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恨嫁了吗?”
妲己打趣道。
“不,我只是再也不能忍受敖济这个傻——”
云媖面无表情地给自己消了音,不过从她疲惫的神色看,无论是应付敖济还是“选妃”看来都已经让她厌烦了。
而此时,正在长安科举的考房中奋笔疾书的柳毅并不知道,在他今次落第回乡的路途上,会有怎样神奇的经历在等待着他。
“人间帝王本该自称天子,如今,倒是敢妄称‘天皇’、‘天后’了。”
王母娘娘一摔奏折,冷哼一声,微眯着眼看向恭敬地立于下方的司法天神。
“杨戬,此事你为何不上报天庭?若非天奴来报,本宫倒还不知道人间竟有这样的事发生。”
这些年来,瑶池多次试探杨戬,唯恐他面服心不服。更是几次煽风点火,令昊天惩治下界,命杨戬执行,使得他原本的师门兄弟、故友同僚都渐渐与他疏远。
毕竟她要杨戬上天,是想让他做自己手中的一把利刃,做她的孤臣,而不是让他在天上如鱼得水、结党营私。
当年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这么做也就算了,杨戬若是在天上也是这样的做派,那这把刀便还是折了为好。
不过,几次试探下来,杨戬都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天庭的判罚。这倒让瑶池渐渐放下心来,也不由得为曾经真的以为杨戬是那种心怀苍生、大公无私之辈的自己感到可笑。
所以此次得天奴来报,瑶池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昊天吹枕边风,而是选择了给自己目前用的还算顺手的得力下属一次辩解的机会。
“娘娘,小臣并非想要瞒着您此事,而是不欲让陛下知晓。”
面对瑶池的质问,杨戬回答得坦坦荡荡,直接承认了是他在其中做了手脚。
毕竟,昊天怠于处理政务,天庭所有的事务如今都已经汇总到真君神殿进行梳理分类,再由杨戬择出其中重要的报于玉帝、王母决断。他想要瞒下什么消息,实在是不需要花上太多心思。
只要提防着不被玉帝、王母身边的天奴戳穿,便不怕有神察觉到端倪。
当然,这种事不可常做,毕竟发生的多了难免会有神仙意识到自己的奏报并未上达天听。所以他也只会挑出一些过于不好处理的消息隐瞒,或者将之替换成相近却略有不同的奏章来瞒天过海。
而王母所提到的这件事,自然是他故意瞒下的。毕竟往日里一个普通凡人骂天犯逆,昊天都能随手批下十日暴雨、数月干旱的判罚,累及无数百姓。那么一国之主如此不敬天庭,即便顾虑着那位圣人的存在,又有各地龙族得他使令,却也极有可能给凡间带来大祸。
只是此事显然不可能瞒上太久,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说动瑶池不计较此事,甚至在昊天面前为此转圜。
毕竟很多时候若是没有瑶池在一旁煽风点火,昊天并不会执意就要降下什么处罚来。
“哦?”
瑶池挑眉,倒是越发好奇杨戬能够说出怎样的理由来。
“人间一向有‘牝鸡司晨’的说法,天上神仙固然嘴上不提,心中却未必不是这样想的。”
不过杨戬却没有急于解释,而是先挑起了一个正好戳中瑶池雷点的话题。
“荒唐。”
瑶池一甩袖,将桌案上的金玉茶盏尽数扫落。
不过两神皆心知肚明,她的怒气只浮于表面,越是喜怒形于色,就越是在等待杨戬接着说下去,给出一个她所期待的答案。
“‘天皇’之称因‘天后’而来,而‘天后’……不过是希望能与皇帝并尊而已。娘娘,您应当……理解吧。”
杨戬本不该将话说的那样透,但是为了杜绝风险,他还是选择了点明其中的关窍。
“如今人间有天后摄政,政无大小皆得以闻。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娘娘觉得此事如何呢?”
