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红楼搞基建(红楼同人)——意真

时间:2024-03-31 09:40:57  作者:意真
  这些日子, 民间不少金兰社的活动都暂且停下,只等朝廷的风向如何。
  今日皇帝祭天乃是大事, 她们几个金兰社的领头人也都汇集在一起, 见此情形也是心下一松。既然皇天并未怪罪, 想必陛下很快就会有决断了。
  金兰社乃是民间女子联合起来,基于互帮互助而共同结社。社中女子或是吟诗作对、或是一同女工, 若一家有难,她们也都全力相助。
  先时贾元春入外朝为羊毛司司丞时便有金兰社的人来找,游说她加入金兰社。贾元春也有心拉拔她们便欣然应允,有作坊里的不少家境贫寒的女工都是被贾元春介绍进去的。
  而随后的刘夫人管着羊毛作坊, 也一样入了金兰社。她虽不算正经官身, 却也是和皇帝的亲表弟共事,地位自然不一般。
  “咱们先去那边等着, 等姐妹们来了咱们再细说。”
  温和柔婉的妇人衣着朴素, 带着不少姑娘夫人们往一旁的大来书斋里去。书斋是个清净地方,里面的人也斯文, 她们也都乐意去。
  况且刘夫人那边有贾皇商的关系,但凡书斋的宴厅不曾被预定, 她们都可过来聚会。
  “掌社, 既如此咱们是不是也给才入户部的陆颐大人递个帖子。”
  另一旁的妇人听了也道:“陆大人虽是被休, 可谁都知晓是什么情况。往年她怕连累咱们不肯来, 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 怎么也要请来才是。”
  “是啊,我听刘夫人说,陆大人在户部一天就能算十本,比那些男子不知强过多少。”
  一时间都是这般,掌社温和道:“你们都这般说了我自然要请,这就下帖子去。”
  她也是盼着金兰社的人多些,届时有事也可一同商量着办。若多些官场上的人,她们若有个万一的也能投靠,有个伸冤的地方。
  只那些官太太、大小姐并不愿抛头露面,也不愿被人说嘴,便不曾入社。但略有些善心的也敬佩她们,便月月施些米粮过来,让她们也能有个周转。
  *
  赵钰率群臣回宫后便趁势开大朝会。
  虽说并非正经大朝会的日子,可祭天时发生这样大的事显然也是有必要如此的。天上下稻米、棉花的事古往今来也就这一件,往日满腹文章的大臣们激动的险些连话都不会说了。
  隐隐被人孤立的贾元春也松了口气,总算能缓过神来。这几日针对她和陆检校的风言风语可不少,若再这样下去她怕是也忍不住告病。
  陆检校还好些,因着手上正管着葭州的事,一时也没人想把她打下台。自己管着羊毛司,恐怕不少大人们都觉得谁都行,说不得还想把她拉下马。
  赵钰面色平静的看着下方大臣们激动热切的神情,内心却有些心疼自己的银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是一场无人能戳破的骗局,也无人清楚那些全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不过这些稻米棉花最后还是用在百姓身上,勉强让赵钰有些安慰。
  众人再度恭贺过后便渐渐平静下来。若单论阴阳不和,自然如政治未协一般只是套话。可陛下在罪己诏中着意提出君臣阴阳不合,对他们明显也是有些不满的。
  自古以来,君为阳,臣为阴。阴阳不和自然并非陛下有错,而是指臣子僭越礼制、玩忽职守、上下勾结等。
  只是不知陛下这所谓的“阴阳不和”指的是谁了。
  谢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列,只当不曾察觉身后催促的目光。见四位阁臣都不曾说话,便有忍不住的人跳出来。
  赵钰看过去,只见那人二话不说便下拜道:“臣有要事启奏。”
  “讲。”
  赵钰微微眯了下眼,发现并未有什么印象,不免看向一旁的刘康。刘康随即低声附耳道:“这是都察院的萧御史,前些日子才巡查回来。”
  “臣弹劾内务府司丞贾元春,户部检校陆颐,以女子之身入朝,扰乱朝纲以至延误政事。”
  萧御史梗着脖子弹劾,不少相熟的人都默默挪开视线装作不认识他。上一个在大殿上和陛下这么说的已经告老还乡了,还有个梅翰林因为狎妓被按律处置丢尽了脸面。
  听说那梅翰林的儿子原都要与薛家二房的姑娘定亲了,因为这事也都黄了。
  萧御史倒也有一二好友相劝,只是他自视甚高惯了,自然不听劝。再说,先前不敢说,现在趁着雪灾把人赶出朝堂还是极有机会的。
  赵钰神情不变,沉声道:“不知萧御史此言何解?”
  萧御史面带得色道:“朝中上下均为男子,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本应安守内宅才是。如今公然出现在朝堂上,自然惹得男子心思浮动无心做事。”
  赵钰:“...可是有女官蓄意勾引朝臣?”
