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游泳是一种很热闹的运动,正统的游泳比赛甚至还有专门的选手介绍环节,每个运动员像走红毯一样,提前开始热场,不仅调动观众的情绪,更是调动参赛者情绪的一种方式。比赛前可以放音乐,比赛中可以欢呼,真是要多热烈就有多热烈。
伴随着运动员的入场,裁判们也开始入场了。
游泳比赛是同场次内裁判最多的比赛项目,除了裁判组,8名运动员就需要16位转身检查员和4位技术检查员,严格注视着参赛者的每一个动作,绝对不出疏漏。热场的音乐开始奏响,A组和B组同时在25米短池内进行热身,等200蝶比赛之后紧接着就是女子,赛程非常紧密。
还没开始比赛,观众们已经纷纷捏了一把汗。
直到裁判长的一声长哨,A组参赛者开始进行短时间的休息调整,姚冬擦净身体,尽量舒展肩背,场上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拍打肌肉的响动。
又一声长哨,A组预备了。
姚冬首先看了看观众席,一看就看到了唐誉哥。那边坐着的大部分都是本校运动员,穿的都是相应项目的秋款队服,只有唐誉哥穿得不一样,所以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姚冬朝着那边招招手,随后原地蹦跶两下,准备站出发台了。
泳池一共10条泳道,比赛采用8人制,紧挨着池壁那两道空了出来,是留给了特殊情况。出发台前所有运动员都做好了最后的预备工作,双层泳帽和竞体泳镜紧紧地勒着皮肤,就如同他们下半身的5分裤。
太紧了,不管是上还是下都很紧,愣是将这些没有赘肉的身材勒出了类似“游泳圈”的小肚子。
“你们别说,搞游泳的身材就是棒。”白洋由衷地赞叹。
“是啊。”唐誉也表示赞同,“跳高的全身又硬又干。”
陶文昌、屈南、白洋这三个跳高的同时看向了他。
不等他们再说,总裁判长的哨声已经吹起,由于是校级联赛,任何参赛方的教练都不允许担任裁判组任何一职,全部都是特意请来的国家级裁判或教练。随着他的发令,运动员们踩上了出发台。
姚冬此时已经放下了追夫的心思,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比赛。他左边的余星源和右边的萧行同时消失,眼前能被他注意到的只有一池透明的水。踩上出发台,他做好了准备动作,髋关节角度54.5,宛如教科书一样标准。
标准的不仅是他,这一整排都非常标准。而一直洋溢着兴奋鼓点的音乐也在这时候短暂地停下来,安静重新降临游泳馆。
在他们的身后,8名转身检查员已经齐齐站了一整排,每个人的手里都捏着秒表。
此时此刻的观众席鸦雀无声,出发端两侧的转身检察长起立。
伴随着一声短促的电子哨声,姚冬蹬出了跳发台。右脚掌向下,左脚掌向后,右腿膝关节角度105.3左右,两条手臂开始朝前移动。入水角度40度,指尖率先冲破水面,刺穿了水面的张力。右脚尖还处在绷直的状态,左脚尖朝上,暂时还没收回来。
水珠四溅飞跃,同时炸了8朵水花,这个水花要是在跳水比赛中就是完全失败的技术,但是在游泳中则是完美。就在他们入水的同一时间,两端的转身检察长回归原位,转身检查员迈前一步,登上泳池跳发台阶。
激昂又带有节奏的音乐声再次响起,欢呼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游泳馆里像炸了锅一样热闹起来,唯一不热闹的恐怕就是教练区域。
各校的教练都汇聚于此,不仅关注自己队里的孩子,也时时刻刻关注对手。罗锐和郭文康的眼睛紧紧盯着出水线,现在运动员还没出水,每个人都在水下进行海豚腿前进,双手交叉伸向前方,屁股和大腿为前进提供动力。
“冬子吃亏啊。”郭文康摇了摇头。
他们这个位置刚好和水平摄像头似的,能够追踪前15米的出水速度,郭文康作为经验丰富的技术教练当然知道姚冬的技术没有问题,但他确实吃了一点亏,身高。
现在小孩儿都高,游泳队里男生平均190,女子178,基本上就是队内常态。姚冬没高过190就是吃亏,一起出发的对手最高196,一下子高出9厘米来,跳发就能看出差距,矮个子只能拼命追速度。
显然姚冬也知道自己的劣势,他已经是全家最高的人了,在藏区也是高个子。别人都羡慕阿爸阿妈,两个儿子看着都高高大大,可是竞技的残酷性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努力地感受水的流动,用小脑瓜思考着每个动作。
所有人都紧紧地盯着出水线。
伴随着2号泳道的选手率先出水,这是一个信号,潜泳线快要到了。泳池两边那4位技术检查员的行走速度和运动员的游速一样,时时刻刻注视着他们在水下的动作。
接二连三的人冒出水面,然而姚冬还没动静。
潜泳的速度会更快,所以很多运动员都会尽量延长这个环节,但同时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肺部负担过大,肌酸堆积过快。每个人都在精妙的计算下寻找着一个平衡的点,否则很可能游完第一个50就没有后劲儿了。
