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近代现代)——诸事皆芜

时间:2024-03-30 08:25:24  作者:诸事皆芜
  “啥?!下沼气池毒死的,沼气池还有毒!”听完狗哥这话,旁边的队员惊叫出声。
  沼气池,九大队这边也有些队员家有修建。
  七零年之后,安琼县兴起了一股建设沼气池的风气,用家里的牲畜的粪便,以及一些植物、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的沼气来作为燃料。
  这样能解决一些燃料短缺的问题。
  别看九大队这边家家户户都有柴火烧,但其实柴火在这个时代在有些生产大队也是紧俏的东西。
  一些临河的生产大队,坡地较少,山林的面积也少,枯枝杂草不足以支持队员们的烧柴做饭的需求。
  因此沼气池在当地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存在。
  一些临河的生产大队,因为缺少柴火的问题,甚至会面临娶妻困难。
  据况叶这些年的观察,向九大队这样山林比较丰富的生产大队的姑娘,在被介绍烧柴都困难的生产队的相亲对象后,很多都会拒绝。
  之前他赶集的时候,听到旁边老乡聊天,其中不乏有对九大队这样的生产大队羡慕的生产大队。
  这其中就有不缺柴火的一因素。
  因此这几年,农村修建沼气池的农户不少。
  就连九大队也有好几户,倒不是缺柴火,而是为了方便。
  有了沼气池,能减少柴火的消耗,能省下不少收集柴火的精力,除了清理的时候麻烦点,沼气池在九大队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但这个时候,听到有人进沼气池检查被毒死,旁边的队员确实被惊到了。
  “听说里面有甲什么烷的毒气,要是操作不当就很容易引起中毒,况知青你知道这个不?”狗哥把听到的消息回想了一下,他当时也很吃惊,还特意的问了一下,也不知道这毒气的名字对没对。
  “是叫甲烷,沼气池中毒其实和窑窖中毒是差不多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打开窑窖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才能进去,要不然也很可能中毒身亡。
  沼气池里面的气体虽然和普通窑窖中的不一样,但也是的提前通风的,让里面有毒气体散出去,之后保持通风状态才能进去。
  之前修沼气的师傅不是说过吗,在清理沼气池之前最好提前两天进行通风处理,马家公社那三兄弟是不是进去得太早了?”
  对于沼气池中毒这事,况叶还真有些了解。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就算是他原本的时空,类似这样的中毒身亡的事,其实也有。
  这样的悲剧每发生一起,都令人惋惜不已。
  如果当事人有充足的认知,相关的教育宣传做到位,以及不报侥幸心理,很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
  “好像是的,听说当时向家三兄弟,是看前面的下去的兄弟没动静,担心出问题就跟着去下去找人,结果三兄弟就这么没了。”狗哥想起之前得到的消息,也唏嘘不已。
  这本来就发现了不对劲,结果急于救人反倒把后面的两兄弟也搭进去了。
  “唉,这事...”听到这,旁边的队员不禁叹了口气,这还真不好说什么。
  听到这,况叶心中也叹了口气。
  这事在后世也是屡见不见,他甚至听说一家人都被搭进去的都有。
  “嗐!不说这事了,我这边有个好消息你们听不听?”看着周围的人都是马着个脸,狗哥抹了把脸聊起另外一个话题。
  “啥好消息?说说。”刚刚叫直接叫狗二娃的队员,直接把住狗哥的肩膀,催促他赶快讲。
  “三汇公社那边,听说今年被选为新水稻的种植试点,说是什么杂交水稻,听说比起普通的水稻产量高了不少。”
  要是这杂交水稻真如消息传的这般,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前面疑问句的的是旁边队员的回应,后边这句话是况叶的惊呼。
  杂交水稻是这个时候开始逐渐问世的吗?有了杂交水稻,粮食问题也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他那个时代的人,谁不知道杂交水稻,但其详细的发展历程,不仔细查阅过资料的人,还真的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的。
  而况叶就是这一类人。
  他的空间虽然也有改良龙作为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它们增产,但其中的原理他并不是太清楚,且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这还是他使用空间比较久,才发现的作用。
  当初来到这个时代,在见识了水稻等粮食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亩产后,他就期盼这杂交水稻等农作物的推广,实在是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太低了。
  虽然在后世,大家在吃饱之余,吐槽米饭和蔬菜没有原来的味道,甚至追求原生态的品种。
  但那也是在吃饱之余的才能考虑的问题。
  这个时代连吃饱饭都是问题,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增产的问题,至于什么口感味道顾虑不了那么多。
  但作为一个对历史只了解简单的轮廓的况叶,并不清楚农业上相关事件的具体进程。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杂交水稻试点种植的消息。
  试点种植有了,这后面的推广还会远吗,想到这他喉咙竟然有些哽咽。
  挨饿的日子不会久了,能吃饱饭的的日子也不远了。
  想到还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那位杂交水稻之父,况叶的心情有更好了一分。
  这个时候他还在。
  “确实是个好消息。”惊呼过后,况叶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杂交水稻啊,以它为开端,国家的农业将走向一个新的开端,其他作物也会以此为参照,获得新的突破。
  “杂交的?希望能增产吧。”旁边的队员也抱着一丝希冀。
  杂交作物,其实队员们并不陌生,在田地中劳作的他们见识过不少自然杂交的作物,但其却并不一定是增产。
  甚至一些自然杂交的作物,还会出现品质变差的情况。
  但既然已经安排试点种植,想来结果相关的农业研究人员也有些把握吧?
