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笑着睨了槐夏一眼,又剜了秋宁一记眼刀:
“还有你,去盯紧手中暗卫,脑子灵透些!”
槐夏和秋宁双双告退,书房中只剩文昭一人。
她凝眸望着夜色,脑海中存了迷惘。
元邵为何突然发难云崧,就因云葳入京了不成?
究竟是何处出了变故,才会让他不顾现下的联盟,急于出手打压云家,生怕云家与文家联姻?
云崧对待云葳这孙女,究竟是何态度,约莫等几日,就该有确切消息了。
但护国公府萧蔚多年深居简出,虽有大将军之名,却交了大权,缘何也会被云元二人列入清算的阵营?
思前想后,文昭只留了一个答案:
元邵不为做权臣,而是要篡位自立。
萧家威望高却中立,他必须除去;灭掉看不透的宁家,既能消除隐患,也可示好麻痹云崧。
而云崧与皇家联姻,他必须阻止,才可永诀文家东山再起的后患。
二月春风和煦,拂过贡院门前士子额前的碎发,漫过耳畔的低吟,皆是百姓对国朝栋梁意气风发的慨叹。
一辆华丽的马车停驻贡院外的长街,槐夏将小木箱交给云葳:
“姑娘顾好自己,切不可让贴身之物离开您的视线。”
“知道的。”
云葳接过木箱,远望应考举子排起的长队,敛眸轻语:“姐姐回吧,该入场了。”
“好,您快去吧,莫误了时辰。”
槐夏笑着催促,指了指不远处人数颇少的女举子勘验队伍。
云葳微微颔首,抱着小木箱直奔应考队伍而去。
候考女子的队列旁,停驻了一辆马车,半晌都未曾离去。
云葳等候的间隙,好奇地转眸去瞧,只当是哪家送考的亲眷不舍得女儿,在此耽搁。
凝眸回望的一瞬,马车窗内一双犀利而复杂的视线与她四目相对,令她身形一颤,飞速的回首阖眸,心脏都漏跳了半拍。
这人她从未见过。
可那与叔父七分相似的容颜,和他身上绯红的官袍入眼,云葳转瞬便知,他是云山近,那个抛弃她,十余载从未曾谋面的,官至大理寺少卿的——好父亲。
心绪烦乱不堪,直到走进了贡院落座,云葳心头的慌乱都未曾消减分毫。
云山近来此,是为恐吓她,还是敲打?
抑或是,胆大包天的,意图在贡院门外寻求将她除去的时机吗?
九日时光,说短,短不过日落月升几度;说长,长足矣兰烬遍烛台,沙漏簌簌垂散。
“考几日了?”文昭长身立在寝殿的花窗下,语气中隐有纠结。
“四日了。”
秋宁轻劝:“殿下,云姑娘年幼,还能再考的。可萧帅与宁侯若走,谁人都无把握护他们平安归来,不是吗?您该早做决断,一声令下,便可行动。”
“孤挂念的,非是云葳一人。科场不易,才子多年苦读只为这几日。孤此时生事,士子们候了三载的愿景转瞬成空。”
文昭怅然一叹:“事情尚有转机,庐陵王力主出兵,倒让孤意外。你给云相传讯,让他来见孤。”
“殿下,他会来吗?”秋宁并不赞同文昭的决定:
“他一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您的府邸于他而言,如虎穴龙潭。且陛下决定发兵驰援,正顺了他的心意,他应该正在志得意满才是。”
“试试便知,就说孤在府恭候,今夜子时。”文昭淡然一笑,瞧着很是轻松。
秋宁带着满脑子疑惑,派人去云府送了消息。
事情的走向出乎她的意料,当晚子夜,云崧竟真的踏月而来。
“殿下,云相在门外。”秋宁闪身探入文昭的书房,与人通禀。
文昭微微勾唇,指尖敲击着轮椅的扶手,“快请。”
“殿下安好啊。”
云崧并未撤去大氅,狡黠的眸子扫过文昭的双腿,只象征性的微微作揖;
“您夤夜做请,不知有何见教?老臣洗耳恭听。”
“云公客气了,您坐。”文昭伸手示意:
“您自便,孤身子如此,就不跟您客套了。孤让您来,是为驰援西疆战事的人选。换下萧帅和宁侯,说服陛下,让元邵前往,如何?”
