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恭抬眸看了一眼城门,回头吩咐身边的副将道:“沈彬,你先把队伍带去京畿大营安顿下来,再回侯府。”
京城重地,他们这些外地守将所带的军队是不允许京城的。
“是,将军。”沈彬称是,立即率军拐道去了西郊的京畿大营。
此时已经不少等在城门里的百姓们涌了出来,只为欢迎沈令恭。
男人之间,无须过多的客套,沈令恭直接对容青玹和沈凌云二人道:“你们两个快上马,回府。”
自镇守边境一来,沈令恭每三年才能借着回京述职的机会见家人一面。
尤其是今年,他即将见到自出生就从未见过一面的亲生女儿,心里又如何能不急切呢。
所以他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恨不得立即飞回宣平侯府。
“是。”容青玹和沈凌云都理解他的的心情,应了声一声后立即翻身上马。
而此时沈令恭已经一夹马腹,率先骑马进了城门,他们两个连忙跟了上去。
今日下大雪,路上铺着厚厚的积雪。
大街上除了夹道欢迎的百姓们,并没有什么行人,更别说摊贩了。
这就方便了沈令恭,沈凌云和容青玹三人了,他们一路策马飞奔,几乎毫无阻碍地往宣平侯府赶去。
不久后,容青玹等人便到了宣平侯府大门口。
杨夫人和阿柠也都在大门口等着了。
只见阿柠穿着一身红衣,外披白色狐裘披风,就如那日赐雪园所见的枝头蘸雪的红梅一样,容颜娇美,身姿袅娜。
容青玹看到阿柠,很想上去跟她说说话。
不过容青玹也知道这会她不适合在此久留,便也没有下马,直接坐在马上朝台阶上的杨夫人拱手行礼,然后对沈令恭道:“岳父大人,小婿告辞了。”
“好。”沈令恭看着与杨夫人站在一起的阿柠,心不在焉地应了声。
容青玹冲阿柠挑了下眉,就调转马头,回陈国公府去了。
因为婚期将近,她与阿柠不能再私下见面了。
而且沈令恭回京,也需要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她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赖在这里。
阿柠只在容青玹骑马前来时看了一眼,随后她的目光就一直定格在沈令恭身上了。
他看起来比画像要沧桑了一些,但依然是一个俊美儒雅的男人。
这个男人是她的父亲,他看她的眼神是充满了慈爱与愧疚。
而她从未有过这样一看到他就眼睛鼻子一起发酸的感觉。
这是跟常禄那个只知道喝酒赌博,打骂妻儿完全不一样男人,是她的亲生父亲。
阿柠觉得血脉相连的两个人之间确实有着奇妙的联系,就跟以前她第一次见到沈凌云和杨夫人时一样,这会看到沈令恭,她同样觉得他异常的亲切。
她甚至想扑进他怀里撒娇诉苦。
“昭昭。”沈令恭嘴里叫了一声她的名字,立即翻身下马,拾级而上,来到母女两跟前。
阿柠发现沈令恭下马后,竟比沈凌云还要高大。
走到她和杨夫人跟前时,她感觉她和母亲都被他的身影笼罩住了,她一点都不害怕,因为这给她一种如羽翼一样护着她们的感觉。
阿柠红了眼眶,哽咽地叫了一声,“爹。”
“哎……”沈令恭看着跟杨夫人年轻时候十分相似的阿柠,不由老泪纵横,“我的女儿,这些年你在外边受苦了。”
“不苦。”阿柠摇摇头,眼泪却控制不住地落了下来。
小时候她确实过得很苦,但她并非厌天忧人的性子。
相反,她把现在所拥有的生活都当做是意外之喜。
无伦是容青玹,或是这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她都当做上天对她的馈赠。
除了每次见到沈泱泱时她心里会觉得有些膈应之外,她已经十分满足当下了。
而如今,沈泱泱已经跟着宁王萧丰烨离京就藩了。
若无意外,她今生都不会再见到沈泱泱这个人了。
“好孩子,别哭了。”沈令恭激动得双手握住她的双臂。
若非女儿已经长大了,且马上就要嫁人了,他一定要好好抱一抱她。
“侯爷。”杨夫人也在一旁抹着眼泪,但还是恢复了几分理智。
她看见门外已聚集了不少围观的百姓们,提议道:“侯爷,我们先进府吧。”
沈令恭点头,“好,进去再说,这边冷,别冻着昭昭了。”
他这个女儿生得粉雕玉琢,看起来美丽而易碎,他可舍不得让她站在这里受冻。
于是,杨夫人拉着阿柠的手,阿柠挽着沈令恭的臂弯,并排着进了大门。
至于暂时被父母和妹妹遗忘了的沈凌云,则默默跟在了他们身后。
沈家如今没有长辈了,他们便没有进正堂,而是直接回了沈令恭夫妻的主院。
