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的座位原本不在这边,唐弈戈没能帮他抢到靠近水池的好座位。他穿越了层层人海才到这里,只为了近近地看弟弟一眼。后面还有人再往前涌,丹增不可能在这里逗留太久,而姚冬也要马上下场去换衣服,兄弟俩只有这么几秒钟。
但这几秒钟就已经足够了,姚冬从阿哥的呼唤里听到了阿姐、阿妈和阿爸,像山川的天籁。
拿完了证件,姚冬终于下场冲热水、穿衣服了。他头发长,手臂又举不起来,不用吹脑袋的萧行自然而然接过了他的吹风机。
“你藏文名叫什么啊?”萧行拨开了他浓密头发当中的发缝,“藏文什么意思?”
他知道藏族人的名字不随父母姓氏,而且很多人都有两个甚至三个名字,还有活佛给起的。每个名字里都有家人和活佛的美好祝愿,重名的也多。
“诺布,曲珠。”姚冬用中文说了一遍,然后又用藏文念了一遍,“你要学,藏文吗?”
“嗯……有点难啊。”不是萧行不愿意为爱学习,而是藏文的难度堪比山路十八弯,它还不是象形文字,“诺布是什么意思啊?我知道你哥哥丹增的意思。”
“诺布是,宝贝啊。”姚冬指指自己,“诺布,家里宝贝。”
萧行一笑,他爸妈还真的偏心小儿子,丹增是扶持佛法的意思,大儿子的名字就像一辈子都不下山的禁欲圣子,这辈子都要留在高山上念经,小儿子就是家里的掌上宝贝,想干什么他们都支持。
“那我以以以后也是你的宝贝啊,你别忘记给我买礼物。”姚冬抬起右腕口,轻伤不下火线,人生不缺五金,“要老公,买镯镯。”
“叠词词,恶心心。”萧行就受不了他这套,肉麻的劲儿里却掺杂着一丝过瘾,过瘾之后还有那么点儿回味无穷。等到这头发都吹了个半干,他俩同时咂摸出一些不对劲来。
“你听见广广广播说这次比赛的名次和颁奖典礼了吗?”姚冬问。
萧行摇摇头,直接放下吹风机往外走。按理说这时候肯定会播报了,还会有颁奖仪式的准备,可眼下什么都没有。
广播里放的是快节奏的音乐,显然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而暖场,颁奖的台子没有推上来,更别说端着托盘和鲜花的礼仪小姐。整个游泳馆都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当然,这样的异常在观众眼里没有什么,只是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运动员察觉不对。
“好像出事了。”萧行看到了总裁判席。
“是不是出事了?”头发还没来得及吹干的袁亦秋和张琪苒从女子更衣室走了出来,她俩也觉出不对。大家都看裁判席位,迟迟不颁奖肯定不是因为金牌丢了,必定是比赛环节有问题。
不光是中国队的教练,韩国队、澳大利亚队、英国队,以及美国队的教练都在这里。
罗锐对总裁判长说:“您不用找志愿者帮我翻译,究竟怎么回事大家有目共睹。您瞧,不光是我们看出了这个犯规,其他国家的教练也不约而同地来了,说明确实有问题。”
总裁判长的后头是两名技术检查员,一个中国人,一个是外国人,表情都同样严肃。
方行虽然不是总教练,但是对于蛙泳技术更为熟悉。他面向技术检查员,拍着胸口说:“我用我的个人名誉和职业生涯担保,我不可能看错一点。我申请调查水下录像。”
“已经在调取了,请大家稍安勿躁。”总裁判长在最后的结果确定之前不可以出现个人主义的偏颇,只能这样说。
这时候,不光是运动员,看台上的观众、各队成员也注意到了裁判席位那边的冲突。姚冬顾不上旧伤,往那边走了十几步:“是谁谁谁犯规了?”
“肯定不是你。”萧行看到教练那急赤白脸的样子就知道是别队,极大可能是美国队。
“那为什么,现在还还还不出结果?”姚冬问。
萧行想了想:“只能是‘利于运动员原则’了,现在就看检查员和裁判长的立场,还有水下监控的清晰度。”
姚冬一下子就明白了,正统比赛是有“有利于运动员原则”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保护选手的权益。上一回大萧被人诬陷,是转身检查员一口咬定他双手并未同时触壁,所以裁判长才敲定了大萧的DSQ。
在真正的比赛里,裁判、检查员的地位远远高过于电子的监控。哪怕水下监控已经拍到犯规动作,只要检查员、裁判员不认定,仍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那么犯规就不成立。
在不能明确认定犯规的情况下,不可以判犯规。
姚冬相信不管是谁犯规,肯定有教练看出来,只不过检查员没发话,他们提前声张就相当于“破坏游泳比赛进程”,直接导致自己队伍的成绩取消。
“那检查员现现现在为什么不说话?”姚冬好想过去看一看。其实已经有不少国家教练给泳联和裁判委员会提议,取消“利于选手原则”,因为这里面的水分非常大。先不说检查和裁判是否公正,有时候,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参赛者会利用这条规则钻空子,去骗成绩,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每一项比赛的场地监控器数量剧增。
“估计是在等待录像吧,他们现在不方便发表言论,任何一句话都会被无限地放大。”萧行拍了拍姚冬的肩,“咱们等待就好。”
等待的过程无疑非常艰难,解说员在接到下面的通知后,只能对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实话实说:“现在颁奖典礼还未完全开始,因为场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技术上的分歧。”
“多个国家对美国选手伊森的蛙泳细节提出了异议,现在正在交涉。魏教练,您怎么看?”
