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脚下还在反光的水渍,很牵强地又提了下嘴角,说:“知道了。”
“话说他长什么样啊?”小溪有点好奇,又咬了一口,“他多大啊?”
“你不知道吗?”于丛想也不想地说完,又愣在原地,隔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姜清昼似乎以Chiang的身份过了很多年。
小溪莫名其妙:“我怎么知道啦?”
她刚说完,看起来摇摇欲坠的院门就被推开,吱呀地响了一阵,听上去颇有点苟延残喘的意思。
姜清昼换了套休闲的牛仔衣,上面洒了堆不规则的墨点,没什么犹豫地走了进来,从逼仄的门框下低了低头,走出了点明星画报的意思。
于丛呆站着,傻傻地看着他。
小溪眼睛亮了亮,问:“您好?请问找谁?”
姜清昼扫了于丛一眼,声音很低:“我找他。”
第4章 4
姜清昼这回穿得很像个搞艺术的人,看上去状态很好,坐在餐厅改造的会议室里很有气势,压迫感十足地跟于丛的老板打招呼。
“Mr.Chiang。”吴四方有点忐忑地擦了把脸,“是吧?”
“叫我姜清昼也行。”姜清昼不露痕迹地皱了下眉,被不太标准的口语喊得发毛。
“好的好的,姜先生。”吴四方给了小溪个眼神,她就屁颠屁颠地离开了,要去准备手冲咖啡,“真是太辛苦你了,还特地跑一趟。”
姜清昼很轻地笑了笑,没说话。
桌边只剩三个人,游刃有余的姜清昼似笑非笑地看着有点儿忐忑的吴四方,还有个神色空空坐在旁边发呆的于丛。
吴四方敲了两下桌子,厚实的原木发出沉闷的动静,显示着它不菲的价值,他瞪了于丛一眼,压低声音:“说话啊。”
于丛天外神游归来,呆了呆才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是他和小溪还有另外一个同事拼凑出来的策划案,小声说:“姜老师,你先看看。”
姜清昼不露痕迹地扫了他一眼,低头看着彩打出来的企划书。
不得不说,从他坐在这里开始,于丛就觉得,行骗的好像不是Mr.Chiang,而是海华创意策划。
“……活动环节可以不用那么多。”姜清昼看了几行,脸上阴晴不定,很委婉地评价。
小溪正猫着腰闪进来,把从路口买的咖啡推到姜清昼的面前,听到这句话,立刻摆出一副我就说吧的表情给吴四方。
于丛停了一会,说:“好的。”
“简洁点就可以。”姜清昼又看了两页,无从评价,“环节去掉,也不需要互动。”
吴四方坐不住了,劝他:“可是活动嘛,总要热闹点的。”
姜清昼当下明白这些离谱的主意来自于谁,忍了忍才解释:“画展不太需要这些部分。”
于丛居然有点想笑,从冗长的失落里挣脱出来。
他知道姜清昼到了这里,肯定要震惊,大概会觉得这幅画是假的,那边的装潢很俗气,甚至入户的门只比姜清昼高一点点。
狼狈,潦倒,毫无美感,他早就知晓自己无处遁形,干脆放任吴四方很土鳖的策划。
没想到姜清昼居然学会了克制,不再像大学那样直接,也没染上艺术家该有的刻薄,反而很熟练地学习着体面地沟通,虽然这让于丛感觉更难堪了。
“好的,我们改改。”于丛平静地说。
姜清昼看了看他,又把视线落回那杯咖啡上,焦黑的透明液体上有白色的小泡沫。
“改改改。”吴四方唯客户至上,“那姜先生,你看看需不需再看点案例。”
“不用了。”
“好,那您看看,要不然我们今天先把合同签一下?”吴四方根本没管吃不吃得下,谄笑着看他,“我看您刚回国嘛,早签了,您也好安心。”
姜清昼瞥了眼他手里的文件,很随意地点点头:“好。”
“姜老师。”没什么存在感的于丛忽然开口,“你先看看报价单。”
姜清昼挑着眉看他,隔了一会才说:“好。”
吴四方眉开眼笑地递了一张表格过来,扭过脸嫌弃于丛多事,嘴上还是殷勤:“你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沟通。”
姜清昼看了眼最后的总数,干脆地说:“没有问题,签吧。”
于丛的表情终于动了,有点慌乱地张了张嘴,怕姜清昼真的花八十万买海华的垃圾服务,他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
“谢谢。”他还有些混乱,姜清昼已经刷刷地签好了字,看上去签了三个中文,是具有法律效应的真名。
姜清昼抬起眼睛,没看吴四方,反而转向于丛:“需要盖手印吗?”