姚冬的优势就在于他对氧气的需求低,肌肉韧性大。
他是最后一个出水的,出水后立即开始换气,一头扎进有氧运动环节。看台上的外行看不出任何门道,只知道喊加油、吹口哨,可是郭文康这才松了一口气,姚冬这一追直接追上来一个头的距离,是个动脑子的孩子。
伴随着真正蝶泳运动的开始,游泳池爆发出炸裂的水声,仿佛直接给水里扔了8个炮弹。白浪翻滚,这是真真正正的浪里白条,一个又一个矫健的身影化身为蝶,开始了水中的绽放。
第一名领先者就是姚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姚冬的手臂奋力向前伸展,肩膀经历了一次打开后迅速收缩,大拇指带领手臂直直砸入水中。余光里除了水还有两个人的身影,可无论是左边的余星源还是右边的萧行,现在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手。
在真正想赢的人面前,是没有什么前男友的。他相信萧行也是一样,绝对不会因为两个人的关系而放水。
大口呼吸后再次入水,姚冬的屁股朝上猛地一拱,紧实的翘臀将大腿带动,两条腿像鱼一样甩了起来。同时他的手臂在胸前完成了一个抱水的过程,随后手肘和大臂发力,将带有阻力的水朝后面狠狠推开。
推水完成,他再次跃出水面,大口呼吸。
陶文昌也没想到小冬上来就这么猛,天啊,他一上来就这么游是不是游50米游习惯了?接下来的150米怎么办?很快,面前的参赛者陆续进入了第一次转身,站在另外一端的转身检查员已经齐齐到位,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水下的接触器。
抵达接触器时,每个人的双腿都开始收缩,速度暂时降低。萧行憋着这口气,暂时名列第二,但是他并没有对姚冬的前程游速特别惊讶,以他对姚冬的了解,前50米就是姚冬最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前程游速特别快的人,姚冬必须尽量争取优势差距,用来抵消他之后有可能拉下的距离。
每个人的发力节奏都不一样,姚冬属于爆发型,他如果前面游不出来,后面就更难了。
两只手一起接触池壁上的触发器,萧行双腿收缩,身体抱团,然后再像弹簧一下展开,进入了第二个50米。
姚冬在第二个50米的前半程仍旧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个领先持续不了太久。余星源和萧行都在追,其他泳道的人肯定也在追。他将目光集中在正前方,也就是他的第二次转身机会当中。
在这回转身时,他明显感觉到了双臂的酸胀。
蹬腿,再出发,两条手臂在潜泳的姿势下暂时得到休息,但这两秒钟转瞬即逝。手臂再次出水,姚冬的领先地位已经被萧行反超,右眼余光里的人领先了半个身子。
大萧冲上来了。
姚冬并不意外,他的后半程发力一直都比自己好,是纯纯的耐力型选手。左边的余星源也追上来了,应该比自己快出一个头位。观众席上的喊声比演唱会还要澎湃激动,甚至有人站了起来,大屏幕上打出了每个人的游速以及排名,姚冬从第一滑至第三。
罗锐紧盯着大屏幕,轻声问:“大萧这一年就盯100和200吧,短距离别让他上了。”
“行。”郭文康点点头。
“小冬看看后半程能不能追。”罗锐又说。
“悬。”郭文康用一个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泳池里的赛事已经接近白热化,所有人迎来了他们最后一个转身。此时此刻每个人的体能都已经抵达极限,不可能还有极限内的剩余,拼的就是后程的耐力。姚冬不止是手臂酸胀,他的两面肩胛骨肌群都在跟着紧张,因为蝶泳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发力的手臂运动,背肌和腰肌都要参与进来。在这种关键时刻,所有人都从他的余光里消失了,唯一剩下的就是游。
他得往前游,每一次飞跃都要往前,但同时要把身体压低,不能让力量分散往上冲。
不断有水飞溅到他的口腔里,没关系,下一次再抬头还是要照常吸气,姚冬的脑袋再次沉入水中,周围就变得好安静,再瞬间出水,又听到模模糊糊的动静。
他不知道的是,大屏幕里的他已经追上了余星源。
虽然耐力不足,但他得天独厚的体质给了他最后的机会,再加上不间断的训练,姚冬不知不觉完成了短距离到长距离的过度。当他双手触面抵达终点时已经听不见声音了,耳朵里嗡嗡嗡乱叫,累到开始耳鸣。而确定自己姿势没错的下一秒他立刻沉入水里,居然失去了踩水的力气。
好在手臂够长,姚冬紧紧地捞住了左边的悬浮球,一个游泳运动员像抓住救命稻草,死死抱住不放。
看台上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姚冬急促地大喘着气,紧盯大屏幕成绩。他不想说话,什么都不想干,如果没有悬浮球肯定要沉底。而大屏幕上闪烁了两下,他看到自己的排名位居第二,清清楚楚地打在上面。
自己居然追回来了?
