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喻皱了皱眉,却想不到理由制止。
或者说,就算他制止,以林痕不要脸的程度,也一定会厚着脸皮找理由。
一个腰封解了半天纹丝不动,林痕似乎有些气馁,下巴往前靠了靠,搭在颜喻肩上,脑袋微微一侧,湿热的呼吸就在颜喻耳后游走。
颜喻闭了闭眼。
“颜喻。”
林痕突然出声。
他笑了下,低沉的声音毫无阻碍的钻进耳朵,他说:“你的脉搏变得好快。”
颜喻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手腕上还压着林痕的一只手。
林痕处处撩拨,他没反应才怪。
颜喻吸了口气,问:“你铁了心的?”
“对。”林痕回答得毫不犹豫。
“为什么?”
颜喻是真的不解,林痕那两年忍辱负重的蛰伏,被他“玩弄”了还要装深情,早该恨死他了。
"你不是恨不得杀了我吗?"
林痕直起身,深而黑的眸子径直望进颜喻眼中。
“恨,当然恨,但你只能是我的。”
颜喻冷笑,他似乎可以理解林痕的想法。
类似于狗撒尿标记领地,总觉得东西一旦沾了自己的气味,那就是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
可他不想用这个比喻,能讽刺林痕是不假,但怎么想都是把自己绕进去了。
占不到便宜。
他得换个比喻,可不等他找到,林痕就整个压了上来。
熟悉的气息笼罩过来的时候,颜喻恍惚一瞬,感受到一种古怪的抽离之感。
就好像中间四年是一场可以跳过的虚幻,双脚落下来,踩住的地面,依旧是四年前的样子。
没有背叛,没有诀别,缠绵一如往常,对方时不时的别扭强势和小脾气也可以被纵容……
颜喻闭上眼睛,笑自己难得糊涂。
林痕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他只是怀着自己也说不上来的,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痛苦的心情,把白日里他亲手为颜喻穿上的衣物,一件件的,慢慢脱下。
再覆上久违的,独属于他的体温。
……
翌日,天还未亮,林痕就已经起来,他从散乱的衣堆里翻出那件中衣,穿上,回了宫。
还没到早朝的时辰,他就去了御书房处理政务。
一暗卫突然出现,跪在地上。
“何事?”他问。
暗卫迟疑一瞬,额头磕到地面,禀报:“江因半路逃走,追捕过程中掉落悬崖,生死不明。”
--------------------
人麻了,被这章锁麻了
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我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_-
讨点海星续命,不给我就哭给你们看:D
第50章 “你不觉得可笑吗?”
噩梦,又是噩梦!
颜喻又一次突然惊醒,惊惶地睁大眼睛。
他下意识四处张望,想找令自己心安的东西,可他整个人像是被蒙上了密不透风的黑布,眼前只有望不透的黑。
额头浸出的汗水变凉,滋生出阵阵寒意。
颜喻愣了愣,才看见窗外黑沉的夜空上,从层云中探出一角的月牙。
原来还是半夜啊。
窗户不知什么时候被风吹开了,大敞着,冷风灌了进来,床头的蜡烛才会熄灭。
颜喻搓了搓手心的冷汗,安慰着自己,试图给那个血腥的梦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可一闭眼,那些场景就一遍遍重复,高耸的悬崖,嶙峋的怪石,还有斑驳刺眼的血迹……
一切都那么真实。
颜喻用力按着太阳穴,试图用钝痛掩盖一抽一抽的刺痛。
可是没有丝毫作用。
今夜肯定是睡不着了,颜喻翻身下床,穿上鞋,又往肩上披了件衣裳,走出了房间。
院中是静谧的黑,清淡的月色洒下来,织出稀疏晃动的树影。
颜喻其中静静地站着,心境也随之摇晃,晃出疯狂生长的茫然与恐慌。
站了好久,直到双腿发麻,他才重新抬脚,随便寻了个方向,没有什么目的地往前走。
等意识再次回笼时,他已经来到了后院的小池旁,池塘是人工挖的,里面散养着不少锦鲤。
不过现在是晚上了,鱼儿似乎也陷入梦乡,并不如白日那般活泼地游玩。
颜喻抬眼望了望四周,惊讶地发现岸边坐着一个人,似乎是……刘通。
颜喻走过去,问:“刘伯,你怎么在这?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刘通见到他也有些讶异,回了句“老头子嘛,哪能夜夜都睡得着啊”,就因为颜喻的衣着皱起了眉头。
他让颜喻坐在他的小木凳上等着,回去抱了前几天他托绣娘加紧赶制出来的大氅,加盖在颜喻肩头。
等确定颜喻不会再冷了,才关心地问:“少爷可是有什么心事?”
