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穿越重生)——思风林

时间:2024-03-05 08:57:01  作者:思风林
  自己现在就是演戏给他们看呗。
  看似藏木于林, 实际上是围魏救赵。
  —————————
  京城中有一家并不起眼的食铺。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武兴镖局的产业,武兴镖局是这四五年才建起来的镖局。
  主家姓叶, 听闻以前是南边的商户, 听说是受了排挤才把生意挪到了旁处。
  武兴镖局押镖很讲信用, 镖师各个都健壮有力,上下打点给的银两也足,虽轮不上押送什么重要的镖物, 但在京中小官和百姓中也混出了几分名气。
  镖局生意安稳之后,镖局也盘下了几个铺子, 做些买卖。
  有些生意还成,有些则是半死不活。
  这做生意有赔有赚, 也是常事。
  京城中这样的镖局,一抓一大把。
  更别说那个半死不活的食铺了。
  可是这食铺这两个月却是火了起来。
  这正是吃晚食的时候,这食谱外头竟是派了许多人。
  阵阵辛辣刺激的香味从小店中冒出,勾得人口水泛滥。
  “这什么香味啊,怎么这么勾人啊。”
  “这位婶子,你什么不知道你还来排队?”
  “咋了?我闻着香还能不过来瞧瞧了!我记得这个叶家铺子原本就个卖面的。”
  “老姐姐,你这就不知道,这店主也是胆子大,竟是花了大半银钱去买了那种叫,叫……”一个精瘦的男子吐沫横飞地说着听来的闲话,却一下子卡住了。
  “辣椒粉!”旁边有听不下去的立即补充。
  “是是是就是辣椒粉,现在辣椒可少着呢,根本买不到种子,说是要等皇庄上的辣椒都长好了才卖种子,只能从杂货铺里买到辣椒粉,那价钱,这么一两辣椒粉竟然要三十文!”
  “哎呦光是卖这辣椒粉,就能挣不少银钱吧。”又有人忍不住打岔。
  “这稀罕东西,圣人挣点银钱咋了,你们还想不想听了。”
  精瘦男子撇撇嘴不满地道。
  “赵兄弟,你快说快说,我不打岔了还不行吗?”打岔的人立马赔不是。
  “美食节卖出了许多方子,不过现在良种拿来种还来不及呢,哪里够吃的,但是这辣椒的好处咱们可是知道了,这店主也是乖觉买了辣椒粉又自个琢磨出了一种烤炉,架起来烤东西没多少烟,这不就卖起烤肉串来了。”
  “这腌肉的手艺都是秘方,这么多开始用辣椒做菜的铺子里,这叶家食铺是最适口的。”
  “听说,他们这还能外带呢,你若是出的起价钱还能请伙计带着炉子和腌好的肉串去外头烤肉,就是那些个举子都喜欢让仆从买些肉串,去京郊,一边烤肉一边开文会。”
  刚开始说话的大婶子咽了咽口水:“还能这么神啊?”
  “你看这外头排着的人就知道了,就是这价钱稍微贵了些,羊肉串六文一串,烤云雀、烤鸡肉和烤鸭肉五文钱一串,菜串和猪肉串便宜些两文一串。”精瘦男人如数家珍地说道。
  “还有烤馍馍,要三文钱一个,别看要价贵,人家是真舍得刷油刷料,好吃着呢!”
  大婶心想那自己这回还真是来对地方了,她家那口子也是个小吏,去年因为美食节和良种推广之事攒了不少银钱,想要吃点好的倒是不难。
  若是这大婶识字,就会发现这幡子上的字从叶家面铺变成了叶家烧烤。
  一盘盘烤串从后厨端出来,烤串赔上微凉米酒作为晚食那是最好不过。
  叶家面铺虽然没有酿酒权,但是还是能够卖酒的,就是价钱贵些,要是不乐意买这贵些的米酒,完全可以去打上二两酒水再到叶家烧烤铺子来撸串。
  喝酒吃肉,大堂中的人也越聊越起劲。
  伙计忙得脚不沾地。
  后院里,赵朗月仔仔细细地做着腌肉和调料。
  这是一项独门手艺,伙计为了避嫌不会凑到他的房中来。
  这腌肉和调料的手艺还是方大人信中所写,赵朗月手很巧,学的很快。
  他没想到自己还有回京城的一天。
  当年他得罪了唐丞相府上的管事,在秋闱时被人在考篮里放了小抄,被搜检的官兵发现,不仅夺去功名,还被打了三十大板流放岭南。
  赵朗月虽然没有死,但是也成了个瘸子,方大人在建州的罪籍村落遇到他时,赵朗月已经饿的皮包骨头只剩下一口气。
  方大人把他救了回来,找了一具丢在荒野的无名尸替了赵朗月的身份,将他带到了蛮族族长阿一那边。
  那时候起,赵朗月就把自己当做奴仆了,他连籍贯都没有,往后只有忠心于方大人,才能有报仇的可能。
  方大人入京之后,他想的也是安安稳稳地在蛮族经营。
  唐家大公子不缺银钱和人手,他当了奇丰县县令后不可谓不经心,但是就论体贴百姓,治理各族上,总是要差上许多,百姓也不傻,方大人离开不到半年,奇丰县乃至建州百姓,非但没有因为方长鸣离去而忘了他。反而是更加怀念方大人了。
  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农人尚且如此,更被说建州各处的蛮族?