两个解说这会儿才明白魏春歌为什么在比赛进程中站了起来,一定是发现了犯规事实。
魏春歌现在也不能确定什么,尽管心里认定确实有犯规存在:“咱们还是等总裁判来裁定吧。”
裁判席这边,方行和罗锐还在争取,尽管语言不通但一个字一个字和外国检查员蹦豆子。好几位能够双语流利交流的志愿者也过来帮忙,方行像看到了救星,抓住一个女生不放:“同志你好,你和他们说,伊森他不能在蛙泳腿当中夹杂着蝶泳腿的动作,虽然很不明显,但他做了就是做了,对其他的人不公平!”
“好的,您别急。”女生连连点头,转过身用英语交涉。
方行怎么能不急,如果他们不能说动检查员和裁判,那这个动作欺诈就成功了。“蛙泳和蝶泳确实有相像之处,但归根结底是两种不同的泳姿。蝶泳的一次出水入水是两次上下打腿,两条腿提供两次动力支持,蛙泳没有这个上下的推进支持,蛙泳是收缩和蹬拉,对不对?”
罗锐劝他:“你让志愿者慢慢说。”
“这事没法慢慢说,因为以前就有人在奥运会上利用这个规则逃过去,我都快急死了,你别劝我。”方行再次看向检查员,“他那个动作很不明显,可是从二次出水之后就加上了,我有着丰富的水上经验和教学经验,这是不应该存在的。他后半段的加速都来自于蛙泳腿掺杂了蝶泳腿的打水,这是犯规!”
罗锐见劝说不动,索性也就不再劝了。起初他也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看清楚了,但是当方行和他有同一看法的时候,他确信他们的眼睛都没有问题。在赛场上,教练的眼睛必须就是尺,在裁判没能发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发现问题,在真正的公平面前,教练就是队里那些孩子最后的保障,哪怕拼上一切他们也要一个说法。
如果教练再看不清楚,那么真发生了什么不公,没有人能保护场上拼死拼活的队员。
“如果他的腿没有二次打水,我把池子里的水都喝了!”方行的声音恨不得冲破天花板。
声音传得非常远,飞鱼队头一回见到方行教练这样厉色,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人,现在却据理力争,不让分毫。刚刚比赛完毕的混合泳队员也都站在泳池边上,远远地注目,听不懂中文的选手纷纷歪脑袋、耸肩膀,双手摊开。
终于,清晰的水下监控录像被调取出来,反复播放在裁判席的屏幕上。
最初是正常的倍速,伊森转身后就进入了正轨的潜泳,这个过程没有任何的问题。等到他出水之后,速度猛增,直接把他左侧的姚冬甩开。
“要看慢动作。”方行喊。
水下录像变成了0.5的倍速,伊森的动作被放慢了。所有裁判的眼睛变成了人肉监控,认认真真地看着伊森的双腿。
就在他二次出水的一刹那,他朝向游泳池下方的脚背有了一个顺滑的下压。
“他犯规!”方行指着屏幕。
如果仔细看,屏幕上还有姚冬和其他蛙泳选手在,他们的双腿在蹬腿之后没有上下打水,脚尖都是静止不动的,蛙泳腿的动作干净极了。而伊森的这个小动作相当于把蝶泳的技术带到了蛙泳里,只不过实践在脚尖、脚背上。
普通人的脚尖、脚背动一下,带不来多大的推力。可这是顶级运动员的身体,小小的动作相当于偷偷的打水,给他的蛙泳进程加速。
“这就是犯规!这就是!就是这里!”方行生怕大家瞧不清楚,用手指着伊森的脚背。虽然小冬就算拼尽全力也游不过伊森,但他不能让队员输得不明不白!
