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贾家虽说仍领着官职,可除贾政外不过都是些虚职,对其的要求自然也就低了。哪像朝上的老大人们,爬上高位的时候也不知有没有为自己手下的白骨胆寒。
“有没有犯什么滔天大罪的我不晓得,倒是清楚贾家是犯了众怒。”赵钰略带嘲讽的笑了下,又扬声道:“宣贾司丞。”
“臣参见陛下。”
“贾卿家平身。”
赵钰收了折子抬头看向贾元春,本以为是要请自己帮忙,却不料她只说了羊毛司这些日子的进展。羊毛司的织女能织出更纤细的毛线,从而将羊毛衣织得细密,穿上更是保暖了。
柳安听她说完,和赵钰对视一眼后便道:“贾司丞管着羊毛司人多事杂,可有什么烦难,说出来陛下也能帮你调度一二。”
贾元春并不意外赵钰和柳安知晓自己来此的内情,她每日参加朝会,虽未曾有弹劾自己的折子,却有不少弹劾贾家其他人的。
况且陛下并非蠢人,能知晓贾家的内幕消息也实属正常,说不得连昨日老祖宗给自己的信也过了一遍陛下的手。
“陛下,族兄等私德有亏,臣亦是歉疚万分。陛下秉公处置,臣绝无半句怨言。”贾元春说着便极力压制住涌到喉间的涩意,行大礼参拜。
“昔日陛下曾言为臣赐婚,只是女子嫁人后当相夫教子,再无法以己身报陛下、报大乾。臣愿终身不嫁,尽臣所能以期天下百姓不为寒冬所苦。”
说完便再次拜下,扬声道:“还望陛下成全。”
赵钰沉默片刻,半晌才道:“不愧为将门之女。你果有此心朕亦不忍违背。只是婚育乃是天理伦常,亦是以备养老,还是应当考虑清楚才是。”
“若你实在担心被父兄私自定下婚事,朕便特予你便宜行事的圣旨一张,待你想出嫁时朕便赐婚。若你真能做到令天下无寒,朕便许你陪葬皇陵。”
平心而论,他并不愿意看到贾元春因此便终身不嫁,这对贾元春、对其他意愿为官的女子、对他这个想将女子纳入官场的皇帝来说都不好。
乾朝太缺人了,百姓也都将生育看得无比重要。如今百姓们对贾元春为官只是处于看热闹的态度,可若是贾元春真因此不嫁,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况且贾元春作为乾朝的第一个前朝女官不嫁,那其他的女官又要如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女子怀春、少年慕艾本就是人之常情,只怕也会让不少女子退缩。
但要是贾元春真要终身不嫁...这也简单,只说先蚕娘娘预备将她嫁给自己儿子为妻,所以予她织造灵光的同时不允她嫁人即可。
遇事不决就推到神佛身上,就算朝中有人想通其中关窍,百姓们却都信。
贾元春不知是否看出了他的意思,谢恩后便离开。
柳安见贾元春离开,蹙眉道:“若贾司丞当真不嫁...”
“那就在这几年里赶紧找位已婚的召入朝中。”赵钰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贾元春代表不了朝中的所有女官,不嫁便不嫁了。”
说完又道:“古往今来未曾婚育的男人们也不少,也没见那些人说嘴。那些就会背地说人长短的,大可不必理会。”
柳安笑着应下,伸手指着自己刚看过的折子道:“陛下,开封府上了万民书,夸陛下拨款修路修得好。”
“哦?”赵钰来了兴致,展开一看确实是开封府一位乡绅所写,下面密密麻麻的盖着红指印。这折子是乡绅写下后呈给知府,知府召来询问后果然是百姓自发感激,便将其传入朝中。
随折子过来的还有一封去往开封府龙威卫的密折,言说开封府百姓原有些毒瘤,他们就顺势抓了处置。另砍了几个祸害乡里、向路款伸手的官员。
赵钰笑道:“若都是如此,我也能放心了。等过上些日子,咱们悄悄的走远些去看他们有没有照实修路。免得下面人阳奉阴违,我们在皇城里却不清楚。”
“陛下说得是。这些日子我往来京郊庄子上,也瞧见有皂吏打骂的。后来还是多次制止,又派了专人去监督才好些。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更别提离得远的了。”
赵钰面上的笑意也渐渐淡下,但日头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样的事自己也禁不过来。只能喊工部的人过来叮嘱一二,有上官制止,皂吏想来也不敢造次。
作者有话说:
九月份,即将有一大波考生来袭。
感谢在2022-03-21 18:51:57~2022-03-22 16:05: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真的有22cm!!!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正巧赵钰有另一件事寻工部尚书, 便命刘康去工部衙门将其找来。
自隆基作坊开始卖肥皂和羊毛后,系统就开始自动计算任务进度。按照流程便是两月以内结束计算,因此赵钰也早得了水车图纸。
乾朝自然是有水车的,只是瞧着却不如图纸上的精简、省力。只是前儿一阵子忙着修路和肥料的事, 反而把这一茬给忘了。
幸而刚想起要叮嘱工部尚书监管皂吏时想起来, 不然还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图纸拿出来。
江利很少受到赵钰的宣召,不, 应该说整个六部的官员都极少被赵钰单独宣召。不过江利自忖他近来没犯事儿, 再加上工部正接了修路的大工程, 便也安心过来。
正修着路呢,陛下就算想处置他也不会急着在这会儿处置。
“臣参见陛下。”江利仍是黑瘦的模样, 许是因为工部出外差的多,工部官员多是黑瘦些的。
“江卿家平身。”
赵钰面无表情的叫起,伸手点了点桌上的图纸道:“江卿家看看这水车图纸,可能造出来?”