  抱着这一丝希冀,队员们后面继续干活的时候,心情都还不错。
  随后两天,关于马家公社三兄弟沼气池中毒身亡的事在九大队传开,大队长陈庆国和各个小队长为此也展开了一场安全宣讲。
  队里有沼气池的队员家,甚至被特别关照一番,那些想要修建沼气池的队员家,也因为此时有些犹豫。
  沼气池虽然方便,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要是发酵物不够,沼气不足,烧火做饭其实也是一件麻烦事。
  现在又因其死了三人,自然引得人有些动摇。
  关于杂交水稻的事,也逐渐在九大队传开,但这件事要有结果得等到九月份去了。
  所有人都期望它是真的能丰产,但也把这个希望藏在心底,避免倒是空欢喜一场。
  忙完双抢,时间进入六月份。
  因为杂交水稻的事,况叶还特意和好奇的队员们组队,往三汇公社看了一眼。
  但刚刚移栽下去没多久的水稻,除了看着比一般的壮实点,现在也没多大差别。
  这份壮实,还不乏专家的指导,因此除了况叶同行的其它队员这次行程也之后也没多高兴。
  况叶也看不太出此时水稻具体有多大的差别,但他知道杂交水稻之后必然会被推广。
  见证了它的试种,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回到九大队之后,他也持续的关注这三汇公社的杂交水稻。
  但相关的消息,一直没太多。
  不过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以往的风灾、水灾、冰雹、干旱等问题是一个都没有。
  这样一来,地里的农作物倒是长得相当的壮实,想来有专家指导的试种的杂交水稻应该也不错。
  随着时间进入八月,秋收也逐渐开始。
  仍然是天气不错,秋收的工作顺利的展开,这个时候况叶和队员们忙着地里的活,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三汇的杂交水稻。
  知道九大队的秋收进入尾声,三汇公社试种的杂交水稻的收获情况,也逐渐传了开来。
  一千两百斤!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况叶倒是没多吃惊,但知道这个产量的队员们却是非常的激动。
  甚至组团的往三汇公社跑,想要亲眼见证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实在是这个产量太惊人了!
  要知道今年丰水公社亩产最高的水稻,也才堪堪五百斤!
  杂交水稻的亩产,是其两倍还有余。
  虽然这是三汇公社试种点最高的亩产数据,但其他的亩产稍低的也都有一千出头,还是传统品种的两倍有余。
  这如何不让人吃惊,队员们第一时间根本不敢相信。
  当年吃过“放卫星”的亏,不亲眼见到,他们始终心底没底。
  况叶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有准备,却也和队员们一起组团在去了一次三汇公社。
  倒不是去确认产量的真伪,而是想去见证一下历史的性的时刻。
  三汇公社杂交水稻亩产一千两百斤的消息,不仅仅是九大队这边好奇的跑过去围观确认,相邻的公社听到消息的,都有人想要确认这一事的真伪。
  对此,三汇公社这边早有准备。
  来围观的队员,被有序的组织了起来,领着去参观了一场场收获的现场实录。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被割下来,脱粒再称重,等到明确的重量报出来,再加上堆积在旁边装得满满的袋子。
  杂交水稻的产量,队员们真的亲眼证实了!
  “哈哈哈!”
