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红楼搞基建(红楼同人)——意真

时间:2024-03-31 09:40:57  作者:意真
  “我说给你,你可别外传!”衙役四下看看,有些嫌恶道,“就是城西那家姓蒋的,他们家儿子得了马上风死了,那家夫人嫌弃陆检校没有服侍好丈夫就给休了。”
  管事的闻言也蹙眉道:“能得马上风的想也知道是个什么人,这事儿也别再提了,省得传出去让陆检校知道了面上无光。就是这陆检校...”
  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衙役便赶着又回衙门去。
  忠顺郡王接了赈灾钦差的活计,赵钰又特意将谢齐志调给他做副手,他们便急匆匆的回府去收整行囊。
  不过一日功夫便都打点好,赈灾队伍径直出发向建州去。这不过是头批过去的,赵钰早已下旨调取附近州县的物资就近援助。
  在赈灾队伍离开的第二日,京城也迎来了初雪。
  赵钰尚未起床时便隐约有些热意,见柳安还在一旁休息便轻手轻脚的起来。刘康拉开帘子,轻声道:“陛下可是热?昨儿夜里下雪了,臣怕现在就烧地龙太过燥热,便做主燃了炭盆。”
  赵钰动作一顿,问道:“现下如何了?”
  刘康待赵钰出来后便将帘子掩好,省得风吹进去冻着柳安。闻言便答道:“仍下着,只是雪不大,应当无碍。陛下可要宣陆监正来?”
  “宣。建州可有消息传过来?”
  “并无。”
  赵钰闻言点点头,衣物穿戴整齐后回身见帘子已被拉好,叮嘱道:“他这两日忙前忙后也累坏了,你们让他们警醒些别吵醒了。”
  说完便往宣政殿去,待他离开约莫两刻后柳安方才醒来。
  陆云自建州雪灾的消息传来便没能睡个好觉,连女儿入了户部也没心思深究,这会儿见内侍传话便连忙往宣政殿去。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陆爱卿平身,”赵钰温声叫起,“今日召你来是另有一事。”
  陆云闻言忙道:“还请陛下直言,臣必然鞠躬尽瘁。”
  他心知此时叫自己来,除开雪灾应当就是祭天了。刚登基半年就发生这样的事,到底令百姓生疑。
  赵钰痛心道:“朕在京中忽闻此事,思及建州百姓困苦,恨不能以身相替。朕为帝王,天下旱涝、地震、暴雪等皆因朕不能上合天心,下安黎庶。为官者不能清正,为民者不得教化,实乃朕之罪也,当祭天以敬告天地。”
  一旁的史官奋笔疾书将这些话记载下来,陆云听了便劝道:“天下四万万人,陛下不过一人,登基不过半载,如何能立时使得政治昌明。此雪为考验天下万民而来,陛下调度钱物入建州,集万民之力共渡难关。上天能见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必将动容。”
  说完便深深一拜,其言辞之恳切令赵钰也十分感动。毕竟他对外的说法是下达罪己诏、敬告上天,无疑是将自己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百姓们对此事再议论纷纷,却也只是私下说说而已。若自己跳出来祭天不成,只怕各路反贼也有了借口反叛。
  陆云见赵钰不想松口,仍道:“但凡昌隆盛世、有为之君,总要历经苦难,此为多难兴邦之意。岂不闻国之内外无患而亡耶?”
  赵钰起身将陆云搀扶起来道:“闻陆爱卿一言,胜过多年苦读矣。只是朕心意已决,倒是要劳烦爱卿出个日子。”
  陆云有些无奈,掐指算去,半晌才道:“十月十三宜祭祀、祈福,正在三日后。陛下若率百官前去,定能将陛下之意传达上天。”
  他本是想劝阻一二,只是陛下如此决断,他也只能尽力选个好日子。观天象,今晚便会停雪,往后几日应当是无雪。
  虽说他一把年纪,已经是一脚迈进棺材的年纪,可他女儿才三十而已。颐儿性情古怪,若陛下能念她几分香火情,也能护着姑娘后半辈子。
  赵钰在心中一算时间,估摸着那术士应当能将各色米粮换好,便点头应许。
  下面人听闻此事也都知是必要的过程,礼部的人也早就在暗中准备,听到准确的日子也都松了口气。户部、兵部、太常寺、光禄寺的人也忙和礼部对接,时限仅仅三日,还是要快些准备才好。
  幸而这些都有旧例可寻,也不算难办,只是略显繁琐而已。至于那什么大来书斋、陆颐等事,他们忙乱间也没心情去计较,反正都出了个贾元春,再来个陆颐也不算什么。户部的尚书都默认让陆颐留下,他们也不便多事。
  况且忙乱中陆颐也未曾让人拿捏到错处,他们心中再不甘,也不能空口白牙的让人下台。至于被休弃一事,对错他们倒也心中有数。便是能拉下脸抨击,人家父亲可是钦天监监正,说不定一句与陛下属相不合就能让他们交印走人。
  但也颇有些看不惯贾元春、陆颐等女官的人,想到建州雪灾便有心借此做文章。