瑶池闻言,面上骤有欣然色。
“好——”
不过她看了杨戬一眼,旋即收声。片刻之后,摆了摆手,温声道。
“此事本宫知道了,在陛下面前也会替你周旋。”
而后突然转为肃厉,“不过欺上瞒下之事,日后不可再有。”
“是,小臣定不再将任何事瞒于娘娘。”
杨戬拱了拱手,然后退了出去。
瑶池微阖双目感受着杨戬的离去,对他知趣的行为表示满意。至于他在话语中只提她而不言昊天……那又何妨?或者说,如此才显得杨戬愈发地识趣。
毕竟一把锋利的刀,一条忠诚的狗,便应该只要一个主人就够了。他越是对昊天怀有小心思,就有越多的把柄落在她的手中,能够为她所用。
瑶池想了想,觉得自己今天直接把人叫过来兴师问罪的行为多少有些冲动了。于是点了刚给她打小报告的天奴,命他去真君神殿传旨,赏赐二郎显圣真君金花百朵、御酒百坛。
至于杨戬会不会对这个天奴怎么样……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天奴而已,若他计较……
《资治通鉴·唐纪十七》:“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第110章
若他计较……
瑶池摇了摇头,一时竟拿不准自己是希望杨戬计较为好,还是轻描淡写地放过天奴来得更让她满意。
若杨戬当真因为天奴戳破此事心生报复之心,拿天奴泄愤。这固然仍显出了他的几分不驯,但对于瑶池而言,却也使得她在某种程度上更好拿捏杨戬了。毕竟一个喜怒形于色的小人,总比圣人要有更多的漏洞和破绽。
而若是杨戬不动声色,只当并无此事——你看,她就半点不曾想过杨戬会真的不知道是谁在她耳边多言——那么依照昔年清源妙道真君的性格,就只能断定他还有更大的图谋。
瑶池想了想,发现尽管杨戬孤身上天不过数年,但她竟然从不觉得自己手下天奴之中会没有杨戬的耳目,那么想来不论杨戬对天奴摆出怎样的态度,都是不可能完全取信于她的。
这大概也是杨戬在她面前有些小动作做得坦荡的原因吧。
利刃藏锋,也是在所难免。
瑶池将之前被她扫落的金玉茶盏一个个拾起,璀璨华美的天/衣曳地,她也半点不曾在意,反而用眼神制止了在杨戬离开后方才进入殿内的瑶池仙女上前。
她有信心御剑而不伤己,那便足够了。
至于正战战兢兢地带着捧着金花、挑着御酒的力士前往真君神殿的天奴,自然还不知道他早就已经成为了自家主子手中一枚可以轻掷的棋子,甚至连用来试探的价值都显得那么不值一提。
仪凤二年,唐皇下诏制科取士,恰逢其会又心有抱负的官员、士人们纷纷下场,不愿意错过这次珍贵的机会。
而柳毅也不过是下场的诸多儒生中平平无奇的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寒窗十载,他自然也有将一身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想法。不求封侯拜相,即便只是为一方县尉,也算是能将一身所学报于家国。
不过进士及第并不能直接授官,尚还需要到吏部参加铨选。通过了铨选后,亦还要等到有合适的官职方才能够上任。布衣登第,守选两年未能等到朝廷召唤,所以即便知晓今次所考的下笔成章、志烈秋霜两科均非他所长,柳毅也还是硬着头皮前来参加了制举考试。
如今结果公布,纵然落第,倒也算是不留遗憾。毕竟本就不过数人的机会,似张文成、王促烈、韩英远这等才名远播的几位今番都已下场,柳毅对于这次的结果多少也有些预料。
只是今次不成,就不知何日才能再有机会了……
多少有几分惆怅地叹了口气,再与京中和他境况无二的同窗好友们小聚几轮,收拾好心情,柳毅便准备启程回乡。
——毕竟长安城中居不易,他既不需要参加今年的常科,又不知朝廷何时才会征召于他,又会在何时再开一次制举,自然还是早日归家的好。
不过途径泾阳,倒是可以拜访一下自己的那位同乡。来时行路匆匆未曾上门,若回程时亦过而不入,多少也有些说不过去。
心下想定,柳毅便收拾好了行囊,踏上了前往泾阳的道路。而这一去,便是——道畔逢龙女,锦书托洞庭。
待看到柳毅收下书信,转身东行后,云媖便袖手一挥,掩去了自己的身形。
“就是他了?”
