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你们口口声声说绣个花,卖个帕子补贴家用,那各位大人可知贫苦百姓人家女子整日做粗活,她们的手拿起那些锦帕都会勾丝的,如何绣花?更何况绣花也是一门手艺活,寻常女子只会最简单的缝缝补补,若说绣出精美的丝帕,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兵部尚书也罕见的出口讽刺道:“我看御史台的大人是过惯了富贵日子, 根本就不知道我们齐元朝的百姓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林司农只不过是给那些女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挣钱的活计而已,却不知到底哪里惹了诸位大人的眼了?”
第102章 生存发展和礼教规矩
“莫说女子做工,若是真的活不下去,就是家中稚童也得出门找活计,在生存面前,谁又有资格挑三拣四,管什么礼仪规矩?当然,诸位大人是不会落到如此地步的,自然也是看不见百姓的疾苦,只会在这里挑刺、无病呻吟!”
御史台的几位御史气的浑身直哆嗦,指着兵部尚书就要说什么,被龙椅上的皇上打断道:“关于林司农开设作坊招收女工的事,朕是知晓的,你们也不用在此争论不休,至于林司农招收女工背后的用意和目的,更不是你们这些目光短浅之人能够看的透的!”
皇上这话可谓说的极其重了,诸位大臣瞬间都不敢再吭声,御史台的几位大人更是羞得满脸通红,皇上这话到底是对谁说的,不言而喻。
“来宝,把东西都给诸位大人发一发,让诸位大人都睁大眼睛看清楚!林司农此举,到底该不该!”
“是。”
来宝端过旁边的托盘,上面放了厚厚一摞册子,来到诸位大臣面前,恭敬道:“请各位大人每人拿上一册细细观看。”
很快,殿中所有的大臣都人手一册,仔细的翻看起来。
除了少数知晓内情之人,其余大人越是翻看,脸色越是难看,御史台的几位大人拿着册子的手都是抖得。
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见无人再说一句,龙椅上的皇上冷笑道:“往日里总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今日怎么不说了?册子上所记录的,诸位就真的不知吗?还是知晓了却不在意,更不曾深究?”
“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以夫为天,女子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打理家务,只有极少数的女子被生活所迫才会出门抛头露面的做工,跟男子一样挣钱养家!”
“可是诸位不要忘了,我们齐元朝的国情是什么?我们齐元朝经历了百年的战乱,如今的人口又剩下多少?一个王朝想要振兴,想要繁荣,没有人口,你们告诉我,怎么振兴繁荣?”
皇上站起身,俯视着殿中众臣,声音里全是压抑的愤怒。
“还有边关,虽说这几年已经停战,修生养息,可又有谁知道,敌人会什么时候打上我们的家门?兵从哪里来?你们告诉朕,兵从哪里来?从你们这些国之栋梁的家里来吗?若是真有战争,你们在场的诸位大人,又有几人会将自家的子孙送上战场的?”
“都睁大眼睛看看你们手中的册子,那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那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啊!百姓为何频频溺死女婴?你们一个个的心知肚明!就因为你们这些为官之人都将女子视为蝼蚁,百姓又怎么会把她们当人看?”
皇上的目光一一扫视众人,被刺骨冰冷的目光盯着,大多数的大臣都把头垂的低低的。
“齐元朝好不容易才走到今日,才太平了几年?若是一直这么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朕今日也不想跟你们扯那么多什么礼义廉耻,朕只想问问诸位,在生存面前,抛却脸面,抛却三从四德,抛却世俗枷锁 ,给苦命的女子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她们更多的生存空间,不行吗?”
殿中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皇上眼眶微红,有些哽咽道:“诸位家中都有妻女,都有亲娘长辈,都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绝了那些女子的路,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吗?林司农只不过是揭开了我们齐元朝腐烂最深的那道伤疤,将人口危机真实、原本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难不成还要视而不见,等着好不容易才建立的齐元朝再次灭国吗?”
殿中众臣齐齐跪地高声喊道:“圣上息怒!”
皇上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林司农此举不仅没有不妥,反而有功!林司农的作坊,也会一直开下去,不仅如此,朕还会再给林司农批一块地,建更大的作坊,招收更多的女工,给我们齐元朝的女子一个机会,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齐元朝本就从烈火烹油间而建,尸山血海中而出,我们的内部早就腐朽不堪,如同垂垂老矣的将死之人,稍有不慎,齐元朝面临的就是四分五裂,粉身碎骨!若我们仍然固守成规,不思改革,齐元朝又能走多久?走多远?”
“诸位国之栋梁们,拿着你们手上的册子,都好好想一想吧!天下,不是朕一人的天下,是我们齐元朝所有人的天下,没有国,何来家?”