  召女子入朝,可不正应了那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正合今日之景。
  作者有话说: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出自《尚书》,是武王讨伐商纣王时的誓师词,说的是纣王被妇人蛊惑导致昏庸残暴。(此处迅哥儿有话要讲)
  国之内外无患而亡,化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上合天心下安黎庶等句参考康熙十八年罪己诏
 
 
第110章 
  十月十三, 宜祈福、祭祀。
  陆云算得正好,在定下日子的当夜雪便停了。此后两日将路上的积雪扫净,又前去天坛设置祭台,紧赶慢赶才将诸事安排好。
  当日, 五城兵马司、龙威卫便在沿途设防, 宫中总管率内侍将御辇经过的街道两旁全都挂上围帐。百姓未能上前观看,便掐着时辰在家中跪拜。
  不过卯时, 赵钰便乘着御辇, 率群臣浩浩荡荡的往天坛去。
  赵钰原还打算看看京中的百姓, 只是四下看去却全是灰蒙蒙的围帐,颇有些无趣的合上双眼。他仍旧笔直的坐着, 外臣见了也只当是闭目养神,并未怀疑他在睡觉。
  如今虽说不再下雪,可天却比先前还要冷。这样的天气穿单薄的官服自然不成,所幸隆记作坊的羊毛衣他们也算是人手一件, 穿上也暖和许多。
  赵钰并未直接穿着羊毛衣, 里面还套着一件棉衣内衬。这是羊毛司新献上来的,穿着也是极为软和, 很好的阻挡了个别羊毛的扎刺感。
  不多时, 他们便到了天坛处。
  赵钰下辇后,谢宁等四位阁臣分别捧着祝、帛、撰、爵紧随其后, 其余百官按位次分列而站。自有掌祭官等依次将祭品呈上,由赵钰亲手将其放在神位前。
  祀事在诚敬而非华丽、奢靡, 赵钰也早下令一些从简。
  待祭品安放好后, 礼部尚书谢桂昌高声道:“迎神, 奏乐!”
  赵钰上香后便带领群臣肃立, 待乐声过半时在礼官的引导下四拜迎神。随后由裴远献帛, 祭官进俎。
  谢桂昌目不斜视扬声道:“请祝文!”
  赵钰闻言上前跪在上神牌位前,身后大臣们亦然在原地跪下。谢宁将祝文送至赵钰身旁后便退回去,群臣无声的注视赵钰的背影。
  此次祭祀是陛下是为下达罪己诏、祈求上天原谅而设,自然要由陛下起头。
  赵钰深吸一口气,肃穆道:“惟天泽二十年,岁次十月十三日嗣天子臣赵钰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开冬,建州暴雪。天下咸惊,臣闻之恨不能以身相替。上不能合天心,下不能体庶民,未能恤民事天,朕之罪也,故为罪己以诏之。”
  “臣御极以来,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肖而不能退,为臣之罪也;今建州暴雪,或累及州县不计其数,乃朕政治未协,君臣阴阳不和,此为其二。”
  “迄今五日,死伤累计数千,臣之子民均为臣所累,臣寝食难安。”
  ...
  赵钰说得口干舌燥,下面臣子听着如此情真意切的罪己诏,不免潸然泪下。
  赵钰未曾注意到身后,念完最后一句“此为罪己之言,万望皇天上帝怜恤万民。”后掐着时间将系统中储存的稻米放出来。
  谢宁忽然注意到天上飘扬下什么白色的东西,整个人不由得惶恐起来。今日的祭祀是为求上天原谅,若此时下起大雪只怕会使得江山飘摇。
  谢桂昌距祭坛最近,原也以为是雪,却猛然闻见一股米香,心中骤然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他见陛下仍然虔诚的拜下,见鬼一样的目光移到钦天监监正的身上。
  监正也有些无措,几位祭官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提醒陛下。
  因着天上的动静越来越大,不少身在后方距离远些的臣子也都发现祭坛处的动静。正有些疑问时忽然见半空中出现了什么,一时间顾不得规矩低声惊呼。
  “天哪,那是什么!”
  “这这这...是稻米!”
  “坏了,陛下还在祭坛上,要救驾吗?”
  虽说如此,可祭礼上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再说,这稻米是天神奖励陛下的,总不至于把陛下砸死。
  大臣们乱做一团,赵钰先前维持着跪拜的姿态便不曾看见天上下稻米的奇观。柳安远远看见,很是担忧被稻米淹没的赵钰,却也不敢擅自挪动位置。
  祭礼上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若神仙因自己不敬上神而降罪,他怕是万死难辞其咎。
  谢宁等仍惊讶于这般景象,还是钦天监的陆云率先反应过来,连忙高呼道:“天佑陛下,大乾千秋万代!”
  众臣子这才如梦初醒,山呼:“天佑陛下,大乾千秋万代!”