“殿下说笑了,平陵侯还要在朝辅政,怎好挂帅出征呢?”云崧在文昭对侧落座,神态淡然。
“云公很为元邵着想。”文昭似笑非笑:
“他设计您一遭,险些让陛下违逆皇考对您的承诺,您还如此大度?但陛下终究没应他,陛下对亲母舅尚且忌惮提防,不让他如意,更何况您呢?”
“殿下这是离间君臣来了?”云崧讪笑一声:
“老臣效命陛下,辅佐政务,乃是先帝遗诏。老臣所为,皆是为了陛下,为了大魏江山的安泰。”
“将云葳送去余杭,也是为了大魏,为了文家?”
文昭凤眸觑起,摩挲着扳指,敛眸轻语:
“未在朝堂,何必说虚话?等陛下翅膀硬了,您和元邵,不会比孤的下场好。而元邵得势,您怕是要水深火热了,孤言尽于此。”
“老臣与元邵斗,您做得利的渔翁,还是黄雀?”云崧老迈的眸光中精光乍现:
“您既敞开天窗说亮话,总得让老臣拨云见日,看到一线希望吧?”
“庐陵王是您拉拢的?”文昭步步紧逼:
“孤这王叔,绝非表面上那般横冲直闯。陛下年幼,尚且不好摆弄,更何况王叔呢?云葳少年中举,是云家的后辈英杰。云家屹立两百余载蒸蒸日上,审时度势的本事,该是不差。”
云崧捋着胡须沉吟良久:
“殿下何必总拿幼女说事?即便捅出去,老臣不要云景与启宁长公主的婚约便罢,其实也并非伤筋动骨之事。您也知道,云葳和云景,皆是臣的孙儿,臣虽有小错,但婚约不成,便无罪。”
“失去皇家的联姻,您便失了一大助力。”文昭哼笑道:
“云景今岁学识,孤也有耳闻。您敢让这姐弟二人比试一番吗?云公若归心,一个侯爵而已,孤还是可以承诺的。非但如此,日后云家数十载荣华,亦然稳妥。”
话音散去,房中静默良久。
云崧的眸光几度辗转,才缓缓从座椅上起身,对着文昭长揖一礼:
“殿下珍重,老臣告退。”
文昭未曾回应,眸色虚离地望着云崧离去的背影,心中悬起的一块巨石落了地。
待人离去,秋宁闪身入内,忐忑出言:“殿下,如何?”
“盯紧了他,此人城府比元邵深沉百倍,绝非表面所见的贪慕荣华之辈。孤用他,不过权宜之计,掌控他,怕是不易。”
文昭兀自起身,迎上一袭月影,眸色幽沉。
“是。”秋宁颔首应下:
“殿下,方才萧帅传讯,说您不必拦阻,顺其自然即可。云相在,婢子没敢入内跟您说。”
“不必拦?”文昭颇为诧异的反问,沉吟须臾,又补充道:
“知道了,孤另有安排,让萧帅不必烦忧。”
第39章 绊嘴
樱花盈门, 玉兰满庭。
二月中旬,春闱落幕,文昭一早派了马车去贡院接云葳回府。
贡院外挤满了官宦家的车马,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
槐夏与桃枝眼见这等阵仗, 不好直接亮出长主府的身份给文昭惹是生非, 又怕云葳久等, 便下车步行,往门口迎着人。
贡院大门去锁, 应考的举子们鱼贯而出。
云葳不疾不徐, 缓步走在队尾,她心神不宁,生怕再碰上不速之客, 故意放慢了脚步。
“姑娘!”桃枝踮脚寻觅, 冲上前抢过她的小木箱:
“怎闷闷不乐的?累坏了吧, 殿下设了宴席,回去好生吃一顿缓缓。”
“嗯。”云葳浅应一声,垂着眸子不敢四下张望。
“马车在前面, 人太多,劳您走两步。”槐夏手抵长剑,柔声解释。
“好。”云葳答应的爽快,被桃枝和槐夏一左一右护着,觉得分外心安。
“…姑娘,”一声飘渺呼唤自身侧传来:“云姑娘,请留步!”
云葳身子一震, 茫然回身去瞧,是个从未见过的中年妇人, 方从她身侧的马车上走下来。
“您是何人?”