刘康将图纸递过去, 江利忙接过来细看。只见上面的水车图纸与如今民间所用的小水车差别并不十分大, 只是减少了几根繁重的木链,又加了一根承重的柱子。
如今乾朝的水车大多是承自前朝, 早有匠人试图改动, 只是却屡屡不得其法。他虽不比孙国栋擅水利,却钻研这些东西多年, 自然也是有些眼光的。
这图纸看着是改动不大,但寻常却也想不到能这样改动。依着经验来看, 这样的小型水车做出来应当比寻常的水车劲儿更大、用的年限也久。
更何况减少的那几条链子就是大大降低了成本, 至于加进来的承重柱子...乾朝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了。如此一来百姓们略省些, 一个村子也能凑出一两个水车来。
他心里想着, 嘴上也不慢,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将这图纸解得清清楚楚,连声夸赞作图之人奇思。
据他所知工部并无有这样作图习惯之人,想来是陛下亲信所画。只是不知这样的能人究竟是谁,若能到工部来自己也算能有个帮手。
赵钰听江利说图纸上的水车可行便放下心,并未顺着江利的意思说出此为何人,只是吩咐道:“如此,江卿家便下去先建造出几个模型试验一番,事成后朕去瞧瞧。”
见江利答应下来,赵钰想到江利一惯做事认真便未曾额外叮嘱,转而说起旁的。
“如今京城的路已经修到京郊去,江卿家闲时可有去看?”
江利似是不经意的抬头,见赵钰面上并无异色,一时间有些拿不准赵钰的意思。他自然有去看的,进度也颇为喜人,并无不妥啊。
可陛下特意问起,想必定是哪里出了差错。毕竟如今修路都修了几个月了,总不至于陛下这会儿才想起来过问此事。
赵钰目光淡淡的盯着江利,忽然开口道:“工部开工一般是要招徭役,虽说此为百姓应有之义,官府却也要提供食宿、发放钱粮,权做衙役使唤。朕说得可对?”
“陛下说得是。”江利心中咯噔一下,下意识开始回想工部有没有把东西发下去。
当然,食宿自是有的,只是发下去的银子必然会被扣下些,他也清楚这事。按着惯例来说,只要不是太过分百姓们就不会闹出来,皇帝便是知道也不会过多追究。
“朕并非苛责之人,可百姓不易尤甚尔等,你也是为官多年,竟是连一颗父母之心都无?”
“臣有罪。”江利敢肯定是克扣俸银的事不知被谁捅上去了,但也有些不以为意。左右把钱补上即可,也没多少银子。
赵钰却并未表态,又问道:“江卿家平日待家中奴仆如何?”
“虽为臣家仆,但亦为陛下子民,臣不敢朝打昔骂。若有错,当缉拿至官府亦或自行处置。”
江利听到这儿有些明白过来,连忙表态道:“臣回衙门后定会严加管教,若再有责打徭役之事,臣定不轻饶。”
“行了,你回去吧。”赵钰接过一旁站在他身后的柳安递给他的折子看起来,摆手道:“将银子按时足量发放下去,若还要在给百姓的钱里伸手,别怪朕未曾事先警告你。”
“是,微臣告退。”
江利不敢争辩,如今身边有几千人护持的陛下可比往常硬气多了,老实办事说不得还能稍好些。况且他如今也不缺银子使,倒也不必上赶着留把柄。
“陛下,只怕江大人无法彻底禁绝此事,还当另做打算。”
柳安身在官场,对那些人的秉性更为清楚。便是油锅里的钱也敢伸手一试,更别提本朝从未有因贪污便被重罚的先例。
大多读书人竟都不像个读书人,做出的事连他这个行伍出身之人都看不起。至于责打徭役一事,若放在那些眼高手低的人心里,更不算是事儿了。
“景明所言极是。原想着到底是在天子脚下不必特意让龙威卫过去,现下看来还是要有些防范才是。如今国库也日渐充裕,我想着是不是把先前所想的养廉银提上一提?”
