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两个小孩的小碗就冒了尖儿。
吴平安和吴冬看着碗里的食物再看看林筠初,两眼亮晶晶的,林筠初夹一次他们就说一声谢谢,接着也给林筠初夹菜,然后认真地跟那冒尖儿的肉奋斗,吃得满嘴油光。
林筠初见他们吃的开心,自己也挺开心,见他们碗里的食物少了就马上给添上。
就在林筠初还想再添一次的时候,吴平安端着自己的小碗侧到了一边:“姐姐,我吃饱了,再吃该撑了。”
“我也是,新夏姐姐做的菜好好吃,但是我吃不下了,我们吃饱了。”
吴冬抬起头来,仰着小脸看林筠初,嘴边还粘着几粒白色的米饭。
“好,那姐姐就不给你们夹了,要不然你们该难受了。”林筠初宠溺的将吴冬脸上的米粒擦掉。
林筠初脸上的神情温和,对小哥俩的爱护不似作假,吴家人看在眼里,心里也很高兴。
一顿饭,宾主尽欢。
比起上次的生分与客气,这一次,两家人熟稔了不少,聊的东西也多,直到下午,吴家人才恋恋不舍地告辞。
“平安和冬子好懂事啊。”叶新夏看着吴家人远去的背影感叹。
“确实是,这样的孩子挺少见的。”
……
林筠初和叶新夏在村里呆了十天,就又大包小包地回了镇上。
银家兄妹大概是回家去了,院门紧闭,林筠初和叶新夏也不在意。
刘二宝马二旦和马小三放了假不用上班,林筠初作为老板,却是不得不去店里的。
将刘二宝娘和其他人送来的礼品挑挑拣拣,选了一些当年礼送去给陈家母子,林筠初这才开始忙活店里的事。
等到刘二宝三兄弟结束年假归来接手店里的事情,林筠初终于得空去其他乡镇镇集查探市场情况。
明达镇灾后恢复得还不错,对于那些家园被冲走的,官府直接在镇集周边划地扩建,按人头分配房屋。
本来比历先镇镇集还要小的小镇集,如今规模比历先镇镇集还要大上两三倍。
市集上也多出了许多店铺。
林筠初一溜儿看下来,发现已经有人开了杂货铺,甚至连布局都和自己的云夏商铺差不多。
林筠初心下了然,商场里面的一些东西啊,只要有点利润的,谁不是闻风就上呢?
不过按人头分配房屋这件事,有些人家户籍之下就有好几套房子,自己做生意也没那么多本钱,因此镇上还是有不少铺面是可以租到的。
林筠初逛了一个上午,总算找到了街头挂着店铺出租牌子的房东。
房东是个和蔼的大婶,胖乎乎的,笑起来很慈祥,谈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见了林筠初直接将门打开,邀请林筠初到店里查看。
互相自我介绍了一番,不等林筠初询问,大婶便直接说了铺面的信息。
“我这家铺子,位置也不赖,一直没租出去也是因为镇上大家都是小本生意的多,这个铺子又挺宽的,租金高,小本生意不划算,有钱人家又有自己的铺面,所以才一直挂着牌子。你要是想租的话,倒也不用担心是什么凶宅。”
林筠初在店里转了一圈,东摸摸西敲敲,都没发现什么问题,甚至连灰尘都不多,可见是房东对房子还是挺爱护的。
“若是要租,这个租金怎么收?”
“六两一个月,半年起租的话,五两一个月给你也行。”大婶见林筠初神色还算满意,给价也爽快,反正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
不过大婶出租房屋也是有条件的。
“不知你是准备做哪一行的?丑话咱可是说在前头,你要是想做那些不三不四的生意,我这房子可不租。”
林筠初见大婶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严肃,愣了一下:“不三不四是?”
“就是不能开花楼小馆子,不可以开赌坊,不能销赃,只能做正正经经的生意,卖点吃食啊、布料啊、普通老百姓平常用得上的东西这些,开个书局也不错,就是不能跟下三滥沾边。”
大婶想到花楼男馆就心烦,好好的房子,可不能让人玷污了。
倒也不是瞧不起那些姑娘和公子,就是做这一行的,听说有些姑娘公子是被抢来偷来的,在管事的手下吃尽苦头最终还是会被挂牌,常常会出人命,可想而知那院子有多脏。
反正她是不会为虎作伥的。
“原来如此。”林筠初这才反应过来,有点哭笑不得,就这铺面,花楼小馆子也没法开呀,真要开起来,至少得有小房间不是?