颜喻看着平静的水面,讲了他近来总是重复的梦境。
刘通沉吟一番,问:“少爷是在害怕吗?”
颜喻点了点头,面对待他如亲子的刘通,不再隐藏心中的恐惧:“我怕它昭示着什么,也怕稚儿会出事。”
刘通笑了下:“少爷以前从不信这东西。”
颜喻说:“是啊,人们不是都说越怕失去什么,就越想信些什么吗,可能我就是这样。”
刘通想了想,问颜喻要不要再去一次济源寺。
“济伊v索源寺?”
“对,少爷还记得济源住持吗?”刘通问,“他刚闭关结束,少爷或许可以去见一见他,就算没什么用,就当散散心也是好的。”
颜喻想到那个白胡子老和尚,心底有些抗拒,一是固有观念作祟,二是一想到那人,他就会想起那年的家破人亡,以及那枚和林痕有关的平安扣。
可他不想拂了刘通的关心,犹豫片刻,点了头。
之后两人又聊起从前,刘通提及很多颜喻小时候的事,说那时候颜喻很调皮,总是喜欢捣乱惹祸,偏偏惹的祸都不严重,每次都让老爷又气又笑。
独独有一次,是他和一群朋友跑去了青楼,还花了三百两银子买了个小倌。
老爷第二天知道这件事时,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拿着扫帚边追边打,边打边骂。
可怜他一个只读圣贤书的大丞相,骂不出惊天动地的语句,只能逮着“丢人”“愧对颜家”“不知廉耻”几个词翻来覆去地说。
到最后,两人都跑累了,才让小颜喻去跪了三天祠堂。
颜喻听着听着就笑了起来,问刘通:“刘伯还记不记得那个小倌是谁?”
刘通笑道:“怎么会不记得,容迟公子可是少爷的至交好友,多少年走过来了,唯有你们两个好得一如往昔,难得,难得啊。”
……
聊着聊着就忘了时间,直至天边泛起橙红的晨曦,颜喻搓了搓冻僵的手,回了房间。
又是一天的百无聊赖。
林痕虽是让他回了朝堂,却没把相印还给他,他现在就是个有名无权的空架子,早朝也时去时不去。
这样似乎也不错,颜喻乐得清静。
又过了一个难眠的夜,颜喻终于下定决心,去了济源寺。
许是济源住持刚出关的原因,济源寺的大门不断有人经过,进出的人神色各异,或悲或喜,格外热闹。
颜喻顺着人流跨过高高的门槛,进了院中。
悠长的钟声拂过耳边,回音袅袅,荡平了添香者浮躁的内心。
有位年轻的小和尚来引路,颜喻双手合十回了一礼,道明身份来意,小和尚就带他绕过人群,来到一处幽静的禅院。
“住持刚讲过经,正在和另一位施主饮茶,施主可在此稍作等候。”小和尚说完便施礼离开。
颜喻闲来无事,打量起这座僻静的禅院。
整个院子并不大,地面铺着青砖,有些砖块已经松动,缝隙里冒出几簇小小的苔藓,苔藓是很显眼的青绿色,装点着颜色有些单一的院落。
院中只有一口石井和一棵银杏树,以及树书下的一桌两椅。
石井很普通,并无特殊之处,银杏树应该有些年份,树干足有合抱之粗。
时至深秋,叶子褪去绿色,变成明艳的金黄,即使无风,也时不时有扇形的叶片掉落。
颜喻目光追着一片悠悠扬落下的叶片,目光缓慢的挪动中,多日来的烦闷隐隐有被抚平之势。
忽然,风过枝头,卷起一阵细密的沙沙声,金黄的叶子簌簌落下。
禅房老旧的木门传来闷响,颜喻目光转过去,恰恰好与开门之人对上视线。
皆是怔然。
风悄然止息,落叶像是在空中定格,慢下降落的速度。
耳边响起更悠长的钟声,余音如涟漪般圈圈扩散,泛到心头,敲得心脏失了一拍。
“林痕?”颜喻率先回神,不怎么相信地喊了对方的名字,觉得荒谬。
为什么会在寺庙遇见这人,总不能林痕也做了噩梦?
