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祈点头:“我明白的。”他低头握了握陆深冰凉的手,“希望能尽快破案吧。”
程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们会尽全力,您节哀。”
陆祈扯了扯嘴角,没应是,也没应不是,只沉默着。
程韶退了出去,摸出了手机。
……
谢林慵懒地坐着,旁边的小护士小心翼翼地为他擦药。
黎元坐在一旁,翘起个二郎腿,跟个大爷似的,黎*大爷*元撞了一下谢林的肩,打趣道:“想不到我们谢医生武力值不低啊,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谢林掀了掀眼皮:“比不得咱黎大队长,一出场就能把歹徒干翻。”
黎元也不谦虚客套,一副哥俩儿好的模样:“好说好说,以后哥罩着你啊。”
谢林:“得了吧,黎队日理万机,可没那个时间来理会我。”
黎元:“说的什么话,我像是那种人吗?”
谢林:“你就是。”
黎元:“……”好吧,他确实是,但态度还是分人的。
这时,黎元的电话响了起来,看见来电人备注,黎元挑了挑眉,向谢林示意了一下,出门去接电话了。
“喂?程韶,什么事?”
谢林有些意外地抬眼瞥了他一下,黎元背对着他,似乎什么也没察觉。
程韶站在走廊的窗边,目之所及的是一片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灌注而成的墙楼后面,埋藏着众生百态。
他手里拿着手机,温柔的面容冷下来,是锋芒毕露:“黎元,左连在拖时间,那个狙击手不好找。”
黎元:“能确定开车的那个女人是付梨吗?”
程韶:“我确定是她,但没有证据,她的不在场证明太完美了。”
黎元:“我们是看到证据办事的,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是付梨?”
程韶:“林宣不是付梨的亲生女儿,十二年前没有办收养手续,直接上的户口,而且我在审讯的时候,她很明显说了谎。”
“根据种种迹象证明,林宣和陆深都是自己走出家门的,由此可知,绑架他们的人有可能是与他们熟识的。”
“陆深交友广泛,但林宣不是,她是个内敛的,甚至有点孤僻的孩子,她的圈子很小,小到只有亲人,老师和同学,谢医生应该也算一个。”
“还有,付梨表现得又聪明又蠢,这太奇怪了,给人一种割裂感。”
黎元:“你是怎么想的?”
程韶:“林宣有去看过心理医生是吧?”
黎元顿了顿,说:“你是说……付梨的精神有问题?”
程韶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说:“她的这个状态,很像谢林之前说的……人格缺失。”
黎元思考了一会儿说:“如果是的话,那这个病估计就不是什么偶然天成,而是刻意使然,啧,有点难搞啊。”
程韶:“陆深,林宣,陆祈,付梨,能把这四个人全部联系上的只有学校,我们要去学校查查吗?”
警察去学校,可能会引起恐慌,而且上阳第二中学那个地方,其实对警方来说会比较特殊。
第14章 象牙塔杀人游戏
黎元:“外勤走访的情况怎么样?”
程韶:“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却透着一股诡异,他们的口径太统一了,沉默内向已经成了林宣的标签,而且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认识她。”
“你说,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里大部分人都认识这么一个沉默内向的孩子呢?”
黎元的心微沉,道:“因为什么?”
程韶轻声说:“因为长得好看。”
美丽的皮囊、内向的性格、奇怪的心理疾病、贫穷的家庭、以及糟糕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让她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受害者。
黎元:“是校园暴力吗?”
程韶:“我觉得,是冷暴力。”
无声无息的杀人方式,这象牙塔里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学生,以及兢兢业业的老师,他们都是推波助澜的杀人凶手。
一股寒意蔓延,黎元眸色微沉。
“如果付梨是带走林宣的那个人,那么开枪射杀林宣的人也可能是她,你盯着她的时候小心一点,明天我亲自去一趟学校。”
程韶:“我明白,不过你现在跑哪儿鬼混了?左连你不审了?”