主院大厅烧着地龙,即使外边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屋里都十分温暖。
阿柠进去后,由蘅香帮着解了披风,然后乖巧地坐在一旁的客座上。
沈凌云则没有坐在她对面,而是坐在了她的下手的位置。
杨夫人也帮沈令恭解下披风,两人一起坐在上首的罗汉榻上。
等沈令恭喝了口热茶后,杨夫人道:“青玹真是个好孩子,这段时间昭昭出门赴宴会特意来接送,平时也亲自来看望,自己来不了也会派人送些好玩的好吃的过来。”
像他们这样的高门大户,相比送是东西,更注重的往往是心意。
“今日没想到这孩子还出城接侯爷了。”杨夫人说起容青玹是越说越满意,一样一样地数着对方的好,“而且到了也是十分守礼的,知道两人快要大婚了需避讳与新娘子私下见面,就直接走了。”
沈令恭想起容青玹在城门外时的表现,也满意地点点头,“嗯,是个很好的孩子,昭昭嫁过去我也放心了。”
第107章
阿柠倚坐在窗前, 望着窗外已披上冰雪的桂树。
良久后,她轻叹一声,接着低喃道:“这世上怎有这般两难之事。”
话音刚落,她身后就响起了杨夫人的声音, “昭昭, 你说什么两难呢?”
阿柠回头, 看到杨夫人, 有些惊讶道:“母亲, 您回来啦。”
“嗯。”杨夫人微笑点头,径自走过去,坐在了罗汉榻另一端的位置上。
杨夫人坐下后看了眼大开的窗不由皱起了眉头, 随即轻责道:“昭昭,外边天寒地冻的, 怎的把窗户打开了。”
阿柠还想这样坐一会, 便撒娇道:“母亲,我只是想透透气。”
其实屋内烧着地龙, 即使坐在窗边,偶有寒风拂面她也不觉得冷。
不过杨夫人不听, 吩咐侍立一旁的丫头道:“锦香,还不快去把窗关上。”
这锦香是杨夫人后面加派来伺候阿柠的丫头, 跟之前的蘅香一样, 如今都是阿柠身边的贴身侍女。
“是, 夫人。”锦香恭敬称是, 连忙去把两扇大槅扇窗都关上了。
杨夫人见阿柠有些不高兴地噘起了小嘴,宠溺一笑道:“昭昭, 你现在的身子金贵着呢,可要好好爱重, 千万不能染了风寒。”
阿柠自然知道杨夫人所指是什么,不由面色一红,“母亲,您又取笑我了。”
因为再过两日,就是她大婚的日子了。
若是她在这个时候染上了风寒,那可就太麻烦了,连婚礼都得带病进行。
试想一下,如果新娘子在大婚当日时不时地咳嗽一声的话,实在有违婚礼的喜庆氛围,而且也会被视作不吉利。
阿柠当然也知道这些,但随着婚期越来越近,她发现竟没有像之前那般憧憬了,反而有种想逃避的感觉。
所以她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时,自己推开了窗,看着窗外的裹着冰霜,如真正的琼枝玉树般的桂树发出了两难的感叹。
此时此刻的她,确实像是遇到了人生的两难选择。
自从沈令恭回京后,她享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
尤其是大年夜,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之后又围炉守夜。
等到子时到来,一家人还一起看燃放的烟花爆竹。
那时,她心里就想着,要是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就好了。
可如今,她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家了。
尽管她要嫁的人是她的心上人,但嫁过去就意味着要离开刚刚熟悉的家,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这让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在生活即将面临巨大改变的时候,阿柠像很多人一样,心里会本能地感到抗拒,甚至还会下意识地觉得现状就很好了而不大愿意去接受这个改变。
所以阿柠的心是矛盾的,她既想要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又不想跟好不容易才拥有的亲人分开。
想到这里,阿柠突然就羡慕起容青玹来了。
作为迎娶的一方,这家伙不仅可以不用离开自己的家,还能把她娶回去,真是想想都让人羡慕。
“哪有。”杨夫人慈爱一笑,朝卫姑姑使了个眼色。
卫姑姑会意,连忙把替在手里的一个精致的朱漆雕花食盒,放到杨夫人和阿柠中间的小炕桌上。
随后她就打开了食盒的盖子,把里面精致的小点心一盘盘地端出来放好。
阿柠看向杨夫人,不解道:“这是?”
