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玉帝看着来人,难得正襟危坐了起来。他也没有想到自家这位外甥竟然还有这般能耐,能够说动女娲派人来为他所撰的新天条背书。
不过如此一来,便是有人能看出新天条是杨戬手笔——虽然昊天不想承认,但是显然,哪怕自己这些年纵容了二郎那么多,二郎留下这一手,防的也还是他——怕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是女娲娘娘的圣意了。
在杨戬的恶尸诈死的时候,昊天就已经明白过来他家外甥到底是设了一个怎样的局,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骗过他们耳目的。
他不信杨戬会这般轻易放弃自己的性命,在笃定杨戬没死的情况下,倒推出手法也就不难。三尸之一加上山河社稷图,也不怪他此前即使猜出了二郎的用意,也一直没能看出什么破绽。
而如此看来,当初封神的时候女娲也算是难得智商上线了一次。以助杨戬擒拿袁洪为由借出山河社稷图,堂而皇之的举动,却正好让所有人都忽略了她在那之后并没有要求杨戬归还此物。
山河社稷图……
昔年女娲补天时以功德金光将域外一界山河炼入其中,使其内自成一方小世界,可化生万物,滋养天人。
或许山河社稷图作为法宝在攻击性上稍逊几分,更适合提前布置,用作陷阱。但携救世之大功德而生,生即为气运重宝,又因其中小世界宛如九州缩影……既然山河社稷图能以“山河社稷”为名,又岂可小觑?
于人族而言,山河社稷图的意义反倒要重过它的威能。而对于以人族为根基的神道来说,自然也是如此。
杨戬手握山河社稷图数千年,却从未使它现于人前,倒也难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它的存在。
而有山河社稷图在,杨戬手上为何会有五彩石也就有了答案。毕竟山河社稷图中,别说藏一颗五彩石,便是女娲将补天余下的所有五彩石都放在里面交给杨戬,外人也无从得知。
“不知娲皇宫护法至此,所为何事?”
当年东华帝君苦心孤诣破坏西游大计,他本以为只是为了保下妖族。现在想来,大抵还是为了维持住大劫将临未临的状态,使得二郎谋算天条一事时,圣人亦能出面干预吧。
毕竟,天道可是有规则在先,大劫不起,圣人不出的。
但此番二郎借三圣母思凡一事,推动新天条出世,撼动天地规则,改变秩序。本就酝酿多时的大劫自然也应之而降,给了几位圣人一定的自由。
昊天目光淡淡扫了瑶池一眼,止住了她想要开口说些无礼之言的举动。
不论面前之人修为如何,她以娲皇宫护法的身份出面,代表的就是其身后的圣人女娲。在宝莲一局引得大劫兴起的现在,仅派护法现身已经是女娲在给他们天庭面子了。若是瑶池有所失言,惹恼了女娲,谁也不知道她脾气上来了,会不会干脆不管不顾地亲出娲皇宫,来插手此事。
“娘娘近日于娲皇宫静坐,感知新天条出世,特命碧云前来见证此事。”
玉帝温言相询,碧云自然也不会托大。她冲玉帝又行了一礼,而后便自觉退到一侧,袖手而立,表明自己真的只是奉女娲娘娘之命来做个见证,而没有干预天庭行事的意思。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有娲皇宫护法在此,很多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
瑶池还想要挣扎,却在对上昊天看过来的眼神时突然明白了过来,颓然放弃。
原来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并非没有察觉,不过是不在意,方才冷眼旁观罢了。自己的野心勃勃也好,自己被杨戬算计也好,一切种种昊天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他有神道傍身,掌握着自古以来最难以为人所动摇的依仗——力量,方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以为然。
从当年自己不肯随他转世历劫而选择了走捷径开始,他们之间存在的隔阂与距离,终于在今天达到了顶峰。
玉帝见瑶池不再多言,便轻咳一声,使凌霄宝殿上所有神仙的注意力都从娲皇宫护法那儿移开,重新落在他身上。
“既然新天条已经出世,那么首要之事,便是将新天条整理出来,付诸实施。”
“且慢——”
见玉帝一样没有提及赦免他母亲的意思,即使有杨婵阻拦,沉香最终也还是没能忍住。他大喊一声,然后成功吸引了在场所有仙神的注意力。
“哦?不知刘沉香你可是对实施新天条一事有什么意见啊?”
“沉香。”连八太子敖春也觉得沉香此时出言不妥,更何况玉帝还这般反问于他,这简直就是在给沉香挖坑。
不过好在在被某人教育了那么长时间后,沉香总算还是有了点脑子。
“非也,新天条出世造福三界,若能尽早实施自然是好事。”他耐住性子,先反驳了玉帝话里话外的意思。
“那你这是……”
“只是观音菩萨和王母娘娘之前的赌约可还作数?我母亲……”
“三圣母思凡之事,不若等到新天条整理完毕,再依法判决?还是刘沉香你希望朕现下法外开恩,赦免你母亲?”
