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后翻了几张,大家又为讨论她和江瓷究竟有没有谈恋爱而争论起来,甚至吵了起来,她默不作声,把手机递回去。
“这些我知道,跟上次的说法差不多,我和江瓷没有谈,只是最近接触比较多,时间久了,我确实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杜柔听她的话皱眉,接回手机一看,“不是这个,”她又把手机递过来,手指生硬地戳戳屏幕,“是这个。”
屏幕上是一篇点击量和转发量都非常高的长文,发文的人是一个没有头像,用户名随机生成的小号。
「我属于剧组内部人员,对舒环屿和江瓷的事情有些了解,想向大家说一些她们之间真实的情况。
当时剧组在选择女主时在舒环屿和柳瑶之间做选择,而最终因为江瓷的关系选择了舒环屿,我点到为止,大家心里都清楚。
那时她们两个还是比较好的前后辈关系,具体是什么前后辈有些复杂,不多讲了,后面舒环屿吃到了江瓷为她带来的红利,所以开始倒贴江瓷,大家也看到了,江瓷去哪里开讲座舒环屿都要跟过去刷好感。江瓷虽然不是圈内人,但作为一个翻译家,还有着深厚的影视圈背景,在舒环屿眼里绝对是金主的最好选择,可惜江瓷不吃这套,也拒绝捆绑,因此出现了青湾大学的那一幕——是江瓷想赶紧让舒环屿离开这里,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不是大家认为的解围!」
评论里许多人正在狂欢,嚷嚷着江瓷事业如火如荼绝对不会恋爱,纷纷支持这位爆料人的说法。
舒环屿大致浏览一遍,可以确定一件事情,“这人绝对不是剧组里的人,添油加醋,颠倒黑白。”
杜柔却说:“网友怎么知道她不对,她们为了看热闹,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把你手机给我。”
舒环屿不解,却照做。
没想到杜柔在手机上滑动几下,手机“嘟嘟”两声后,还没等舒环屿反应过来,就听到扩声器传来那道熟悉温柔的声音,通过手机传来的声音仿佛盖上一层玻璃纸,沙哑,透着几分彻夜赶路的疲惫。
“小舒?有事吗?”
杜柔抬眸,眼神示意舒环屿不要随意说话。
那边又说:“网上的事我会处理,你安心准备拍摄,我们会把你撇干净,你不用担…”
杜柔打断:“江小姐,你好,我叫杜柔,是舒环屿的经纪人。”
那边一顿,“杜小姐,你好。”
“江小姐,久仰大名,很抱歉以这个原因跟您联系,但是舒环屿的事业目前刚刚起步,不能出任何差错,更何况她只是个小演员,您德高望重,何必栽在这上面?”
舒环屿没想到她这么说,心里猛地一沉,震惊地抬起头看向杜柔。
“舆论的事情,正始也会有所动作,在这方面,希望我们可以提前协商话术。”
那边沉默片刻,杜柔“好言相劝”:“小舒和您不一样,您现在事业有成,不怕舆论,但是小舒在上升期,人红是非多,颠倒黑白的文章相比您也看到了,如果为她好,最应该做的是不让她深陷舆论,娱乐圈里的眼睛太多,近期不见面才是最好的选择。”
江瓷似乎深呼口气,“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后面我们公司会联系你们进行后续公关的协商。”
杜柔挂了电话,将手机还给舒环屿,看着她深深地低着头不吭声,开口解释。
“我不是棒打鸳鸯,但是你现在在事业的上升期,我们要尽力稳住你的事业,这些事情,等你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之后再搞也来得及。”
舒环屿知道她说的对,自己还年轻,不像江瓷那样有着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自己现在的状况,舆论总会偏向于自己在依附江瓷。
可……
杜柔把手机放桌上,舒环屿听到自己心里啪嗒一声。
27.裂
舒环屿心里有事儿的时候,会选择跟谈嘉煲电话粥,她跟谈嘉算是无话不说,没有秘密,但江瓷这事儿实在是关系尴尬,她想着等真有什么再告诉谈嘉,却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告诉,就被掐断了。
谈嘉不淡定地听完了她讲的整个故事脉络,在电话那头痛心疾首地拍大腿。
“我就知道你们肯定有什么!我在微信问你你都不理我!”
舒环屿被她逗得想笑,扯了扯唇却没能笑出来,“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 是我刚觉得春心萌动,就被抹杀了,杜柔说我应该以事业为重,我知道她说的对,但是难免会难过。”
“正常啦,你第一次遇到所谓的爱情,陷一陷很正常的,学学我,多练习就好了,”说到一半,谈嘉脑子一转,“诶?不对啊,可是按你刚刚说的,如果你进正始是因为江瓷,他们不应该对她毕恭毕敬唯恐得罪吗?怎么还会那么直接打电话去兴师问罪让她离你远点?”
