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便有定亲时男方保证院里没有通房,更没有小妾,却被查出有个通房,而且肚子都有好几个月大了的事,女方得知后受不得这委屈,就直接悔婚了。
杨夫人一听她们回来了,自然非常重视,立即吩咐道:“快叫她们进来回话。”
“是,夫人。”锦香领命退了出去。
阿柠对这些也是有些了解的,也知道蘅香被杨夫人叫走是去了陈国公府。
她当然放心容青玹的人品,只是这会子要当着杨夫人的面说这些,心里到底有些别扭的。
不过她也没有借口回避,只是面色微红地坐在那儿。
不一会儿,庞嬷嬷和蘅香二人进来了。
杨夫人一看庞嬷嬷面带微笑,心里就有底了。
毕竟庞嬷嬷所站的立场是宣平侯府,要是在陈国公府打探到了不好的事,肯定是会表露出气愤,甚至会不等她开口问就开始告状了。
杨夫人心里是真的中意容青玹这个女婿,自然也不希望大婚之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
她看着庞嬷嬷,微笑问道:“嬷嬷,怎么样?”
庞嬷嬷一脸高兴地回道:“夫人,咱家姑爷院里干干净净的,除了几个伺候的侍女,再无乱七八糟的女人。”就是容青玹的那些个侍女各个都貌美如花。
不过她没说,因为她们在她家小姐的绝世美貌面前又根本算不得什么,也就觉得没必要说了。
蘅香也笑着附和道:“对啊,我还听说姑爷平日里不近女色,连姑娘家的手都没还摸过呢,咱家小姐嫁过去定是错不了。”
阿柠一听,不由噗嗤一笑。
她可是十分清楚容青玹,那人哪里会是蘅香口中连女人的手都没摸过的。
之前在一起的时候,容青玹几乎每日都要对她胡来,更是跟不近女色这个词完全不沾边。
阿柠这一笑,让屋内所有人都看向她,她有些尴尬地轻轻咳了咳,低头又拿起了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杨夫人是大致猜到容青玹那样想尽办法都要娶阿柠,而且两人之前在扬州到安州一路相处了几个月,定是不可能连手都没有牵过的。
再说了,就算是回了京城,阿柠也回了宣平侯府,杨夫人也是看到过小两口牵手搂腰的。
所以杨夫人心里十分清楚阿柠为何发笑,但这可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哪里舍得打趣她。
于是杨夫人还端正了下坐姿,点头正色道:“很好,嬷嬷,您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是,多谢夫人。”庞嬷嬷称是退下。
杨夫人看了庞嬷嬷离去的背影一眼,转头对阿柠道:“昭昭,你嫁去容家时,母亲打算让庞嬷嬷陪嫁过去。有她在,我也能放心一些。”
在她看来,阿柠虽然在掌家及各方面都学得不错,但到底是稚嫩了一些。
而且在沈家,有她这个主母坐镇,哪个下人敢欺主。
等女儿嫁去容家后,她这个母亲就算手再长也伸不到容家去了。
庞嬷嬷跟了她几十年,在应付各种事上都有办法,也可为她女儿分担一二。
若她的女儿真在容家受委屈了,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她。而不是像其他没什么主见的小丫头一样,被随便吓唬一下就吓坏了,也不敢回来通风报信。
阿柠知道杨夫人是为她好,便乖顺点头道:“一切都听从母亲的安排。”
杨夫人又道:“明日,太后会派宫里的两个嬷嬷来教你一些礼仪规矩,你要好好学。”
阿柠从宣平侯府嫁到陈国公府,无论如何都算高嫁,两府在爵位就相差了一阶。
杨夫人知道太后派来的嬷嬷,无非是为了保证大婚之日不会出现任何纰漏之处。
估计是会点拨她女儿一些鉴香,点茶,插花之类的技艺,还有就是介绍容家的情况,以及教导一些夫妻的房内之事。