槐夏扫了眼毫无线索可循的马车,不无戒备的上前半步询问。
“婢子从云相府来。”妇人叉手一礼:
“老夫人在车里候了多时,还望姑娘赏个颜面,随她回云府一趟,府中备了接风宴。”
云葳下意识往桃枝身边缩了缩,脸上的抗拒显而易见。
“殿下命婢子接云文学回长主府,今日殿下亦在府设宴,云老夫人若不嫌弃,不若一道过府。”
槐夏笑盈盈婉拒了云府唐突的请求,揽着云葳便走:“姑娘,这边。”
云葳头也不回,脚下步伐飞快,几乎是逃离了贡院门前,绕过熙攘的人群,飞速钻进了马车。
待到马车远走,她才长舒一口气,仿若劫后余生。
长街的小马车内,云老夫人冷笑一声:
“早便料到是如此场面,云崧算盘打脱了,回府。”
“云老夫人多年称病,不理内外事务,今日出现,实在反常。”槐夏抱臂凝思:
“回头婢子跟殿下说道一二。”
云葳歪了脑袋枕着桃枝的肩头,小脸上满是疲惫,无心回应半字。
她的脑海里对云老夫人从无半分印象,未曾听任何人说起这位祖母,仿佛是个透明的存在。
“到了,姑娘醒醒。”
不过半刻路程,云葳竟睡了过去。马车停在府门前,桃枝轻声唤着她。
“唔…”云葳揉了揉眼睛,慢吞吞挪下马车,直奔内苑。
“长姐,这就是你说的小才女?”
回廊下闪出一抹鹅黄的明媚身影,话音清甜,长得也如春桃般娇艳甜美。
圆圆的鹅蛋脸上,一双笑眼水汪汪的,不似文昭清冷,却与人有五成相像。
话音入耳,云葳一愣,懵懂地停在原地,不知是否该去打个招呼。
怔愣间,文昭被秋宁推到了廊下,瞥见云葳便朝人招了手:“云葳,过来。”
“臣参见殿下。”云葳快步近前,躬身见礼。
“还有我呢?”小姑娘出言凑弄:“云家小妹妹,只看到了吾的长姐不成?”
“小殿下千秋。”云葳复又朝人肃拜一礼。
“婉儿,莫要凑她,没个正经。”文昭沉声出言:
“云葳,这是孤的妹妹,启宁长公主,虚长你一岁。今日她来府上蹭宴的,你无需拘束。”
云葳早便猜到,这便是那被先帝与云家指腹为婚,害她被亲族抛弃的小公主,是以只垂眸应道:
“是,谢殿下。臣数日未曾盥洗,有失仪礼,可否允臣先行告退?”
“去吧。”文昭恬然一笑,待人走远,才拉过文婉,笑着嗔怪:
“多大的人了,怎就不能稳重些?”
“她瞧着倒是比云景讨喜两分。”文婉嘟着小嘴:
“就是一点不活泼,云家人都很无趣,各个像老学究一般,没劲透了。”
“你见过云景?”文昭柳眉微蹙:“听口风,你不喜欢他?”
“呆板木讷,长得尚可,却不如方才那丫头好看。”文婉随意倚在雕栏一侧:
“早先母妃带我去大相国寺祈福,那日可巧就撞见了云家车马,在寺外寒暄了两句。”
文婉说得轻快,文昭却不认为这是巧合,她凤眸微转,轻声问道:
“你母妃身体好些了?不是一直提醒你,不准折腾你母妃,不准胡闹吗?”
“婉儿也是一片孝心,母妃近来笃信佛法,若礼佛诵经能让她抒怀,也是好事,不是吗?”
文婉略显委屈地绞起裙摆:
“就去了一次而已,那日母妃难得开怀,还冲我笑了呢,她多年不曾笑过了。”
“没怪你。”文昭有些敷衍的回应,心底却涌起了些许疑窦:
“既出宫来了,在孤府上住些日子,陪着孤解闷儿?”
“求之不得,谢谢长姐!婉儿可想您了,南下都不告诉我,回来再见,您还…算了不说了,您不赶,我就赖着不走啦。”
文婉拉过文昭的胳膊摇来摇去,颇像个粘人精。
文婉的生母,乃是西辽公主,名耶律容安。
今时的西辽虽仍是耶律家掌权,却不再是耶律容安的至亲。
甚或说,是杀她全家的仇敌,不过是昔日耶律皇族的旁支宗亲罢了。
作为寻求庇护而嫁入大魏皇庭的女子,这些年来,耶律容安忧郁病弱,深居简出,甚少见人,几乎无甚存在感。
31/125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