昊天微弯了唇角,他那外甥的外甥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否能够听明白赦免与无罪的区别。
“陛下。”杨婵上前一步,先于沉香开口。“杨婵之事不过小事,不及新天条攸关三界,自然当以新天条为先。待新天条整理完毕,杨婵甘愿遵照新天条,受天庭处置。”
“小事?三圣母,为了你的事,天庭赔进去一位司法天神,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啊……”
玉帝神色不定地说道,然后满意地看到杨婵浑身一震。
二哥?!
杨婵藏在袖中的手握紧。她被关在华山地牢中,即使有母亲向她转述外界发生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后来沉香劈开华山,母亲的存在还不到暴露的时候,自然不便再在她面前现身。她先前从沉香口中得知二哥是被哪吒和孙悟空拖住,方才没能拦住他劈开华山,是以并不担忧二哥的安危。上天以后,没有见到二哥,也只当二哥还有别的安排。而且如今偏袒自己的事情暴露,怕是也不好再出现在玉帝和王母面前,触怒两人。
但现下,玉帝为什么会说,这件事赔上了她二哥?
杨婵心中掠过无数猜测,但面上却竭力维持住了冷淡的模样。
“陛下说笑了。”
“说笑?呵……”
一直在天庭看着水镜动向,猜出了二郎真君此前所有的苦心孤诣的嫦娥仙子这才想起来自家好姐妹尚还不知晓真君的心意。她想要开口向杨婵解释,却被玉帝冷冷地扫了一眼,定在原地。
“既然三圣母这么说了,刘沉香,你可还有什么意见?”
沉香本来还想再为他母亲争取,却在杨婵的眼神下最终屈服了。
“……没有。”
“司法……”昊天下意识地想使唤自家外甥,吐出了两个字后才反应过来,轻咳一声,改了口。“如今司法天神之位空悬,便由三垣共同主持新天条一事。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你二人也一并协理。”
“唯。”
“待下次大朝会,议定新天条,同时商议三圣母思凡及司法天神一事处理结果,并推举新任司法天神的人选。”
二郎,不知道等到那时候你会不会现身天庭。还是在改完天条后,就对司法天神这个众神之上、二圣之下的位置弃如敝履呢?
“护法、菩萨,便请你等暂居天庭,以作见证,可否?”
“可。”
“陛下,杨婵如今为戴罪之身,新天条整理完毕前,请暂居于天庭。”
“准了。”
“如此,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意见吗?”
被玉帝突然的雷厉风行吓到,众神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在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的带领下才反应过来,齐声道:“陛下英明。”
上章大修了一遍,增加了2500字,要麻烦追更的小伙伴们再回去看一眼了/捂脸
本来上章这样的质量是不应该被发出来的,然而……那大概是一个作者君来了例假状态不佳,但是因为拿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柜子磕到了头,脑子不太清醒可自己没有察觉最后写出了一章当时觉得非常通顺,回过头看特别垃圾,还漏了大纲重要情节的倒霉故事_(:з」∠)_
所以加上这章今天有更5000字!
第137章
“娲皇宫护法……”
随东华帝君一道来到了蜀中的妲己看着天庭上突兀而至的来人,思及旧事,不禁喃喃自嘲了起来。
当年她和喜媚、玉娘得女娲娘娘密旨,只当遇上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却忘了,若是颠覆成汤社稷当真能够得成正果,娲皇宫内修行者亦不在少数,女娲又何必举招妖幡,另召群妖?
“你可是还在恨她?”