杨夫人觉得有宫里专司这些的嬷嬷给女儿讲,比她这个做母亲的说比较好,因为她大概只会塞给女儿一本避火图吧。
阿柠面色微红,低低地应了声,“是,女儿知道了。”
说到这里,阿柠愈发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即将要离开这个家的那种怅然若失之感了。
她抬起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杨夫人,绝美小脸上的羞红淡去了几分。
“母亲,我心里突然有些不安。”
杨夫人笑着说:“傻孩子,我出嫁前也曾忐忑过,但只要你坚定选择,认真对待,勇敢往前走,就会看到迎接你的是一片新的天地。”
“青玹是个好孩子,明明是个连公主郡主都可以娶的人,却仍坚定地选择了当初一无所有的你,足见人家对你用情至深。”
“常言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你该觉得庆幸才是。”
阿柠听了杨夫人这一番开解,今日一直郁结心头的那一缕愁绪终于散去了。
确实,一个人在有更好的选择时仍选择了自己,说明是真正喜欢。而非那种因为条件不足,只能被迫接受次一等条件的人,却极有可能并非出自真心,而是迫于无奈的将就之举。
阿柠心里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是要离开这个家了,但并不意味着她跟这个家切断了联系。
她嫁到陈国公府后,仍然是沈家的女儿。
“多谢母亲,我现在心里好受多了。”
杨夫人含笑点头,“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阿柠见杨夫人面露疲色,便道:“母亲,您累了一天了,快回去休息一下吧。”
杨夫人听后眉开眼笑,只觉得精神头一下子就回来了。
“好好好,我这就回去休息。还是女儿贴心,知道关心母亲了。”
翌日一早,杨夫人所说的那两个太后指派的嬷嬷便来到了府上。
因为阿柠之前受过秦嬷嬷的教导,表现的十分优秀,让这两个嬷嬷感到十分惊喜。
第108章
太后对阿柠的态度决定了她们的态度, 以及阿柠本身生得太过好看又有股天然的亲和力,遂忍不住对她夸赞不已,更是想把自身所学对她倾囊相授。
不过由于明日就要大婚了,自不可把新娘子累着了, 她们也只得挑一些与婚典相关的讲。
陈国公府是公爵府, 容青玹又是陈国公世子, 所以婚礼与寻常百姓家不一样, 是循的周礼。
到了下午申时, 阿柠在红着脸听完嬷嬷讲的敦伦之事又被塞了一本图册后,终于获得了自由的时间。
那图册她都没翻看看一眼,就让蘅香把它压箱底了。
为了迎接明日繁琐的婚礼, 阿柠需养精蓄锐。
所以一入夜,她就被杨夫人催着去休息了。
不过阿柠尽管早早躺在床上, 但她一想到明日就要嫁给容青玹了, 心里就忍不住激动得久久难眠。
第二天一早,阿柠尚在迷迷糊糊中就被蘅香和锦香两个从床上拉了起来, 然后由她们伺候着洗漱梳妆。
直到被带到厅前檐下,被按在小凳子上坐下, 阿柠的脑子才算彻底清醒过来了。
今日天朗气清,是个难得的晴天, 阳光斜射而入, 洒在她身上, 脸上。
冬日的阳光极为珍贵, 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让多日被闷在屋里的阿柠忍不住闭眼陶醉了一会儿。
再睁开眼, 她就看到整个院子都焕然一新了。
入眼皆是张灯结彩,到处挂着妆点的喜庆红绸, 身着新衣的丫头嬷嬷们各自忙碌着,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意。
阿柠看到她身旁的两个宫里的嬷嬷一个拿着一个扁圆的精致小盒子,一个在摆弄这手里的细线,“你们这是?”