“不用不用。”吴四方站起来,弯腰屈膝地把他面前的纸扫回怀里,“我们二十一世纪了,不搞签字画押那一套。”
于丛不自觉地皱着眉,看姜清昼像是在看什么任人宰割的鱼,犹豫了半天,还是什么都没说。
总不可能当着姜清昼的面,跟吴四方讨好处,他是我五六年没见的老同学,能不能便宜点。
况且姜清昼认不认他这个同学,也还不一定。
吴四方收了合同,感觉已经瞅见了真金白银,督促着于丛:“于丛,你送一下姜先生。”
“什么?”于丛以为听错了。
可能是合同金额实在有些高,吴四方大手一挥,口头批了:“你把人姜先生送回工作室啊,你打车,我给你报销。”
小溪在旁边阴恻恻地说:“每次都这么说,每次都不给报啊。”
于丛撑着桌子站起来,脸色不太好看:“姜老师,我送你吧。”
海华的门口停不了车,于丛垂着脑袋,陪着姜清昼往路口走,声音很轻地说:“这边不太好找吧?”
姜清昼没什么表情,嗯了一下。
“你提前给我发个消息,我去外面等你就好了。”于丛盯着不太平整的水泥小道。
“没事。”姜清昼语气很静,看上去真的不觉得有事。
小巷里没什么可看的风景,除了海华和几家快倒闭的咖啡店,充斥着陈腐着生活气息,老洋房搭了不伦不类的铁皮,沿街种满了韭菜和小葱,楼和楼之间拉着废弃的电线,上方飘荡着洗薄了的秋裤,时不时有两只麻雀掠过,添上几个脏爪印。
于丛专心看路,不打算介绍周围可笑的环境。
姜清昼任由他沉默着,好像卸下了某种很虚伪的外壳,不再用对待客户的语气和神态,只能察觉出某种很微弱的、快找不到的低落。
“我帮你打车。”于丛没看他,拿出手机叫网约车,指尖飞快地摁来摁去。
“不是要送我?”姜清昼反问。
“送你上车。”于丛眼睛不抬,胡乱地戳着屏幕上浮起来的优惠券。
“你老板说的。”姜清昼不像开玩笑,而是作为客户严肃地提了需求。
于丛没什么表情地在原地站了一会,说好。
姜清昼脸色没变,又问他:“你知道地址吗?”
于丛反应过来,又切回聊天记录去找地址,显得刚才打车的动作有点欲盖弥彰,他忘了前几天在哪个群收到的地址,慌忙地往上翻。
姜清昼看了他半天,表情不太好看,把他的手机抽了过来,动作很流畅地切回了网约车界面,输入自家的地址。
网约车来的路上很堵,两三百米的路走了快五分钟,白色的车头从深浅不一的障碍物里钻出来,停在他们面前。
姜清昼拉开后排的车门,有点压抑地看了他一眼。
于丛立刻感受到他的情绪起伏,觉得姜清昼大概在不满,动作很快地拉开了副驾驶的门,手脚并用地坐了进去,很紧绷地坐好。
姜清昼看着他关门,才慢腾腾地上车。
身后拥堵的小街巷传来零星的鸣笛声,锋利而尖锐地刺激着于丛的大脑,一下又一下的。
从小街拐出去就是外环高架,嘈杂、凌乱的市井生活被甩在后方,车窗外只剩下灰黑色的矮墙和斑驳掉漆的墨绿色防护栏,远处是深色调的、影影绰绰的建筑物。
他感觉到从后排头来的目光,不算太冷,但凛凛得让于丛有些忐忑,网约车司机还在播着奇闻异事的有声书,车厢里的气氛怪得要命,直接编进这本有声书也不为过。
车窗外的景色变了几次,于丛终于抬起头,稍侧着脑袋,企图从倒车镜里看一眼后排的人。
姜清昼冷冷地看着他,好像已经盯了许久,遇到了于丛惴惴的目光,才移开脸,望着车窗外。
高速运行的车窗把景象扭曲成一些很奇妙的图案,姜清昼忽然记起某年暑假,他和于丛一起参加社团的活动,去西南玩了整周。
到哪都是山水,一群人窝在车上观察野生动物,笨重的犀牛群横渡,苔藓和不知名的植物爬满了河岸,大片的灰褐色与点点青翠,和眼前的样子很相似。
不过犀牛变成了楼,而苔藓化作了护栏。
下了高架又堵了段,司机悠闲地吹着口哨,瞟了眼挺直着背的于丛:“你赶时间啊?”
