。
马车穿过老旧的城墙,城门外无灾民守着,一问守卫才知灾民不在这儿,需要多走一段路,去左右两处专门的粥棚。
“……抢粮的事发生过好几回,刚开始施粥那会儿,咱从衙门押了粮出来,还没等煮熟,就被一窝蜂拥上来的灾民抢了大半,还有不少浑水摸鱼的想偷溜进来。兄弟们身上挂彩,还有几个倒霉的被踩断了脚骨头,躺在床上现在还没下来。这位大人您别看灾民可怜,一包贱骨头,凶得很。”
官府对地痞流氓恨得牙痒痒,抢粮的事频发,衙门下手越发重,打死了不少人,但灾民还是屡教不改,反而越来越多人聚集,后来在远离城门的地方搭了棚,抽调更多兵力护着,才好了些。
“我们不是不可怜这些人,多多少少掏过腰包,全他娘的是白眼狼。”护卫忍不住骂了一句,被一旁的人劝住了。
真正可怜的有,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全臭了。
“大老爷可怜可怜我们吧。”
“老爷我已经好几个月没吃饱了,求您给点粮行行好,您让我做牛做马也行。”
“家里的小娃老人生了病,一口饭就成。”
魏游几人驾车前往粥棚,沿路不少穿着破布衣的灾民冲上来,唇瓣干裂苍白,身体骨瘦如柴,眼里尽是哀求痛苦之色,要不是王府护卫皮肤上添了不少抓痕淤青,还真当他们是柔弱无力的小可怜,心软下车了。
“他们指甲缝里全是黑泥。”江盛拉着魏游的袖子,心生不忍。
“王君心善,灾情时间长,近一个月建州朝廷发的粮仅管一天一顿,保证他们饿不死。那些没吃饱的汉子必然得挖野菜,寻些其他吃的垫垫肚子。”刘和德年幼时逃难过,知道里头的苦。
饿极了的灾民什么都吃,为此误食野菜死了不少人,为了一颗酸野果大打出手,也不在少数。尸体残骸扔在地上路边没人管,守卫经常需要搜寻进行掩埋,否则出了瘟疫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连东岭府城外都成这样了,魏游不敢想象其他州会是什么样子。
王府早上做的馒头包子满满三车,要不是周围人高马大的王府精兵盯着,那些虎视眈眈的流民灾民早一哄而上,抢光了。
管你天王老子,吃饭最大。
粥棚的小队长被王府护卫长柴正峰打了招呼,魏游和江盛进入粥棚,锅里的粥已经咕噜咕噜冒泡熟了,锅盖一掀香气四溢,闻着味,灾民队伍开始往前挤。
“前头的赶紧的,要饿死了。”
“再推老子一拳打死你。”
“又不是我,后面挤上来的,我能有什么法子。”
一旁拿刀的官兵绷紧脸,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防止有人闹事。
“怎么尽是些汉子小子,没有哥儿丫头。”前头把粥分出去了,又起了一锅粥,魏游趁机问掌厨。
那厨子先是被搅扰了不耐烦,一看小队长低眉顺眼,正色道:“您也见了,外头熙熙攘攘的人挤人,哥儿女子来了不是明摆着被人占便宜嘛。况且灾民多,分完汉子小子天都黑了,不如让吃了的汉子拿木牌领了粮回去。”
“揣着粮若是有人拦路截胡……”魏游皱眉。
小队长无奈:“想不出好法子,这几月雨天多,一直都这么过来的。”
“不妨多设些粥棚。”魏游提议。
小队长解释:“人手不够,顾两个粥棚还有人闹事,多开几个城卫护不周全。”
魏游记下了,这事可以和覃洐说一说,派点人能解决。
今天的队伍还算安分,等日头到头顶,江盛注意到队伍中一个眼熟的人,少年瘦瘦的,身高与他差不多,昨日瞥见的脸部稚气被鼻青脸肿遮盖,见他们看过去,那人缩了缩身体藏进队伍。
魏游皱起眉。
他没错过少年眼底一闪而过的恨意和狠意。
一个不大的小屁孩哪里来的这么重的戾气?
队伍轮到他,盛粥的厨娘一抖大勺,碗里的粥少了一半:“走走走,别堵着人拿粥,下一位。”
少年攥紧拳头想说什么,小队长骂着赶他,手里的刀蠢蠢欲动。
等人走了,小队长无奈叹息:“王……让大人看笑话了,这小子滑头的很,您别被他骗了。人是长得瘦瘦弱弱惨兮兮,厨娘当初还可怜过他偷偷加过粥,结果就一忘恩负义的,曾经还弄伤过一个城卫兄弟,如今给他粮吃都是那兄弟仁慈。”
“发生何事?”魏游问。
“城卫兄弟制止他抢别人粮,他拿刀伤人手。”小队长说。
“你亲眼见着了?”
“那倒没有,但那兄弟是真的伤了手,让大夫看了半个月,这小子也在牢里呆了半个月。”
魏游沉默,他从江盛的态度中不难猜测这人的身份,大概就是昨日说的港口被欺负的雇工。
小孩脏兮兮的头发搭在一起,身上的衣服东一块西一块打着不同颜色的补丁,缝合处细密整齐,看得出来补衣服的人手工不错。但一个愿意用劳动换取报酬的人和一个抢别人粮的人,是同一个,说来挺矛盾。
烫粥急匆匆入肚,他擦了擦嘴角把碗还回去,然后从怀里小心翼翼取出木牌递给另一边的队伍,领取家眷的馒头。
“不公平,家里两个人凭什么只给我一个馒头!”少年小脸消瘦,瞪着一双大眼,看上去十分可怕。
小队长上前呵斥:“怎么,你抢别人手里的粮你就公平了?”