  萧御史道:“御史闻风奏事,臣便大胆直言。内务府纺织司司丞意欲为独子求娶贾司丞,已然闹得沸沸扬扬。两位司丞不和,想必两司亦然无心做事。”
  赵钰有些不悦道:“怎么?你是觉得若贾司丞不在内务府事情便可平息?”
  这样的情报龙威卫自然也有上报,只是看贾元春能自行处理,他便也未曾插手。况且当初她来求了一道自由婚配的圣旨,他既然知晓她无意嫁人,便不会多管闲事。
  他不想去听萧御史的回答,不免有些怀疑什么时候这样没脑子的也能入朝为官。这样的事显然是怪纺织司司丞纠缠不休,如何就牵扯到要贾元春辞官才行。
  他蹙眉看向谢宁质疑道:“此人是哪科哪年入朝的?”
  谢宁作为一朝首辅自然不会记得一个小御史的出身。只是这姓萧的往常便有些怪异,被他寻个由头外放,因此还有些印象。
  “萧御史并非科甲出身,乃受其父荫庇而得以为官。”
  萧御史一向以御史的身份为傲,听了这话当即涨红了面庞。但他才回京不久,不敢再得罪首辅,便勉强笑道:“臣父在任上仙逝,吏部尚书大人便将小臣提拔入都察院。”
  赵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扬声道:“纺织司司丞为何人?”
  从末端颤巍巍走出一人,俯身拜道:“臣封蒿参见陛下。”
  作者有话说:
  古代确实有类似妇女互助会的,主旨就是互帮互助。也有一些是诗社,类似大观园的海棠诗社。
 
 
第112章 
  赵钰看着他颤巍巍的模样, 肃声道:“萧御史所言可为实情?”
  殿内一时间安静下来,任谁都看出陛下心情不好。语气虽平淡,然封蒿听了心下胆寒,连忙深深拜下道:“望陛下明鉴, 并无此事。小臣不过是因贾元...贾司丞与臣分掌纺织等事才略有来往, 只有同僚之情而已。”
  赵钰的目光挪到一旁的贾元春身上,见她神色淡淡一时不知她的想法。思忖女子的名节要紧, 便打算顺着封蒿的话说。
  谁知贾元春忽然出列, 拜道:“臣贾元春有事启奏。”
  清脆悦耳的女声在殿上响起, 陆颐同为女子,敏锐的察觉到什么一般往那边看去。
  如今虽说身在官场, 早已并非寻常闺阁女子,可世人并不会这样想。出入官场已然并非女子所为,就连自己也不过仗着三十岁的年纪才敢这般,而贾元春不过年方二十的在室女, 若再传出些许谣言怕是真的嫁不出去了。
  陆颐的目光有些复杂, 不愧是将门出身的姑娘,够果决。
  她十六出嫁, 满心以为能与夫君共同研学, 不成想那人腹内空空。婚后倒也浓情蜜意了一段时间,可随后接二连三抬进来的姨娘把她磨得没了脾气, 但总不能刚出嫁就和离,总想着还能挽回一二。
  就这么拖拖拉拉过了三年, 直到那人马上风后才趁势回了娘家。可她的名声也坏了, 从此再不提改嫁的事。若当初她有贾元春的果断, 禀报父亲和离回家, 也不至于被磋磨了三年。
  赵钰看着贾元春的身影, 沉吟片刻道:“准奏。”
  “臣为司丞,位卑职小,却也忠心体国不敢有丝毫懈怠。封司丞一心要与臣做亲,臣以为同属内务府,事务又牵扯颇多,以妨有瓜田李下之嫌便多次婉拒。谁知封司丞多次纠缠仍旧不肯放弃,上衙时总遣同僚前来游说。”
  贾元春说着深深拜下,恳切道:“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臣实在不敢如此行径,还望陛下裁度。”
  赵钰蹙眉道:“封司丞,贾卿家说得可是实情?”
  “这...请陛下明察,绝无此事!”封蒿说着便拜下,“臣掌纺织司,本就与羊毛司事务颇为相似。前些日子羊毛司又有陛下赐下的棉花,不免来往便多了。遣部下前去实在是为请教纺棉,并无游说。”
  不少内务府的官员神情都有些微妙,却并不打算跳出来说什么。这也不关他们的事,若真能让陛下把贾元春赶出去也好。
  贾家虽有故旧亲友在内务府,可贾家已有一个贾琏,要维系关系有贾琏足够。贾元春到底是个姑娘家,这还不如好生回家待嫁。
  贾琏站在前面只觉得不少眼睛都在看着他,有心想为元春辩白几句,一时却想不到什么好法子,也怕坏了姐姐的事。他对外说是脑子活会办事,可与大姐姐比还是差了一筹。
  今日朝会也突然,不然还能提前与大姐姐商议一番。
  赵钰并不愿在大朝会上处理这样的事,可眼见两人对上,便道:“你们二人说辞不一,究竟谁对谁错朕也不知。施举,你查明后写折子递上来。”
  施举正是内务府总管,当即应下此事。他琢磨着这事也好解决,只说封蒿以前提过一次即可。也怪贾元春多想,不然定不会生出波澜。
  这边这般想,可萧御史却看不懂形势一般。
  “陛下,庙堂上均为男子,而女子终究要婚嫁,倘若再有意图结亲之事...到底乱了朝堂纲纪。女子本以柔顺、相夫教子为主,还当命女官交印还政。”
  赵钰暗暗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人怎么这样蠢。他都打定主意要让此事翻篇,这人还这般纠缠不休。怎么,朝堂上都是男子就不允女子站了?