杨夫人笑着回道:“这些都是宫中太后和皇后所赐,特意嘱咐我带回来给你尝尝的。”
如今季贵妃倒台了,沈皇后在宫里的地位可谓一跃千丈。
沈皇后所出的十五皇子如今虽未被正式册立为太子,但已经出阁读书了。
能出阁读书,也就意味着十五皇子萧丰瑞已经在享受储君的待遇了,距离正式册立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沈皇后心里清楚,是谁帮她的儿子扫清通向太子之位的障碍的,所以对陈国公府所做的一切铭记于心。
而阿柠即将嫁入陈国公府,自然备受礼遇。
至于赵太后,对杨夫人和阿柠的并未夹杂着那么多的利益关系。
她纯粹是宠爱自己唯一的女儿和外孙,以至于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阿柠这个娇美乖巧的小姑娘。
所以今年的这个年初三,杨夫人在宫宴上可谓是大出风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可让一众贵夫人和贵女羡慕坏了。
阿柠要不是大婚在即,也是可以进宫赴宴的。
当然阿柠并不缺这样的机会,毕竟等她嫁进陈国公府后,那进宫还不得跟容青玹一样,想什么进宫就能什么时候进宫。
宫里的糕点样式精致,一个个小糕点似在盘子里开出了栩栩如生的花朵,让人一见便心生喜欢。
其中一盘还是一只小白兔蹲在洒满桂花的地上,实在是可爱极了。
阿柠也是属兔的,一看到这只小白兔就喜欢得不得了。
杨夫人见她喜欢,笑着说道:“这是太后娘娘特意赏赐给你的,喜欢吗?”
“喜欢。”阿柠连连点头,拿起一柄小银勺,轻轻拍了拍小白兔的屁股。
也不知是何食材做成的,只见这小白兔不仅通身光滑如玉,她的小银勺轻拍下去时,竟然十分有弹性,真是让她越看越喜欢。
“不过,小兔子这么可爱,我都舍不得吃了呢。”
杨夫人笑着说:“既然舍不得吃,放着看看也行。”
阿柠遗憾道:“可是它会坏掉的。”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两全法,就看你更想看着它,还是吃掉它了。”
阿柠思忖片刻,“母亲,您说得道理。我如果现在吃掉它,那它一会就变得残缺不全了。若是选择留存下来,现在是寒冬,可以看好多天呢。”
若是小时候,阿柠时常要忍饥挨饿,她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吃掉它。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已经尝过无数样式新奇,味道甜美的糕点,可以选择不吃它了。
杨夫人自然对阿柠做出哪种选择都没有意见,含笑点头道:“好,都依你。”
“嗯。”阿柠开心地应了声,随即拿起了块粉红色的桃花糕,咬了一个花瓣道,“好吃。”
这时,锦香禀道:“夫人,小姐,庞嬷嬷和蘅香姐姐回来了。”
庞嬷嬷是杨夫人的奶娘,今日她和蘅香二人被杨夫人派去了陈国公府。
按习俗,新娘家在大婚的前三日,要派人丫头婆子去到新郎家布置新房。
她们到了新郎家后会按新娘子的习惯布置婚房,比如铺床,调整房内陈设等。
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让新娘子嫁过去后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当然,这些都是按礼俗走一遍罢了,庞嬷嬷和蘅香最主要的任务是暗暗探查新郎官院子里的情况。
毕竟婚前,女方也只有这么一次派人进新郎内院的机会。
她们会把打探到的消息汇报给女方,比如准新郎是否有通房,是否暗纳小妾,或者有没有私生子,平素是否洁身自爱,会不会经常眠花宿柳之类的,好让女方心里有底。
84/91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