  赵朗月要干的活倒是不多,只要精心维护就好。
  谁知道,他竟然还有回到京城的时候,倒不是他不相信方大人,只是他的身份早就没了,做过的事就会留下痕迹,若是他身份暴露岂不是成了大人的污点?
  按照常理,他该是躲着仇人远远的才是。
  可,还是不甘心啊,不然他也不会在收到东西后就急急赶了过来。
  大门突然被打开。
  赵朗月一抬头正好看到从后门来的叶恒之。
  武兴镖局的主家。
  “叶伯,你来了。”赵朗月洗了洗手,笑着打招呼。
  武兴镖局的主家叶恒之原是岭南的盐商。
  后来被排挤下来,后灰心丧气开始做起旁的生意。
  这只是表面上的事,实际上叶恒之是岭南盐商没错,他原本同方长鸣的关系也就那样,他甚至同其他盐商联合起来,用次等盐糊弄过奇丰县。
  奇丰县越来越富裕,他们当然想要从奇丰县刮下一些油水来。
  五年前方长鸣的小妹被建州知府侧室的侄子看上掳去,方长鸣将人救了出来,并把那侧室的侄子打了个半死不活。
  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
  可没多少人知道叶恒之唯一的女儿也被掳去。
  而且是被掳去了半年之久。
  那恶人有强抢民女的恶习,怎么可能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只不过是办的隐蔽没有人发现,妇人小姐丢了,大伙往往最先想到人贩子,加上他有靠山,竟是让他隐瞒了许多年。
  建州不拘着女子出行,叶恒之对自己的小女如珠如宝,怎么乐意拘着她呢?
  他求爷爷告奶奶都没找到自己的女儿,要不是方长鸣顺手将人救出,或许他女儿被迫害死他都不知晓她在何处。
  女儿失了身,按照那侧室的侄子的意思,她就是他们家的妾室。
  哪里能被放出去?
  那时候方长鸣怒火中烧,根本不听他们家这些个歪理。现在叶恒之知道哪怕方大人没有怒气,按照方大人的脾气,他也不会听这些歪理,方大人是将所有愿意走的女子都带走了。
  不单单是救了叶恒之家中的小娘子。
  这件事在岭南闹得极大,只是后来以建州知府禁足了那位侧室,又亲自判了那位侄子五年刑罚结束。
  方长鸣具体做了什么,叶恒之并不知晓。
  但建州能管得了此事的,怕是也只有岭南王了。
  因着方长鸣细心,没有暴露那些个被抢之人的身份,虽说他找人时也放出了些消息,但只要将女儿嫁得远些,总是能瞒过去。
  大齐朝并不苛责二嫁女,男子死了,妇人无依无靠不让她们改嫁,她们该如何生活?总是要找个依靠。
  但是世人却是苛责女儿这样被恶人糟蹋的女子,她们不是被正经娶进家门的,名不正言不顺,不容于世。
  他身后的靠山还有他那些个好友,其中必然有人知道他女儿的下落,可他们竟是看着他如同玩偶般焦急寻找,却不发一言。
  那不过是个知府侧室的侄子!
  自家女儿难道不是如珠如宝养大的吗?
  既然都是给人当狗,他为何不选给方大人当狗,起码方大人还愿意费心护住自己的手下!
  他装作不在意女儿,随手找了人把她嫁出去。
  实际上女婿是他精心挑选的。
  后来方大人对付盐商的时候,叶恒之便插了一手,他顺势也退了下去,看似灰心丧气地做起了旁的生意,也换了住处能多照料一下远嫁的女儿。
  这几月他倒是多在京城中。
  不为别的只因为方大人在京城中,他在等着方大人的吩咐。
  没等多久,他果然就等到了赵朗月。
  赵朗月现在的身份是岭南蛮族出身,下山来谋营生,烤得一手好肉。
  赵朗月的外貌早就变了,他的父母亲人又在这些年中病逝,就是有些远亲,现在瘸了腿满脸沧桑的赵朗月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认不出来了。
  蛮族的户籍记录并不明晰,京中便是有人去查也查不出什么错处。
  叶恒之将门关好,外头有他的心腹守着,确定没有问题叶恒之这才开口:“还有十五日便到春闱了,我们是该出手了。”
 
 
第59章 
  顾明租的地方是京郊的一处两进宅院。
  青砖红瓦建得极好, 院中还有一口水井,只要买好菜蔬米面便能自己做饭,这是京郊的一户地主盖的, 是准备用来出租的,倒不是为了挣多少银钱,更多是为了多结交些人,因此户主并不严苛偶尔还会让人送些青菜过来。
  因着离着乡间地头不算太远, 空气中还能嗅到泥土和新麦的气息。
  除了位置离着集市远些没有坏处。
  在此时这点坏处也成了好处,正好能关起门来读书。
  他们是把门关起来了,但是气味能够飘进来啊!