倒是把舒环屿问住了。
“也许经纪人不知道?”
谈嘉想了想,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却说不上来,思索了半天,来了句:“行了,这事儿交给我吧你不方便,我去找个人给你打听打听。”
这事儿就这么交给谈嘉准没问题了,她“嗯”了声,“好。”
“什么时候回来?”
“下周。之前让你有空去帮我看看房子,怎么样了?”
舒环屿隔着电话都能想象到谈嘉拍着胸脯的模样。
“找好了,这个你绝对满意!不过要我说,你继续住她那呗,反正你也说了她不经常回来,你俩感情地下发展,别让人发现就行了,何必因为这点事闹成这样?”
舒环屿默了片刻,问:“你知道她点赞说明什么吗?说明她一点都不怕让别人觉得我们之间关系不一般。她可是从来没有过任何绯闻的,却没有在我的事情上想过爱惜羽毛这四个字……她和她的文字一样,温柔坚定,但是又坦诚直率,那样光明磊落的人,我凭什么要求她藏着掖着。”
谈嘉第一次严肃了下来,“嗯”了声,“我不如你了解她。”
没出一周,《疑城》在青湾杀青,杀青宴舒环屿没有参加,她从微博上了解到江瓷后天会从米兰回杨湖大学作为口译大赛的评委,也就是说明天后天左右江瓷就会回到她在杨湖大学城附近的家。
舒环屿要恰好是那两天回杨湖收拾东西搬家,为了避开江瓷,她特意提前回去。
输入密码开门时,舒环屿紧张得手都在颤抖,将门推开一道缝,往里探了探头,确定江瓷确实不在家后才松了口气。
然后拐进了江瓷的卧室。
她第一次进江瓷的房间,之前本着自己是“客人”的身份,在家里一直不敢完全放松下来,进房屋主人的房间这件事更是她从不会做的越界的事情。
江瓷的房间风格与客厅相似,简约的黑白风,落地窗边摆放的桌子是极具设计感的异形书桌Ventaglio,非对称的线条让它在这简单明了的房间中显得别具一格。
从这张桌子,舒环屿就知道这间房子同江瓷本人一样,看上去规规矩矩,内里却渴望突破常规,打破桎梏。
因为是异形,因此桌上的空间格外大,整整齐齐摆放着江瓷的翻译文件与手稿。
舒环屿在房间门口脱了拖鞋,踩在房间里棉绒绒的地毯上朝桌子走过去,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丝绒礼盒放在她摊开的手稿上。
手稿上的字隽秀大气,密密麻麻却并不杂乱,有中文英文,也有她看不懂的语言,而上面的纸质书则用不知道哪国的语言写满了注释与标记。
舒环屿想象她在这里工作的样子,一定是微微皱着眉头的,眸子会认真严谨地逐句看着文本,任由落地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在自己脸上。
她没有多待,又细微地调整了一下礼物盒放置的角度,踮着脚离开房间,转身上楼收拾东西。
她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算久,但由于她的风格与江瓷全然不同,她喜欢把房间装饰成极繁风,因此东西倒是不少,单单把挂在墙上的各种海报卷下来收好,就费了不少功夫。
她把一袋子行李打包好房间二楼楼梯口处,刚要回房间,却听到开门的声音。
脚步顿住,她的第一反应是让自己不要发出声音,不要让江瓷知道自己在,第二个反应是希望江瓷不要这么快回到房间,她更希望江瓷在跟自己没有机会见面时才发现礼物。
却没想到江瓷在玄关换鞋后径直上了二楼。
在上楼梯时见到舒环屿时,江瓷似乎也怔住了,片刻后才看到地上的行李,“要搬走?”
舒环屿没说话,点点头。
那人快步走上来,“我帮你。”
语气里没有一点留恋和不舍。
有她帮忙收拾,速度快了许多,半个小时不到,剩下的东西就打包好了,江瓷还细心地给她分类贴了标签,在知道她还没叫车后,帮她叫了个搬家公司来接。
舒环屿看着她一通流畅的操作,有些笑不出来。
这么盼着她走?
她是不是也觉得和自己在一起久了会将她拖下“神赐之笔”的神坛?