妲己出现在云媖的身侧,远远看着那个回首此处的男子。
“此子性格温和又不失坚毅,灵官大人们甚至还考虑到了相貌问题,为我挑选了容貌秀美的柳生……”云媖看了一眼远去的柳毅,微微一笑,“便是他了。”
妲己对此不置可否,毕竟柳毅这样的模样性格,实则并不怎么合她的胃口。不过若真要让云媖找一个符合她审美的……妲己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这么祸害龙族为好。
既然人选已定,他们也就该准备下一步了。人类从泾阳行至洞庭也不过只需要月余的时间,他们总要比柳毅走得更快才是。
洞庭龙王收到柳毅传书,并不一定会为了云媖兴师动众,与泾川龙王一脉解除婚约。即便此时因泾川龙王之死而有所意动,真的下定了决心,却也可能只是挑动钱塘龙君出手,来转嫁风险。
云媖先时无所依仗,便也只能漠视这一切的发生,将她父王的反应和叔父的被利用一并纳入计划之中。然而如今有了紫府和东海的相助,她并不希望再将叔父与泾川至洞庭沿途的百姓尽数牵连进来。
毕竟龙行风雨,纵使洞庭湖非她叔父所执掌的水域,但依着叔父的脾气,若真的是怒而前来泾川向敖济问罪,怕不是会掀起滔天风浪,祸及方圆数百里。
而对于云媖来说,钱塘君固然性格暴躁易怒,轻贱人命,但终归是那个在她小时候会将她顶在头上玩耍嬉闹,让她始终相信着一旦知晓了自己这些年的境遇,一定会为了她来教训敖济的叔父。
“之后的事,就拜托兄长和姐姐了。”
云媖屈膝,冲妲己行了一礼。盘在妲己手腕上的敖丙用力地甩了甩尾巴,像是在回应云媖的话语。
而妲己则是嫣然一笑,“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父王亲自来做他该做的事。”
她眨了眨眼,刻意加重了“亲自”二字。云媖抿了抿唇,也浅浅地露出了一个笑容。
父王,叔父的存在不是万能的,云媖看着妲己离去的身影,默默地想。纵使有少时扶持着长大的情分,也不应当事事都利用于他。
昔年叔父已经为了您的“大业”得罪了一位圣人,而今,你我家事,便不必再让叔父插手其中了。
至于她的父王啊……云媖想了想,不知自己是该松一口气还是该感到酸涩。
只要此事由她父王出手,那么以她父王的谨小慎微、自保为先,他们便不用担心事情会闹大,从而牵连无辜。毕竟她家父王一定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忘记了天庭之上如今有一位执法森严的司法天神。
如此,倒也好。云媖孤身立于道畔,感受着即将到来的自由的风。
如此,她日后或许还有机会,亲手让敖济尝到懊悔和痛苦的滋味。
高明《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QAQ我就不该立FLAG,昨天38℃,空调竟然坏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
第111章
“龟丞相。”
妲己和敖丙理论上都是不该再于人前现身的存在。云媖心向龙族,自然无妨,但若是将自己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暴露在那洞庭龙君的眼中,也未免太过于托大了。
昔年因和氏璧一事,洞庭龙君固然对天庭有几分寒心,想要重回龙族的阵营。但他到底也不是没有过或许是因为事情未成,方才使玉帝弃他于不顾,并觉得钱塘君成事不足的想法。
未能阻止嬴政成圣,使得洞庭龙君错失了玉帝抛来的橄榄枝。那若是他给天庭递送了有关敖丙这位天庭早就欲除之而后快却又死而复生了的龙子的消息呢?
似洞庭龙君这样年纪的龙族,对于敖丙的身份多少都是有所猜测的。当年陈塘关外的那一场滔天风浪究竟因何而起,也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但是,一个尚且稚嫩,不知何时才能登临准圣之位的龙族未来帝君,和一个已经高居九重天上,奉天道之意执掌三界的天庭之主,谁能给出令洞庭龙君心动的利益却是难说。
身为龙族,情感上固然倾向于前者,但见过了天地大势瞬息万变,圣人事败、金仙陨落,谁又敢去赌这悠悠漫长的时光?
若龙族之中能出现一个可以与昊天、如来相抗衡的龙物固然是一件能够令整个族群都一步登天的喜讯。但天庭和灵山傲立三界,甚至敢狠狠地坑上人、阐、截三教一把,凭借的可不仅仅是立于明面上的两个准圣。
洪荒世界中的圣人之位已被瓜分殆尽,龙、凤、麒麟到底又还有混沌魔神的血脉,谁也不知道敖丙的出现于龙族而言到底是强大的机会还是族灭的前哨。以四海龙王为首的大多数龙族自然支持倾全族之力,助敖丙成就准圣,使得龙族也能拥有一位可以在三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强者。但也免不了会有像洞庭龙君这样的存在,觉得还是已经于三界稳稳立足的天庭等老牌势力更值得他们投靠。
毕竟,敖丙已经死过一次了。未来会有的成就注定不及眼前可见的强大来得让人心动。
而当年敖广示意褒水二君托庇于紫府,固然使龙族与紫府的同盟关系进一步缔结,却也打破了龙族绝不依附外族的旧例,使不少龙族心底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当妲己与敖丙先柳毅一步来到洞庭,站在一碧万顷、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南岸时,他们自然不会选择直接以这样的身份拜谒洞庭龙君,而是按照云媖指点,联系了一个人——不,应该说是一只龟才对。
洞庭湖近岸处渐渐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一位锦袍富态的中年男子慢慢从水底升起,浮现在了水面上。
他生得实在是白白胖胖,一副天生的富贵相,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长相气质都像极了人间的土豪富绅。而若是东华和通天在这里,便会发现这位经由云媖介绍给妲己的“龟丞相”,就是当初在人间招待他们的溟洲宝肆大掌柜玄邮。
63/103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