  他找人做官是为自己分担国事的,要都选了那些迂腐过头的道学先生,他这个皇帝还坐不坐了?择臣本就该以才智为先,只要把政事打理好,谁管是男是女。
  柳安素来知晓赵钰的心思,便出列道:“男婚女嫁人之大伦,男子立于朝堂也不曾耽搁成婚,换了女子自然也一样。”
  他说着朝吏部尚书拱手道:“朝廷于此亦有定规,父子兄弟不能同官曹。只是如今朝中有女子,改成血亲姻亲不能同官曹即可。”
  说完又微微向萧御史一拱手,言语间奚落道:“哪里就非要禁绝女官呢...我看陆检校和贾司丞聪慧才智远在萧御史之上。”
  言下之意,要走也是萧御史该辞官才是。
  柳安生得俊秀,又极得皇宠,任谁都要高看一眼。他性子又谦和儒雅,虽是武将出身,却从不见有粗鄙、不雅言行。
  此刻猛然听了他有些刻薄的话,群臣吃惊之余也明白陛下的意思。一时间便都闭口不言,原想与萧御史一道参奏的人也悄悄缩了回去。
  陛下如此得天之眷顾,若真有昏庸荒唐之举他们劝谏也就罢了。可这般情形,也只能安慰自己一二女官入朝影响不了大局罢了。前朝也不是没有女官,可等当初的太后薨逝后也没折腾出水花来。
  说句大不敬的话,哪天陛下驾崩,赶出女官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萧御史面上青紫,却也不敢直言反驳这位天子宠臣,只一甩袖别过头。他心中却有些惊慌,不知为何往常与他一同痛斥贾氏陆氏的同僚一声不吭,只能悄悄往后看。
  柳安说完朝着赵钰微微一笑,温声道:“臣不过一家之言,还请陛下及大人们裁度。”
  赵钰面色微微缓和,眸色也柔和下来。细细想去,既然朝中有女官,那不少制度也确实当有变动才是。但先前他不曾想到,也多亏了景明提醒。
  毕竟日后若有夫妻、母女、姐妹同朝为官,也该让她们依律避嫌。况且女子在朝堂上本就式微,比不少男子更易结党,也当有所准备。
  吏部尚书刘闻道:“柳郎中说得有理,此事是臣疏忽。臣以为当依柳郎中所言改制,好使内外安定。”
  “臣等附议。”
  不少大臣都出列附议,多是被天降米粮的事刺激到了,急着想搭上赵钰的大船。谢宁有些僵硬想说什么,身旁的裴远便出列道:“陛下,现下当研讨雪灾及后续各项国事,以百姓为重,这些小事当先押后。”
  谢宁见状也不再说什么,左右裴远心中有数。若想女官形成规模,必定也是要允许女子科举的。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朝廷有一套完整的女子科举规制,她们才有机会大规模进入朝堂。
  只要想法子在这些事上做文章,拖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赵钰和柳安对视一眼,顺着裴远的话道:“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刘卿家,你与三法司共同上个折子,好生安排一番。”
  “是,臣等遵旨。”
  柳安拱手退回原位,冷冷的扫了一眼封蒿便闭目养神。
  贾元春有些失望没能趁势撺掇陛下改制。毕竟朝廷正经文书一下,纵然民间不怎么认可女子入朝,可朝廷已然是认可的。
  这既是陛下的态度,也是朝廷的态度。而朝官之所以为人钦羡,最重要的便是能荫庇后代。若能想法子让女官子女同样享此庇护,只怕朝堂上顷刻间便要多出不少女官。
  她敛目行礼后退回原位,此事到底与国之大事撞上,陛下想必也没有心情处理。不妨再等些时日,托琏二约柳安出来。
  天子近臣的话,到底是比她有分量的多。
  赵钰心中已然将此事放在心上,过些时日便将他们叫来敲打一二,催促他们早日上折子才是。
  他将心思收回来,现下最要紧的还是建州一事。虽说忠顺和齐志已然带着大批赈灾银离京,他也还是放心不下。
  作者有话说:
  男婚女嫁人之大伦是谚语,出处应该是《孟子·万章上》:“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先和宝子们说声抱歉(鞠躬),因为三次元的问题不得不断更15-20天。
  高强度实验课+期末考试,实在是扛不住QAQ勉强挤时间写出来质量也不咋滴,自己看了都脸红,所以暂且断更15到二十天,期间会挂请假条,等我恢复更新后会撤下请假条
 
 
第113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