直到车子将她人和行李全部拉走离开这个小区,舒环屿也没从她眼神或语气中察觉到一丝异样的情绪,仿佛她今天回家的任务就是快些把自己送走,以免再打扰她。
28.裂
舒环屿的新家在杨湖城东,比大学城安静许多,也离正始的大楼更近一些,27层的高度,足以她俯视附近的一切,采光不错,房主审美很好,房间的装修是小女孩的风格,粉粉嫩嫩,也符合舒环屿喜欢的“极繁风”,却并不幼稚腻歪,舒环屿满意极了。
杀青后她暂时可以休息几天,公司给她接的活动都安排在杀青的一周之后,因此她将自己放空了整整三天,不接触网络,也不回复任何人的讯息,因此第四天她一睡醒打开手机时,被舆论的翻天覆地吓了一跳。
起因似乎是一个自称江瓷方工作人员的人爆料推翻上次那人的爆料,发文称舒环屿从来只把江瓷当作前辈,去参加讲座只是因为单纯的热爱文学与翻译,两人之间只是比较好的朋友,并在评论区补充:“如果两人之间一定要说哪个人在主动,我认为是江瓷。”
这一条微博尚并不能直接让舆论翻转,但无孔不入的网友根据这一条微博,翻出了舒环屿的小号,并在里面发现了她前几年就发过多次的读书笔记。
里面详细记录了她读了同一本书的几个不同译本,之间有什么区别,哪个译者的翻译风格如何,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这些微博都侧面证实了那人文章中的部分真实性,许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网友开始又开始偏向舒环屿说话,因此舆论被分为两个不同阵营,这三天内争论不断,唯一的区别就是舒环屿也有了能与之抗衡的支持者数量。
而真正的转折点,则是当天的傍晚,舒环屿吃完晚饭打算出去散散步,却收到了一条微博@她。
她极少点进去看,之前大多数@要么是骂她羞辱她,要么就是粉丝做数据,而这次却有些不同。
@她的人的主页没有任何东西,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单纯地@她,但在下面放的视频却极其重磅。
舒环屿不懂这些网络与数据,她只知道视频里放的各种IP和数据之间的对比,十分清晰地指出了一个点——那条说舒环屿倒贴江瓷的博文发送地点是柳瑶工作室。
互联网没有记忆,除非下次又有舆论爆点出现,那关于这个人曾经所有的事情都会被网友扒得干干净净,没有遁形之处。
一时之间,不仅她给舒环屿下过泻药的事被翻出来,曾经与其他演员之间的恩怨,以至于她在某次综艺节目里翻了个白眼,都被录屏作为“她不值得被喜欢的证据”发了个合集。
而舒环屿和江瓷竟被吹成了“神仙友谊”,舒环屿是江瓷的忠实读者,而江瓷也回报给她光明灿烂的前路,两人竟成了大众视野里的互相成就的一对好朋友。
舒环屿的脑海中仿佛翻天覆地,一切又开始向她好起来,而她被卷在里面,什么都做不了,也什么都无法预知。
正始看到舆论如此,也就不再刻意公关,只给这人买了个热搜,又让工作人员用黄v账号给一个向着舒环屿的微博发声点赞,舆论就此被炒上巅峰,闹剧中一人被推到顶端,一人被压在山底,而明明在几天前,两人的地位还是相反的。
舒环屿庆幸的同时,也畏惧起舆论的威力。
两人的闹剧中有的人从众获利,有的人从此没了路人缘,而《疑城》剧组一开始夹在中间不上不下,但黑红也是红,最终竟因为这场闹剧,收视率直冲2.3%。
而不管演员如何,剧却是不错的,徐导多年心血并未白费,许多被这场闹剧吸引来的观众都在弹幕中说这部剧越看越上瘾,越往后越刺激,无论如何,剧本和主角的演技都是在线的。
舒环屿的微博粉丝几天之内疯长,她的第一部电视剧,竟使她一跃进入了“三大新晋小花”之列,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疑城》放送结束的那天,许多人给舒环屿发来贺电,祝贺她第一部电视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也不乏关系平平,但见她火了就来套近乎的老同学。
其中夹杂着杜柔的语音消息。
「小舒,上次你给我的视频,让我在剧播完之后放出去,你现在什么想法?」
「以我的经验,大家都是圈内人,关系总是不能闹的太僵,给对方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你觉得呢?」
舒环屿想都没想,回复道:
「留后路是给体面人的做法,我们两个第一次上热搜的时候,我就给过她体面,但是她接二连三做出这种事情,我给她留后路,就是在赌自己以后的路。」
杜柔那边立刻回复:
「有道理,尊重你的想法。我会去跟团队商量之后做决定。」
尊重她的想法,却还要去跟别人商量之后再决定,这件事明明她才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事情的走向却不能按她的想法去发展,舒环屿觉得自己在舆论中像一个提线木偶,被看热闹的网友提着走,舆论之外,她的想法也只是一个考虑因素。
团队开了线上会议,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先不发,等柳瑶如果有了下一步动作,再进行反击的时候再发,同时告知柳瑶团队自己手里有能毁掉她演绎道路的黑料,警告对方谨慎行事。
这样的结果,算不上让舒环屿觉得大快人心,但团队选择这样做,或许也自有道理,舒环屿思索自己可能确实莽撞,于是接受下来。
14/23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