“大家安静,现在我们裁判委员会要讨论结果。”主裁判、副裁判以及技术检查员将水下录像保存下来,“5分钟后,我们给大家一个结果。”
此时此刻的哈尔滨澡堂,泡完奶浴的唐誉正端正坐好,等待别人给他吹头发。白洋过了一会儿才过来,手机放在桌面上:“我刚才看比赛,怎么还没颁奖呢?好像是在判定犯规。”
“是吗?我看看。”唐誉拿起白洋的手机,然而手机却震动,电话进来了,来电人是……屈南。
“呦,你亲密的竹马找你。”唐誉把手机扔给白洋。
白洋干咳了两声,看了看镜子里的唐誉,转手先把手机静音,压在了桌上。“一会儿我再接。”
作者有话说:
小冬:我是家里的宝贝!
丹增:我是家里的圣子!
第119章 正义的裁决
5分钟, 对看台上的观众来说非常短暂,可能只是喝一瓶水、去一趟洗手间、拍几张照片,然后就过去了。可是对于场上焦灼的这堆人而言, 它就是定格的。
等待只会让人增添无力的感受, 因为确实什么都做不了了。教练和运动员只能“提出”, 但不能“裁定”。
音乐声仍旧喧闹,只是再也无法调动欢快的心情, 颁奖典礼迟迟不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没有定数。众多新闻人士手里捏着的通稿就是发不出去,网上讨论度最高的也是“伊森疑似犯规”和“中国裁判提出疑议”。
姚冬同样不好受, 因为他仿佛已经预见了一些什么。这是杭州, 中国队有主场优势的地方, 判罚之后恐怕又会有人说三道四呢。说中国利用主场优势判罚, 说中国大学生代表队游不过就想尽办法弄一个金牌,外网的舆论向来都是如此。
“其实,他如果不不不犯规, 我也游不过他。”姚冬说心里话,气馁归气馁,但两个人差距客观存在, “但是他不能用这这这种小动作来赢。”
“对,他就算是正常来游, 场上也没有人的蛙泳能赢过他,但金牌不能掺杂别的成分。”萧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裁判团, 等待一锤定音的那一刻。
他们已经不知道几分钟了, 但是他们能看到美国教练的据理力争, 以及志愿者不停动着的嘴, 将各种不同的语言翻译过去, 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顺利交流。姚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又没有唐誉哥看唇语的本事,只能安安静静等,或者从他们的表情上分析一二。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他们看到美国队的教练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判了!”张琪苒马上捏紧姚冬的手腕。
她的判断完全正确,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传开。教练在判罚后还有一次申请仲裁的机会,现在美国队教练神情严肃走向的地方就是仲裁委员会。这说明在场的技术检查员和裁判都认定伊森的脚尖在做小动作,是一个足以影响游速的有利于己方的犯规,方行教练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轮是中国队的胜出!
“判了!”萧行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涉及到水下的细节就是一场拉扯,证据不足、支持不足、主场客场,这都有可能影响结果。可是眼前的一切已经不言而喻,公平降临在今晚的杭州比赛场馆。
仲裁结果来得更快,美国队由于第2棒伊森在蛙泳过程中加入了蝶泳打水的技术,导致犯规,从而整个队伍的团体成绩取消。大屏幕上美国队的那一整排人名消失,首体大代表队那一排从第2跃到了最上面,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图案。
罗锐和方行笑得收不住,其实他俩心里也没底,但这一回他们显然赢了。公平就是公平,美国队有赢的实力但是没有赢的品德,今天注定配不上这块金牌。
身在解说间的魏春歌这时候才笑了出来:“看来啊,公正永远站在真理的这一边。”
大屏幕上反复重播着伊森在二次潜泳结束后的细节,在这种规模的世界大赛上头,判罚是大事,特别是判了外国的金牌选手,更要拿出真正的证据来。否则全世界都不会信服。可即便拿出来了,照样有人不信。
“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脚尖,有一个很微弱很微弱的打水。”魏春歌的眼睛也很毒辣,“这就是偷力。”
“他这个是蝶泳的技术吧。”解说员说。
“没错,大家可以把他的整面脚背想象成是一个蝶泳的腿,蝶泳腿的技术要点都在他的脚上,其实就是一个缩小了动作范围的鞭腿。众所周知,游泳运动员的脚踝灵活度远远高于普通人,这个动作一般人来做还做不出来呢。”魏春歌眼前仿佛原景重现,曾经这个动作逃过了奥运会的裁判双眼,今天在这里被抓了个现场,“唉,可惜了。”
“您叹气是为美国队的成绩可惜吗?这次他们的总体成绩很不错。”解说问。
魏春歌点点头:“他们原本可以赢,伊森不用这招他的赢面也很大,我只是可惜他走错了路子,浪费了这次的机会,也对不起另外3名美国队员的努力啊。”
场上,颁奖台已经推了上来,这回是真真正正地开始了。国旗的位置被换到了最中间的高处,这一次只属于飞鱼队。姚冬穿着统一的队服,这一次代表的是祖国,站上领奖台的刹那他眼前的池水变成了一条条公路,以及连绵不绝的雪顶。
110/162 首页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