东华看着妲己此时的模样,出声问道。
娲皇宫护法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来天庭的。以女娲的性格,能够私下里允诺清源修改天条已是不易。真要她派人出面为清源背书,这可不光是在打昊天的脸,还是在当众承认当初轻易点头认可了昊天所呈天条的她自己也是错的。
所以,为了确保新天条一事落定,万无一失,在通天回紫霄宫做最后的准备前,他同通天一起私下里去了一趟火云洞。
若是他们前往娲皇宫拜访,女娲当然可以借口自己封神后所言闭宫一事而闭门不出,谢绝见客。
但被他们在火云洞堵了个正着,即使女娲面色不豫,也只能屏退旁人,同他私下一晤。
通天笑嘻嘻地拉着一脸无奈头疼的伏羲去和神农、轩辕喝茶叙旧去了,紫芝崖前,只留下他和女娲两人。
在东华还是妖皇帝俊的时候,他同女娲的关系其实并不如何融洽,甚至可以说是多有隔阂的。
毕竟妖族之中出的第一位圣人,非但不是他或者太一中的一个也就罢了,而且还是向来眼中只有自己与伏羲兄妹俩,总是疑心他和太一要迫害她兄长,因此与其他妖族并不怎么亲近的女娲。
那时的伏羲并不介意为妖族天庭效力,愿意将自己同样看做是妖族的一份子,但女娲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哥哥也得以成圣,知晓伏羲所修之道与他多少有相似的地方,因此不愿意让伏羲与妖族天庭走得太近。
而他身为妖皇,若说对于女娲这位虽然出身妖族,但对妖族却没有多少归属感的圣人有多么友好,那怕是谁也不会信的。
不过鉴于女娲并没有统领妖族的野心,他们之间也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甚至有时候看在伏羲的面子上,也能“友好”地互相打声招呼。
而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同样能够在妖族各类族群混杂的复杂环境中置身事外,又都是女性,有较多的共同话题的缘故,女娲同羲和、常羲的关系倒是称得上不错。虽然这也使得在帝俊迫于天道之意,仓促求娶羲和为妖后以后,女娲看他愈发得不顺眼了起来。
那日大婚典仪,女娲以红绣球定立天婚,成三界婚姻之始。但帝俊作为天婚的主角之一可是看得分明,那时的女娲是明晃晃毫不掩饰自己恨不得将红绣球这一极品先天灵宝直接砸在他身上的情绪的。
所以当初羿射九日,巫妖两族的局势如烈火烹油般一触即发,在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后,帝俊才会同羲和商量,将小十托付给了在那时看来足够安全的娲皇宫。
毕竟一个置身巫妖两族事外的圣人,看在私交情谊上护住一个已经无关大局的妖族幼崽,怎么想都应当不算是什么难事。
可惜大梦千年,等到他寻回自己所有的记忆,却发现小十的神魂被人打散重塑,沦为了新生天庭之上背负日轮而行的工具。即使再次凝魂重聚,但神魂又不是黏土,就算拼的回来,他也不会是曾经的妖族十太子了。
而长居于太阴星鲜少插手洪荒诸事的常羲也未能逃脱妖族覆灭的牵累,悄无声息地陨落在自己的道场,神魂坠入轮回,再也不复昔年模样。甚至在天罚之下,连最后一点残魂都险些没能保住。
洪荒天道下以功德成就的圣人,也不过徒留一个好听的虚名罢了。
“她像她吗?”
六道轮回里走上一遭,前尘洗净,自然便该与前世再无瓜葛。但眼睁睁地看着好友魂坠轮回的女娲,又如何能够真的把她们当作全然无关的两个人?
女娲当然听懂了东华话中所指的是谁,她本不该去想,却还是忍不住陷入回忆。
其实,作为神农的女儿长大的瑶姬,和曾经的常羲,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或许是从小和姐姐羲和相依为命,两个人半隐居般地在太阴星上生活长大的缘故,女娲记忆中的常羲,一直都是安静内敛的模样。她从来不会主动去争取什么,仿佛只要能够一直跟在姐姐身后,哪怕只是做个隐形人,也心满意足了。
常羲唯一一次执拗地想要做些什么,还是被太一带坏,同他合谋,试图像姐姐一样诞下金乌之子,为帝俊和羲和分担风险。
可惜这个疯狂里冒着傻气的想法被他们俩的哥哥姐姐一起镇压,太一不敢还手地被帝俊摁着揍了一顿,心里尚有不服;而常羲几乎只是在羲和板起脸的下一秒,就低头认错了。
可是,瑶姬是不一样的。
她是炎帝神农的女儿,是自小被炎帝部族所有人捧在手心上的明珠。她骄纵却也不失善良,骨子里更有一种绝不低头的执拗,就好像她那个化身精卫,昼夜不息地衔石以填东海的妹妹一样。
所以,当她认同了转世历劫的昊天所描绘的伟大愿景后,即使知道前路艰难,但是在随父亲一道隐居火云洞,得以长生和成为昊天的护道人,随他轮回转世之间,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并且以大毅力、大智慧,经十世轮回,助昊天奠定了神道。
若不是亲自去找过后土,亲眼确认过瑶姬确实是常羲的转世,便是女娲也不敢相信,瑶姬会是曾经那个总是沉默着听她吐槽兄长,时常让她觉得怒其不争的常羲。
而面对这样的瑶姬,女娲有时会不自觉地感到难过,因为瑶姬与常羲的每一点不同实际上都是在提醒她常羲确实已经陨落了。但有时候,女娲又会恍惚觉得,这是她曾经希望过的常羲最好的模样。
直到某一天,昊天拿着她漫不经心地承认的天条,杀死了瑶姬,再一次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了常羲最后存在过的痕迹。
85/103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