今日朝中的发生的所有事,以及朝中大臣的所有言论在皇上的默许下都被原原本本的传了出去,今日大人们手中的册子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一个个读书人的手中。
是非黑白,生存发展和礼教规矩将要来一次前所未有的碰撞!
耿介此时就在耿家书房焦急的等待着。
书房门被推开,耿大爷板着脸走了进来。
耿介赶紧站起身,上前两步焦急道:“怎么样?”
耿大爷坐在椅子上点头道:“不出我们所料,林司农被参了。”
“结果呢?”
耿大爷勾唇冷笑:“结果?调查册子上的数字可是真真实实的,真相更是赤裸裸的残酷,他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如今女子做工的事情已经广而传之,更是大势所趋!他们一个个的反对有用吗?谁家没个老子娘?还是没有妻女啊?朝中的那些大人们,可是一个个精明的很,圣上震怒,他们又怎么敢触他的霉头?”
御书房内,皇上看着宋绍年道:“趁现在放出科举的消息,务必要让天下读书人都知晓!”
“是!”
当天皇上在朝堂所说的林司农招收女子做工,他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支持,只为给齐元朝的女子女子一个机会,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这句话以暴风般的速度传播开来,所有听到这话的女子都眼含热泪,向着皇城的方向虔诚跪拜!
她们的苦,她们的难,皇上都知晓,林司农也知晓!
林司农的作坊更是给了所有女子一个定心丸,他在用行动向天下女子表示,皇上和他都是站在生存发展的立场。
第103章 时代的悲哀!
与此同时传出的还有科举将重启,皇上将要从民间取仕的消息,哪怕只是消息不实的风声传出,也给了那些读书人看见未来的希望。
无论是女子做工, 还是林司农廉价的吃食,更甚者科举取士都在表明着齐元朝在创新,在改革,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他们齐元朝龙椅上坐的皇上,乃是一介明君!
这个时候皇城的大街小巷和酒楼茶馆都在议论着这件事,跟之前的坚决反对不同,当他们看到盖着官衙大印册子上那一串串冰冷的数字,都有种不寒而栗之感。
他们偌大的齐元朝,当真就容不下女婴吗?饶是再心硬如铁之人,看到那一个个被朱笔标注的溺亡、丢弃、活埋的女婴人数,也都忍不住眼眶发红。
有位老妇人听着识字的书生沉重的念出册子上所标注的皇城某村的女婴死亡人数 ,忍不住痛哭出声,哭的撕心裂肺。
在场的女子也都一个个泪流满面。
她们当中几乎每人都有夭折的孩子,可绝大多部分人夭折最多的就是女娃,十月怀胎,她们是母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无情的溺死、抛弃或是掩埋,她们的心痛如刀割啊!
传宗接代这四个字太过沉重,因为这四个字决定着她们腹中孩子是生还是死!
有位老书生颤巍巍的站起身,看着在场众人痛心疾首道:“以往诸多事,过去就过去了,我们不做讨论和批判,可如今我们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没有战乱了!大家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皇上乃是圣明之君,弹精竭虑,处处为我们百姓着想,就是想着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还有林司农林大人,他本就是穷苦百姓出身,大家看看,他所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为了同为百姓的我们?农具、养猪、鸟粪肥,还有那豆腐方子,可是能够传家的好东西啊!林大人说公开就公开了,还使人一个个的去村子教.........”
老书生眼含热泪道:“诸位,我们的皇上,我们的林大人都在想方设法的让我们过的更好,我们呢?还在麻木不仁的活着!甚至无知的残害着我们自己的孩子,女婴也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一个小小的婴孩,她才能吃多少粮食呢?家中长辈就是挤也能把孩子的口粮给挤出来!”
念册子的书生擦擦眼角的泪,大声道:“没错,如今林大人的作坊用的就是女工,且每月的工钱足足有五百个铜板,中午还管一顿饱饭,若是年节,还给额外的福利,乡亲们,圣上也说了,他会大力支持林大人的作坊,将来还会盖更大、更多可以招收女工的作坊,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给可怜的女娃一条出路啊!”
“女婴的死亡,不是诸位的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可是,我们也要向前看,我们的齐元朝在一天天的变得更好,我们的未来全是希望...........乡亲们,女娃也是我们自己的血脉传承,女娃也是我们的亲生骨肉,咱们的日子一天天的变好,也给女娃娃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好不好?”