黎元:“人谢医生为了抓左连受了工伤,我可不得好好关心一下。”
程韶:“你还好意思说,人会受伤还不是因为黎某人。”
黎元:“我也没想的啊,可他一直打手势,叫我别出来。”
程韶一愣:“为什么?”
黎元语气随意,毫不在意地说:“想套话呗。”
程韶:“有收获吗?”
黎元:“有一点,左连对谢林和林宣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在意,你要是真想审他,这两个人也许会成为突破点。”
“但是左连有点特殊,不管配不配合,死刑都脱不了,所以让他开口的希望不大。”
程韶倒是不这么认为,他说:“我觉得有戏。”
黎元:“行,你自己好好把握,抓紧时间,这人在我们这里待不长久,有情况随时联系。”
程韶:“明白,我做事,你放心。”
黎元挂断电话,看着渐暗的天色,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有一件事他一直很在意。
陆深和林宣的死亡现场里出现的玫瑰花,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只有陆深的玫瑰里有“审判”,而林宣的却没有。
他一边想,一边走,有些心不在焉,推开门的时候却愣了愣。
此时谢林的伤口已经处理好,换上了新的衣服,杏色大衣长至膝盖,小腿笔直修长,他的头发微长,一双丹凤眼看谁都透着一股含情脉脉。
黎元当时就想到了一句话——正衣冠,见良人。
他笑了笑,靠在门框上朝谢林吹了个极其流氓气的口哨,尾音还带着旋儿。
“谢医生长得很犯规啊。”
虽然行为很流氓,但黎元的眼神却很绅士,是那种单纯的欣赏。
谢林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大脑有一瞬间的空白,随后面无表情地说:“你很闲?”
黎元顺杆爬:“闲,闲得很,谢医生给安排点工作呗。”
谢林:“你案子不查了?”
黎元:“现在是下班时间。”
谢林:“那你还赖在这儿干嘛”
黎元:“谢医生帮了这么大的忙,我不得有点表示?今天我请你吃饭,亲自送你回家,保证安全感满满的。”
“怎么样?够诚意吧~”
谢林:“……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黎元:“不用客气。”
谢林:“……”我好像并没有说谢谢,怎么就得到了一句不客气?
看来这人是非要赖上自己不可了。
谢林叹气:“有什么事就直说,你这样真的让我很惶恐。”
黎元:“……”并没有看到你的惶恐,而且我还在你的眼底看到了对我的极致嘲讽。
他想了想,索性大大方方地说:“好兄弟,够爽快,明天一起去林宣的学校看看呗。”
谢林说:“我是总裁,日理万机,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
黎元拿出杀手锏:“你知道象牙塔杀人游戏吗?”
谢林面色一凝,拒绝的话又咽了下去。
“象牙塔杀人游戏”出自一个有名的日本小说家的推理小说,这个故事在第四篇章,描述了一场校园里的群体杀人,最后的判决是——无罪。
因为每个人都是间接导致死者死亡,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行动,而人数又太多,这就像是百鬼夜行,实在无法追究。
这在大家的嘴里叫——法不责众。
这一章节一经发布,引起了一场社会热议,不少人都对其现实性和残忍性进行了评价。
但是没有人觉得这种事情会在现实当中发生,因为难度太高,所有人空前一致的“冷暴力”这种环境是非常难办到的。
直到……帝都的一所私立贵族学校中出现了一起案子。
这起案子与小说中描写的相似度高达90%,最大的区别是,小说中所有人都是凶手,找不出一个确定可以负责的人。
而现实中,有一个人操控了一切,将一个个无辜的人推入深渊。
凶手是一个学生,受害人也是一个学生,整个学校,乃至社会,都为他的死亡推波助澜,所有人的手都沾满了看不见的鲜血。
受害人和凶手是同一个人,这是最令人吃惊的结局。
自己设计把自己推入死亡的深渊,他做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就是为了将案件还原,没有对任何人造成肉体上的伤害,却把所有人都变成凶手,这真是一个可怕又疯狂的想法。
黎元:“当初这起案子的主办人是我们魏局,而另一个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想必你不会陌生。”
谢林:“谁?”