  “这是真的!哈哈哈~”
  “呜...真的能产这么多...”
  “啊啊啊~~”
  在欢呼声中,有些队员们甚至现场哭了了出来,有的还发泄般的嚎叫。
  杂交水稻的产量确认,作为农民的队员们,最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年蜜薯产量那么高,种植出来后,大家都没有现在这么失态和高兴。
  红薯虽然是可以救命的粮食,但它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水稻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从五百斤,到一千斤甚至一千两百斤,这个跨度不可谓不夸张。
  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带着激动的心情,况叶和队员们该回去的路上,对于之后的畅想就一直没停下来过。
  所有人都期盼着能早点种上杂交水稻,这样一来,每餐的饭碗中也能多些米粒,少些烧心的红薯。
  但围观过杂家水稻的队员们,也被科普了和其相关的一些知识,知道明年是种不上杂交水稻,得等到明年制种,后年才能拿到杂交水稻的种子。
  这也难免有些失落,不过这份失落也没影响到所有人的好心情。
  回到九大队后,没去围观的队员们也从回来的人口中得到消息,证实了一千两百斤亩产的真实性。
  一时间,整个九大地都处在一片欢腾之中。
  就连之后连绵的秋雨,也没影响到大家的好心情。
  等到秋雨季渐歇,况叶这边受到况家人的一封信件,倒是有了些烦恼。
  信件的内容除了寻常的问候,还有况家父母的催婚。
  况叶如今已经二十九岁,在这个时代属于真正大大龄未婚男青年,前些年况家父母还不怎么着急,来信的时候也就偶尔提了提。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况家小弟和小妹也都结婚生子,还单着的况叶就成了况家父母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去年开始,每次来信,内容都有相关的催婚内容。
  对此,况叶早就有了决定,其实也影响不到他太多。
  和况家人认知这么些年,以及这些年的通信,他其实也摸到一些况家父母的脉门。
  结婚这件事,只要他态度坚决,况家父母出于之前让原身下乡的愧疚,也不会逼迫太多。
  令他真正烦恼的是,况家父母让他回家探亲的事。
  来这个时代十来年,他只在六六年春节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到现在也差不多快十年。
  这些年况家父母虽然和自家老三一直有信件来往,但也差不多十年没有见面了,作为父母的他们如何不想念。
  其实从七三年开始,每到临近年底的时候,况家父母都是试探性的问过况叶,过年的时候回不回潭城探亲。
  甚至为了让他回潭城,和信件寄过来的还有一笔回城的经费。
  但在这之前,况叶都拒绝了,而相关的费用,况叶干脆换成比其价值稍高的特产或者药品寄了回去。
  今年的情况又有些不同,况家父母见前几年他不回去,这次想了另外的一个招。
  要是况叶今年确认不会潭城探亲的话,况家父母就直接来安琼县,所谓山不就我我就山。
  这一招,也是令况叶没辙。
  看来今年他得考虑回潭城看望一下况家父母了。
  至于让况家父母来九大队,这事还真不成。两人的年纪不小了,都快是六十岁的人,这个时代的出行条件比不上后世。
  这个年纪的人出门一趟,运气不好命都得丢半条。
  叹了一口气,况叶也下定了决心,同时也把给况家人的回信写好,早点把信件寄出去,也让况家父母那边早点收到回信,不必采取另外的计划。
  在写好信件之后,况叶走到小菜园边上,看着地里还葱葱郁郁的作物和草药,以及隐蔽些的灵植,心中盘算起他回去的那段时间,这些东西该托付给谁。
 
 
第192章 
  探亲假有二十天, 这段时间无论是小院和菜园,都得有人看顾才行。
  思考了一番,在几个人选中,况叶先敲定了陈祥富。
  他和陈祥富也认识了十来年, 之前本来就交情不错, 后面还教授了其一段时间草药等知识, 这份交情就更深了。
  离开这段时间, 把家里的东西托付给他看顾, 也比较放心。
  而且比起其他人,选择陈祥富还考虑到他也是一小队的队员, 离的近也方便,还有学过草药的知识,小菜园中的药材也方便打理。
  九大队的其它队员或者知青,交情也有不错的,但一番比较下来, 还是陈祥富这边比较方便。
  至于找乔书记那边,倒也不至于。
  毕竟不是九大队的队员来帮他看院子,这就太过显眼了,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小菜园中的几处灵植,的确是需要尽量隐藏, 但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