说到这里,书生已是泪流满面,他想起了幼时已然有些模糊的记忆,娘亲十月怀胎生产后,奶奶一脸冷漠的走出产房告诉他们,孩子没保住。
那段时间娘亲成日的哭,成日的哭, 后来他才偷听到事情的真相,娘亲生下的是一个妹妹,可妹妹的出生似乎就是原罪,她只在这个世界上哭嚎了一声,甚至都没来得及睁开眼看看...........
他们人人都是刽子手,人人又都是受害者!好在,他们幸运的遇到了圣明的君主,也幸运的遇到了林司农林大人!
林江自然也知晓外面的情况,从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沉默以及爆发,林江是欣慰的!百姓们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只要给了他们希望,他们便会如野草般坚韧的生长,林江甚至想过,上天让他来到这个朝代,莫不是就是为了让他给这个朝代带来那一丝丝的希望吗?
看着仿佛打了胜仗归来的耿介,林江好笑道:“先生似乎很高兴?”
耿介理所当然道:“做成了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改革之举,不该高兴吗?”
要知道为了拿到更加准确以及真实的数据,他都快把自己熬成人干了!
林江点头道:“该,确实该!先生为了这件事忙里忙外的这么久,都瘦了,实乃劳苦功高,今日的午饭我便让陈香单独给先生加一个叫花鸡如何?”
一听还有叫花鸡吃,耿介更高兴了,连连点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林江摇头失笑道:“先生忙了这么多天,想必累坏了吧!还是先去休息,等午饭做好再去喊你。”
耿介连连摆手道:“不用,我现在是一点都不困,对了,你让耿辉那小子找的泥瓦匠又做什么好东西了?快带我去看看!”
林江见他确实精神亢奋的很,就带着他来到偏院,这时候耿辉和那三位泥瓦匠已经弄好了第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只做了土坯炕床,不过他们在外边又单独搭建了一个连通炕床的炉灶,如今炉灶已经可以正常使用烧水做饭了。
如今他们正在第二间房子里忙活,他们打算在这间屋子里再多加一个火墙。
这时候的天已经冷了,人们都已穿上了薄袄子。
耿介本就是一介文人谋士,自然比身体强壮的林江更怕冷一些,当他踏进这间房间后,就第一时间觉察出了温度的差异。
往屋里走了几步,仔细感受屋内的温度,又退出门外,仔细感受外边的温度,惊奇的看向林江道:“我的爷,您的脑子真的是太好用了!”
说着就疾步走进屋中 ,目光锁定在了那个简陋的土坯床,大步走上前伸手就摸上了土坯床,入手就是一片暖意,耿介惊喜的一屁股坐了上去,感受着屁股下的温度,干脆直接整个人都坐到了土坯炕上。
林江就站在一旁看着他,笑道:“这东西如何?”
耿介激动道:“妙!太妙了!
第104章 火炕的出现
林江也坐在土坯床上,感受着身下的温度,沉声道:“先生,有了这土坯床,这个冬日就能少冻死多少百姓啊!还有边关,还要劳烦先生将兵部的大人先请过来,将土坯床告知他们,边关路远冬日又格外的寒冷,早一日将此法告知他们,边关的将士就能早一日用上这土坯床。”
耿介下地整理好衣衫,恭恭敬敬的朝林江行了一礼。
林江赶紧把他扶起来,笑着道:“你这是做什么?”
耿介认真道:“今生耿介能追随爷,是耿介一生的幸运!”
林江拍拍他的肩膀道:“既然觉得幸运了,就赶紧的把爷吩咐的事给办了!近日皇上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我们就不要事事都劳烦与他,身为臣子,应当自觉些为君分忧!”
耿介顿了顿,可怜兮兮道:“我能不能等吃完饭再去?这段时间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我.........”
林江看着他卖惨,赶紧打断道:“行行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爷我苛待了你呢!放心吧!在你家爷这里,都是吃饱喝足了才让干活的!”
耿介嘿嘿一笑,又坐上了温暖的土坯床,稀罕道:“这东西做起来难吗?还有材料,是否难寻?”
林江摇头道:“不难,只要是精通泥瓦匠手艺的匠人,看上一遍就会了,材料也是最寻常的土坯,等耿辉他们把另一个屋子实验好了,就让他们多带些徒弟,最好是在第一场雪下来之前让更多的百姓都用上土坯床。”
耿介好奇道:“他们在另一间屋子弄什么呢?这土坯床已经很好了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一个好的匠人, 凡事都是要做到尽善尽美的,这叫工匠精神!”
“走走,瞧瞧去!”
当两人踏进另一间屋子,看着忙的头都不抬的四人,又退了出去,耿介看着林江道:“我的爷,这一堆的泥土坯的,我也看不懂啊!您就给我直接说说得了!”
46/90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