朝廷给的俸银太低,哪怕一品官一年的俸银也才一百八十两。听着是多,可若算上奴仆、日用、人情往来便是远远不够了。
他这些日子也算是待他们够冷淡的了,是时候给些甜头让他们收收心,也算是既往不咎的意思。不过也该命刑部重新商议贪污受贿的刑罚,既然有了养廉银,他们还是安分做事才好。
“也是时候了,陛下若要见户部和刑部的大人,即刻便能请来。”柳安温柔的在一旁倒上热茶,端给赵钰润润嗓子。
“好。”赵钰拍了拍柳安的手,扬声道:“刘伴伴,去宣户部、刑部的两位尚书过来,也将吏部的请来吧。”
刘康依言去请,赵钰才解释道:“我竟险些忘了贾司丞一事,好歹也表个态。正巧她父亲在工部做员外郎,这么些年没有个政绩,可见不是这块儿材料。既然喜爱读书,不如便调到国子监去。”
柳安原还想着要怎么提醒赵钰,没成想赵钰已然考虑好了。他便笑着道:“这再好不过了。陛下要说大事我不便留在这儿,便去外头盯着他们装棉花。”
“你去吧,外头冷,把披风披上。”赵钰说着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柳安的披风为他披上,摸着他的手是热的才放他离开。
柳安笑着出了宣政殿,在外头正好见着三位尚书结伴过来,问好后方才离去。
三位尚书来此倒不知具体何事,去传信的内使嘴巴也严。不过看柳安笑嘻嘻的从宣政殿回来,想也知道陛下的心情不差,下意识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说:
我来迟了!
赵钰:发钱了,你们感动吗?感谢在2022-03-22 16:05:05~2022-03-24 00:39: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真的有22cm!!!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臣等参见陛下。”
三位尚书过来便齐齐行礼, 赵钰也未怠慢,随即便让他们坐了。
“朕今日宣诸位来此,也是思量许久。”赵钰先是温和道:“朕观这些年物价比之□□皇帝时上涨许多,只是朝廷命官的俸禄却不曾变, 想来也有些许的不合理。”
官员比起寻常百姓多出书本纸张、奴仆、上下打点贺礼的费用, 可九品官的年俸也才三十多两。须知寻常百姓生活一年也要花去二十两银,这么一算品阶低的官员日子过得也很是不如意, 怕是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吏部和户部一个管官员一个管钱粮, 自然也没少为了俸禄的事掰扯。两位尚书对视一眼后, 户部尚书道:“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将话说到这份上,他们也并非蠢人, 自然清楚陛下是有意涨俸禄。只是王常鸣作为户部尚书,近来虽因着贾家小子开得作坊多了不少税钱,但还是不乐意往外发钱。
不过陛下既然这般开口,他也没必要跟陛下对着干, 不然消息传出去恐怕会有不少人恨上自己。只是陛下向来是个不吃亏的主儿, 如今肯松口涨俸禄,只怕还有别的事等着呢。
“既如此, 朕预备每年发放十至五十倍俸禄的养廉银。”赵钰着重强调了养廉银, 确保他们听出自己的意思后便叮嘱吏部尚书道:“你回头将官员名册人数递上来,看看究竟以几倍发放为好。”
“是。”
三位尚书都有些吃惊与此次赵钰的大方, 便是都只发十倍的银子,这数目也不可小觑, 只是不知这银子是要从何处来。若是都从赋税上抽, 只怕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养廉银...几人咂摸这陛下的用词, 似乎也是别有意味的。
王常鸣敏锐的意识到什么, 看了看一旁似乎无所事事的刑部尚书。他起身道:“陛下, 敢问这么一大笔养廉银要从何处抽调?”
赵钰微微一笑,随即便沉声道:“每逢收税便有耗羡,或是十中取二,十中取三,未免太过劳动百姓。以往耗羡便由州县自行截留,但到底算不得好。朕想不如将耗羡归公,定例八成银十中取一。从耗羡中拨养廉银,若是不够十倍便由国库填补。”
“若是当年耗羡多了,便依次叠加倍数发放,到五十倍为止。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自前朝起,朝廷征税便不止征粮,也可按照市价将粮食折成银两或是布匹上缴。而耗羡,则是指因为银两成色不足而额外补交的部分。
百姓们寻常所用的碎银多是七、八成的银子,官府收银后却要将这些银两重新融了铸造足银的银锭。为了弥补官府的损失,百姓通常要根据所交银子的成色再补交一些。
49/146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