其中一位姓郑的嬷嬷笑着回道:“今日是小娘子的大喜之日,我们正要给小娘子绞面呢。”
“这样啊。”阿柠面色微红地应了声。
另一个张嬷嬷把手里的细线的中间交叉着缠在指头,笑着对阿柠说:“小娘子坐好了,我们要开始啦。”
郑嬷嬷见阿柠有些紧张,笑盈盈道:“小娘子不必紧张,不疼的。”
“嗯,知道了。”阿柠依言坐好,对着阳光微微仰起小脸。
她的肌肤本身就细嫩如雪,在阳光下更是晶莹透白,引得两位嬷嬷惊叹着赞美了一番。
“小娘子这美貌就算是进了宫,也是头一等的美人呢。”
“只可惜,十五皇子年纪尚幼,不然以小娘子的身世与美貌,就算当太子妃,亦或是皇后都是可以的。”
“陈国公世子已是一等一的好郎子了,能得一人专宠,又何必去宫里那个勾心斗角的地方。”
“是是是,姐姐说的是。”
郑嬷嬷说着打开了手中的小盒子,然后令一旁的女使拿来了个细软的小毛刷。
她边用小刷子蘸着小盒子里面洁白细腻的粉末,便笑着给阿柠介绍道:“听杨夫人说,这是两颗大南珠磨成的吸粉呢。”
张嬷嬷微笑道:“小娘子把眼睛闭上,把这些珍珠粉敷在脸上,才可开始绞面。”
阿柠看了一眼那盒子里的珍珠粉,心说应是取自容青玹之前所送的那匣子珍珠。
她没想到那人送来的珍珠不仅点缀了她的凤冠和嫁衣,还有这个用处。
阿柠的嫁衣历时两个多月,于半月前制成,她被杨夫人领去看时,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震撼。
原先选嫁衣样式图册时她已觉得精美异常,看到成品后更是惊艳不已。
“好。”阿柠敛了游离的思绪,闭上了眼睛。
由于阳光照在脸上,阿柠闭上眼睛后并非一片漆黑,而是一种十分温暖的橙色。
郑嬷嬷看着她露在太阳底下,仍是找不到一丝瑕疵的小脸,不由惊叹道:“三姑娘这肌肤真是嫩得能掐出水来,你等会动作可要轻一点。”
“我晓得的。”张嬷嬷笑着应了声。
郑嬷嬷开始把珍珠粉均匀地敷在阿柠脸上,。
阿柠这会眼睛看不见,触觉就变得异常灵敏。
她感觉到细软的小毛刷轻轻地脸上一遍遍地扫过,一想到等会张嬷嬷还要用细线绞面,心里就忍不住紧张起来。
为了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感,她开始让自己胡思乱想起来,想着一些类似原来闭上眼睛后她就敢直视太阳了之类的。
敷完珍珠粉后,阿柠先是感到了额角处热辣辣,有一点点疼,耳畔似乎还传来棉线绷紧后贴着肌肤绞动时呼啦啦的声音。
阿柠脸上除了额角,鬓角处有些细碎的绒毛,其他地方的肌肤几乎细嫩得连毛孔都看不到,就连眉毛也长得无须任何修饰。
所以张嬷嬷也只绞了这几处,也让阿柠少受了不少罪。
绞面后,蘅香端来一盆微凉的水,她把脸浸入水中片刻,只觉脸上的热辣感褪去了许多。
净面后回房,坐在妆台前,阿柠看着镜中的自己,确实感觉整张脸都更加光致通透了。
她抬手摸了摸被绞去小绒毛的地方,也感觉那里的肌肤比以前光滑了不少。
张嬷嬷笑盈盈道:“小娘子绞了面,就要去陈国公府做夫人了。”
这两个嬷嬷十分热情,但阿柠跟她们到底不太熟,所以没说话,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一会后,杨夫人带着许多丫头婆子进来了。
杨夫人走在前头,后面的丫头婆子手里都捧着个朱漆托盘,托盘上放着新娘子的凤冠,嫁衣,首饰等物品。
“昭昭,母亲把你的嫁衣送来了。”杨夫人说完就让卫姑姑带着这些人把东西放好。
嫁衣用大衣架子撑起来,以确保不会有一丝的皱褶,凤冠,绣鞋,珠宝首饰等都齐齐地摆放在桌上。
一眼望去,真是宝光璀璨,华美精致到令人咋舌。
张嬷嬷和郑嬷嬷常年在宫里,也算是见惯了各种奇珍异宝的,看到这些东西不由啧啧称奇。
尤其是缀饰着大珍珠的凤冠与嫁衣,更是让她们惊叹不已。
杨夫人听着她们的夸赞,心里十分受用,“这些南珠呀,都是我那女婿送来的。”
两位嬷嬷本就是太后派人的人,而容青玹是太后的外孙,一听到这话当然又开始了一通夸。
“容世子可真是有心了。”
“这样的好郎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三姑娘和容世子果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
她们各种吉祥的话语听着让人舒服,就连阿柠心里也越发期待容青玹穿着喜服来接亲的画面了。
杨夫人满脸笑意地走到阿柠面前,“来,让母亲看看绞面后是不是更好看了。”
85/91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