  天坛回响着不绝的呼声,赵钰却面色僵硬的跪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办。他当初设计此事可未曾想过自己在祭坛上被稻米淹了怎么办。
  虽说稻米自觉避开他周身一尺的距离,可他已经看不见牌位了,稻米堆了足足三尺有余。他此时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便只好在停下倾泻稻米后高声道:“臣赵钰谢皇天上帝。”
  他还未曾想好要不要把棉花也倒出来,谁知提前与自己约定好的系统就径直将棉花从天上倒出来。一时间众人又是惊呼,看向祭坛的目光充满火热。
  陛下果真来历不凡,若能好生侍奉陛下,日后说不得也能位列仙班。一时间,什么男官女官,什么家族子孙,都比不得死后成仙来得有诱惑力。
  赵钰怕系统再将工业盐也倒出来,连忙在心中道:“工业盐先不要倒出来,我日后有用。”
  正绕着祭坛转圈的小光球正开心的从上至下的撒棉花,闻言有些不解道:“要声势浩大,不多点怎么行?”
  但他也没有和赵钰对着干的意思,也乖乖的应下。
  “你将这些棉花弄到下面去,省得跟稻米掺到一起去了。”
  “好啊~”
  小光球说着就兴致勃勃的跑到众臣头顶的天空,向下飘洒的棉花如雪一般洁白,不少大臣都忍不住悄悄扣在手心里。
  赵钰拜谢天神后就起身,转身面上众臣的一刹那,群臣呼道:“臣等拜见陛下,天佑陛下,大乾千秋万代——”
  在大乾,亦或是往前数各朝各代,能与上天对话之人只有皇帝或是使者,他们还不够资格在上天面前称臣。
  他们心中无比激动,顾忌着不能直面视君的规矩才不敢径直抬头。
  赵钰微一抬手,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他位于祭坛几近中央的位置,四周全是稻米,全无下脚之处。况且这也有三尺来高,上面又铺了厚厚一层棉花,更无法离开了。
  谢宁察觉到赵钰的窘境,连忙招呼几个祭官道:“先想法子在中间开一条道请陛下出来。”
  工部尚书江利脑子活泛,连声道:“先去寻两块儿高四尺的长板来,从这儿到陛下那边,着人直接往两边推开即可。”
  赵钰见他们有了主意也不再多说,在人群中远远看向柳安所在的方向,这才扭身面对牌位。
  警幻一事警示他世上确有仙神,但观其言语,只怕并不能轻易插手人间。他也不怕有谁怪罪自己,他的来历不凡他自身也心知肚明。
  众人合力将被困在稻米中的皇帝“解救”出来,有些兵士忍不住还抓了几粒稻米塞进口袋。他们也想沾沾陛下的福气,说不得也能有些造化。
  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在无人敢质疑赵钰的正统身份。便是再发生灾祸,他们也只以为是当地有人触怒上天。
  当白花花的稻米、软绵绵的棉花从天坛中搬出来时,不少早已知晓此事的百姓夹道相迎,望着御辇上的身影心中激荡。
  “草民等参见陛下,陛下长乐无极——”
  围观的百姓久久伫立,直到看不见队伍的背影时才散去。他们不肯回家,三三两两的上茶楼酒馆谈天说地。
  亦有不少姑娘们聚集在大来书斋中,她们也要好生商讨一番近日发生的事。
  作者有话说:
  1.祝文的翻译(自己写的大概):天泽二十年十月十三日,当今天子赵钰启奏上天:今年刚刚入冬,(本不该有大雪),但是建州却有雪灾。天下人都很震惊,我作为皇帝恨不得代替我的子民受苦。应该是我没有迎合上天的心意体贴百姓,(没有做到认真办事),这是我的罪过,现在我承认错误(希望你原谅我)。我登基以来,见到贤才却没能让他入官场,见到尸位素餐的人没有及时辞退,是我的第一罪。今年建州暴雪,很有可能连累周围的州县也暴雪,都是因为我没有协调好大臣(治理国家),这是我的第二个错误。到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死伤有数千人,我的子民都是被我连累,我内心很不安宁。
  2.祝文的格式来自嘉靖年间的典礼祭文:维嘉靖(某)年,岁次(某)月(某)日嗣天子臣御名(朱厚熜,皇帝亲自书写)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
  3.内容参考康熙十八年罪己诏,句子有:朕之罪也,故为罪己以诏之;上不能合天心,下不能体庶民;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肖而不能退;政治未协,阴阳不和
 
 
第111章 
  近日民间谣言甚嚣尘上, 不少男人们都在议论是因着陛下让女子入外朝才引得上天震怒。
  他们一身酒气熏天指点朝政,指桑骂槐般侮辱过往的女子,大言不惭什么“牝鸡司晨”“女子安守内宅”一说。
  颇有些暴脾气的姑娘们忍不了,却又没办法豁出脸面去和男人们争辩这些。醉酒的人是没办法讲道理的, 也没人愿意去和醉鬼讲道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