于丛转过头,脸色空白:“没有。”
司机打量他一会,又偷瞄着后排坐着的人,没问第二句。
“这个时间老堵的哇,没有办法。”司机不敢跟姜清昼搭话,转头跟于丛聊天:“你们赶着做什么伐?”
“不赶时间。”于丛脸色有点僵地说,余光看见后视镜里姜清昼阴沉的脸。
车子拐来拐去,在单行道上转得昏头转向,终于到了那扇黑色的铁门前。
傍晚时分,路上的行人依旧寥寥,几个背着书包的学生吞吞吐吐地往前走,把满地的梧桐叶踩得咯吱响。
于丛下了车,眼皮耷拉着,站在原地不动了,准备目送姜清昼进门的态度,不过关车门的时候他看清了门牌号,简洁明了的一个地址,路名加上个数字,和姜清昼在海华提出来的要求一样。
“进去坐坐。”姜清昼开口。
于丛肩膀塌了点,没抬头,语气很低:“不了吧。”
“还有点细节,忘了提。”姜清昼脸色没变,不容置喙地说完。
第5章 5
姜清昼说完,一点眼神都没再给他,刷了指纹走进去,一边走一边脱牛仔外套,露出里面的白色短袖。
于丛站在门口,抿着嘴看着他宽阔的肩膀,人天交战了会,垂头丧气地跟了进去,一边跟着他,一边做心理建设,反复地强调这是工作,千万别多想。
入室的门前多了块木板,浅褐色的,下方铺了黑色的碎石,看上去是这才弄好的,于丛站在侧门外,脸上有不太明显的挣扎。
“不用换鞋。”姜清昼把牛仔外套甩进门边的篮子里,“进来吧。”
一样的话,他说得比前几天温和许多。
于丛说了声好,同手同脚地跨进玄关,姜清昼瞥他一眼,不知道摸了哪堵墙,天花板上的灯亮了起来,不锈钢外壳裹着惨白的光,阴森森地照亮了室内。
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新增的物件,便捷的咖啡机和立在客厅中央做柜子的小冰箱,还有堆满了烟头的陶瓷碗。
“坐。”姜清昼又重复同样的话,然后坐进对面的椅子,从地毯上扯过一个笔记本电脑。
于丛反应很慢地坐下来,找了半天发现没带随手用的软皮本,呆了几秒,打开了手机备忘录。
姜清昼把电脑放在茶几上,又转了个向,朝于丛的位置推近。
他脸色很冷,语气很严肃地开始介绍起这次要展的东西,从美洲的艺术品说到了欧洲,又跟于丛强调了分区的问题。
于丛脸色平静,变成了工作时候的样子,看了几页,有点困惑地问:“这个下面的数字,是这幅画的价格?人民币?”
“不是。”姜清昼言简意赅,“是美金。”
他消化了几秒,眼里全是不可置信:“这些,到时候都会到现场展出?”
“嗯。”姜清昼从心底觉得镇定下来,觉得为临时借口找到了一些真实存在的细节。
于丛没缓过来,皱着眉打断他:“等一下,你之前没说展品的价格,到这种级别的话,安保可能……”
“安保不用你们负责。”姜清昼很迅速地理解了他的为难,“双语的主持人和引导接待,都不用你们负责,已经安排好了。”
于丛抬起眼睛看他,难以理解的样子。
“流程上也不用。”姜清昼神情自若地说了下去,“按照我说的要求布了展就可以。”
“……”于丛看着他,做了个深呼吸,语气很温和,“姜老师,你有没有确认合同的金额?”
“八十万。”他脸上一点情绪都没有。
于丛感觉快吐血,反问:“你花八十万,就让我们借个场地,然后搭个展厅吗?”
姜清昼不接话,还是没表情地看着他。
于丛烦躁了几秒,冷静下来,打开手机备忘录:“你现在提点别的东西,运输,仓储什么都行,不然根本不用八十万。”
按照吴四方的个性,根本不可能把钱再吐出来。
“没事。”姜清昼下巴绷得很紧,像个没有情感系统的机器。
“有事。”于丛垂着眼睛打字,语气很混乱,“或者你的安保什么的,需要付钱的地方,你跟我说,我记一下。”
姜清昼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半天才说:“我能抽烟吗?”
于丛几乎立刻回答:“你随意。”
他说完,瞟了眼被烟屁股塞得满满当当的墨蓝色带裂纹的瓷碗,又有点懊悔。
姜清昼从椅子里站起来,没穿拖鞋,踩着袜子去餐桌上翻东西,动作很快地点了支烟,背对着于丛吸了几口。
于丛心里有点闷,看着从他脸侧腾起的、很轻盈的烟雾,轻声问:“你抽烟多吗?”
3/9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