“您放心,我们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就是卖些普通百姓衣食住行需要的东西。”
大婶严肃的神情缓了下来,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那敢情好,你看……这个铺面如何?若是瞧上了,付个定金,我就给你留着。不是我自夸,着铺面贵是贵了些,不过够宽敞,你要是实在用不完,开出一面墙来做个柜子专门给人存东西,收点存储费也行。要不是我家里就我和老头子两个人忙不过来,我都想自己开店了。”
林筠初本来还想着要开个什么铺子,听大婶这么一说,倒是有了新店发财之路,不过……
“婶子家里也有店铺呀?”林筠初问。
如果房东也做生意,要是正好和自己是同行,还是同一条街的话,好像不太行。
“有有有,就市集中间那家大良粮铺,大良就是我家老头子的名字。你要是在我们这镇上做生意,以后去我家粮铺买米什么的,大婶给你打折。”
大婶见林筠初没接她刚刚是否确定要租铺面的话,一时间也拿不准林筠初有没有看上这间铺面,不过看不上没关系,先给自家粮铺做一波宣传也不错,两头都不耽误。
“那就多谢婶子了,这个铺面的话,到底要不要租,我得先回去跟夫人商量一下,若是决定租了,我就到大良粮铺去找你,你看如何?”
林筠初并没有仓促做决定,店铺位置不错,租金按照这个面积来说,其实也不算很高,只是具体事宜,还是得先回去跟叶新夏商量才行。
第107章 批发铺
“那行,你来店里找我我也省事儿。我们粮铺每天都开的,有时候我不在店里,你找我家老头子也行。”
大婶知道开店这种事不是小事,也不着急:“那你跟你家夫人商量一下,不管成不成,婶子都欢迎你来我们粮铺买米啊。”
大婶以为林筠初口中的夫人指的是主家夫人,只当林筠初是哪个大户人家的丫头,也没多想。
“行,今天麻烦婶子了。”
“嗐,说这个干啥,应该的应该的。”
大婶摆摆手,见林筠初从里面出来,自己也跟着出来,顺手将门给拉上了。
晚上,林筠初将自己的新店图纸拿出来,磨搓着纸的边角,沉思。
明达镇上已经有了杂货铺,跟自己的云夏百货商铺异曲同工,差别不大,如果自己再开一家一样的,竞争力不强呀。
杂货铺本来就是赚个中间商差价,价钱本就很低,总不能打价格战吧。
林筠初挠了挠头,有点愁眉不展。
这年头,钱不好赚呐。
叶新夏洗完澡进来,见她一脸苦恼的样子,将手中的毛巾盖在她的头上,伸手去捏她的脸:“怎么了这是,都成苦瓜脸了。”
林筠初伸手将毛巾拿下来给叶新夏擦头发,一边将今日的事说了一下。
叶新夏细细思考了一下,问:“那他们也是送货上门吗?”
“那倒没有,我去看了一下,他们店里只有两个人,看起来是对夫妻,店里面的装修和我们店里差不多,不过东西的话,品质有点参差不齐,好的差的都有。”
“那没事,你不是说二宝他们挺不错的吗,派一个过去,能说会道的,干活什么的也熟练,态度好,东西好,总会有人比较注重这些。”
有些人买东西,买的就是高兴,只要他高兴了,一切好说,如果云夏百货商铺走这一条路子,说不定以后能走到县城里去,等在县城站稳 了,再去洲府。
洲府是大城了,生意只会更好,进不去也没关系,退回来,镇上也不是活不了。
叶新夏这一番话可谓醍醐灌顶,林筠初一下子就不愁了。
做生意不就那样嘛,就算有竞争对手又如何,街上也不是只有一家包子铺,凭什么杂货铺就不能有两家?