他想探究,却没能再次对上目光,因为林痕率先垂眸,稍显慌张地避开了。
林痕会主动躲闪,还是第一次,稀奇。
颜喻皱眉,心中闪过异样。
或许是人老了行动不方便,济源姗姗来迟,出现在林痕身后,朝他施了一礼:“颜公子。”
颜喻回礼。
与此同时,林痕朝济源点了点头,从侧门离开了。
济源邀颜喻进屋,颜喻摇头,指了指银杏树下的木桌木椅:“就在这儿吧。”
见老和尚没有异议,他就走过去,拂落树叶,坐了下来。
济源进屋取了茶水,斟了一杯,放在颜喻面前。
“贫僧与颜公子应该有很多年未见了吧?”济源面目慈祥,问颜喻。
“十一年。”颜喻答。
“竟是这么久了啊,颜公子今日因何前来呢?”
“解梦。”颜喻答,其实他更想问林痕来干什么,但忍住了。
济源似乎并不意外这个回答,道:“梦由心生,化自人心深处的欲念或恐惧,所谓解梦,也只是为了看清它们,颜公子应当比老衲更明白,它因何而生。”
颜喻皱眉,他知道自己怕什么不错,但总感觉济源在绕弯子,不想给他解,于是问:“您对其他人也是这一套说辞?”
济源也不觉冒犯,笑出了声,道:“人不同则缘不同,又怎么会一样呢?”
那就是唯独拒绝自己了。
颜喻点头,没再强求。
如此一来,倒没什么可说的了,颜喻起身告辞。
“颜公子,”济源也起身,叫住他,“可还记得那枚平安扣?”
“记得。”
颜喻答,就是送给林痕了,他不知道佛家是否忌讳这些,便没说。
济源双手合十,合眼道了声“阿弥陀佛”,感叹:“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呐。”
“什么意思?”
济源还在笑,年近百岁的老人眼珠已是浑浊,却偏偏在看人时带着看透世事的清醒与透彻。
他说:“那枚平安扣的机缘已了啊,颜公子。”
颜喻闻言愣住,他一时想不明白那句机缘已了到底指的是什么,保林痕平安顺遂吗?
总不能真如话本中那样,关键时刻替人挡了一剑,人活着它碎了。
从正门出来,迎面撞见背手而立的林痕,对方孤身一人,抬手望着天边飞过的鸟儿,看样子,似乎是专门从侧门绕过来等他的。
林痕转过身,道:“好巧,颜大人着急回去吗?”
不给人点头的机会,他接着说,“陪朕走走吧。”
颜喻没多犹豫就点了头,正好他有事要问。
林痕见状,带着颜喻去走济源寺里长长的游廊。
游廊是该寺中很有名的建筑,黄琉璃瓦搭于廊顶,往外是绿色剪边,剪边下是镂空木饰,木饰由左右两排向前延伸的梅花圆柱撑起。
廊宽十余尺,足够三五人并行。
廊下别有洞天,头顶是以黄色为主调的彩绘,颜喻对佛家了解不多,佛八宝也只识得三四样,初看之时还很新奇,之后便越发觉得无聊。
林痕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声的。
他问:“今天怎么来这儿了?”
竟然没主动阴阳怪气,颜喻觉得稀奇,便好脾气地答了这个问题,只是瞒下了梦的内容。
林痕应该只是随便找的话题,听完并没什么反应,只是顿了顿,道:“朕来找住持,是想请他出席不久后的登基大典。”
“嗯,知道。”颜喻应声。
半路发达的皇帝嘛,总要找人帮忙粉饰一下自己的谋反行径,打造个顺应天意的好名声,好尽量名正言顺地坐到龙椅上,德高望重的住持就是不二人选。
“朕打算让颜卿率百官奉册宝,颜大人可愿意?”
奉册宝是登基大典中很关键的一步,是由百官将册书和宝玺交给皇帝,代表认可与听从。
而能在此种时候站在百官之首的,则是最有权势,也是皇帝最宠信的臣子。
颜喻停下脚步,面向林痕,讽刺地勾了下嘴角:“我不愿意。”
林痕并无意外,也停下脚步,与他对视,僵持。
时候尚早,香客大都集中在前殿上香,游廊中并无多少人,但总有三三两两经过,向他们投来疑惑好奇的目光。
对视累了,颜喻率先移开目光:“我会回朝,是交易,也是让步,但也仅限于此,多的我做不到,也不会做,陛下另寻他人吧。”
“丞相是百官之首,群臣表率,此事于情于理都该颜卿来担。”林痕说。
“于理是,但于情不是。”颜喻继续往前走,再没了欣赏游廊的雅兴,“林痕,你把我的亲侄儿拉下来,扣押住,再自己坐上属于他的位置,还妄想我心甘情愿地带领百官臣服于你,你不觉得可笑吗?”
35/59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