黎元笑了笑:“你的老师——祁玉。”
谢林有些惊讶:“十年前的案子,他怎么会参与?他不是在二十年前就……不再与警方合作了吗?”
黎元:“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他和魏局曾经可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多年出生入死的情谊,还换不回来一个场外援助?”
谢林沉默,他是明白为什么黎元非要拉着自己去一趟二中了,原来是冲着自己的老师祁玉去的。
谢林:“行为分析心理画像不可能做到绝对正确。”
第15章 你清楚的
“在这件事上,你应该比我清楚,在实际调查中是不允许出现误差的,一丝的偏差,就可能与真相失之交臂。”
“况且,我的老师已经退隐了,他是不可能出手的。”所以,别打用菜逼学生摇资深教授的主意了,不可能!
黎元嘿嘿一笑,说:“谁说我要请祁玉出手了?自信点,请的就是你。”
谢林愣了愣:“是我想错了?”
黎元一脸信任地拍了拍谢林的肩膀,说:“咱们谢医生人美心善,应该肯帮忙吧?”
去尼玛的人美心善,老子脚有点痒,想袭警。
谢林:“隔行如隔山,我学的可不是犯罪心理,这两个学科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我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医生……没有那个金刚钻,咱就别揽这个瓷器活了。”
黎元揽着谢林的肩不让他走:“祁玉当年可是最天才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你是他的得意门生,我可不信他会不教你。”
谢林皱了皱眉:“这是什么逻辑?你给我松开。”
虽然……不过那家伙,说的没错,他还真就学了犯罪心理。
黎元开始耍无赖:“你答应我就松开。”
谢林:“你幼不幼稚?”
黎元:“有一个伟人说过,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你管我幼不幼稚。”
谢林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
黎元:“当然是认真的。”
谢林叹了一口气,不管黎元这家伙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有一些话是一定要说的。
在他们这个行业有一个规矩,不管你要做什么必须在之前就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得到当事人同意后才可以继续。
谢林:“那你可得听好了,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调查工具,它基于庞大的数据,对犯罪分子作出定向分析。”
“它缩小了危险凶手的搜索范围,但同时拥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误差是永远无法避免。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黎队作为经验老道的刑侦人员,应该不会不懂。”
黎元:“我知道,但同样的,无数事实证明,犯罪心理画像是科学的,对调查过程有极大帮助,你为什么这么的……讳莫如深?”
谢林:“我的老师跟我讲过一起案子,你应该也听说过,那是很老很老的案子了,但却很典型,因为他暴露出当时警方很大的一个缺点——太过信任心理侧写。”
“那是一场连环爆炸案,破获它,警方用了三年的时间,侧写师不断地给出不同的侧写方案,最后得出“有组织的群体犯案”这样一个结论,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最后那场爆炸就发生在警察的防控下,在那个侧写师的面前。”
“虽然案子破了,但当时付出的代价十分惨烈,牺牲了一队警察,那名侧写师侥幸存活,却落了一身伤病,心理压力太大,几度崩溃。”
黎元:“你是害怕自己会和那名侧写师一样?”
谢林:“不,更重要的是,每一条人命都是珍贵的,是独一无二的。”
黎元松开手:“你放心,我做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谢林偏头:“每一个侧写师在做侧写时都会给出这个忠告,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我只是例行公事,流程还是要走的。”
黎元:“我只是觉得,你那么骄傲,这样的小心翼翼,实在不符合你的作风。”
谢林:“面对生死之事,不管是谁,都必须慎重再慎重。”
黎元看着谢林,突然就很想知道,当年尚且年幼的谢林在面对自己母亲的死亡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7/100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