感觉头上林筠初擦头发的动作轻快了许多,叶新夏知晓这人已经想开了,伸出手拉过林筠初手中的毛巾:“好啦,没事就去洗洗,挺晚的了,洗完赶紧睡。”
林筠初听话地去了。
第二日,叶新夏休息,跟着林筠初到了明达镇找大婶签契。
大婶没想到林筠初第二天就来了,开心得不得了,当下就去了衙门按手印。
只要是开店房东,都要去衙门登记。
就这样,林筠初交了半年的房租,年前赚到的银钱一下子又去了大半。
还好店铺里面满意什么需要特别装修的地方,只需要添置货架就行。
林筠初就地找了木匠定制货架和储物柜,木匠父子两人赶了半个月的工,总算如期交货。
期间进货事宜全靠刘二宝他们三人负责,小半个月下来,三兄弟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
开张事宜也就那样。
只是开张那天,新店人手不够,林筠初便暂时关了历先镇上的门店,将刘二宝三兄弟全都调了过来,等第二天才将马二旦和马小三调回历先镇,自己和刘二宝坐镇新店。
新店名叫云夏批发铺,虽然也是卖杂货的,但是跟普通杂货铺相比,百姓要是大量购买什么东西的话就可以拿批发价,就算自己买不了那么多,临时找人拼单也可以拿批发价。
店里还有一面墙的储物柜可以免费给买了大宗商品的顾客保管东西,每一个都有锁头,顾客寄存之后领取小木牌,想取走的时候凭木牌的登记信息叫掌柜开锁就行。
方便又贴心。
这样的营销方式在开店当天就引来了不少客人,毕竟买东西能少一个铜板是一个铜板嘛。
当天批发铺的销售额就远超当时百货商铺开张时的销售额,可把林筠初惊喜得不行,晚上大半夜的拿着账本都不舍得放开,还是叶新夏看不下去了,缠着人要抱着睡,林筠初才放下账本上床躺下。
新店开张第四天,又是小集,这一次店里只有林筠初和刘二宝,两个人忙得团团转。
跟历先镇相比,历先镇简直就是养老模式。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刘二宝直接瘫坐在地:“姐,你再招几个人吧,小弟我实在吃不消了,累死我了。”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刘二宝已经不怕林筠初了,平日里就拿林筠初当姐姐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
“会的,我也吃不消了。”林筠初想到自己过两天还要回村种田就觉得头大。
要不是为了户籍证明,她去年水灾的时候就将义田还回去了。
不过也还好,到七月份,她就不用再那么麻烦地隔三岔五回村报到了。
“那,姐你有人选了吗?”刘二宝搓搓手,他那里有几个兄弟也想干来着,如果能拉过来一起干活,那也挺不错的。
林筠初哪里不知刘二宝的想法,不过也没点出来。
“有几个,到时候你带带他们。”
刘二宝和马二旦马小三她可以用,但是其他小混混她目前是不打算用的。
总不能自己的手下全都是混混出身吧,而且还是同一个团伙来着,这样子风险太大了,等以后要是真的让他们掌管店铺,若是他们有了异心,自己只怕会被瞒得死死的。
“好吧。”
刘二宝有些失望,不过也还是应了下来。
林筠初对他算是有恩,又是他的顶头上司,林筠初说什么他做什么就是了。
林筠初看着刘二宝虽然瘫坐在地但是目光一直在看着货架,嘴里还嘀嘀咕咕着估算进货量,决定将刘二宝培养起来,等再过一段时间,她就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了。
刘二宝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升职,整个人的心思都在货架上,寻思什么时候再去签几个供货商,货源稳定一些,他就可以专心卖东西拿提成了。
第108章 特岗
有了百货商铺在前的经验,批发铺的生意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林筠初给批发铺找了两个伙计,让刘二宝带着熟悉业务,时不时过去查一下账本,提一下意见,等到回本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管了。
叶新夏见她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担心得不行。
结果林筠初说:“已经回本了,接下来哪怕他每个月交到我手上只有几两净利,那也是赚的。”
叶新夏拿她没办法,也就不多说了。
林筠初检查完批发铺里的安全措施,伸了个懒腰,从店里出来到隔壁的包子铺准备将就着解决一下午餐。
“叔,一碗大碗的鲜肉粥,再来两个肉包和两个馒头。”
林筠初一坐下就举手跟老板点单。
这段日子林筠初和伙计们常来,老板对于林筠初的食量已经习以为常。
“好嘞,稍等一下。”
粥和包子馒头都是现成的,很快就上了桌。
林筠初一边吃着一边听周边的人聊天。
“哎,听说西南那边获胜了,是真的吗?”
“应该是的吧,听说都已经有人回来了。”
“停了好,连年征兵,我们村都没人了,要是那些男儿都在,这次洪水我们村都不一定有这么大损失。”
“可不是,全靠其他乡镇的人来,来的青壮年也不多,好多都是半大小子还有些上了年纪的,唉,难为他们了。”
“回来了好,家里有闺女的得赶紧相看啊,只要手脚还在,那可是顶好的劳动力,而且说不定还有退伍的抚慰金。”
……
周围的人们叽叽喳喳,大多人在为西南停战而感到开心,也有人已经在想着退伍军人的劳力和军饷,就希望自家女儿嫁过去能过上好日子。
林筠初眯了眯眼睛,劳动力啊,退伍军人确实是顶好的劳动力,一个顶俩……
林筠初啃着馒头头,也悄悄打起了退伍军人的主意。
49/132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