“我没有!”
“死鸭子嘴硬,看我今天不教训教训你。”小队长半抽出的刀被柴正峰压回刀鞘,而少年扭曲的凶相怔在脸上,愣愣看着他们。
灾荒的可怜人罢了。
“你昨日是不是去港口上工了?”魏游问。
面对明显与官兵一路的人,少年警惕又生硬:“没有。”
魏游一个字都不信,他挽起的裤脚还黏着几片鱼鳞,别以为他眼瞎:“你因为抢夺粮食划伤过城卫?”
“放他娘的狗屁,官大了不起啊,可以扭曲事实随便给人按上伤人的名头,脸比粪池里的污水还臭不要脸。”少年恨恨道。
骂起来人气势汹汹。
小队长:“他的伤难道不是你伤的?”
一说起这件事来,少年心口起伏,满眼恨意:“那是污蔑!”
“不是你做的就赶紧领了馒头离开,别挡着后面的人。”魏游发话,厨娘才不情不愿地又扔给他一块馒头。
少年一愣,脸上凶狠的猪头脸有片刻茫然,他定定看了魏游一眼,也不争论了,拿了馒头就走。
事情到这魏游和江盛以为结束了,回城时却远远见几个人在泥地上翻滚打架,占据上风的人见他们马车停下,面朝他们,露出了猩红的眼睛。
是刚才的狼少年。
魏游让人拉开他们,问:“你不是回去了吗?”
少年成了个泥人,唯有一双眼睛似狼,盯着地上凸起的凝块沉默不语。
他不说话,其他人可不会闲着,其中被打的最惨的一个跪地哭嚎:“大人,你可要为我们做主,这小子抢我们老幺的粮,要不是我们及时赶到,他就得逞了!告官!打他个二十大板!”
“田三我告诉你,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明明是你们兄弟三个想要抢我馒头,被我打得满地找牙。”说着提起拳头就要过去。
“快看,他打我们!”
少年身体停在半路,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他名声差,田家兄弟咬死是他抢夺在先,没人会信他的话。
魏游走进几步,居高临下地问:“那你们的馒头在哪里?”
田家三兄弟有一瞬间慌张,搜找一圈没找着,直言打架时掉落泥坑不见了,囔囔着要少年赔偿。而少年则蹲下身,红着眼捧起滚成“糖糕”的馒头,满手污泥。
田家兄弟反应过来,指着少年的手说:“对对对,这就是我们的馒头。”
“他们好像当你是傻子。”江盛突然对魏游说。
连江盛都看明白是一件包拯杀牛断案的事,魏游没道理不清楚。
田家三兄弟以闹事的名义被抓去交给城卫,江盛回马车左淘右淘,没找着主食,把糕点和零嘴一股脑送给少年。
少年放下手,有些局促不安。
感动转瞬即逝,他很快清醒,没有接江盛的东西,反而抱着泥馒头后退一步:“我不要,你们前脚刚走后脚说我偷东西抓我怎么办?”
一身刺,或者真被人诬陷过。
江盛再三保证他们不会的,少年不为所动,魏游看了他一眼,嗤笑一声:“一个灾民,犯不着动用这种肮脏的手段对付你。”
魏游轻蔑的话刺激到少年的敏感神经,小孩自尊心强,恼羞成怒下头也不回跑了,不过不是回灾民区而是跑到不远处的水坑,洗了一把手接过零嘴。
“……”
你说他虎吧是真的虎,你说他识时务吧,也是。
现代小孩子不准打架斗殴的标准是基于和平稳定的国情,战乱穷苦年代,凶狠是他们的保护伞,魏游没有说教:“过几日建州要造厂子,你就拿着包糕点的帕子去肥皂厂,给招工的人看。”
“我为什么要去?”
“不去也成,肥皂厂包一日三餐,还有工钱,去不去你自己考量。”
一缕阳光破开乌云洒在天地间,天高云淡,之后的日子晴天多,农耕时代种田才是王道,建州已入秋,二季水稻错过了时间,冬小麦恰是时候。
鸡鸭牛羊也得找人养着,再不济,拉人去海上捞鱼。
光赈灾给粮不够,灾民已出现不劳而获的惰性,除了赶人去种田,还需以工代赈解决灾民过剩问题。肥皂厂和兴修水利无法解决建州城外两万灾民的生计,除了它俩,还得再想想法子。
魏游长叹一声。
目前最重要的是启动金。
回府的马车路过一处热闹的地方被堵了片刻,魏游看向街对面的酒楼,提议道:“回府再准备太繁琐,不如就近吃了?”
江盛自无不可,反而异常兴奋:“正好能尝尝地方菜!”
两人脚刚刚踏进门,店小二弯腰致歉:“对不住对不住,客人您去别家看看吧,本店临时调整不接客了,这儿送您一叠餐前小菜以示歉意。”
“来的不巧了。”
魏游也没想着硬要人做生意,准备换一家试试。
一处与账房说这话的两人听见熟悉的声音,猛地转过头,胖乎乎的那位率先反应过来,托着肚子小跑几步,喊道:“王爷!”
声音惊喜无比。
魏游本来已经抬起脚准备离开,听到有人喊他看过去,一对视,乐了:“陈富啊,这是你家开的酒楼?”
25/95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