  不巧, 他们租的宅院东南方有一座叫静林的青山,那是春日踏青的好去处。
  又因现在赏玩良种是极其风雅之事, 来京郊踏青的人就更多了。
  刚开始还好,这一个月来外头总是飘来香辣刺激的香味。
  谁说读书人文会的时候就不吃东西了?
  吕贺第一个不同意。
  “啊啊啊啊啊,又开始了, 外头好香啊。这都一个月了怎么日日都有香味传过来啊。”吕贺有些泄气地将手上的书一丢,趴在桌上直叹气。
  顾明微不可查地咽了口口水,他轻轻翻了一页书。
  “静林山的庄子是踏青的好去处, 叶家烧烤这些日又这般有名, 日日有香味传来也正常, 不过是些饭菜香味,马上就是春闱,你还是警醒些吧。”虽然但是真的非常香啊。
  “这是不是就是辣椒的气味, 确实比茱萸的气味勾人。”
  就连平日不爱说话的孙三柳都不由得说了一句。
  “应当很好吃。”吕贺撑着脑袋说。
  “别想了,这般辛辣的味道, 吃进肚中若是惹得肠胃不适,马上就是春闱也是麻烦。”顾明安慰吕贺道, 顺便也是在安慰自己。
  三人齐声叹了一声气。
  “唉!”
  算了他们也就是能想想。
  方大人都说了让他们闭门读书,不要管外头的事,他们能力虽不是顶尖,但是胜在安稳听话,并不恃才傲物。
  “外头这般安静,方学兄现在应当是没有异动。”吕贺压低声音凑到顾明和孙三柳跟前说道,“要我看啊,如果我手中有良种,我就假装地里挖出来,实际是从袖中拿出东西,这良种不就有了吗?”
  可现在已经快春闱了,满打满算只剩下十四五日了。
  吕贺觉得自己这个方法聪明极了。
  顾明和孙三柳:……
  “你说的是认真的?”孙三柳有些不确定地问。
  吕贺挠挠头:“不然呢,我觉得这法子好。”
  陛下都能从梦中见到良种,方学兄怎么不能从地里挖出东西了?
  “你是把诸位大人当傻子了?方学兄若是敢如此做,不是在给自己争名气,而是在得罪人了。”顾明同样压低了声音说。
  这不是指着别人的鼻子说,你个大傻子吗?
  有些事是不能做的!
  吕贺这下皱起了眉头:“那就难办了,不知道方学兄会怎么办。”
  “你问我?我问谁去?京城中多少人盯着呢。”顾明无奈地说道。
  别说他们了,就是那些个大人们,又哪里知晓方大人的打算呢。
  白明理十分想要表示,他这个皇帝也不知道。
  最近没找到机会跟方长鸣独处。
  他也怕着急招方长鸣过来会打扰了方长鸣的计划。
  这些天他一边学着批折子,一边等着。
  前儿烦恼他的请封折子的事,他多少有了点眉目。
  他决定不看身份,但看能力选谁的折子通过谁的折子不通过。
  比如顺国公钱家,因着两代顺国公都长寿,按照律法他们第三代应当还是国公。
  顺国公是靠军功封为国公,但是他们第三代却没有从军,而是选择了从文。
  因着顺国公能够镇住族中子弟,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起码也没有长成纨绔子弟。
  请封的世子则是顺国公府的嫡出长孙。
  至于为什么不是嫡长子,那是因为他嫡子曾写诗讽刺过先帝修仙,本来就是闺房中同妻子说笑的杂诗,结果因着他们府中被安插了仇敌的眼线,消息被传了出去,这世子之位能请下来才怪。
  幸亏那人还有点脑子,诗用了以古讽今的手法,表面上嘲讽地是前朝修道的风气。
  呃……
  不得不说这位胆子挺大的。
  白明理默默表示敬佩。
  这种秘事当然是由宋河提供。
  顺国公当年递出这封请封折子的时候,这位钱家长孙钱英堂才是个秀才,现在已经是举人了。
  其中隔了五年,钱英堂今年也不过二十七岁,在举人中虽然算不上年轻,但也不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