罗锐和郭文康同时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每个队员的比赛特点,两人都没料到姚冬居然在后面50米还能追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屏幕上的A组第一就是萧行,用时1分56秒40,姚冬1分57秒15,余星源1分57秒30,三个人不愧是国家一级蝶泳运动员,超过了一级分数线1分58秒66。
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
精彩的A组预赛已经完成,前4名选手出线,晋级明天的决赛。姚冬还没休息够就要腾出场地了,每个人都慢腾腾地往泳梯的方向游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觉得大萧往前游的时候,好像回头看了自己一眼。
联赛没有抽查乳酸的步骤,每个人上岸穿好衣服就往更衣室走了,大家都很累。姚冬原本以为自己完全不醉氧了,可是那股晕乎乎的感受再次出现,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
“你没事吧?”余星源走在他后头。
“没事啊,我当然,没事。”姚冬嘴硬,可不想在他面前表现茶艺,刚好一号更衣室已经有自由泳选手开始换衣服了,姚冬赶紧打开衣橱,准备冲水走人。
“呦,这不是萧行嘛。”更衣室内忽然响起了一声调笑,“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
萧行正拿毛巾擦手臂,听声音只觉得耳熟,但是名字叫不上来。不用多想,肯定又是小时候认识的那些人,正所谓冤家路窄就是这样,躲都躲不开。
“听说你们首体大前阵子丢东西了?”那声音又在人群中响起,像一只让人糟心的苍蝇,“你们可小心点儿,贵重物品千万别往学校拿,有人是三只手。”
“丢东西了?什么啊?”其他学校的人不明真相,只想跟着吃瓜。
“听说是一块手表,我也是有同学打听出来的,只不过首体大明显护犊子,就当人家自己不小心丢的。”那人一边说一边笑,“我们以前训练营就丢过东西,什么泳帽啊,泳裤啊,买不起的人就只能靠偷了呗,不然怎么游啊,连装备都凑不齐。”
谁啊?谁在说话!姚冬忍着头晕看过去,模模糊糊的一张脸。确实眼熟,小时候肯定见过,但是早就不记得名字。
忽然间,更衣室里咣当一声,萧行套上队服拎起包,将泳帽泳镜收好,一把关上衣橱门。他才懒得解释,直接走人,有解释的时间不如休息休息,下午2点还有一个100蝶。
伴随着萧行的离场,更衣室短暂安静了一下,随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你瞧,我刚说两句就有人要走了,做贼心虚呗。”
“什么做贼心虚啊?”
“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吃瓜的人越来越多,更衣室里一团乱糟糟,只听那人继续嘀咕:“唉,也没什么事,我小时候和萧行一起参加训练营,反正吧……咱也不能说什么,就是有他在的时候,营里总丢东西。”
“啊?那是不是他拿的啊?”
“我可没说啊。”那声音笑着解释,“我就是这么一说,具体谁拿的我可没点名道姓……”
“够了!”姚冬的声音打断了那人的嘲笑,实在是忍不下去。从小,大萧就被那些孩子说成小偷,说他穷,所有装备都靠偷,可是只有自己明白他是怎么攒钱的,他连一包方便面都要分两次吃。但是无休无止的脏水还是朝他泼过来,泼到他懒得解释,然而,就这样了,那些人和那些谎言还是紧跟不放。
可能是头太晕了,也可能是刚刚比赛完毕,激动热血的心情还在,外加大萧离开更衣间,他听不到自己说话,姚冬一口气站上了休息椅,一下子成为了在场最为高调的人,每个人都抬头看着他,仿佛等待他的上台发言。
“大萧他他他,他不是那种人!”姚冬涨红了脸,“丢手表那天我就在他床床床上,睡觉,是别人放的,和大萧没有一点关系!我不许许许你们说他!”
作者有话说:
大萧:哦豁?
小冬:糟糕!
第39章 我是结巴那你复合吗
萧行刚离开更衣室两步就停了下来, 手机响了。
隔着身后的门,他将那些闲言碎语暂时隔绝在另外一个空间,但是他也知道甩不开。里面一直有嘀嘀咕咕的声音, 应该是那人在和别人说什么, 无非就是他们参加过的集训营丢过东西, 而每次丢失的物品都“刚好”出现在自己的衣橱里面。
小时候,萧行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将这样的霸凌归结为自己穷。当一个人把所有的钱都拿来训练,生活费就没有了,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 萧行都和他们格格不入。长大后萧行渐渐琢磨出真相, 也不一定是因为穷, 还因为自己在他们眼里确实太“格格不入”了。
34/162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